APP下载

社交媒体中青年大学生减肥亚文化的传播研究

2023-06-25张琳周庆沁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

张琳 周庆沁

摘要: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骤增,媒体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社交媒体凭借交互性强、包容性强等特点,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交媒体的忠实用户,并深受其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的审美与享受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年大学生也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精神生活方面,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对身材的审视越来越严格。在这种需求影响下,大量的减肥话语充斥在社交媒体中,成为大学生减肥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社交媒体中减肥话语的生产和传播,减肥亚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建构青年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和审美认知。与此同时,减肥更是成为青年大学生个体间交流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错误的理念和方式导致青年大学生在减肥过程中伤害了自身健康,并产生了体重焦虑。文章通过探析减肥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分析社交媒体中减肥话语的呈现方式,发现社交媒体已成为减肥话语传播的主要阵地,减肥话语的生产与传播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导致大学生产生体重焦虑的重要原因,健康诱导与审美恐吓是规训大学生参与减肥活动的重要诱因。

关键词:减肥亚文化;大学生;社交媒体;减肥话语;体重焦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03

在交互性、包容性更强的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减肥话语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和审美认知,并逐渐形成一种新型减肥亚文化风向。

1 减肥亚文化的发展历程

“亚文化可以指有特殊行为方式的一群人,也可指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1]根据这一观点,减肥亚文化既可以指有减肥行为的人,也可以指减肥这种生活方式。其实,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关于减肥的记载有很多,对“瘦”的追捧不在少数。《墨子·兼爱中》有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这段话生动地讲述了楚灵王喜欢大臣有纤细的腰,因而他的大臣通过节食控制腰身。这不仅可以看出我国减肥历史由来已久,还说明减肥不分性别。

在古代,与男子减肥比起来,女子减肥更为普遍,流传下来的有关信息也更加丰富。比如“环肥燕瘦”一词,“燕瘦”便是体态瘦弱的赵飞燕,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梁元帝的《班婕妤诗》中写“何言飞燕宠,青台生玉辉”,由此便可推测出其受喜爱的程度。相传息肌丸就是赵飞燕瘦身的秘密武器,在电视剧中也多次出现,总是与减肥挂钩。自宋朝开始,以瘦为美成为当时社会的共性审美标准,从宋代的诗词便可窥探当时社会的减肥之风,“古道西风瘦马”“人比黄花瘦”,“三瘦词人”李清照本身也是瘦美人。此外,“宋朝还诞生了药膳减肥、运动减肥、减食加跳甚至绝食等多种瘦身手段”[2]。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体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一胖毁所有”成为劝人减肥的话语,就可看出大众对身材的偏向性,在追求以瘦为美的路上越走越远。饭后散步、跳广场舞等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带有减肥目的的行动,从全民参与性即可发现人們对减肥的认真态度,随处可见的健身房、减肥美容馆更是有力例证。与此同时,人们在减肥时,往往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传播减肥的有关信息,建构自身追求瘦或本身瘦的形象。

与古代相比,现代减肥亚文化传播门槛更低、传播范围更广。现代减肥亚文化的传播与青年大学生群体有紧密联系,大学生普遍对形象的关注程度更高,对美的追求欲望更为强烈,他们接受能力强,因此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被以瘦为美的观点规训,积极参与减肥行动,传播与减肥有关的话语。而社交媒体作为青年大学生活动的主舞台,就成了减肥话语的传播阵地,大学生减肥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展起来。

2 社交媒体中大学生减肥亚文化的传播形式

社交媒体打破了交流的时空限制和内容限制,吸引了大量大学生拥入。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生产、传播减肥话语,如“A4腰”“筷子腿”“右滑帮减肥”等。随着社交媒体中的减肥话语愈演愈烈,更多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减肥有关内容,在建构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影响其他大学生,导致大学生体重焦虑现象越来越明显,如同投石入水泛起一圈圈涟漪一般,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当下,社交媒体的传播仍以内容为主,而话语又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减肥话语的传播就成了减肥亚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数据是精准营销的生命线”[3],社交媒体的大数据算法机制根据用户喜好,综合计算出用户感兴趣的数据信息,将特定内容投放到用户主界面。在这一背景下,减肥话语被垂直深耕,精准投放至大学生群体中。

2.1 健康式减肥话语

健康式减肥话语往往由健康知识构成,辅以数据支撑,是社交媒体上大学生减肥亚文化的重要推手。大学生在日常浏览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常会收到有关健康信息的推送。其中一部分内容便涉及体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类内容有的通过实例分析与图片描述,以数字统计为支撑,让用户直观地感受到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的以专家的口吻,给予用户减肥建议。由于数字的直观性与专家的威信力,大学生容易体重焦虑,但数据的真实性与专家的权威性都难以得到确认。

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轻量化、个性化特点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利,他们不会仅被动接受减肥话语,也会主动找寻有关体重健康的信息。例如,当他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时,会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通过浏览,他们往往能获得很多肥胖不利于健康的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作为“良药”。但社交媒体上的案例通常具有典型性,大学生并不能加以辨析。

健康式减肥话语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体态健康知识,向大学生群体输出体重与健康的关系,往往将肥胖与不健康紧密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减肥理念的形成,带动了减肥亚文化的发展。

2.2 恐吓式减肥话语

恐吓式减肥话语通常是极端的体态描述,或对体重标准的绝对化分析,是社交媒体上减肥亚文化的独特传播形式。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大众化和多元化属性增强,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展示日常、表达自我的分享欲也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上的话语以极快的速度增加,一定程度上造成用户浏览困难,而绝对化、极端化的话语往往更能抓住用户,提升信息传播效率。

以社交媒体上的一些穿搭博主为例,他们通常以苗条的身材出镜,或通过后期精修,展现服装的显瘦效果,向大学生输出“瘦即是美”的观念。“天鹅颈”“白幼瘦”等格式化的身材印象被大学生关注,减肥话语传递了“体重标准”,从而促使大学生审视自身身材,被社交媒体上以瘦为美的观念影响,“一旦个体感知外表有缺点,负面评价恐惧在社交情境中就会被激活,进而加重社交外表焦虑”[4]。

当下,数字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社交媒体的互动中,信息量大大增加。减肥话语充斥在社交媒体中,因而大学生也常常被迫接收社交媒体中关于体重困扰与减肥瘦身的信息,产生了体重焦虑。然而,由于网络包容度较高和管控的疏漏,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呈现往往多而复杂。

以小红书平台为例,一些博主以大学生活为主题,定期发布减肥运动视频,记录自己减肥的心路历程,与大学生建立情感联结;还有一些博主展示健身后的纤瘦形体,输出以瘦为美的观念,使之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通过大数据的推送,大学生每天都能够接收到大量减肥瘦身的信息,日积月累,他们很可能被以瘦为美的观念规训。社交媒体上减肥话语铺天盖地,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恐吓性,容易让置身其中的大学生迷失。

恐吓式减肥话语通过建立极端的“身材标准”,借由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身材美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减肥亚文化的发展。

3 社交媒体中大学生减肥亚文化的传播动因

3.1 健康焦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愈发重视健康问题,社交媒体中与健康有关的内容也逐渐增多,而“肥胖”一词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中经常与“不健康”挂钩,因此成为大学生们首要关注的对象。“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被称为健康传播。”[5]

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健康,在这种需求的加持下,健康传播范围甚广,也带动了相关减肥话语的扩散,伴随浏览量、转发量的增加,减肥话语在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减肥亚文化的发展。同时,减肥亚文化与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双向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通过社交媒体中的健康传播获取减肥话语信息,对自身体重是否健康作出思考;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减肥瘦身的同时,点赞、分享原帖内容,推动了减肥话语的二次传播,或以“肥胖即不健康”为题材,创作新的内容,不断扩大减肥亚文化的影响范围。

然而,当前的健康传播仍不够成熟,医学、科学的准确性未能在社交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保证,且大多数社交媒体都是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导致传播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吸引用户眼球,往往用词过于极端化,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导致“病急乱投医”,“信息茧房”效应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生对肥胖的恐惧。加上受众对话语的理解不同,大众对肥胖的理解也不相同,因此很多大学生并没能很好地判断自己是否肥胖、是否因体重影响了健康,就贸然采取减肥行动,运用错误的减肥方法,最终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3.2 审美困局

最初出于审美目的减肥的大多是女大学生,男女对外在形象关注的程度差异是减肥的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多的原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男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身材形象,开始减肥,一度掀起“健身房热”。

“进入信息时代,视觉上的冲击应接不暇,大众媒介不断制造、传播和呈现各种理想身体的范本”[6],这种形象的建构同样适用于男性。社交媒体的UGC内容在无形中建构了形象,“A4腰”“筷子腿”等词语以及男性健身房自拍的身体,就是建构出来的形象。在从众心理的加持下,大学生们往往会跟风追求这样的形象,将自己的审美困在特定的要求中。

社交媒体的强交互属性和低门槛、低成本的参与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距离被无限拉近,大学生在网络社交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在意别人对自己身材的看法,主动跟随减肥亚文化的趋势,采取减肥行动,试图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夸赞。如近年来兴起的帕梅拉塑形跟练视频,主打瘦身燃脂,在大学生群体中热度很高。跟练这类塑形视频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瘦身效果,但在对健身领域涉猎较少的情况下,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大学生群体对美有强烈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这种比较心理,使大学生盲目效仿社交媒体上的一些减肥行为,同时期望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减肥话语,构建自己的形象,获得大众认同,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塑造,使减肥话语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4 结语

大学生受兴趣、观念驱使在网络媒介中聚集在一起,社交媒体的社会属性使这种聚集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促成了大学生亚文化思潮的涌动。以大学生减肥亚文化为例,减肥话语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已经不再以媒介平台为主导,而是UGC内容占据重要地位。社交媒体根据有热度的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整合机制,对相关内容进行再传播,将有关话题塑造得更有深度、传播范围更广,形成以社交媒体为媒介的减肥亚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体重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减肥亚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积极参与减肥运动,然而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反而损害了身心健康,出现减肥乱象。未来,社交媒体应进一步优化网络信息传播场景,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更注重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净化减肥亚文化在网络传播中消极的部分。同时,大学生群体应增强自我思辨能力,正视个体差异,健康生活、合理瘦身。

参考文献:

[1] 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93-102,125.

[2] 谢柏梁,田纪伟.形体审美的政治性与权力反噬:论楚国的瘦美风尚[J].理论月刊,2022(2):152-160.

[3] 陈权.大数据背景下精准营销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营销(经營版),2020(3):128-129.

[4] 米亚平.女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外表完美主义、负面评价恐惧及社交外表焦虑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5] 米光明.谈传播学与健康传播[J].中国健康教育,1992(2):39-40.

[6] 佘曦玥.“美丽的理想”:从大众媒介视野看女性减肥的身体建构[D].昆明:云南大学,2014.

作者简介:张琳(200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赏析、广告与新媒体。

周庆沁(2001—),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赏析、广告与新媒体。

指导老师:张伟博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