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3-06-22刘再容张文明

文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刘再容 张文明

内容摘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每门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中职语文在实施课程思政中的核心问题是“思什么政”“用什么思政”“怎样思政”“思政的效果如何”。针对以上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以课程整合理论为基础,以真实生活教育情境为指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构建“三环六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關键词: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指出: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1]。

中职语文是中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2],承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3]。

一.中职语文“三环六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取向

(一)文道并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提出中职语文教学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4],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5]、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6]。从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应充分挖掘其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堂革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语文课程变成思政课程,而是基于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大核心素养[7],依据学生的学情以及专业特点确定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大单元教学理论指导下重构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改变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课堂革命。

二.中职语文“三环六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的框架结构

(一)“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8]。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是基于课程整合理论、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以及体验学习理论。

1.课程整合理论

课程整合理论认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价值追求。在知识观上,课程整合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参照,认为知识具有非线性、模糊性、体验性、建构性等特点,知识所内在的体验性、建构性、非线性等特征要求学校应该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将多种学科进行整合,实行统整的课程模式。本文运用的课程整合理论是为了满足中职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的课程整合[9],基于中职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素养,从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语文课程中挖掘育人元素,并将其与中职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2.杜威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10]。由杜威现代教育理论中得出,语文课程思政的素材必须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生长情境,这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

3.体验学习理论

1984年,大卫·库伯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提出了体验学习概念。他把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循环过程: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具体的体验[11],如此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库伯认为,四阶段体验学习圈即体验、反省、思考、实践,人们在不断重复体验四阶段学习圈中获得知识积累。体验式学习有三个特点:一是情境性,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模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反省、思考、实践四个阶段分别获得新知识;二是反思性,学生在情境中反复体验,不断总结,最后获得能力提升;三是实践性,通过体验和反思提炼出的技能和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实践[12]。

(二)“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结构

“三环六步”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围绕学生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明确思政目标;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生长以及社会环境,系统挖掘整合中职语文中的思政元素,解决用什么思政的问题;结合课前、课中、课后语文教学的三个环节,创设具体的预习情境、探究情境和拓展情境,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将课中教学设计为体验、反思、实践和评价四个任务,解决怎样思政的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课后拓展交流平台,努力探索学生素养提升增值评价,解决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效果如何的问题。

该教学模式中的“三环”是指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六步”指课前“科学整合,确定目标”;课中“情境探索,攻克难点”;课后“拓展延伸,外化于行”六个步骤。课前:首先深入分析教材、课标以及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拓展学习素材,明确“教”的具体内容;其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生活情境设计课前预习任务,通过课前预习任务检测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结合学生已有基础和教学内容特点拟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课中:基于课堂教学具体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具体情境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体验、反省、思考、实践”四个步骤开展具体的研讨探究,解决其教学难点。课后:为巩固课中学习内容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实现知识迁移,外化于行。

该教学模式和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科学整合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元素,将中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了高度统一;二是突出了学生主体,从教学目标定位、情境的设计、资源整合、方法选取等方面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三是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特点,基于真实的生活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体验和实践探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中职语文“三环六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模式的理论建构是基础,具体的实践是检验理论建构的重要途经,为此本文以《客至》为具体的实践篇目,开展教学实践。

(一)课前:科学整合,确定目标

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主要包括:科学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拟定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预习情境、探究情境和拓展情境以及设计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指标,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1.科学分析教材内容

钟启泉先生指出:“学生不可能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学习课程内容。”[13]因此分析教材内容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分析教材内容需在课程标准的统摄下,明确该内容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该教材内容教什么的问题。如:在分析《客至》时首先确定其地位,它是选自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两首》的第二首诗,本诗和第一首《登高》的情感内涵以及语言特点完全不同,是“沉郁顿挫”的杜诗中难得一见的风格明快之作,是一首至情至性的记事诗,通过描写客人突然到访以及自己殷勤待客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基于它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新《课标》要求确定其学习内容是通过与学过的《登高》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明快的语言风格,同时遵循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反复诵读,从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以身作则践行经典文化的传承重任。

2.精准把握学生情况

精准分析学情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学情分析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新知识需要分析已有的认知结构。为确保分析的精准性,老师课前需为学生设计具体的预习任务情境,通过分析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教学《客至》时我设置的预习任务情境是:运用学过的诗歌诵读技巧,朗诵出属于你自己的《客至》诵读版本,并将你自己认为最好的版本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诵读技巧初次体验诵读《客至》,要读出属于自己的诵读版本就必须对初读作品進行不断的反思,反思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最后需要挑选最好的一个上传分享就是基于自己的反省和思考后的再次实践。老师从字音、停顿、语速、语调、重读5个方面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通过检查发现有的同学对“舍”“飧”“蓬”的读音未掌握,85%的同学在语速、语调以及重读方面都需要改进。此外,学情分析还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特性,本堂课选取的班级是21级幼儿保育专业,有故事讲解专业课程,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基本能绘声绘色的讲解故事;他们未来会从事幼儿保教工作,应肩负起优秀文化传承的重任。

3.制定具体教学目标

基于科学的教材分析和精准的学情分析,从知识、能力、素养(思政)三个维度拟定具体可测的课堂教学目标。《客至》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写作背景,掌握“蓬、飧”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能力目标是能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运用诗歌诵读技巧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诵读本诗,体会古代诗歌音美、语美、意美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成为经典文化传承的践行者,增强文化自信。语文课程思政目标的制定同样是基于语文教学本身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运用整合理论,明确本堂课思政切入点以及思政的手段和方式。

(二)课中:情境探索,攻克难点

课中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和启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即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策略包括自主体验、合作反思、再次实践、评价总结四个环节。

1.设置情境,自主体验

学生对《客至》中的语速、语调和重读的变化把握不准的根本原因是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透彻,为此我设置的任务情境是请同学们自己结合课后注释用对比分析法,从意象特点、意境营造两个维度分析《客至》与《登高》的区别,并把区别读出来。学生根据设置的任务自己进行体验尝试,在体验过程中如实记录自己的困惑以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实施有效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2.问题撬动,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主体验环节,老师通过巡视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通过总结发现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呈现《客至》中的语速、语调、重读变换。为引导学生解决该问题,师生合作探究本诗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明确了本诗的情感变化为寂寞孤单→惊喜→欢快中带点歉疚→兴奋(总的情感基调为:喜)。

3.方法梳理,再次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老师只为学生解决问题搭支架,本文阅读的方法是对比分析法。教材编者把杜甫的这两首不同风格的诗放在一起的目的就是要让同学学会对比阅读的方法,通过对比感受作者不同的心境和情感。明确诗歌情感变化后,运用之前学过的诗歌诵读法再次诵读诗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排练诵读比赛。

4.多元参与,评价总结

整个教学评价的主体有老师、学生自己以及同伴,评价方式有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增值性评价。学生自主体验环节呈现自己的问题是自主评价,分享自己的收获时通过老师评价和同伴评价呈现他们自主学习效果。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组内交流以及小组间交流分享实现生生互评,老师对每个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总结实现老师评价。再次实践环节依据作者情感变化排练诵读比赛,实现自主评价。最后通过小组诵读比赛评价检测学生本堂课目标达成情况,同时将同学们诵读比赛的效果与预习时的朗诵效果进行比较,实现增值评价。

(三)课后:拓展延伸,外化于行

课后拓展训练是知识巩固和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课后拓展设计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任务情境,既能巩固本次课学习内容,又能将本次课学到的能力进行迁移,解决同类问题并养成良好习惯,达成素养目标。针对《客至》的教学,我设计的课后拓展内容是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诗歌鉴赏方法鉴赏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并将诵读视频或录音传班级群或学习平台,该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既能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也能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还能总结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诵读体验法,所有的古诗词都可以运用诵读体验法进行分析、鉴赏和传承,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发现与鉴赏的素养,养成努力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四.中职语文“三环六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实施的核心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环节都需要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情境,完成的路径是体验、反省、思考和实践。设计该实施路径的主要原因是语文的育人不能通过说教完成,而是要在具体的体验、实践活动去反省、思考和领悟,从而将领悟到的价值观念指引自己的行动,通过实践外化于行。该模式实施的难点是真实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情境是该模式实施的支架,老师只有搭好了该支架,才能确保整个模式的有效推进。一个好的学习任务情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统领性,一个环节应由一个主习任务情境统领,学生围绕主学习任务情境进行体验、反省、思考和实践,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二是具有真实性,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一定要基于教学的需求,切入点是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学习场景;三是可测性,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一定要具有指向性,做到可评、可测。

总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具有持久性和系統性特点,作为一线中职语文老师应在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基于学科特点、学生特点、专业特性,围绕“思什么政,用什么思政,怎样思政,思政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注 释

[1]刘彪文·把握五个“度”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中国教育报,2022-08-27

[2]陈亮.幼师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济南大学,2021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陈亮.幼师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济南大学,2021

[5]陈莉莉.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理念探微[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08-01

[6]陈亮.幼师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济南大学,2021

[7]王平.中职语文教学有机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09-15

[8]李熠.一种基于少儿教育的教学研发方法及平台CN202010803374.2[P].INVENTION_PUBLICATION,2020-08-09

[9]代文利.课程整合视角下的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10]https://wenku.so.com/d/2360211c767bb094e2231d55d058f230

[11]学习圈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4415482.html),2019-09-07

[12]戴薇.构建"三微一体"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模式研究——以《致橡树》一文的教学为例[J].《职业》,2021-10-31

[1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基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职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模型构建与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21C035,主持人:张文明)重庆市2022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学校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合育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Z223465, 主持人:吴永强)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