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卷烟物理指标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2023-06-21潘俊闽张力元

农产品加工 2023年9期
关键词:细支卷烟纸卷烟

潘俊闽,曾 池,张力元,杨 洋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0 引言

卷烟是一种嗜好品,其产品质量稳定性深受消费者和卷烟企业的关注。影响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因素较多,其中卷烟物理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卷烟物理指标包含了长度、圆周、质量、吸阻等,该类指标一方面影响了卷烟感官品质,另一方面会影响消费者的抽吸习惯。因此,卷烟物理指标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相关人员从烟叶贮存、叶组配方、制造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为了解当前卷烟物理指标研究进展,用CNKI 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采用CiteSpace 数据化可视化软件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及热点前沿,并对已有报道进行分析,提出展望,以期为后续卷烟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1 现有文献分析

1.1 发表趋势及分布

在CNKI 数据库中以“卷烟物理指标”为主题,共搜索到相关文献报道332 篇,以相关文献进行时序数量统计。

卷烟物理指标发文数量折线图见图1。

图1 卷烟物理指标发文数量折线图

由图1 可知,1997 年为相关文献起始年,自此展开了卷烟物理指标相关研究。2015 年、2020 年、2021 年是近年相关文献发表的峰值,年均25 篇以上。

1.2 现有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

以现有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

现有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见图2。

图2 现有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

由图2 可知,当前关于卷烟物理指标关键词可聚类为12 类:第1 类为cigarette quality(烟支/卷烟质量),该类研究主要围绕卷烟质量和物理指标展开相关研究,是文献的中心类(核心类);第2 类为卷烟纸,主要研究了卷烟纸对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第3 类为chemical composition(化学成分),主要研究了化学成分与卷烟物理指标的相关性;第4 类为细支卷烟,研究了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相关制约因素;第5 类为烟气指标,主要研究了盒标(烟气烟碱、焦油、CO) 的影响因素;第6 类为cut tobacco width(切丝宽度),主要研究了制丝环节对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第7 类为correlation analysis(相关分析),主要是相关分析方法的应用;第8 类为烟支质量,研究了烟支质量和卷烟物理指标的关系;第9 类为physical indlcators(物理指标),此类主要研究对象为卷烟物理指标;第10 类为tobacco stem(烟丝),此类研究了烟丝和物理质量的关系;第11 类为卷烟,主体研究对象为卷烟;第12 类为tobacco structure(烟丝结构),主体研究对象为烟丝结构。其中,第6 类、第10 类、第12 类均是针对卷烟生产中制丝环节展开研究。

1.3 现有文献关键词热点分析

对现有关键词采用突显词算法进行计算。

现有文献关键词热点及前沿分析见图3。

从突显强度来说,“细支卷烟/ slim cigarette”“卷烟纸/ cigarette paper”“主流烟气”3 个突显强度位居前3 位,说明在卷烟物理指标相关研究领域,“细支卷烟”“卷烟纸”“主流烟气”是当前该领域的前沿主题,尤以细支卷烟突显度最高。

从突显时间来看,“卷烟纸/ cigarette paper”“cut tobacco/切丝”“draw resistance /吸阻”等是较早出现的突显词,这表明卷烟物理指标相关研究较早从卷烟纸、制丝、吸阻等方面入手,探索了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因素。然后从“filter tip / 过滤嘴”对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并将中式卷烟的卷烟原料研究对象选定为“fule-cured tobacco /烤烟”和“paper-process reconstituted tobacco / 再造烟叶”,围绕感官品质、化学成分、烟气指标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细支卷烟”“烟丝结构”“工艺参数”成为新型突出的关键词,这和近年来中式卷烟细支卷烟大量开发上市有关。

1.4 现有文献发文机构分析

对现有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将发文量前20 家机构发文量、中心度、最早发表年份绘制成表。

现有文献发文机构统计见表1。

表1 现有文献发文机构统计

由表1 可知,发文量排名前3 的3 家机构依次是河南中烟、郑州烟草研究院、云南中烟,其中郑州烟草研究院是最早研究的科研机构;前20 家研究机构中,2 家民营企业(云南瑞升、牡丹江恒丰),1 家高校(郑州轻工业大学),其余均为中国烟草总公司所属产业,说明卷烟物理指标仅受烟草行业内关注,且多为卷烟工业企业;各研究机构的中心度均为0,说明卷烟物理指标的研究缺乏机构之间的合作。

2 卷烟物理指标影响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2.1 主要研究结论

卷烟物理指标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体现,其与卷烟感官品质、卷烟安全性密切相关[1-3]。虽然卷烟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为稳定[4],但仍可结合卷烟物理指标分析消费抽吸习惯[5],改善卷烟物理指标,从而稳定忠诚消费者、争取潜在消费者、吸引“灰色地带”消费者[6],进而打开市场,提升卷烟产品销量。

文献分析及综述部分结果表明,①卷烟物理指标关键词中“细支卷烟”“卷烟纸”“烟气指标”是当前研究前沿,由于“细支卷烟”是近年才突显的关键词,考虑今后新的卷烟规格亦可能成为研究前沿;②卷烟物理指标研究机构多为行业内工业企业,相关机构之间合作较少,考虑各卷烟工业企业产品竞争因素导致,今后卷烟工业企业可邀请更多研究机构(如高校) 进行合作;③原料配方、制丝工艺、卷烟辅材及工艺、卷制工艺等均会对卷烟物理指标产生一定影响,相关工艺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故研究卷烟物理指标受限因素应该系统性进行考虑。

2.2 展望

如上所述,卷烟物理指标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成果日渐丰富,行业内对卷烟物理指标制约因素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结合当前中式卷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未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地完善现有研究。

第一,加大新类型中式卷烟的物理指标相关研究。谢剑平[7]提出中式卷烟依旧是中国卷烟市场的消费主流,未来卷烟的消费人群和消费支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当前各卷烟工业企业均致力于中支卷烟的开发[8-10],且潘文广等人[11]研究发现中支卷烟的感官品质优于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建议后续可以以中支卷烟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

第二,拓展物理指标研究范围和方法。当前动态吸阻、卷烟烟气温度、卷烟燃烧锥、卷烟包灰性能等新型物理指标暂无相应检测标准,刘欢等人[12]采用常规卷烟初步建立了动态吸阻的数学计算方法,赵文康[13]建立了卷烟在燃吸状态下的动态吸阻与通风模型,发现卷烟的动态滤嘴通风率与动态吸阻值之间呈现出线性关系;烟气温度多采用热电偶进行检测[14],燃烧锥温度多采用热成像原理采用红外测温仪检测[15],数码相机成像已成为包灰性能主要检测手段[16-18],如何优化检测准确度和新方法开发可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在新方法和理论基础上,如能开发集成上述卷烟物理指标综合测试平台,其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也较好。

第三,系统性研究卷烟物理指标综合影响因素及消费者行为分析。卷烟产品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各物理指标之间关系不尽相同,如何取舍是为关键。目前,多数研究揭示了单因素与卷烟物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鲜有从叶组配方到卷制成烟进行系统性研究。与此同时,卷烟产品最终面向的是消费者,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应该进行细分,通过统计学方法揭示不同消费群体需求,进而关联到具体的物理指标,找出群体物理特征指标和建立相应模型。在新产品开发时,可对竞品卷烟销量及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自身卷烟产品市场定位,描绘消费群体特征,科学地制定卷烟物理指标,对卷烟销量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细支卷烟纸卷烟
不同细支卷烟机型卷烟物理指标差异性研究
对ZJ17卷烟机卷烟纸搭接消耗的分析与研究
细支烟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关于细支卷烟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卷烟纸
影响卷烟纸阴燃速率的因素
卷烟包装痕迹分析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烟气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
我国卷烟需求预测研究述评
卷烟引燃倾向测试方法的研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