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分析

2023-06-21于博瀛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家国情怀新时代

于博瀛

摘要: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主阵地。要想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校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大学生的教育创新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进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群体接触社会多种思潮的机会更多,高校应完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工作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

(一)思想观念滞后

部分教师对虚拟现实融合理念、互联网教育管理缺乏理解,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握两项教育工作的契合点,无法发挥教育管理的协同效应。

(二)教育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群体的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的多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尚未成型,无法筑牢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基础。尤其是在课程体系方面,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内容占比较少,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这也是高校不重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工作的直接体现。

(三)融合模式滞后

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模式固化且单一,与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深入,导致融合教育的覆盖面狭窄,影响力较小,无法达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对策

(一)提供思想保障

第一,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第二,教师应通过座谈会等途径,学习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知识,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序推进教育融合工作。第三,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动性,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借鉴优秀的经验,摸索性地推进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第四,教师应提高对教育融合必要性、可行性的认知度,树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观念。

(二)完善教育融合工作体系

1.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除优化学校教育之外,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入手,发挥优势协同、取长补短等作用,夯实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成“四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为此,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氛围,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对子女的教育。

同时,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措施,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动性。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社交功能,引导大学生围绕各种问题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共鸣,形成共识,在互相表达看法、交流观点、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加强协同,多渠道并进。高校应深挖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網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契合点,立足大学生的特点,明确大学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家国情怀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积极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稳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这就需要家庭、社会、高校积极打造各种实践平台,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2.完善课程体系

教师梳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交叉内容,制订教育融合课程体系。

首先,教师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等功能,了解大学生的特点,整合优质的网络资源,通过精准的识别、归类、投放等措施,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发挥课程调整对教育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其次,教师结合时事热点,推送专家解读文章,开设精品公开课,深层次拓展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规范推进主题教育内容的课程化、精品化建设。

最后,教师不断整合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新奇性,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增强大学生探求真理的自主性。

想要更好地促进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借助各类融媒体,积极展开以下主题教育。

第一,高校可以开展职业发展类教育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并根据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创业能力内涵、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开展主题教育。第二,高校可以围绕学业成就目标与规划实施,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等内容开展主题教育。第三,高校可以开展劳动健康类教育,以劳创新、以劳育美、以劳强体、以劳增智、以劳树德等内容为主题。第四,高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类的主题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第五,高校可以开展爱国卫生类教育,包括爱祖国、讲卫生、树文明、重健康等方面,通过绿色校园创建、文明宿舍创建等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健康强国”理念。第六,高校可以开展“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的主题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作为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最重要的场所,高校需要结合现实背景,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根本的着力点,把握大学生在新时期下的心理特征,统筹有形课堂和无形课堂。所谓有形课堂,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还包括在线课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课堂。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在课程中融入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元素、社会背景、社会动态,充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大学生充分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应用越来越便捷。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线上讲座,或者是微党课、微团课,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趣味性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教师不仅要充分融入家国情怀元素,还需要开展学科融合,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融入更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提高大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课堂外的生活空间,即无形课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国情怀培育之间的有效融合。无形课堂的教学形态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所以在无形课堂中,教师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仍旧要秉承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3.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教师应不断完善评估手段,拓展大数据教育管理平台的行为数据跟踪、评价功能等模块,从定性向定量转化,对大学生的接受情况展开个性化分析,进一步调整教育融合工作的资源、方法、理念,形成教育融合发展和工作持续改进的闭合回路,完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教师还应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以此作为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体系改善的依据,促使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4.完善教育队伍建设机制

高校应加强教育工作队伍、融媒体队伍的建设,推动教师向专家型人才靠拢,积极渗透教育理论知识,传播正能量,发挥教育工作的榜样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融媒体队伍需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职业能力,坚持内容为王,紧扣时代脉搏,开展有温度、有品质、有思想的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教育融合发展的实效性。

(三)优化融合模式

1.借助平台推进教育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放性、深入性、自主性等特点越来越突出,使得教育融合工作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教师应实施信息化的教育融合模式,在“融合、融汇、融通”的理念导向下,实现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短视频平台、慕课平台、学习通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资源的共享互通,放大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效应。教师还应发挥各类新媒体的优势,有机整合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信息融合,达成更理想的教育信息化融合效果。

2.实施互联网教育管理

在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发挥互联网的开放性、协同性等优势,将时政热点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等作为教育融合的契机,推进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教师应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因势利导地开展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活动,搭建融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发挥主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3.加强对现实虚拟融合的重视

在融媒体视域下,教师可以开展线上线下虚拟现实融合的工作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高校教育及其融合工作,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行为特点,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加强网络视频、声音等教育内容的建设。在线下教育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突出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需要推进教育融合工作模式转型与工作体系的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波.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J].人民论坛,2019(29).

[2]韩丹丹.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现实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9).

[3]金立乔.就业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8(23).

[4]邵清.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懷”的认识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18(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高校思政专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SZB15。

(作者单位:哈尔滨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家国情怀新时代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