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化背景下电影艺术性探讨

2023-06-21胡睿麟

艺术评鉴 2023年3期
关键词:延伸商业化艺术性

胡睿麟

摘要:“全球效应”促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写实影片被边缘化,被一种新的商业风格所取代。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呈现出“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三种不同的话语空间,新写实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作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

关键词:商业化  艺术性  对抗  延伸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3-0161-04

一、商业背景下的新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新现实主义”影片受到了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广泛的赞誉。2014年《亲爱的》《白日焰火》《烈火英雄》《老炮儿》《山河故人》《滚蛋吧,肿瘤君》《烈日灼心》;2016年《驴得水》《湄公河行动》《路边野餐》;2017年《嘉年华》《冈仁波齐》《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江湖儿女》《找到你》《误杀》《少年的你》《我和我的祖国》都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与以往欧美大片、玄幻题材的电影相比,观众在挑选电影时,除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之外,还加入了许多对现实生活、个人感情的诉求。事实上,中国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追求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尤其是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如张艺谋和贾樟柯,中国电影的写实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电影人开始走上了“商业化的新现实主义”道路。

二、中国当下商业化趋势下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

中国当代新写实影片顺应了时代潮流,取得了如此高的票房成绩,是近几年来无数导演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成果。而由此衍生出来的中国当代商业化潮流,则打破了单纯的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限制,将真实、商业性和艺术性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中国当代新写实影片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电影的发展潮流,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广泛现实意义和广泛受众的现实主义电影发展之路。将现实性、商业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更能迎合中国受众的审美情趣,掌握其特点,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新写实影片的下一步发展。

(一)现实性: 扩展表现力度,拓宽现实深度

“关于写实艺术,各国的视角与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写实影片,则是发掘了更深层、更具民族特征的社会烙印。在这些界线上,他们会把自己的故事和故事的边缘结合起来,把情绪这个容易引起共鸣、持久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广大观众,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把事情和社会的问题联系起来”。在此期间,每一个人从情感走向理性、从表面走向内部、从个人走向社会。在此过程中,每一个人体会到的都不只是一种艺术欣赏,更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二)商业性: 注入跌宕情节,引发个性思考

“中国当代商业化潮流下,新写实影片之所以能在新世纪取得长足的发展,受到大众的青睐,是因为它是一个现实的观照起点,但它的落脚点是商业性”。这种商业化本质上基于受众的接受心理,每个人都会对“戏剧性”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期待和好奇心,这样导演才能把握住人性的这种特质,并将其与影片的剧情相结合,从而形成“对抗”与“延伸”这两种类型影片的商业价值。人都是感性的生物,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做一件事时,可能会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这会让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会被其他因素所左右,从而使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种剧情是非常吸引人的,也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商业因素,这就是“对抗”的方式。情感和法律的冲突强化了角色的心理描写。这种类型的影片,情绪是与影片与受众紧密相连的重要媒介。亲情、爱情、友情,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割舍的感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和微妙的感觉。比如《老炮儿》里的“六爷”,这个住在老北京四合院里的人,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他还是坚持了一定的规矩。也就是说,这种法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情谊”。法具有对集体一致的强制力量,它维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情”与“法”的冲突。

进入21世纪,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裕,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于是,人们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终极目标”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彼此间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导演抓住了这一热点,并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观众进行了指导和启发。从最直接的友情、亲情、爱情开始,以最真实的人性,讲述一个个故事。让听众从中感受到由表象到实质的生命哲学,在思索的过程中,每个听众的生命体验都不一样,思维的偏离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思维的多样性。

当下,中国商业倾向写实片的导演将目光聚焦在这些问题上,并将这种社会问题用镜头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出来,但没有直接给观众一个最终的答案,而是要让观众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思考。因为这是一种艺术,而现实主义电影的本质就是人性,它能给人带来启发。《我不是药神》是最近几年中国新现实主义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中国医学的现实问题,不管是什么群体,都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在该影片上映后,国务院第一时间下达了政策,降低了药品的关税。无论是生活哲学,抑或社会议题,单纯、清晰的是非题材,都不能引起大众的注意。中国当代商业潮流写实影片,会把思想敞开,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引领受众展开思考,走向更宽广的视野。

(三)艺术性: 巧妙设计画面,凸显写意美感

“對于新写实影片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特点,通常不能从审美风格的角度来定义,而应从其叙述与表达的文化观念的内涵上加以确定”。传统的新写实主义注重真实的再现,善于运用朴素的纪实手法来复制和粘贴现实,以展现出镜头图像所折射出的真实生活和民众。中国的新写实影片在商业化的今天,以写实和商业性为主要因素,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D、 VR技术能让电影变得更加逼真,中国的电影也是需要有这种高科技的加持。电影是一门时空综合的艺术,它通过叙述的方式,使观者得到了审美与娱乐。导演在拍摄影片时脑海里有很多想法,而这些想法都是由人物、事物的具体描述来体现的。在此过程中有很多表达方式,如语言冲突、肢体动作冲突设计等。有声语言是最直观、最形象的表达方式,角色的欢声笑语都是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的,不需要观众去分析就能知道答案。身体语言并不像有声语言那样直接,更多的是一种隐晦的表达,有时候还需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两个要素都是直接的展现,既有连续性又有写实性,更多地被用于西方的现实主义影片中,是用外物来表达内心的意念。

中国现实主义影片之所以有深刻的民族印记,是因为它不仅采用了上述两种主要方式,而且还喜爱使用写意的创作方式。“写意”这个字源于中国传统的国画,是一种画法。其用笔不求精巧,注重表现表情,借物以表达意蕴。影片艺术也在不断地借鉴这个技巧,因为影片是由许多画面组成的,而每一帧影像都是一幅图画。有些影片在一幅幅连续的图片之间,有时候会放慢速度,有时候还会将图片定格。或者在一张图片中,刻意将人物的面部表情放大,或介绍一棵树、一只鸟等。这种类型的影片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艺术画面,主要是为了衬托,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不是药神》中徐峥扮演的程勇,在警车上“护航”了一批感激涕零的病人,他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了一个特写:一束阳光照射进来,照在了他的脸上。这一幕虽然很短,却让人浮想联翩。电影即将结束,“这缕阳光”会带来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而这一认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达到导演用外在的意象去表达内心的意念。中国文化具有“内敛”的特征,儒学是的典型代表。中国人为何有“内敛”的传统?这是因为中国人一直相信意与美是不能直接表达的,也就是说,用直接的方法来表达的意思是不完整的,不能充分地展现美。因此,它必须有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让观众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让创作者和欣赏对象之间进行交流。中国当代商品化潮流写实影片体现出了对现实主题的观照,因而真实性是其表现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此类影片采用高科技,目的是要突出真实,而非卖弄。无论中国影片的主题、类型如何,都需要融入中国元素。因此,在中国的商业写实电影中,艺术性一直是创作者们最头疼的问题,如果投入得过多,就会让一部文艺片失去大众。如果不加进去,影片就会缺少“中国”的烙印。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区别,中国注重写意,而西方则注重现实主义。所谓的“写意”,可以说是含糊不清的留白,让人浮想联翩。在这种类型的影片中,剧情的发展速度常常会因剧情的跌宕起伏而加快。影片中的快慢相结合,张弛有度,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影片的主旨与思想,而在慢的情况下,影片则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写意的美。在用写意的方式来表达影片的主题和思想之后,导演想要创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种诗意是导演所期望的,也是观众对自己的观影方式的一种认识。“诗”可以说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文艺形式,它的语言精练、意境模糊,使广大的读者有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它的缺点就是缺乏积极的参与感,没有对话,也没有开放的解读。一个具有唯一答案的电影创造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唯有在所有人的喧嚣都散去之后,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价值才会得以实现。

三、中国当下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顺应发展

“中国的新写实影片集现实性、商业性、艺术性于一身,在近年的影片市场上大行其道,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與票房,从而引发了中国新写实影片的一股新潮流”。在继承新写实传统的同时,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当代新写实影片民族性特征的受大众欢迎的创作之路,是中国电影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展望今后,中国电影界将会有更多优秀的新写实影片来推动中国新写实影片的发展。

(一)挖掘现实与审美深度

表现现实主义的守望者沙兹指出:无论是影片的商业动机、审美需求、吸引力、社会文化作用还是意识形态,影片都在帮助大众厘清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并寻求其真正的意义。电影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特殊载体,它可以被运营和广泛地传播,它是人类社会尖锐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出路。中国当代新写实影片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对写实表达方式进行调整,注重对审美表达的发掘。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和反思,在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方面都要回到中国电影本身,突出“中国印记”快慢结合、张弛有度的镜头美。

(二)多样化表现形式,开放式畅想思考

现在有些人觉得中国写实片是一种反映现实问题的悲剧性作品,笔者认为这种形容并不完全正确。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剖析,他把悲剧分为六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情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冲突是决定悲剧效果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要想把一个人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不公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指导。真实的新写实影片应当使观众矛盾、纠结,让观众在观看时使用不同尺度来判断、测量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在电影的情节发展和升华中,观众的情感会得到升华和发展,但在结尾时,观众的心情却不会因此而放松,反而会陷入对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的思考,从困惑到理解,再到自我的升华。一部新写实影片的任务,不在于重现生活中的情景,也不在于直截了当地呈现出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而在于它凝练地展示了那些难以分辨是非的人物,这是一场从里到外的洗礼。一部新写实影片的任务,不在于重现生活中的情景,也不在于直截了当地呈现出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而在于它应凝练地呈现那些彼此对立、难以分辨是非的人物。中国当代新写实影片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与社会任务,借由生动的典型人物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哈姆莱特式质询”。

(三)打造主流文化,构建中国商业化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思潮

2014年,中国新写实影片在当下的商业化潮流中起步,到2018年的大爆炸,中国的新写实商业影片已经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并且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以往中国的新写实影片更多描绘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的边缘人物的生存状况,这就导致了现实主义文化的边缘化,只有极少数有过此种经历的人,才会对这种类型的电影感兴趣。不过当前中国的很多现实主义片都在世界上获得了一些国际上的殊荣,这让世人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前的商业化新写实影片需要关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使其不再局限于被一小撮人掌控的边缘文化之中,而是成为大众关注的主流文化。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关切放在现实中,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更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智取威虎山》中的侦察员杨子荣和少剑波都是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但两人的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少剑波是一位绝对的正派英雄,杨子荣不同,他是一位带有江湖气的英雄,侦查工作的严谨,以及日常的能言善辩完美地在杨子荣的身上体现了出来。总的来说,杨子荣是一位江湖经验丰富的革命英雄,他内心豪迈,个性略显幽默,角色形象深入人心。另外,《集结号》中为了同志而放弃尊严、违抗命令的麦田,《听风者》中的阿兵等,都是为了复仇而献身革命的英雄人物,这种将国仇家恨巧妙结合的方式,也迎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与情感体验。由充满生活气息、个性丰满、鲜明的群众英雄逐步取代高大全的“完美英雄”,是“主流电影”在商品化、大众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用英雄形象彰显国家意志、承载民族精神的必然趋向。

影视作品往往注重情节的偶然性,从而强化情节的矛盾,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比如:《让子弹飞》中,黄四郎在宴会结束后,就派人去暗杀张牧之,结果张牧之竟然和汤师爷睡在了一起,这才让他活了下来。这样的偶然性,在故事的发展、角色的塑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故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对于意外事件的设计是要适度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故事的效果。《一步之遥》里,马走日意外遇到项飞田,又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救了项飞田,这种剧情并不能让人信服,所以观众在看的时候,也不能把项飞田当成白眼狼。在满足观影人想象力的前提下,也应该在想象之外给人以思考和启发。姜文导演的大部分影片都是以文学的形式来进行改编的,因此他的作品具有相当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他也将强烈的商业气息注入了影片中。但是,商业元素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创作者应寻找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让艺术先行一步,這样既能满足观众的观感,又能激发他们的思维。

四、结语

在工业化和消费市场的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必然是以类型片、写实片和类型片为主的,这标志着现实主义片的强势回归。要使中国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事业继续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商业化的新写实电影”,把中国当前商业化的新写实主义电影的创作方式转化为一种新的商业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写实主义。好莱坞的发展与各类影片的类型化发展密不可分,它把中国的新现实主义商业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如何运用类型影片的创作方式来推动新写实影片的发展,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如何突破传统写实影片的创造观念、文化形式与美学价值,转向类型化的创作方式;二是不失本体对类型化创作的有效借鉴,提炼现实材料和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运用现实题材的创新创作方法,让写实影片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让中国新写实影片成为展现中国、代表中国电影力量的一张名片,走上国际舞台。

参考文献:

[1]周世鹏,迟青尧.浅谈文艺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J].大众文艺,2021(23):112-113.

[2]倪雪梅.商业化背景下主流电影价值观认同性实现[J].电影文学,2018(20):43-45.

[3]陈献勇,吴宝宏.商业化背景下电影现实主义的困囿与突围——《我不是药神》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8(21):100-102.

[4]王泽君.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J].电视指南,2018(01):32-33.

[5]谢羽翎.谈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路径——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例[J].科技传播,2021(11):34-36.

[6]郭亚芸.浅析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的艺术性与商业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273.

猜你喜欢

延伸商业化艺术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