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3-06-20林旋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猴子下山桃子

林旋玲

一、课标要求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来编排课文,《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最后却一无所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延续一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阅读理解。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学习的层次性。在教学《小猴子下山》时,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信息,推断出“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也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一个课程理念。《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有趣、语言通俗、插图丰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本篇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的能力,喜歡活泼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识字,也可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动作表演理解字义、字源理解、猜字谜、摘桃子游戏等多种形式识记、巩固生字,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主识字的意识。

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和阅读经验进行初步的联想想象,进行比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动作表演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自由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猴、结”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往”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3.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课前交流

师:动物王国里有很多小动物,今天林老师就请来一位动物朋友,它聪明伶俐、会爬树、爱吃香蕉爱吃桃子,你们猜猜它是谁?

生:小猴子。

2. 导入新课

(1)播放录音导语。

(2)出示课件,读课题。

(3)识记“猴”字,巩固反犬旁。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动脑筋,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联系前面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跃跃欲试。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初读课文,梳理文段

(1)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字音。

(2)校对预习作业。

2. 认读生字词

(1)出示带拼音生字词,先自由读,小老师带读,然后齐读。

(2)出示生字,指名读,提醒字音,注意多音字“结”。

(3)玩游戏认读生字。

这棵桃树结满了桃子,我们开火车来帮小猴子摘下这些桃子。

(4)完成闯关任务也能获得桃子。第一关:我会认。请同桌互读生字条,在学习单上互评,认真读、读正确、认真听、主动教都能获得桃子。

(5)小组交流识记方法。

(6)指名说。做动作识记,并选字说一句话。

①字理识字学习“瓜”和“掰”。你掰过什么东西?怎么掰的?

②这些字都是提手旁,也跟什么有关?

学习“扛”。请看图中小猴子是怎么扛的?你能看图说一句话吗?

③做动作识记“扔、摘、捧、抱”。

④“掰、扛、扔、摘、捧、抱”都是跟手的动作有关的词,而“蹦、追”是跟什么有关呢?

3. 读好长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读。提醒多音字“只、空”。齐读长句子。

4. 第二关:我会读

请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正确停顿都能获得桃子。(学习单上自评)

5. 梳理小猴子下山路线

小猴子迫不及待下山了。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玩呢?

(1)请观察课文插图,然后用“    ”在文中画出小猴子下山后经过了哪些地方。

(2)指名说,出示课件校对。板书按顺序标好路线图。

(3)根据路线图说一说。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用多种方法灵活识字,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认读生字,感受到识字的趣味。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宏观的把握,借助插图梳理出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板块三 品读第1自然段

1. 现在让我们赶紧跟随小猴子的脚步去玉米地看看吧。齐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2. 学习数量词“块”。

3. 观察第一幅插图,思考:小猴子来到玉米地,它看见了什么?就做了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标出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

请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校对,并板书。

(1)学习“又    又    ”形式的词语。

(2)引读句子,找出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

(3)指导朗读,感受小猴子的高兴。

4. 请女生朗读第1自然段,男生边听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专注时间不长,通过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块四 认真观察,书写练习

1. 出示生字“非、常”,交流要点。

2. 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要点,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2)提醒坐姿和握笔姿势,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评价,进行修改,然后同桌互评。

3. 完成学习单上的“学习评价”。

4.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生字,学会用“又    又    ”形式的词语来表达,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可真是收获满满。不知小猴子是否也收获满满地回家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5.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把今天了解到的故事《小猴子下山》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练习提高书写能力。

七、板书设计

18. 小猴子下山

猜你喜欢

小猴子下山桃子
双下山
下山记
桃子
小猴下山
桃子
小猴子
小猴下山
小猴子
淘气的小猴子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