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千佛洞石窟保护状况专项调查报告

2023-06-20俞正芝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8期
关键词:保护现状调查

俞正芝

摘 要:东千佛洞石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敦煌石窟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研究丝绸之路佛教思想与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章对东千佛洞石窟保护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以期为后续石窟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东千佛洞石窟;调查;保护现状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8.043

1 调查工作概况

东千佛洞石窟专项调查于2020年12月26日开始,重点对保存有塑像、壁画的第1~9号洞窟保护状况开展专项调查。调查工作分为实地踏查、数据采集和室内资料整理,主要采用石窟寺考古调查方法,通过文字记录、照片拍摄、图纸绘制等方式对东千佛洞石窟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采集了保护状况相关数据信息,整理汇总形成了专项调查报告。

2 东千佛洞石窟基本情况

东千佛洞石窟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28千米的长山子北麓。东千佛洞石窟开凿于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有增修,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由于五代以前的早期壁画被西夏之后的壁画所覆盖,故现在多见西夏、元代的佛教作品和清代的道教艺术作品。现存23个洞窟,保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共9个,其中西夏5个洞窟、元1个洞窟、清3个洞窟,壁画总面积约486平方米,彩塑56身。东千佛洞石窟壁画的内容主要有:观音曼陀罗、文殊变、普贤变、净土变、药师净土曼陀罗、水月观音、供养菩萨、八臂观音、十一面观音、绿度母、金刚、力士、接引佛、舞伎等。东千佛洞壁画内容的显著特点:汉藏结合、显密双修。绘画题材有:宗教故事画、尊像画、经变画、各种曼陀罗、供养人、伎乐、装饰图案等。

3 东千佛洞石窟重点石窟的情况

本次对有壁画、塑像的9个洞窟进行了详细调查,现在根据洞窟壁画的历史研究价值等因素重点对第2号窟、第5号窟、第7号窟进行详细的阐述。

①第2号洞窟。第2号洞窟开凿于西夏时期,位于东千佛洞石窟西岸下层,坐西向东。该洞窟是甬道式中心柱窟。主室覆斗形顶,后甬道平顶。主室进深9.3米,南北6.9米,顶高5.5米;中心塔柱东西1.4米,南北4.3米,高2.8米;后甬道残长2.3米,宽1.8米,高3.0米。绕窟室开凿有外循环甬道,高2.2米,宽1.9米。本洞窟主室正(西)佛壁上清塑三座佛,其中左右各二菩萨。洞窟甬道顶图案有龙、风、莲花等。洞窟南面佛壁上方有垂幔,一排男供养人于中画、存四身。洞窟北面佛壁上方亦有垂幔,一排男供养人于中画、存四方。洞窟北面佛壁上方垂幔中画一排男供养人略有不同,存六身。该洞窟主室南面佛壁画有水月观音、东方药师经变、十一面八臂观音变各一铺。画中十一面八臂观音自上而下排列为一面、一面、三面、三面、三面;画中水月观音设有“唐僧取经”图案。洞窟北面佛壁自西向东亦有水月观音、西方净土变、八臂观音变各一铺,其中“唐僧取经”画面亦出现在水月观音图之中。洞窟东面佛壁则画有十四身跌坐佛一排。洞窟有一门,有四臂观音变于门南,共画三面;有八臂观音变于门北,亦有三面。中心塔柱东向面壁画二扇,各绘坐佛八身,上方两侧(即后甬道通道口上方)各绘一布袋和尚。南向面画菩提树观音,下方可见饿鬼。北向面画菩提树观音,下方一饿鬼肩载另一饿鬼,承接甘露。西向面画涅槃变。后甬道东壁画涅槃变一铺,西壁正中画说法图一铺,两侧各画药师佛一铺。窟顶前室画曼陀罗藻井,后甬道画卷草、莲花图案。主室东壁门南侧三面四臂观音变下方墨书回鹘文题记一方,13行,内容除“羊年正月”四字外,其余不易釋读。窟门道右壁墨书及刻画题记:道光四年六月十九日黑水桥众弟子十人聂登基、赵联甲、聂登魁、孟慧仁、聂登先、汤永隆、吴义、聂兆文、杨多学、吴成焚香。道光七年众弟子正月初七日南地朱景荣焚香。大清国道光八年开井引路黑水桥子姓士弟子五人……明治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大日本京都吉川小一郎。

②第5号洞窟。第5号洞窟开凿于西夏时期,位于东千佛洞石窟西岸下层,坐西向东。该石窟为甬道式中心柱窟,其特点在于洞窟前部位穹隆顶、后部有中心塔柱。该洞窟后部中心塔柱于东向面开有一龛。考其尺寸,该洞窟呈前高后低状,前部高3.5米,后部高2.4米;主窟洞深9.3米,南北宽度为6.8米。中心塔呈东西窄、南北宽状,东、西、南、北向面宽分别为1.9米、1.9米、4米、4米。中心塔柱东向面的龛宽、高分别为1.2米、2.2米,距地面有0.3米高,进深0.4米。第5号洞窟主室正面佛壁开有一长方形落地龛,龛内造像不存。该洞窟主室南面佛壁有四臂观音、二臂观音、八臂观音、十臂观音、文殊变,从西往东各一铺。洞窟北面佛壁亦从西向东画有水月观音、四臂观音、塔内佛传、二臂密教观音、普贤变各一铺。窟洞东面佛壁门北面上方的北侧面有六身跌坐佛一铺,中画四瓣莲花一朵;南侧则画塔一铺,塔内有佛像,下方有三身金刚一铺。中心塔柱南壁画毗沙门天王八大夜叉坛城,北壁画金刚界坛城。后甬道东壁画涅槃变一铺,西壁画双身佛、坐佛四排及立佛。主室前部顶存坐佛二身,四披画垂幔图案,后甬道南北通道顶部画单枝牡丹花卉图案。本洞窟主室南北壁下方存有西夏文供养人墨书题记57条,能识别清楚的一条题记,译成汉文为“行愿宫主刻叛造者智远师”,其余漫漶。

③第7号洞窟。第7号洞窟开凿于西夏时期,清代进行重修,位于东千佛洞石窟东岸中部上层,坐东向西。该洞窟为甬道式中心柱窟。主室前部穹隆顶,后部有中心塔柱,中心塔柱正面(西向面)清代开一龛。主室进深东西7.8米,南北4.4米,高约4.5米,后部通道高2.6米,南、北通道宽0.9米。后甬道长2.4米,宽3.2米,高2.9米。中心塔柱东、西向面各宽3.1米,南、北向面各宽1.6米。西向面龛为清代重修。窟前原有佛殿遗址今已毁,墙体及立柱尚存,殿宽7.06米,深8.48米。第7号洞窟主室正壁大龛经清重修,浮雕三裂拱式龛形,边饰宽带联珠纹和莲花纹,背衬波罗式宫殿,内饰一坐佛,已毁,残存下垂衣裙,龛额上小龛内清塑一坐佛犹存。左右壁后部佛台上清代塑四大弟子站立像各两身。主室正壁龛内清画拙劣,龛外小龛两侧西夏各画一飞天。北壁东起画菩萨三方,释迦降魔相、西方净土变、阿弥陀接引佛各一方,上部画小千佛一列。南壁东起画菩萨三方、释迦说法相、东方药师变、阿弥陀佛来迎。西壁门南画金刚一身,门北壁画毁失。中心塔柱南向面、北向面均上画垂幔,下方分别有八臂观音、十一面八臂观音一铺;东向面画有涅槃变。窟洞后部甬道东面佛壁画有说法图一铺,南、北两侧各有屏风画,分别为大势至菩萨(宝瓶冠)一铺、观音(化佛冠)一铺。主室顶部壁画缺失,后甬道顶部画忍冬莲花图案。本洞窟后甬道右壁墨书题记“道光六年六月十六日黑水桥主持孟慧仁讽诵皇经一部”“道光六年吴仕信”。

4 东千佛洞石窟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东千佛洞石窟开凿于河谷两侧的山崖上。河谷两侧崖体地层主要由新近系泥岩、砾岩组成。由于窟区岩土体性质较差且差异风化严重,在遭受长期自然侵蚀及近年洪灾后,窟区病害较为发育,主要有危岩崩塌、崖体结构失稳、表层风化,以及洞窟内造像彩塑酥碱、起甲,内立壁面和顶板风化、脱落,洞窟渗水、洞窟残损等。主要病害风险及成因如下:

①洞窟崖体结构失稳。东千佛洞窟区崖体整体走向近南北向,多呈下陡上缓,相对高差20~40米,危岩崩塌体主要集中发育于西侧崖体区域。根据现场实地详细调查,窟区崖体结构失稳的危岩体共有12处,西崖9处、东崖3处。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由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了东千佛洞石窟崖体加固工程,对东、西崖等部分危岩体进行了抢险加固。还有部分危岩体需要继续加固维修。②洞窟岩体及造像表层风化。东千佛洞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窟区岩体的风化破坏日益严重,洞窟岩体表面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石窟外立面岩体风化破坏的形式主要为片状开裂、剥落、整体塌落破坏。片状开裂说明岩体内部产生的累积破坏力较大。受比热因素影响,岩石内各矿物成分也有其特有的膨胀系数,同时受太阳热辐射以及温度影响,组成岩石的矿物质呈不同的温度变化,形成不一致的体积膨胀,此时岩石内部产生压应力和张应力,洞窟崖壁表面岩石长期反复承受这种温度梯度应力场作用而出现疲劳破坏力,结构变得疏松。东千佛洞日夜温差悬殊,白天冰霜溶解成水后渗入岩体和岩体裂隙中,夜晚冻结成冰导致岩体挤压破坏,使岩石开裂,强度降低,如此循环影响使岩石强度逐渐降低。③水害。受暴雨影响,窟区第6号、第7号和第9号洞窟均有不同程度渗水,窟内地表见有一层淤泥物质,厚度不均,呈堆积扇形分布。其中第9号洞窟渗水点位于土坯砌筑墙墙体表面,由上向下从墙体表面流淌,地表存有淤泥,最大厚度约为3厘米;第6号洞窟渗水点位于墙体底部的两片砌砖间;第7号洞窟渗水点位于洞窟内靠近窟门两侧墙体底部处,有两处堆积扇。④生物病害。东千佛洞石窟壁画彩塑存在多种病害,壁画彩塑泥层中的可溶盐及地仗附着岩体中的可溶盐随着水分的迁移堆积在地仗层表面,当环境温度增大时,可溶盐溶解并连同地仗层膨胀,当气候干燥时可溶盐结晶收缩:这样经反复膨胀—收缩—再膨胀—再收缩这一过程,就造成壁画彩塑颜料层酥碱。另外,壁画彩塑泥层中所加的起胶黏作用的植物纤维类麦草、麦衣、谷壳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滋生微生物,纤物类物质被分解,失去胶黏作用,造成泥层疏松,导致酥碱。石窟壁画彩塑起甲主要表现在颜料层收缩龟裂起甲。因壁画彩塑颜料加胶过多或颜料层中的胶还未完全老化,但颜料层之下粉层中的胶已老化失去作用,使分层酥碱失胶,导致颜料层胶结附着力减弱,呈小片状起甲。此外,在可溶盐的作用下细泥层酥碱、疏松,分层和细泥层失去黏结,使颜料层连同粉层的双层结合体一起从细泥层上翘起。⑤自然灾害。东千佛洞石窟处于河谷两侧崖体之上,每年7、8月份,河谷内发生季节性洪灾。2014年东千佛洞石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灾,通往东千佛洞石窟的道路、入口围栏、大门被冲毁,部分崖体坍塌,崖体底部洪水冲刷严重,部分洞窟及守窟人居住房屋进水,严重威胁了洞窟及人員安全。

5 东千佛洞石窟保护管理状况

东千佛洞石窟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2月2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东千佛洞石窟的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东起河床入口,西至出口,南起山梁、北至河床北山梁,方圆3平方千米。一般保护区,东起干河床入口,西至冥安17号烽燧(麻黄沟),南起长山子顶、北至长山子北坡,面积15平方千米。同时,2010年根据省文物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要求,在东千佛洞石窟一般保护区四至边界树立了保护界桩和保护标志。

6 文物保护规划和已开展的文物保护工程

①文物保护规划。东千佛洞石窟保护规划编制于2015年,由国家文物局立项审批〔文物保函(2015)2069号〕,目前委托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编制。②文物保护工程开展情况。1982年10月,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勘察东千佛洞石窟,编号9个(即现行窟号)。张伯元基于东千佛洞石窟的初步调查结果,展开详尽地细节记录与摄影,并撰写成《东千佛洞勘察记》。1987年1月,甘肃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陆续拨款22.5万元,整修加固洞窟,处理病害壁画,清理残破造像及窟内外倒塌土块、砂砾、垃圾,工作共分四期进行:首期工程完成安装第2、5、6、7、8窟钢门和西夏壁画首次临摹等工作;二期工程修复第2、5、7窟壁画113平方米;三期工程主要是与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清洗2窟壁画表面附着的烟渍以及全面系统的测绘、记录、摄影,并加固第2、7号窟窟顶的砾岩层;四期工程主要加固第5、7号窟窟顶。1987年4月,经县政府批准,瓜州县成立文物普查队,对东千佛洞石窟部分洞窟泥沙进行了清理,出土西夏文佛经、藏文经卷等20多件文物,并对第2、5、7号西夏窟部分壁画精品进行了首次临摹。1998年5月,经酒泉地区文化处、省文物局审批,由加拿大籍华人袁小虹女士捐助10万元,由瓜州县博物馆主持,敦煌研究院石窟研究所协助,增修安装窟门、修栈道、铺设地砖。2008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由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东千佛洞石窟崖体进行了抢险加固,工程由于后期资金未到位,只实施了一小部分,被迫停工。2015年,瓜州县文物局委托敦煌广德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对东千佛洞第2、5、7号窟彩塑壁画进行了数字化采集。2018年,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实施了东千佛洞石窟彩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对第2、3、5、6、7、8、9号窟彩塑壁画病害进行保护修复。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由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了东千佛洞石窟崖体加固工程,对东、西崖第1号、2号窟等部分危岩体进行了抢险加固,重修了参观栈道。

7 小结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28千米的长山子北麓,南为山间河谷,北为砾石戈壁,西北距锁阳城遗址24千米。现存大小洞窟23个:东崖9窟,分上下两层,上层6窟,下层3窟;西崖14窟,分上下两层,上层8窟,下层6窟。有壁画、塑像的洞窟9个,东崖4窟,西崖5窟。其中西夏5窟、元1窟、清3窟。彩绘壁画29幅,人物1144身,壁画面积486平方米,彩塑56身。从洞窟形制看,该石窟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不断增修和开窟,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由于五代以前的早期壁画被西夏之后的壁画所覆盖,故现在多见西夏、元代的佛教作品和清代的道教艺术作品。

通过本次专项调查进一步深入掌握了东千佛洞石窟基本情况、窟内壁画塑像保存现状、存在病害以及保护管理等情况,目前东千佛洞石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窟区病害较为发育,主要有危岩崩塌、崖体结构失稳、表层风化等病害,以及洞窟内造像彩塑酥碱、起甲,内立壁面和顶板风化、脱落,洞窟渗水、洞窟残损等,保存现状较差;二是东千佛洞石窟远离村镇、地处偏远,无安全防范、消防、防雷设施设备,日常窟区仅有2名专职文保员进行管理,安全力量薄弱,安全风险较大;三是窟区环境受多年来受洪水冲蚀严重,坡体冲沟发育严重,亟须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止洪水侵蚀和破坏;四是洞窟窟门陈旧,破损严重,洞窟内无任何防护设施,无温湿度及壁画塑像监测设施设备;五是基础设施欠缺,窟区无管理用房、无安全检查车辆、无任何通信信号,通往窟区道路崎岖颠簸,车辆通行困难;六是窟区完全处于一个开放环境,车辆自任何方向都可进入石窟保护区,无防护围栏,安全管理保护难度较大。

基于加强东千佛洞石窟保护管理的需要,就本次专项调查中拟定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开展考古研究。整合实践多途径科学研究模式,就东千佛洞展开全面、细致且客观的记录,进一步发掘窟区隐秘部分,整理未发现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在我国洞窟文明中的内涵价值。②编制保护规划。尽快完成东千佛洞石窟保护规划,为进一步保护管理石窟提供充分技术保障和精准定位,确保石窟等全面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③开展本体保护。针对窟区崖体、彩塑壁画病害等展开勘查研究,拟编专项保护方案,立即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减缓、防止可能存在的影响或危害。④开展数字化保护。引入现代数字化科技,对文物本体、载体以及环境等相关信息展开全息留取,为下阶段文物研究、保护措施、文物展示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⑤完善基础设施。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争取资金,建设东千佛洞石窟管理用房,解決窟区无通信信号和供水、供电问题,对锁阳城至东千佛洞的道路进行整修。⑥加强安全管理。成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增加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安全检查车辆,建立安防、消防系统,增设洞窟监测设施设备,架设窟区重点保护区防护围栏,确保窟区无安全事故发生。⑦合理开发利用。重新对外开放,配置游客服务设施、专职讲解人员,设定窟区游客承载数量,充分展示东千佛洞石窟特有文物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武田.西夏瓜州佛教洞窟营建的时代特性[J].中原文物,2021(4):119-130.

[2]张宏利.东千佛洞第二窟施宝度母图像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3]邢耀龙.敦煌西夏洞窟净土变的新样式再研究:东千佛洞第7窟净土变的释读[J].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1(2):269-279,394.

猜你喜欢

保护现状调查
达州市中药材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鹤庆县草海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