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训汇纂》校读札记

2023-06-15刘纯李玉平

现代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郑玄

刘纯 李玉平

摘  要:《故训汇纂》是当代学者宗福邦等先生主持编纂的一部高质量的大型辞书,汇集了丰富的故训资料,由于所涉典籍资料浩繁,在整理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疏失。以《故训汇纂》所引郑玄笺注资料相关条目为主,将其疏漏情况大致分为五类:漏收、误收、脱文、衍文、讹文,并以举例的方式加以辨析、考释。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为辞典使用者或辞典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故训汇纂》;郑玄;疏失;校读

《故训汇纂》(以下简称《故训》)[1]是当代学者宗福邦等先生主持编纂的一部高质量的大型辞书,编者历时十八年,为当代学人提供了丰富的故训资料,厥功甚伟。该书曾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等。不过,在使用《故训》的过程中,学者们也陆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予以专门探讨[2]-[10]。同时,我们也发现此书中仍存在着一些编校疏失。有鉴于此,本文以《故训》所引郑玄笺注资料相关条目为主,将其疏漏情况大致分为五类:漏收、误收、脱文、衍文、讹文,并以举例的方式加以辨析、考释。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为辞典使用者或辞典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需要说明的是,《故训》所收资料均为繁体中文,本文亦一如其旧;为了保持行文的一致性,本文在引用相关古籍时,也采用繁体格式。

一、漏收

就《故训》的漏收类型来说,又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况:漏收字目、漏收训释或训释材料来源、漏引《说文解字》材料。

(一)漏收字目

在《故训》中,存在着因漏收字目而导致训释资料缺失的现象。如《故训》中并未收录“朐”字,则该字的训释资料亦失收。《仪礼·士虞礼》:“朐在南。”郑玄注:“朐,脯及乾肉之屈也。”[11](P1174下)《礼记·曲礼上》:“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郑玄注:“屈中曰朐。”[11](P1242上)《故训》未收“朐”字,而导致相关训释资料的失收。

(二)漏收训释或训释材料来源

在《故训》中,亦存在着漏收语词训释或训释材料来源的情况。例如:

1.第55頁“于”字训条下失收:“~嗟者,美之也。《詩·召南·騶虞》:‘~嗟乎騶虞!鄭玄箋”。

2.第2478页“?”字训条10下失收:“《詩·小雅·采芑》‘鉤膺~革鄭玄箋”。

3.第231页“則”字训条7下失收:“《詩·魯

頌·泮水》‘維民之~鄭玄箋”。

(三)漏引《说文解字》材料

按照《故训》的体例,所收录语词训释,凡是有《说文解字》说解资料的,一般都要纳入。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故训》中也有漏引《说文》材料的情况。第224页“別”字、第241页“劓”字、第500页“奪”字、第1004页“旜”字、第1871页“膟”字下,皆漏引《说文》材料。如《说文》之《冎部》:“(別),分解也。从冎从刀。”《刀部》:“?,刑鼻也。从刀臬聲。《易》曰:‘天且?。劓,臬或从鼻。”《奞部》:“奪,手持隹失之也。从又从奞。”《?部》:“旃,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衆。从?丹聲。《周禮》曰:‘通帛爲旃。旜,旃或从亶。”《肉部》:“,血祭肉也。从肉帥聲。膟,或从率。”

二、误收

在《故训》中,由于编者对文献训释内容理解有误,或者是将训释作者弄错,从而出现了误收训条的情况。例如:

1.第1983页“薺”字条第3条训释:“薺,亭藶之屬。《古文苑·董仲舒〈雨雹對〉》‘~麥枯章樵注引《月令注》。”核查原书,《古文苑》卷十一:“《雨雹對》‘薺麥枯由隂殺也宋章樵注:‘《月令》:“孟夏,靡草死,麥秋至。”注:“靡草,薺、亭歷之屬。”薺、麥,蓋二物也。”又核查《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麥秋至。”郑玄注:“舊說云:‘靡草,薺、亭藶之屬。”孔颖达疏:“以其枝葉靡細,故云靡草。”由此可知,“薺”与“亭藶”是并列的两种不同植物,二者都属于“靡草”,而不是说“薺”是“亭藶”之类的植物。这条训释,是由于《故训》编者对注释材料的误解而收入的。

2.第1626页“稍”字条第9条训释:“大禮曰旬,旬之外爲~。《易·豐》‘雖旬无咎鄭玄注。”《故训》所依据的是南宋王应麟辑、清代惠栋增补本《郑氏周易注》,原文作:“初脩禮上朝四四以匹敵恩厚待之.雖留十日不爲咎.正以十日者.朝聘之禮.止于主國以爲限.聘禮畢歸.大禮曰旬而稍.旬之外爲

稍.久留非常.(詩有客正義).”[12](P41)这里的断句较粗。参考标点本《毛诗正义》,此处断句为:“初脩禮上朝,四四以匹敵,恩厚待之,雖留十日,不

爲咎。正以十日者,朝聘之禮,止于主國以爲限。

《聘禮》畢歸大禮曰‘旬而稍,旬之外爲稍,久留非常。”[13](P1341)、[14](P1973)又核查《仪礼·聘礼》,此处原文作:“夕,夫人歸禮。既致饔,旬而稍。”贾公彦疏:“云‘既致饔,旬而稍者,以其賓客之道,十日爲正,行聘禮既訖,合歸一旬之後,或逢凶變,或主人留之,不得時反,即有稍禮。”[15](P467)孔颖达《毛诗正义》引《仪礼·聘礼》此文后云:“於大禮之後,每旬而稍,稍供其芻秣,亦非一旬即歸。”[14](P1973)可见,郑注中解释的是“畢歸大禮曰‘旬而稍”,而不是“大禮曰‘旬”。《故训》所收训条断句有误,实际上,《故训》

“旬”字下也并未收录“大禮曰旬”这条训释。

3.第111页“供”字条第25条训释:“~,謂大也。《尚書大傳》卷‘維時~祀六沴鄭玄注。”此条《尚书大传》的卷数缺失。《故训》所依据的《尚书大传》本为丛书集成初编本(清陈寿祺辑校),原文作:“維時洪祀六沴,用咎于下。”郑注:“用此时始大祀六沴之用咎于下者……”[16](P62)可知,郑玄是以“大”释“洪”字,原文在卷二。故此条训释本应列在第1250页“洪,大也”下,而《故训》误列于“供”字条下。

4.《故训》中有多处将本是郑笺的训释内容当

作毛传的训释收入。如第76页“亶”字条第7条训释下“~,誠也……《大雅·生民》‘胡臭~時毛傳”[14](P1549),第546页“孔”字条第19条训释下“~,甚也……《采薇》……‘玁狁~棘毛傳”[14](P841),第1117页“棘”字条第36条训释下“~,急也……

《小雅·采薇》‘玁狁孔~毛傳”[14](P841),第1633页“穀”字条第28条训释下“~,善也……《大雅·桑柔》‘不胥以~毛傳”[14](P1734),第1744页“綏”字条第24条训释下“~,安也……《周頌·桓》‘~萬邦毛傳”[14](P2020),第2471页“靡”字条第41条训释下“~,無也。《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日不思。毛傳”[14](P225),以上各条中的“毛傳”皆当为“鄭玄箋”。

三、脱文

由于编校疏失,《故训》中存在着部分引文或标注引文出处的字、词、句或标点脱漏的情况。例如:

1.第542页“嬪”字下第27条训释中标注出处时称“鄭玄注引鄭司農”,按照《故训》体例,一般是标注为“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该条当脱“云”字。

2.第585页“富”字下第31条训释“‘維昔之~鄭玄箋”,当作“‘維昔之~不如時鄭玄箋”,脱“不如時”三字,属于截取词句不完整。

3.第977页“文”字下第239条训释“《周禮·考工記·玉人》‘瑑圭璋八寸鄭玄注‘瑑,~飾也孫詒讓正義引《典瑞》引先鄭云”,其中的“《典瑞》”当作“《典瑞》注”,《故训》脱“注”字。

4.第1976页“薦”字下第53条训释“倪璠注鄭康成《庖人》注”,当作“倪璠注引鄭康成《庖人》注”,脱“引”字。

5.第1976页“鰥”字下第7条训释“‘國無鰥民鄭玄箋”,当作“‘國無鰥民也鄭玄箋”,脱虚词“也”字。又第667页“帝”字下第23条训释“帝,五帝”引《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帝也”郑玄笺,此处郑笺原文本作:“帝,五帝也。”故此训条收录材料亦是漏掉虚词“也”。

6.第2345頁“酺”字下第12条训释“《周·地官·族師》‘春秋祭~亦如之鄭玄注”,其中书名脱“禮”字,当作“《周禮·地官·族師》”。

7.第469页“大”字下第391条训释“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尚書大傳》卷‘大室有事鄭玄注。”其中《尚书大传》的卷数缺失。《故训》所依据的《尚书大传》本为丛书集成初编本(清陈寿祺辑校),原文作:“宗室有事,族人皆侍终日,大宗已侍于賓。”郑注:“繼別爲大宗,繼禰爲小宗。”[16](P91)可知,郑玄所注原文在卷二,训条中“卷”后脱“二”字,并且所注正文“大室有事”讹误,当为“大宗已侍於賓”。

8.第285页“即”字下第5条训释中引用注释文献“《詩·衛風》‘來~我謀鄭玄箋”,其中的篇目名称,按照《故训》体例,当作“《詩·衛風·氓》”,“衛風”二字后脱漏“·氓”。

9.第1223页“汔”字下引《说文》原文时“《說文·水部》”后少了冒号“:”。

10.第1931页“茲”字下第8条训释“《大雅下武》‘媚~一人鄭玄箋”,其中的“《大雅下武》”当作“《大雅·下武》”,中间脱标点“·”。

11.第2128页“諏”字下第1条训释“《儀禮特牲饋食禮》”,当作“《儀禮·特牲饋食禮》”,中间脱标点“·”。

12.第404页“圈”字下第30条训释“~屈木所爲,謂巵匜之屬。《禮記·玉藻》‘母沒而杯~不能飲焉鄭玄注”,“屈木所爲”之前漏加标点逗号,应该是“~,屈木所爲,謂巵、匜之屬。”

四、衍文

由于编校疏失,《故训》中也存在着部分标注引文出处的字词或标点衍文的情况。例如:

1.第271页“十”字下第16条训释“《考記記·匠人》”,应为“《考工記·匠人》”。《周礼》中有《考

工记》,写成“考記記”,当因邻近字干扰而产生的衍文。

2.第1015页“昏”字第57条训释,句尾多了一个右双引号”。

3.第1144页“槱”字下引《说文》原文:“《說文·木部》:‘……詩曰“薪之~之。”“薪之~之”前衍一个左双引号“。

4.第1661页“端”字下第82条训释“|《禮記·玉藻》”,其中的“|”为误衍的符号。

五、讹文

由于对训释材料的分析失误以及编校不够严谨,《故训》中还存在着部分注音、字形、句读等方面的讹误情况。

(一)注音校对失误或分析失误

在《故训》中,有的注音属于校对失误,如第241页“劉”的注音liù当为liú,第1912页“芥”的注音jià当为jiè,第2291页“逵”的注音kuǐ当为kuí,第2456页“雹”的注音bào当为báo等。不过,也有的是属于注音分析失误。例如:

1.第2250页“輅”字下读音只列有一个:“《集韻》轄格切,入陌,匣。”音hé。据《汉语大词典》注音可知,“輅”其实还有另外两个读音。一是:“《廣韻》洛故切,去暮,來。”音lù;二是:“《集韻》魚駕切,去禡,疑。”音yà。因此,《故训》编纂者将所有义项都列在hé音下,是不适当的。如训条11、13、14、15、16、17、18、19、20、21、26、27、35、37、38等的注音皆当为lù,而不是hé。

2.第1719页“純”字下有“(五)zī”音。该音下收录了不少有关郑玄注释的资料及赞同郑注意见的资料,即认为“純”当为“緇”的古字“?”之误字。不过,在此音下第149和第150条,却收入了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中的两条释义。一条作:“純者,黗之借字也。純字自有黑義,無煩改讀爲緇。”一条作:“純,當讀黗。”这两条材料,按照王引之的观点,“純”的读音当同“黗”,音tūn。因此,这里应当补列一个读音tūn,即《故训》第2628页下“黗”的注音:“《廣韻》他昆切,平魂透。諄部。”

3.第2557页“骴”的注音为zì,其所引《广韵》注音则为:“疾移切,平支從。支部。”由此可知,该字读音应为平声,不为去声。《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皆注音为cī,这是对的。

4.第1871页“膞”的注音(二)为chuǎn,其所引《集韵》注音则为:“淳沿切,平仙禪。元部。”由此可知,该字相应义项之读音应为平声,不为上声。当从《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为chuán更恰当。

(二)音同或音近而致误

在《故训》中,由于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可能在录入时采用拼音输入法而导致失误。例如:第1028页“晤”下训条7“可以~歌”,其中的“以”应为“與”之误;第1059页“朔”下训条14“《儀理·大射》‘~鼙在其北”,其中的“儀理”当作“儀禮”;第1935页“莫”下训条49“《角弓》‘~肯下違”,其中的“違”应为“遺”之误;第2611页“鸞”字下引《说文》原文“从鳥、鸞聲”,当为“从鳥、?聲”。

(三)新造讹字

在《故训》中,有些资料使用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此本字体较小,个别字形不够清晰,从而导致编者新造出字典中并没有的字。例如:

1.第366页“喪”下训条56“~器者,夷槃素俎楬豆輔之屬。《周禮·地官·鄉師》‘族共~器鄭玄注。”细审原文,其中的“”当作“輁”;又核查其他版本的《周礼注疏》,皆作“輁”。字典辞书中并无“”字,因此,该字应为编纂者对“輁”识别有误而新造的讹字。

2.第1100页“桁”字下“~,所以苞筲罋甒也。”核查《仪礼·既夕礼》“皆木桁”郑玄注原文,“”

当作“庪”。“”字不见字典辞书,因此,该字应为编纂者对“庪”识别有误而新造的讹字。

(四)形近而致误

这是由于字形相近,校对不够细致而造成的失误。在《故训》中,此类情况最多,我们共发现20处。

1.第56页“于”下训条86“《詩·召南·采繁》‘~以采蘩鄭玄箋”,其中的“采繁”当为“采蘩”之误。

2.第95页“任”字下注音内容“(一)rèn《廣韻》汝鳩切,去沁日。侵部。”其中的“鳩”当为“鴆”之误。

3.第192页“公”下训条159“《詩·召南·采繁》‘夙夜在~鄭玄箋”,其中的“采繁”当为“采蘩”之误。

4.第338页“和”下训条131“《後漢書·斑固傳》”,其中的“斑固”当为“班固”之误。

5.第406页“圜”下训条15“《周禮·考工記·輪入》‘取諸~也”,其中的“輪入”当为“輪人”之误。

6.第426页“埴”下训条23、24、26中“《周禮·考工記·總目》‘搏~之工”中的“搏”,皆为“摶”之误。

7.第509页“好”下训条89“《周禮·天官·內饗》”,当为“《周禮·天官·內饔》”。《周礼·天官》中有《內饔》篇,无《內饗》篇。

8.第530页“婦”下训条55“~職,謂職紝組紃縫線之事”,其中的“職紝”当为“織紝”之误。

9.第573页“宫”下训条143“《周禮·天宮·小宰》”,当为“《周禮·天官·小宰》”。

10.第631页“山”下训条7“《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林川澤丘陵墳衍原濕之名物鄭玄注”,其中的“濕”当为“隰”之误。

11.第641页“崇”下训条45“《衛風·河廣》‘曾不~期鄭玄箋”,其中的“期”当为“朝”之误。

12.第659页“已”下训条36“昊天泰憮”,其中的“憮”当为“幠”之误;第1236页“泰”下训条33“昊天大憮”,其中的“憮”当为“幠”之误。

13.第680页“幬”字下“《說文·巾部》:‘~,禪帳也。”核查《说文》原文,其中的“禪”当为“襌”之误。同样,“幬”字下训条1“~,禪帳也”,其中的“禪”亦为“襌”之误。

14.第966页“敬”字引《说文》材料“~,肅也。从攴、苟。”其中的“苟”当为“茍”之误。

15.第1174页“歌”下训条33“~以訉之”,其中的“訉”當为“訊”之误。

16.第1426页“猶”下训条74“之子可~”,其中的“可”当为“不”之误。

17.第1654页“竈”字引《说文》材料:“《說文·穴部》:‘,軟竈也。”其中的“軟”当为“炊”之误。

18.第1782页“繹”下训条71“《詩·大雅·常武》‘徐方~驛鄭玄箋”,其中的“驛”当为“騷”之误。

19.第1825页“考”下训条6“《小雅·湛露》‘在宋載~鄭玄箋”,其中的“宋”当为“宗”之误。

20.第2449页“雜”下训条23“《禮記·王藻》‘~帶鄭玄注”,其中的“王藻”当为“玉藻”之误。

(五)邻近信息干扰而致误

《故训》中存在着因上下文相关信息干扰而导致的引文或引文出处疏失。例如:

1.第24页“並”下引《说文》材料:“《說文·立部》:‘~,併也。从二立。”实际上,“並”在《说文·竝部》,《故训》很可能因后文“从二立”而误作“立”部。

2.第39页“之”下训条130“《衛風·伯兮》‘~子無裳鄭玄箋”,其中的篇名错误,当作“《衛風·有狐》”。致误原因当是《卫风》中《伯兮》在《有狐》之前,二篇相邻,十三经注疏本在《伯兮》诗末尾有“伯兮四章章四句”的说明,整理者误以为这段话是说明后面《有狐》一诗的,因而将篇名弄错。

3.第1879页“自”字下第5条训释“《詩·大雅·江漢》‘~召受命鄭玄箋”,当为“《詩·大雅·江漢》‘~召祖命鄭玄箋”之误,可能是受到上一句“于周受命”的干扰,而导致下一句的“祖命”也讹为“受命”。

(六)句读失误

《故训》中存在着因断句不当而导致的标点疏失情况。例如:

1.第1230页“沂”字下引《说文·水部》:“~,水。出東海費,東西入泗。从水,斤聲。”此处所引《说文》断句有误。依此断句,则沂水源自东海郡费县,然后从东西两个方向注入泗水。试想一下,一条河流怎么可能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注入另一条河流呢?因此,这里应断句作:“~,水。出東海費東,西入泗。”只有這样,才是合乎常理的。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即如此断句[17](P1520)。

2.第1872页“膮”下训条6“膷、臐,~,今時臛也。”当标点为“膷、臐、~,今時臛也。”其中,“臐”后的“,”当作“、”。因为膷是牛肉羹,臐是羊肉羹,膮是猪肉羹,三者属于并列关系,而臛为肉羹的总称,这里是对三种肉羹的解释。

3.第1831页“耜”下训条13“~者,耒之金也。廣五寸,田器鎡錤之屬。”“田器”后应加逗号以断句,作“田器,”。

(七)繁简字/异体字校对致误

《故训》编纂时采用的是繁体字,但在资料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繁简字、异体字照应不周的现象。例如:

1.第256页“勳”字下引《说文》原文:“勛,古文~从员。”其中的“员”写作简体字,当作“員”。

2.第1636页“稾”下注音:“(三)gào《集韻》居號切,去号見。”其中的“號”写作繁体字,核查《集韵》原文,作“居号切”,当据改。

3.第1364页“煩”字下引《说文》原文:“从页,从火。”按照《故训》体例,当作“从頁,从火。”

4.第2572页“鬷”下训条4“~,總也”,核查原书,“總”本作“揔”,“總”“揔”二字为异体字关系,此处当据改。

(八)其他讹文类型

1.训条分合处理失误。如第1452页“理”下训条78、79,训义都是“理,治狱官也”。按照《故训》体例,应合并为一个训条,此处却误分为两条。

2.被释词设置失误。如第673页训条131:“常服,戎車之常服,韋弁服也。《詩·小雅·六月》‘載是~服鄭玄箋。”实际上,郑笺并未直接将“常服”作为被释词解释,因此,《故训》将“常服”直接列为被释词是不恰当的。按照该书体例,应当处理为:“(~服),戎車之常服,韋弁服也。《詩·小雅·六月》‘載是~服鄭玄箋。”这样才符合体例要求。

3.反切用字“切”讹为释义用字“也”。如第1489页“畚”字下注音内容“běn《廣韻》布忖也,上混幫。諄部。”核查原文,“畚”字在《广韵》的注音为“布忖切”。可见,《故训》编者将反切用字“切”讹作释义用字“也”。

4.版本用字差异而致误。第659页“已”下训条36“‘昊天泰幠鄭玄箋”,当作“‘昊天大幠鄭玄箋”。这里的“大”,有的版本作“泰”,而阮元校勘本作“大”。《故训》应与它所使用的版本——阮元校勘本保持一致。

《故训汇纂》的出版,诚如许嘉璐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训诂学界的一件大事,是一切研究古代典籍与文化者的一大福音。”[1](序,P3)王宁先生在序言中也称赞此书“不但篇宏幅巨,而且注意信实”[1](序,P6)。因此,该书甫一面世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成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阅读古代文献典籍的必备参考。该书《前言》中说:“避免讹误是我们努力以求的目标。《经籍籑诂》讹误过多,前人对此早有批评,而其错误,又贻误了后来的学者……有鉴于此,我们对资料的准确性极为关注……经过多年努力,层层把关,希望《故训汇纂》将是一部翔实可信的书。”[1](前言,P8-9)不过,“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故训汇纂》卷帙浩繁,加之书成众手,出现一些失误在所难免,相对于全书来说,毕竟是瑕不掩瑜。本文以《故训汇纂》所引郑玄笺注资料相关条目为主,对其疏误情况予以列举说明,希望能为辞典使用者或辞典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陈亚军.《故训汇纂》指瑕[J].古籍研究,2006,(2).

[3]李玉平.郑玄语词训释材料的纂集与《郑雅》《郑玄辞典》《故训汇纂》[J].辞书研究,2009,(4).

[4]张觉.《故训汇纂》指误[J].中国文化研究,2009,(3).

[5]樊启芬.《故训汇纂·心部》勘补[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段然.《郑玄辞典》所收《礼记注》语词训释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7]台艳霞.《郑玄辞典》所收《仪礼注》语词训释校补及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8]杨晨露.《郑玄辞典》所收《周礼注》(天官至春官部分)语词训释校补及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9]张清扬.《郑玄辞典》所收《毛诗笺》语词训释校补及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10]刘丹.《故训汇纂》注项失误研究——以口部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2][汉]郑玄撰,[宋]王应麟辑,[清]惠栋增补,[清]孙堂补遗.郑氏周易注(附补遗)[A].丛书集成初编:第383册[C].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13][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释.毛诗注疏[M].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汉]伏胜撰,[汉]郑玄注,[清]陈寿祺辑校.尚書大传(附序录辨讹)[A].丛书集成初编:第3569册[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7]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1.

Notes on the Reading of Guxun Huizuan(《故训汇纂》)

Liu Chun,Li Yup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Abstract:Guxun Huizuan(《故训汇纂》) is a high-quality large-scale dictionary compiled by contemporary scholars Prof. Zong Fubang and others, which brings together a wealth of ancient exegesis materials, and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classic materials involved,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omiss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llation. Taking the relevant items of Zheng Xuans(郑玄) annotated materials quoted in Guxun Huizuan(《故训汇纂》), the omissions are roughly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omissions, misreceipts, missing texts, derivative texts, and false texts, they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by exampl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dictionary users or dictionary revision.

Key words:Guxun Huizuan(《故训汇纂》;Zheng Xuan(郑玄);negligence;emendation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郑训汇纂及数据库建设”(18BYY158);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基于数据库的《故训汇纂》所引郑玄《仪礼注》语词训释资料编校疏失研究”(2022KYCX048Z)

作者简介:1.刘  纯,女,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李玉平,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①本文初稿曾由李玉平以《〈故训汇纂〉所涉郑玄训释资料编校疏失考》为题,提交2021年在韩国延世大学在线举办的世界汉字学会第八届年会讨论,这次与刘纯合作又做了较大修订和删改。

猜你喜欢

郑玄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高足”这一称呼的由来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郑玄与马融之关系考辨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礼记正义》和《四书章句集注》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
千日一诲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