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桧的“道义高地”

2023-06-15李晓巧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金兵赵构金国

李晓巧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打北宋都城,朝堂震动。秦桧上《兵机四事》,提出必须全力抗击强敌,誓不退缩,虽然没被采纳,但不久,秦桧即升任御史中丞。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都城“汴京失守,二帝(宋徽宗、宋钦宗)幸金营”,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将秦桧掳去金国。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携全家顺利地投赴临安的新皇帝,“拜礼部尚书”。

有人质疑秦桧是如何从敌国全身而出的,因为汴京众多官员眷属,包括徽钦二帝以及皇室妃嫔都还在金人手里,并且路程二千八百里,就你秦桧厉害,能逃出来?关键时刻,几个有分量的官员为秦桧说话,最大的“砝码”恐怕就是之前的秦桧是非常高调的主战派!如此秦桧怎会屈节投降?即便他想投降,金人岂肯轻易放过?于是,秦桧转危为安,并且还获重用。宋高宗说:“(秦)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赵构喜欢秦桧主要是因为他最坚定地要求与金国议和。宋金对峙,秦桧的主要观点是“南自南,北自北”——黄河以南的人和土地归大宋,黄河以北的人和土地归金国——这个观点看上去很美,似乎解决了金国和南宋的争端,可以“天下无事”,但实质上所指的“北”包括了金人侵占北宋的土地和百姓,所以,这无异于承认金国的侵占,南宋放弃收复失地。赵构虽也没同意秦桧的这个提法,但他非常愿意与金人议和。

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赵构决定与金国议和,遭到朝臣韩世忠、岳飞等官员强烈反對。这时,秦桧站出来说:“屈己议和,此人主之孝也。见主卑屈,怀愤不平,此人臣之忠也。”意思是,皇帝议和是为了迎回父皇、母后的灵柩和亲人,是大“孝”;官员们拼命地劝谏皇帝不可屈辱丧权地与金国议“和”,是尽“忠”。于是,秦桧以“孝子忠臣”的传统大义为君臣都戴上了“道义高帽子”,为赵构解了围,也达到了秦桧的一贯目的。

金国使者带来的和议是“诏谕”,称南宋为“江南”,并且在仪式上,要求宋朝皇帝跪受金国的“宣谕”。这太伤大宋面子,韩世忠等将领强烈反对,朝臣哗然,“和局”即将功亏一篑。这时,秦桧又站出来为皇帝“担辱”。南宋派宰相秦桧接受了金国“宣谕”达成和议,对外称“宣谕”为平行的“国书”,似乎给大宋挽回“面子”,站在了“道义高地”,赢得了赵构的信任,也满足了自己的意图。

绍兴九年(1139年)七月,金国发生政变,完颜宗弼以谋反罪杀其权臣完颜宗磐和完颜昌,并拘南宋使臣王伦于中山府,韩世忠请求趁机攻金。这时,秦桧以《春秋》?“义不伐丧”?为由反对。这是多么高尚的道义大旗啊!赵构采纳秦桧的建议,出兵一事作罢。

与秦桧颇有关联的金国完颜昌等人被杀后,绍兴十年(1140年),金兵分四路进攻南宋,南宋军队奋力抵抗,韩世忠、岳飞、刘光世等部屡屡获胜,金兵节节败退。为了和议,秦桧“力主班师”,对打到陕西、河南一带金国占领区域的各路宋军发出了撤退令,无奈之下,岳飞、韩世忠、杨沂中等部只得回撤,尤其是岳飞所部相当愤懑,不得不放弃“直捣黄龙”的宏图。

金国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再次进攻南宋失败后,又抛出了“橄榄枝”,要求“以淮水为界,求割唐、邓二州”。这正中宋高宗之意。从此,秦桧更得重用,独掌南宋朝政,这时的秦桧原形毕露,肆无忌惮地对功高权重的官员进行排挤陷害,对不赞成和议的官员进行打压,对曾经质疑宋金和议、政见不同之人进行报复,而“附己者立与擢用”。此后,南宋朝堂出现了人才枯竭、朝纲不振的颓势,再无早期虽艰难困苦但士气昂扬、风采勃发的社会风貌。

历史上,从来就不少把道德放在嘴上、将私心付诸行动之人,而秦桧却把奸谋“装饰”得那么冠冕堂皇,实际上“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但是,“糊”起来的“高地”终归会坍塌而露出真面目。

猜你喜欢

金兵赵构金国
Interface-induced topological phase and doping-modulated bandgap of two-dimensioanl graphene-like networks
MULTIPLICITY OF POSITIVE SOLUTIONS FOR A NONLOCAL ELLIPTIC PROBLEM INVOLVING CRITICAL SOBOLEV-HARDY EXPONENTS AND CONCAVE-CONVEX NONLINEARITIES *
陈家有女
谁是帝王之才
谁是帝王之才
赵金国 挑战自我担重任
旗帜的威力
旗帜的威力
少年赵构亦英雄
竹削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