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鸿门宴》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23-06-12李晓春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鸿门宴项羽

李晓春

内容摘要:对课文《史记·鸿门宴》节选内容中,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所有到场人物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度剖析;就课文节选部分表面文字和注释没有触及到的相关问题,摘选其中值得研讨的重要部分、结合史料进行了一些多元化的探究和思考,以期对课文内容愿意做出深度解读的师生有所裨益,并对故事情节的合理化做出有理有据的解释。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材解读 《史记》 《鸿门宴》 刘邦 项羽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课文《鸿门宴》,自选进中学语文高中教材以来,便广受师生好评。在司马迁的笔下,这场以刘邦和项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精彩纷呈:张良义不独逃,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刘邦逃走等段落处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更是成为了经典的成语故事,流传至今。

在项羽特意设下的“鸿门宴”上,刘邦居然以少胜多,不仅做到了全身而退,还使得项羽放弃了对他追杀的可能。节选自《史记》的这段课文,在好多地方都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解读和讲授这篇文章的粗浅认知,特梳理出如下几个在课文中看起来答案不甚明朗的问题与诸位老师共同思考。

一.项伯为何拼死要护住刘邦

项伯在得知项羽准备犒劳军士马上发起对刘邦的进攻时,居然未曾与任何人商量便“夜驰之沛公军”,将项羽集团最高机密“具告张良”,并欲唤张良随他逃走,而他如此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当年张良救过自己的命。

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疑问:“你的恩人的命重要,还是整个项氏集团的利益重要?”这个问题,慢说项伯,便就是项羽,这位年轻的、时任项氏集团领袖的人物,此时,恐怕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这对缺乏政治思维能力和全局观的叔侄在對待这个问题上,显然都是含糊的。因为项伯回到军帐后,把自己夜见张良、刘邦之事告知项羽后,本该大发雷霆、大义灭亲的他,居然并没有任何要责备项伯的意思。

项伯在与刘邦约为儿女亲家之后,要刘邦前来项羽军中致歉。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显然认为,此时他已经成功地将刘邦笼络至项羽麾下,而且刘邦之前的所有行为在他看来都是合理合法的:“封府库、籍吏民、遣将守关”。这桩桩件件都是劳苦功高啊,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宴席上杀死有功之人,这是“不义”的行为。

我们把项伯的观点跟后文樊哙骂项羽的内容比对后,不难发现,项伯的出发点居然与刘邦、张良、樊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难怪后来项羽兵败后,他反倒被刘邦封王,难道说他那个时候就已经看出项羽必败,所以早早对刘邦表示友好,只为给自己将来留了一个后路?不好定论。

当项庄拔剑起舞,剑剑不离刘邦的左右时,项伯的表现十分英勇,他张开臂膀,以身“翼弊”沛公。为了自己对手的领袖不为自己人所杀,项伯居然甘做死士,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对手的安全?

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他此时不想让张良死,因为刘邦若被杀,张良也难活命,而张良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不能落一个害死了自己恩人的不义之名。站在“义”的角度,这或许是他舍命救刘邦最合理的表面理由了。

除此两条外,或许还有一个原因促使项伯要阻止项庄杀死刘邦,那是因为刘邦、张良都是听了他的劝才来鸿门道歉的,而这两人如果在鸿门宴上被杀死,他自己肯定得落一个骗人赴死的不义之名。这对于从表象上看、视义气比生命还重要的项氏叔侄来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整合如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项伯一心要救刘邦的原因只能有三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其一,他认为刘邦是好人,且是真心投降项羽,所以杀不得,若杀之,无法向天下人交代,有失天下公义;

其二,张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若这次因杀刘邦而连带受死,自己失去了对朋友的保全之责,有损自己私德;

其三,刘邦、张良及其他随从,都是在听了他的劝降之说,才前来项羽军中道歉并说明情况的,若最终不能全身而退,有损他的诚信。

二.张良为何认为自己“亡去不义”

张良与项氏集团的关系比较复杂。刘邦占据沛县起义时,韩成在去投靠项梁的途中遇到张良,他们便一起去投靠项梁。后来,五世相韩的张良,请求项梁立一位韩国宗室后裔,助韩国复国,于是项梁便选韩成为王,定都阳翟,又命张良为韩国司徒,派他往奉韩成,西略韩地。

从这个人物关系上来看,韩王本是项梁所立,张良又是韩王手下,张良自然而然就是属于项氏集团的成员了。那么既然是自己人,又有什么逃跑的必要呢?没有自己人叛变后又投诚自己人的道理吧?所以,张良觉得自己不能逃走,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这是张良认为自己“亡去不义”的原因之一。

那么,文中张良又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是怎么一回事呢?实则是张良在拜辞项梁,又与刘邦作别后,直接到达韩地,辅助韩王。项梁将数千士兵借于韩成,韩成便在颖川一带与秦军展开游击战,然后在刘邦的帮助下攻下了秦军的数座城池。

其后,为了报答刘邦攻城略地之功,韩成便让张良帮助刘邦夺取咸阳,于是,张良便随刘邦军队来到了秦都。在入咸阳后,张良阻止了刘邦贪财占地的“不义之举”,且推出一系列的安民措施,让汉中人心归顺,客观上,为刘邦夺取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但此时的张良,心中仍觉得自己辅佐刘邦仅仅是为了全韩王托付之义,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自己答应过韩王,替他把刘邦送进函谷关,使他能成为诸侯的领袖,就必须要把这个事办成,而不是半途而废,置刘邦于险地而不顾。所以,张良认为自己不能逃走。

这是张良认为“亡去不义”的第二个理由。

此外,因为韩成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不强,他的根据地一直很小,而且往往会被敌人夺取,而要想让韩国真正复国,他就必须得拥有更多的地盘,但一向刚愎自用、任人唯亲的项羽显然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项羽的对手刘邦。所以,张良和韩成面对的现实就是:唯有扶持刘邦,然后在刘邦的主持下,韩国才能复国。

张良作为五世相韩的韩国忠臣,他的政治理想在初期的设计就是帮助韩国复国,现在,在他依靠刘邦之后,好不容易拥有了实现这个机会的可能,他怎么会轻易放弃这天赐的让韩国复国的机会呢?

此乃张良觉得“亡去不义”的第三个理由。

除去为韩国复国的这个大理由之外,刘邦被困不能脱身也是张良不能独自逃走的重要原因。

因为虽说刘邦此时还算不得是张良的生死之交,张良也可能还没有想过会从刘邦身上获取什么功名利禄,但刘邦好歹也是张良名义上的领袖,而且对他也算不薄,这次他若是扔下刘邦跑了,仅从属下和朋友这两个关系去解读,张良自己独身逃走也不是什么大丈夫所为。作为一个以谋士身份立命的儒生,张良自己的道德修养也让他做不出背弃朋友的选择。

这是张良认为自己“亡去不义”的第四个理由。

三.项羽对樊哙闯帐的态度究竟为何

樊哙被张良唤入时,可以说是以“第一勇士”的身份杀进账内的,盾牌撞倒卫士,长驱而入,将中军帐的门帘揭起来,“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可谓怒目而视,虎视眈眈,这是摆出一副要跟项羽拼命的架势,可项羽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有怎样的反应呢?

他第一个反应是“按剑而跽”。可这个警戒的动作并不意味着他马上就要杀死樊哙,也不意味着他对樊哙已经怒不可遏。实则他看到这样一个赳赳武夫,居然胆敢闯帐与自己叫板,倒有几分喜欢和尊敬。

因为项羽是一个武夫,他对于上来之后就以武力论胜负的事情很喜欢,也很推崇。在他的世界观里,奉行的道理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只要你能打得倒我,我任你处置。当然,他奉行这种原则,那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几乎没人可以在武力上胜过他,所以他才有这个自信。

所以,当他看见樊哙进账,怒气沖冲时,他的直觉告诉他,他的能耐又要再次被验证了,所以他立刻便“按剑而跽”。这实则是作为一个武夫的应激式反应,也是他按捺不住想要和人干架的本性使然。

当听到张良介绍说此人不过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卫士而已的时候,他心里更是喜欢。这样一个职位卑微的人,居然可以为了自己的主子舍命相争,多么难得啊!于是便先是赐酒、又是赐肉,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试试他,看他是不是一个真汉子。

因为,在项羽的价值观里,一个真汉子就得有这几个要素:能打架、能喝酒、能吃肉。可喜可贺的是,樊哙完全符合,而且他还以生吃猪腿的方式获得了额外加分,这让项羽对他的喜欢又增加了几分。

可当他正准备再给樊哙来一大杯酒,好好拉拢一下的时候,樊哙几句“戳心窝子”的话把他一下子击垮了。这位喝酒、吃肉、打架的莽夫居然以“教科书般”的语言把项羽从道义上批了个体无完肤。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我们看樊哙这段话,首先阐释了暴秦的覆亡原因,为后面他借此攻击项羽做了铺垫;然后说了楚怀王当初与诸侯的约定,借此说明刘邦先入关中本该称王的法理正确性,也为刘邦未能称王还被人诬陷之说奠定了基础;再接着说刘邦将咸阳城所有东西都丝毫未动的高风亮节、且将军队撤到城外的劳苦功高,为项羽如今对他的不公正待遇找好了所有反方材料;最后直接指出项羽误听谗言、欲杀有功之臣的暴虐行径与亡秦之间毫无二致的卑劣。

樊哙能逞口舌之快显然是项羽未曾有过的预设,所以他的勇士之争在被对手骂得哑口无言之后,兴致全无,因为他确实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终究也只能吐出一个“坐”字,再便无言以对。

然后,樊哙居然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坐在了张良身边,陪吃、陪喝,最后还陪刘邦逃走,之前他在项羽面前所做过的那些犯上之事简直就如没有发生过一般。这个特殊待遇实在也太优厚了,几乎让人匪夷所思,除去项羽的偏爱外,我们不能有其它合理的解释;要么,也就只能质疑司马迁下笔时的客观性了。

三.樊哙如此能言善辩,是他本有的能耐吗

樊哙闯帐之前见过张良,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张良有可能在樊哙进入军门之前,曾暗暗叮嘱过樊哙冲进去之后该对项羽说怎么样的话。一是和刘邦的道歉、推脱责任的说辞保持高度一致,言说刘邦是有功之人如何如何;二是指责项羽的做法与暴秦的做法毫无二致,让他在情理和道理上都站不住脚,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怪罪于我们。因为这两点是整个刘邦集团统一的口径。

可当刘邦借着上厕所的理由逃出军帐后,担忧逃走没有辞行的无理行为会激起项羽的怒火时,樊哙居然撂出“大行不顾细谨,大理不辞小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类经典名言,确实叫人大跌眼镜。

因为彼时情况紧急,加之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可能性,这段话,仅从文本推演来看,不能是张良给他教的话,这就是他自己想的、自己说的话。

那么,我们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再回顾之前他批评项羽的那段话,与这段话的水平对照起来看,似乎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后面这段话本就是樊哙之言,那么前面他闯帐时指责项羽的言辞也有可能是他自己说的。

这就比较费解了。樊哙本是一个街道里杀狗的屠夫,后来追随刘邦起事,他这个人性格鲁莽,做事果决勇敢,仗义执言,若别人有错,他不管后果也要批评。

之前,在刚入咸阳城时,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占据珠宝宫室,除张良劝解外,唯有樊哙直接批评刘邦是想做“富家翁”,止住了刘邦的贪念之心,算得上是“直言耿臣”。

所以,他敢骂项羽、刘邦,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骂得层次分明、头头是道,甚至于字字珠玑、妙语连珠,就有些过了。此处文字,大概率是太史公的偏爱使然。

纵观《史记》,司马迁常好豪侠之士,比如对信陵君及孟尝君手下门客的侠义行为,往往会有浓墨重彩之处。所以,此处对樊哙的描写有些许夸张和拔高也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四.刘邦久久未归,项羽为何不追

《鸿门宴》在叙事时,我们明显感觉有缺漏的地方在于:刘邦出外上厕所,陈平出来找,没有了下文;随后张良又出来找,也没说到底是奉命还是自行找借口出来的,但是这一出来就又没有了下文,这么长的时间里,项羽居然没有发兵追赶。

因为鸿门距离霸上有四十里,即便抄小路也有二十里,按照秦汉时1里约等于0.4158公里计算,二十里路也大约在现在的八公里多,又因为他们走的是山路,即便就是刘邦等人拼尽全力跑,也至少得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么长时间不见张良回军帐去解释,项羽是怎么能等得住的?

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最诧异的就是陈平了,他出去找了半天了,找不见,还是没回去?他到底到哪里去了?因为张良找借口出来找刘邦是合理的,那是他的主子,他找借口给刘邦打掩护拖延时间,也符合他们集团的利益,可陈平呢?他可是项羽的都尉啊。

我们不妨绕开这段,往《鸿门宴》后面看,在鸿门宴之后的陈平做了什么呢?他在鸿门宴上见到刘邦,不过是初次相逢,他便觉得此人是能成大事的人(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于是便在项羽将刘邦困在咸阳城的时候,给项羽使了“调虎离山”之计,使得范增离开了军中,又让项羽下令使得诸侯各回封地,促使刘邦趁这个机会回到了汉中。可以说,幸亏有陈平,才使得刘邦获取了重要的战略转机。

如此看来,陈平是心属刘邦的大贵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他出去半天了没有召回刘邦的原因了:他显然是有意放走刘邦,故意在外面来回兜圈子,装作找不到而已。

但张良后续出去又找,仍旧还是没有带着刘邦回来,而项羽居然没有发兵追寻,显然是他也料到刘邦八成是已经逃窜了,但他丝毫没有想要追他的心思,为什么呢?

依据鸿门宴上项羽对刘邦的态度和他这个人的个性,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对于自己和刘邦之间的实力对比过于自信造成的,在他看来,他对于刘邦逃走的心态,就像是猫抓住了一个老鼠,放出去跑一跑有什么关系呢,一会儿的工夫,我们又可以抓回来,你就让他先跑一跑又怎么了?

所以,当张良给他说刘邦已经逃回军中,但留下玉璧作为赔情道歉的礼物时,他坦然接受了,也没有任何发怒的意思。这种自大到愚蠢的思维方式不仅仅使得他在鸿门宴上未能实现杀死刘邦的计划,更是导致他后来陷入垓下之围,兵败乌江,自刎而死的直接原因。

五.为何刘邦要让张良“留谢”

刘邦要逃走,得留一人留下谢罪,在他所带的这些人里面,唯有张良最合适。主要理由有如下几条:

第一,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均是武将,不擅外交辞令,而且刘邦逃走必须得有护卫,万一路上遭遇敌人,也只有这些人能抵擋一番,所以这四位必须得带走。

第二,张良是谋士,智慧超群,应变能力强,又擅长于外交辞令,在如此复杂和困难的局势下,也只有他能应付,所以他必须得留下。

第三,张良是韩成的国相,目前暂时性辅佐刘邦,即便项羽想要追杀刘邦,当下,也应该迁怒不到张良,因为好歹还得给韩王一个交代,所以他安全系数较大,应该留下。

第四,张良是项伯的救命恩人,即便项伯救不了刘邦也得救张良,照今天晚宴上的形势看,项伯是舍了命也要保全刘邦的,所以,他救张良的决心肯定是坚定的,张良是安全的,所以,最终张良被留下了。

那么从这个人员安排看,刘邦集团在赴宴之前,显然已经对人员配属关系做了周密的安排。反观项羽集团,内部一盘散沙,主要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对敌态度明显不一致。在这样一种前提下,谁能获胜、谁注定失败显然已经是早都注定了。

《史记》博大精深、历史波谲云诡,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事的背后都有可能酝酿时代的风暴。笔者学识水平有限,仅仅只是管中窥豹,聊且对文本中的人物发表一点儿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分享,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组织编写.《高中语文·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16.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城县陇东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鸿门宴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