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心亭看雪》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

2023-06-12肖舒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肖舒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焦点。本研究基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采用总结经验法探究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就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本研究经过梳理已有的文献发现,语文教育专家主要建议从学情、文体、课程标准、编者意图方面考虑语文教学内容。例如,李山林,李超指出语文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语文特性,学情特性,文体特性”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来确定。[1]

本研究试图基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探究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

一.核心概念

王荣生将“语文教学内容”定义为:“是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创生”。[2]

《湖心亭看雪》作为一篇晚明小品文,体制精巧,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寂静空灵”的湖心亭雪景,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孤寂高雅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原因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教学内容难确定的原因主要是课标、教师、教材、教学、学情几个方面。课程标准主要是指缺失“内容标准”,教师主要是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随意性大,教材主要是指以“选文”为主造成教学内容含混不清,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情是指学生间的差异性大。但较少有学者清晰指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具体表现,本研究通过收集28份教学案例,发现“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具体体现,包括面面俱到,文体意识薄弱,文本意识薄弱,教学内容非核心,字词、翻译占据大量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科学性不足,选文定位不清晰,教学内容标签化,教学内容跑到课文外。

三.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路径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为课程标准服务,一般来说,编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不同课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所具有的教学价值。简单来说,分析教材需要分析编者的意图。分析教材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课文

分析课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课文的特质,即对课文进行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更多的教学点,开阔视野,深入理解课文,进而设计出新颖恰当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在文本解读之前,教师首先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阅读课文,如果不进行这一步直接进入文本解读环节,教师就容易被别人的解读所影响,不利于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当然,如何把握新颖、准确和共性、个性之间的界限,是语文教师需要仔细考虑的。

对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包括以下步骤:

①分析作者的生平。张岱出生于累世显宦的家族。张岱的《自为墓志铭》表明他是一个纨绔子弟,但也不乏大志,《陶庵梦忆·南镇祈梦》中他以祈神问梦的方式表现出他想一展宏图,建功立业的志向,张岱也曾明确说过,“张子志在补天”(《琅嬛文集·越山五佚记》)。张岱曾参与过鲁王政权,之后官兵征税逼饷,绑走了他一个儿子,使他对南明小朝廷失去了信心。他在《石匮书后集》中写道“志欲补天,而天如玑璇,炼石在手,则亦奚益哉?”这里可以提醒教师,张岱是爱国、有志向人士,他本欲报国,无奈“国已不国”。

②分析作品的相关背景。《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的事情发生在明朝崇祯五年,那年张岱35岁;但写于张岱50岁左右,发生在明王朝灭亡之后。

那年的大雪是杭州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大雪。这也是张岱在深夜看雪景的原因之一。

该作品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梦忆序》中张岱“嘲笑脚夫和寒士都把梦看得太认真,都被梦作弄了,而不能正视眼前的现实。作者经过国破家亡的变故以后,昔日‘繁华靡丽,过眼皆空,大梦将醒,但是依然念念不忘过去,还要重温旧梦。他嘲人,亦自嘲”[3]。序言是对作品写作缘由等方面作一个交代,需要教师注意。张岱曾言“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所以“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这些提醒教师,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有忆往昔的意图。

③了解作家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主张。关于艺术主张:张岱认为西湖的个性在秋冬、雨雪、月夕的时候最有特点;张岱笔下的西湖“上下俱白”“人鸟声俱绝”,西湖露出了它的个性。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张岱雪夜看景的原因,也体现了张岱高雅脱俗的审美趣味。

关于藝术特色:张岱写景,不用繁笔;善于锤炼文字、剪裁。《陶庵梦忆》就比较薄。提醒教师在分析时注意炼字炼句现象。

张岱散文简短但细致,少有空泛的话;有些字词句看似是“闲笔”实则对主题有深化、加强作用。提醒教师注意文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一闲笔。

为了表达需要,张岱会给予词新的含义,有时会改变词的性质。提醒教师注意文中被改变了词性的字词。

④研读已有研究成果。为什么要研读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文提到,作为“定篇”的选文,其课程内容来源于文化、文学等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

本研究梳理了相关的期刊文献近20篇,目前学者们的研究焦点主要是:故国之思,对“金陵人”的知己之情,“天人合一”“空灵晶映”的意境,“空灵淡雅”“上下一白”的雪景,表现手法,孤独感,对故国和故人的梦忆,人生如梦的感慨,名词量词化现象,张岱高雅脱俗的审美趣味等,但最主要的研究焦点是思想情感方面,如:故国之思和对“金陵人”的知己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故国之思和对“金陵人”的知己之情这两方面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学者胡月义[4]、林丽钦[5]、姜胜[6]、毋小利[7]等认为张岱有表现故国之思;徐德湖[8]和房福建[9]等学者认为张岱传达的是对故国故人故地的梦忆。学者毋小利[10]、周欣[11]、徐德湖[12]、马何义[13]、南洋[14]、张传书[15]认为张岱是将“金陵人”当作知己;林丽钦[16]等学者虽没有明确说明“金陵人”非张岱眼里的知己,但说明了张岱和“金陵人”的“痴”是不相同的,房福建[17]则认为“金陵人”是假借的人物。

这似乎给一线教师带来了辩别的困难。文本解读的成果是丰富多元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解读成果都适合用于教学,因为有些文本解读偏向于学术性解读,而学术性解读重视独创性,只要研究者可以自圆其说即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传授的知识是常识等公共知识,需要经得起检验,不是教师自圆其说就可以的。上述观点——“金陵人”是假借的人物,虽有独创性,但并不适合用作教学内容。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学点只要能够通过文本解读发现证据证明是合理的就可以成为备用的教学点。

⑤研习名师范例。教授《湖心亭看雪》的名师主要有王菘舟[18]和王君[19]。王君和王菘舟引导学生区分了“金陵人”和张岱的“痴”。王君教授张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王菘舟则将张岱的情感处理成了开放、讨论型问题。

(2)分析课文的助读系统,把握大致教学内容的范围。助读系统体现了编者一定的意图。

《湖心亭看雪》的助读系统包括阅读提示,三道思考探究题和单元导语。阅读提示中强调了作品的“境界”“美感”以及作家的“雅兴”。三道思考探究题分别强调了“西湖雪景”及其描写手法,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湖心亭和西湖文化。单元导语强调了作家笔下的“景物”和寄寓在“景物”中的思想情感。

为了进一步缩小教学内容的范围,教师可以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点,一般来讲是正确的,但仍需教师谨慎选择。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湖心亭看雪》中的教学点有:白描的写景手法,“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错落互见的表现手法,故国之思,人生易逝的感慨等。

教师可以参考教学用书,但不可完全依赖教学用书。

2.分析课文与所在单元中其它课文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学习为《湖心亭看雪》的学习奠定了学习基础,积累了赏析经验。

例如《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醉翁亭记》中的虚词,因此教师可在前两篇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分析炼字的方法,这为学生分析《湖心亭看雪》中的“绝”“独”“痴”奠定了基础。

《醉翁亭记》中开头的景物描写由大到小、层层递进的手法和《湖心亭看雪》写景句手法相同。

总之,再次重复的教学点难度会降低,教师可酌学情考虑是否确定为教学内容。

3.分析课文在整册教材中的教学价值

简言之就是一些教学内容在整册甚至整套教材中是《湖心亭看雪》所独有的。在该文的前面还有《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叙事抒情议论散文,《湖心亭看雪》是写景抒情散文,从文本体式上来看,“写景”是《湖心亭看雪》独有的教学价值点。

《岳阳楼记》中写景铺张,《湖心亭看雪》写景点染,正好形成对比。也就是说《湖心亭看雪》中的白描手法是文章独有的。

此外,“空灵晶映”“天人合一”的意境,名词量词化现象,张岱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也是《湖心亭看雪》独有的。

(二)用语文课程标准来审视

1.课程内容。

《湖心亭看雪》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属于“古代散文”载体,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湖心亭看雪》是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古文,处在“第四学段”,分析这一学段对这一类写景抒情古代散文的要求我们可以圈画出一些关键词,语言、形象、艺术世界、写作手法、情感、思想内涵、审美。联系《湖心亭看雪》的文本解读情况,排除“写作手法”。

(三)初步确定教学内容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点有很多,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能面面俱到。例如,有教师[20]在一个课时里教授的教学点有:分析张岱“痴行”“痴景”“痴情”,张岱的冰雪人格和特立独行,“错落互见”的表现手法,并在其中穿插了炼字炼句的分析;最后还要将《湖心亭看雪》和《记承天寺夜游》进行对比和写话。一节课的教学点过多,学生多只能浅尝辄止。

1.辩别文体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作家张岱所写的一篇回忆性小品文,它也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小品只是散文的一种类型,并不是规范性的文体概念。小品文的特点之一就是“张扬个性,独抒性靈”。张岱恰好是明末小品文作家中最成功的作家,其小品文中处处流露自己的真性灵,主体色彩强。

无论是小品文还是写景抒情散文,都是散文,散文的教学重点就是从语言到情感,分析作者在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中寄寓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湖心亭看雪》的教学重点是语言和张岱独特的情感体验,再加上是写景散文,所以要分析雪景句。

同时,《湖心亭看雪》又是一篇文言文,分析语言在古文中就是分析炼字炼句,且文言文的教学价值点是从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文言主要是指字词,文章主要是指选材、修辞、结构等,文学主要是指人物形象、意境和审美趣味,文化主要是指文中的典章制度、地理、思想等。《湖心亭看雪》在文言字词方面主要是“绝”“独”“痴”“与”“及”;文章方面主要是:白描手法,错落互见的手法,名词量词化;文学方面主要有“空灵晶映”“天人合一”的意境,“空灵晶映”的雪景,张岱高雅脱俗的审美趣味;文化方面主要有“天人合一”的老庄思想。

2.划分教学内容的层次

划分层次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点的难度进行判断,学生可以自学的内容不需要作为教学点;学生不需要掌握的不要作为教学点。比如,《湖心亭看雪》属于游记文学,有关游记文学的专业知识不必占据宝贵的教学时间,因为这不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

联系文本解读的成果,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文本体式的特点和教材助读系统的要求,可以确定《湖心亭看雪》最重要的教学点是:“上下一白”的雪景(白描手法),“天人合一”的意境,对故国的思念或梦忆。次重要的教学点:张岱的孤独感,错落互见的手法,张岱高雅脱俗的审美趣味。

此外,文言文中的“文言”本应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字词方面应根据学情做判断,若学情允许,字词方面的内容应尽量放在课前。就如尹佳萌[21]老師在课前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将字词梳理和翻译的学习内容放在课前。

(四)符合学情的限制

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情才是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师一般需要判断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语文经验主要包括翻译字词句的能力、理解文本的能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经验,对张岱的了解等。本文是写景抒情小品文/散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分析写景句的能力,阅读古代散文和小品文的经验。学情是对教学内容层次作最后的调整。

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文本解读、课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文本解读和教材分析是帮助教师深入文本的路径,课程标准和学情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起规约作用。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随意化”的9种体现,尤其是职前教师。

以上对“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讨论都是站在“单篇教学”的角度进行考虑的,事实上,确定“教学内容”还需要站在“大单元教学”的角度进行考虑。基于“大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还需要更多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山林,李超.语文教学内容理据例谈[J].语文建设,2009(3):10-13.

[2]王荣生.辨析“语文教材内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1):82.

[3]夏咸淳.明末奇才——张岱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175.

[4]胡月义.“痴人说梦”梦几许——从《湖心亭看雪》看张岱的精神世界[J].语文建设,2017(8):44-46.

[5][16]林丽钦.《湖心亭看雪》三奇[J].语文建设,2014(10):42-43.

[6]姜胜.从方志看《湖心亭看雪》中的“雪”与“亭”[J].中学语文教学,2018(08):54-56.

[7][10]毋小利.两重视角与知人论世:解读《湖心亭看雪》的密钥[J].中学语文教学,2021(11):42-45.

[8][12]徐德湖.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湖心亭看雪》探微[J].语文建设,2018(4):50-53.

[9][17]房福建.淡雅·脱俗·决绝·凄楚——《湖心亭看雪》的审美意境[J].语文建设,2015(06):52-54.

[11]周欣.回忆性散文的近观远望——也谈《湖心亭看雪》的两重视角与知人论世[J].中学语文教学,2022(5):61-62.

[13]马何义,马姝也.《湖心亭看雪》的意外遇见之美与情感脉络[J].语文建设,2018(21):37-39.

[14]南洋.痴的情戏的境——谈《湖心亭看雪》情境美[J].中学语文教学,2013(9).

[15]张传书.《湖心亭看雪》真那样高大上吗[J].中学语文教学,2017,0(8):51-54.

[18]王崧舟,林志芳.西湖梦寻一往而深——《湖心亭看雪》教学录评[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6):23-31.

[19]王君.咬文嚼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实录片段[J].中学语文教学,2008(4):22-24.

[20]邓井英.飘落在心湖的雪——《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读写月报,2022,(18):33-39.

[21]尹佳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0(11):41-42.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