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团成长 众行致远

2023-06-10罗海英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林森光谷联体

罗海英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是绿色、自然、充满生机的。东湖高新区“木林森”教联体为促进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加速光谷教育提质增效而生,2022年在湖北省教联体试点项目遴选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教联体。“木林森”教联体以武汉市光谷第十七小学为牵头单位,光谷第十二小学、光谷第十六小学、光谷第十八小学为联合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项目协同,实行“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教学协同、项目评估”的协同模式,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在学校建设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家校社联动、学生乐学成长等方面实现协调、融通、共赢发展。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协调机制,做好顶层设计

教联体建设工作由区教育局统筹规划,作为教联体的主体,各成员校积极落实配套政策。一是健全运行机制。根据各成员校的实际,制定教联体管理办法;在区教育局统一领导下,建立协调管理机构,成立由牵头学校校长任组长,其他成员校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校副校长为成员的“木林森”教联体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光谷第十七小学党群服务中心。自2022年11月申报省级示范教联体以来,四所成员校的校长、副校长定期召开线上线下专题工作会议十余次,建立起高效的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完善了东湖高新区“木林森”教联体建设方案,制定了“木林森”教联体章程,绘制了教联体建设“路线图”。集众人智慧形成的建设方案,更加契合成员校发展实际,也更加务实、清晰。

2023年2月初,教联体工作领导小组齐聚光谷第十七小学,磋商“木林森”教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的筹备事宜。2月25日,推进会在光谷第十七小学顺利召开,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东湖高新区教育局领导及各成员校领导和教师全程参会。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华锋寄语道:“木林森”教联体的每所成员学校都是拓荒者,在探索中前进,在互动中发展,最终打造出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光谷样本”,开创光谷教育的全新局面。会后,四所学校的教师在不同会场聆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展示课,即时开展教研,聆听专家指导,学习氛围浓厚。推进会不仅明晰了建设方案内容和后续发展路径,也增强了成员校的凝聚力。

做实主题研训,务实开展联合教研

我们的思路是:以学科教学研究为重点,采用主题式联片教研,并将教研与培训相结合。针对各校教研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以教联体内优势学科为龙头,开展“主题引领式”教研活动,带动薄弱学科奋力前行。

教联体针对各成员校实际,通过充分论证确定好活动计划,将每次活动安排到各成员校,各成员校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

3月3日,“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及教学改革”主题培训会在光谷第十八小学顺利举行,有效提升了成员校教师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解。3月21日,“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研讨交流活动”在光谷第十六小学顺利举办,成员校教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路径。4月7日,“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德育推进会——‘幸福德育推进系列活动”在光谷第十二小学举行,引导师生践行幸福教育,感受教育幸福,交流幸福德育实践的经验和做法。4月12日,武汉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快速优质成长共同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光谷第十小学召开,我们以回归、重构、无界三大主题展示了各成员校在“双减”背景下课堂建构的新样态。4月14日,“教育科研”主题培训会在光谷第十七小学顺利举行,显著提升了成员校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与运用。

“木林森”教联体从教研形式、培训指导、科研探究等方面进行了调频升速,精、细、小的探索与实践,为优化做好教联体建设凝聚了核心实力,蕴藏了强大后劲。

推动多方联动,打好共建共享“组合拳”

打通教研通道。我们的做法是:共享教研资源,互补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主场优势,以一所成员校为主体,邀请三所成员校“种子教师”集中研训。研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将贴近一线的教育资源以一校为主场集中观看,其他校分散观看,观后再进行研讨分享。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指导引领作用,建立小学科中心备课组,确定负责人和“领雁”专家,筹划各阶段教研主题,按时开展综合学科研训活动。

盘活优势资源。统一课程管理,全面开放特色课程资源,逐步实现一校拥有,校校可用;建设教联体课程创新基地,实行特色课程教师跨校走教,学生跨校选课,实现学校间选修课程学分互认。统筹场地资源,建立文体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场地资源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共用共享机制,提升资源使用效益。聚焦特色资源,依托省体育局和奥体中心的指导,发挥教联体牵头学校的优势项目,深化体教融合实践探索,以教联体内有影响力的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抓手,以“我与冠军面对面、手拉手”项目为契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也努力使“木林森”教联体成为展示光谷区域优质学校体教融合特色发展的重要窗口。

抓实协同育人。一是充分挖掘科创资源。教联体牢牢把握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核心区域优势,常态化开展科创活动,研发丰富科创课程,并据此打造各方协同育人的“抓手”。二是精准链接家庭资源。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组织创设家长课堂,开办家长主题班会课,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的“立交桥”。我们邀请家长进校讲述人生故事、职场故事、专业知识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梦想教育、生涯教育,拓宽学生跨界视野,并建立资源库供成员校分享。三是打造前沿课程体系。教联体内光谷第十六小学对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光谷第十二小学对接高校、光谷第十七小学对接教科院,共同开展人文类、科创类综合实践活动,并携手共进,研发创新课程体系,共建创新体验中心、创新实验室等。四是共筑良好生态。教联体定期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校长面对面”活动,组织来自不同学校的家庭云端暢聊“学习生活那些事”。我们还依托教联体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并将小组合作理念延伸到家长培训中。同一学习小组的学生,其家长也同步结成合作小组。

“木林森”教联体的理念与特色

成长是“木林森”教联体建设的重点。我们认为,“木林森”教联体应当是森林般的成长样态,让年轻的种子教师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向下扎根,向上伸展,用热爱和智慧来实现枝繁叶茂,为基础教育的森林增添一抹绿色。我们建设的“木林森”教联体应有森林般的多样生态,每位教师找到自己最美的样子,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还可以是花朵或小草……我们建设的“木林森”教联体,还要有森林般的包容心态、成人之美,给教师和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快乐、包容、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激发动力,涵养品性、守望相助。

“木林森”教联体的主要亮点在于一个“联”字:联动、联教、联学、联评、联管。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联体内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学校横向沟通、学段纵向贯通、教育内外联通。为此,我们一方面探索教联体内教师的柔性流动,打破人事关系壁垒,试行教师跨校走教,学生跨校选课;另一方面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种子教师工作坊”的聚合效应和引领作用,以“交流、分享、重构、提升、共赢”为关键词,让种子教师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还计划依托市教科院,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探索统一管理和质量评价机制,统筹资源,提升效益。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林森光谷联体
林森:现实,充满文学张力
赵括很忙
“武汉光谷军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一路踽踽独行
一路踽踽独行
平衡和谐是更好的教育——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发展纪实
想飞上天的猫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