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进入“系统治理+攻坚克难”新阶段

2023-06-08高广磊

绿色中国·B 2023年2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工作

高广磊

2023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立足当前,面向长远,提出了4方面15项重点任务,对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近期,水利部印发《水利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细致安排。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加以推进,组织开展了大规模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7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全面遏制,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和强度由“重”到“轻”的历史性转变,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看到,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基数大、范围广、影响深、局部地区严重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加之重点区域水土资源矛盾突出、不合理人为活动仍然存在、气候变化不确定影响,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成效还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从中长期来看,到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经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进入到“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下一步需治理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坚持深化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持续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要精准识别,强化保护,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在水土流失地区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首要任务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一方面,要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精准识别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另一方面,要以提升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为目标,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布局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二、要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造成或者加剧水土流失。因此,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不解决人为水土流失“增”的问题,就无法实现全国水土流失“减”的目标,2025年和2035年水土保持率目标也就成为空谈。一方面,要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聚焦有效管住人为水土流失增量,提出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大力抓好水土流失监测监管,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常态化”的水土流失监测监管体系,及时精准发现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科学认定不同主体、不同性质的人为破坏行为,并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活动,细化提出责任追究和处罚标准。

三、要因地制宜,系统治理,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

在持续巩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全力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的同时,也要在降低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强度上不断努力。目前,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焦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明确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任务。在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上,要重点治理大江大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三峡库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在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上,要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推进黄土高原旱作梯田建设,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在抓好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治理上,以减少入河入库泥沙为重点,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黄土高原高标准淤地坝建设,并推进苹果、梨、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要守正创新,强化考核,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新时代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健全水土保持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实行中央统筹、省区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有力有效提升我国的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明确水土保持领域科研主攻方向,调整科研范式,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增强科技有效供给。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农学学科门类下增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级学科。要加快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级学科建设,广泛凝聚共识,完善学科体系,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对水土保持事业的支撑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

水土保持工作既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水土保持领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形成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强大合力,从源头上保护和修复水土生态,维护水土生态平衡,不断消减水土流失存量、遏制增量,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奋力谱写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篇章。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博士)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生态工作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不工作,爽飞了?
水土保持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