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爱国主义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3-06-06章智强方玉婷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新课标

章智强 方玉婷

【摘  要】

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爱国教育在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要求,简述任务驱动法的概念及其在小学爱国主义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任务驱动法在小学爱国主义音乐教学中的四项应用策略。

【关键词】

任务驱动,小学音乐,爱国主义,应用策略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艺术新课标”)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新课标指出要在音乐各学段目标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音乐课程学科要求中占据重要地位。

任务驱动法是艺术新课标中提倡的教学方法,教师设置任务情境,学生在任务情境驱使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小学爱国主义音乐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任务中亲身感受并理解音乐中的爱国主义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爱国主义音乐的兴趣,从而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以下为任务驱动法在小学爱国主义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巧设任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任务情境是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通过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理解。一般来说,小学爱国主义音乐情境可以围绕主题节日、时政热点等,并结合实践活动去创设。

例如《今天是你的生日》这一课,教师可以用喜迎国庆作为情境背景,引出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鼓励学生课后与家人、朋友一同表演歌曲、录制视频,在国庆节将视频发至社交平台,以表达对共和国的生日祝福。这种任务情境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易于加深学生对于这首歌的理解,培养爱国情怀。

开展任务活动,培养爱国情感

开展任务活动是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艺术新课标明确列出了艺术教育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教师要认真研读艺术新课标中每项学习任务的内涵,做好教学内容分析,并设计开展任务活动。小学爱国主义音乐任务活动设计,一方面要将环境与爱国元素相结合,另一方面任务活动要符合学情,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

【例】《让我们荡起双桨》任务设计

歌曲背景:歌曲创作年代为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歌曲创作者:乔羽、刘炽。

歌词: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听我们愉快歌唱。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任务一(听赏与评述)

1.听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说歌词描绘的画面。

2.思考歌词中的“阳光”指谁?又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任务二(独唱与合作演唱)

1.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与小组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任务三(探索生活中的音乐)

1.利用网络查找《让我们荡起双桨》词曲创作者资料简介。

2.欣赏歌曲创作者们的另一首歌曲《我的祖国》,结合歌词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教师从歌曲背景、歌曲创作者和歌词三个方面分析歌曲中的爱国元素,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艺术新课标中的“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探索生活中的音乐”三项学习任务,让学生先听赏歌曲,了解歌曲描绘的画面是儿童在党的光辉的沐浴下幸福地学习生活;再通过学唱歌曲、表演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表达爱国情感;最后通过了解歌曲创作者生平,欣赏二人创作的另一首歌曲《我的祖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了解,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爱党情怀。可见,此任务活动将爱国元素与艺术教育有效结合,同时任务活动符合学情,具有可操作性。

及时进行评价,优化教学效果

评价是任务驱动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评价既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生清晰的元认知,也能使教师了解教学现状,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制定任务评价表,并在课前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及时关注任务完成情况,参与任务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学习效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任务评价表(如表2所示)为例,该表采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活动及要求,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努力,在多维度、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中使学生对国歌有更深入的了解與体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设计音乐作业,延续任务活动

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主体,需要确保学生充分参与任务,取得预期效果,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仅将任务活动局限于课堂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因此,教师有必要布置音乐作业,将任务活动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教师可以围绕音乐中的爱国元素,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理解音乐中的爱国情怀。例如《嘎达梅林》一课,可以让学生采用读书、上网搜索等渠道搜集嘎达梅林的相关资料,并与组员交流分享,在下节课中汇报交流,使学生在预习作业中了解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提高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

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巩固类作业,如表演音乐、编创音乐、搜集资料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再次对音乐深化认知。

【例】《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作业(可任意选择)

1.跟着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与他人合作,编创音乐剧《歌唱二小放牛郎》。

3.搜集一首歌颂英雄的歌曲,说一说或写一写歌曲描述的英雄事迹及你的聆听感想。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作业内容紧紧围绕爱国元素,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体验音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人文内涵的理解,深化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结语

上述四项应用策略环节完整,科学合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四项应用策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应依托艺术新课标,确立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高宏:这样教学很有效——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新课标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