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

2023-06-06刘铮

求知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道德与法治

摘 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我国初中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而教材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发挥着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文章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指导,对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归类,探讨教材中学科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使教材传承文化的作用最大化。

關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材;传承

作者简介:刘铮(2000—),女,湖南科技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依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归类的三个维度,本文参考此划分标准,研究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其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

例如,教材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设置了“延续文化血脉”一课,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髓。除此之外,教材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传统故事及民俗节日,传承与社会主义相符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目标。

一、核心思想理念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教材以治国理政为逻辑,体现了“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

(一)重民本

重民本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尚书》中提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国家安定的前提在于人民的认可。孔孟之道也提到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植根于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沃土,书写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思想的续章。

教材中“富强与创新”这一课讲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和政府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教材引用《淮南子·汜论训》中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李世民在《晋宣帝总论》提出的“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论证共享发展成果的合理性,带领学生了解为实现共同富裕所创造的中国方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达。在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中,教材引用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阐述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用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作为践行民本思想的现实写照,引导学生体会重民本的传统思想在当今世界的实现。

(二)崇正义

“正义”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荀子·孺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这里对正义的理解偏向于与私利相对的公利,强调的是摒弃自私,立公德之心。“崇正义”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的实现主要依靠依法治国,法治以公平正义为重,能够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与早期正义理念中“大公无私”的追求一致。健全法制、防范权力的滥用是“公生明”的保障,因此,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正义的必经途径。

教材中引用了商鞅《商君书·定分》的“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的“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以及《慎子·逸文》的“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说明通过法治实现正义这一手段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阐明通过法治手段实现正义的现实实践,以此使学生全方位理解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了解这一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的方式。

(三)尚和合

“和合”源于《国语·郑语》中的“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这里的“五教”包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为通过五种道德义务和规范的教育,可以使百姓安身立命。这种从个人的道德规范出发所提出的“和合”思想能够营造和谐环境。从“和而不同”的追求出发,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演变中相互融合,和睦相处,为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除了倡导人与人交往之间的文明和谐,传统文化还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寻找自然与人的和谐之道。

教材中的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集中论述了“尚和合”的传统核心理念。教材引用了名句“同心掬得满庭芳”,说明我国在“尚和合”的历史传统和理念引导下谱写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篇章。在“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中,教材中提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质上是对“和而不同”传统理念的继承与发展,能够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建设美丽中国”一课中,教材引用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梁衡的《天星桥》,使学生品古诗之意境,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之道,共筑生命家园。

二、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教材所提到的中华传统美德与家国情怀息息相关,主要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道济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教材回顾了中国近代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怀揣中国梦不断谋求发展的伟大实践,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充分体现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不畏困难的勇气和涅槃重生的雄心壮志,这是我们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底气所在。“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脚踏实地。教材在“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栏目融入了富强之路上中国人民自力更生、敢闯敢试的故事,如凤阳小岗村的尝试、南泥湾的蜕变等,展示了富强之路上中国人民自强不息。

中国梦是个人的梦,也是国家的梦。对于九年级的中学生而言,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之路有着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故事,能将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传递给学生,使其形成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引领学生通过不断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道济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培育了中华儿女们道济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对待自身与国家的态度。从跳下汨罗江以明志的屈原,到用生命捍卫祖国海空的王伟烈士,“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刻在中华儿女骨子里。教材中引用了《孟子·梁惠王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展示了一脉相传的“忧乐”思想,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感必将成为涵养学生爱国精神的丰厚土壤。教材以国家层面的要求为逻辑主线,在四个单元的编排中渗透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从这一角度来看,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是使道济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成为现实的有效途径。

(三)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扶危济困”这种气度从与人为善的“尚和合”理念中来,成为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善”。教材第三单元中“美德万年长”部分,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之一;在“探究与分享”一栏中,引用了宁波好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故事。在“构筑中国价值”部分的“阅读感悟”一栏中,传承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友善风范。不管是宁波好人乐于助人的爱心行为在市民群众中的无声传递,还是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都植根于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国家坚持让发展成果为全民所共享,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样体现了扶危济困的国家担当。

三、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情感样式。教材中蕴含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论语·子路》中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整体与整体之间如何处理好“同”与“异”的辩证关系是实现“和而不同”必须面对的问题。“求同”以谋求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存异”保证不同国家、民族具有独特性,是实现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思维,提出了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乃至不同国别之间关系的方法论。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谐处世的思维与方法,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第七课“维护祖国统一”中。“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求内地(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之同,存内地(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历史发展原因造成的社会制度之异。其中,“中华文化”是联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使他们共同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以史为鉴,以现实为鉴,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应用于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以及与自然的关系。

(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由宋代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正式提出:“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教材中引用的名人名言、经典名著、诗词寓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如在“构筑中国价值”部分中的“閱读感悟”栏目里,为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教材引用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说明“民主”的意义,“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佐证友善的必要性。教材充分挖掘利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配合教材知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这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体现,真正实现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总之,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剖析《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知识,使学生贯通古今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承与在现实社会的创造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传承文化的作用,也是每位思政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陈昌丽.“重民本”为人民:“重民本”的传统精华及时代价值[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3):38-41.

袁浩.“尚和合”文化传统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36):31-32.

尹佩.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欧奇令,杨贵生,蔡明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研究[J].创造,2020(8):10-16.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