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现象研究

2023-06-04孙小茜程舒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节目创新

孙小茜 程舒婷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发展,影视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多。影视综艺类节目在丰富着人們娱乐精神生活同时,还给广大观众带来了寓教于乐、知识普及、视听欣赏等多方面的收获。然而,随着影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观看需求以及对影视综艺节目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于是,电视综艺基于传统综艺上创造了竞演类综艺节目,如:《演员的诞生》《我就是演员》等。该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而这些节目热播走红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传播规律。本文将根据这一现象从选拔赛制、节目策划和对受众方面,对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现象的原因进行详细研究,希望通过具体的分析,为日后能创作更好的优秀综艺节目而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也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竞演类节目 热播现象 节目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将“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提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艺繁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我就是演员》《演员的诞生》为代表的竞演类综艺节目在选拔赛制、节目策划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中国综艺原创节目输出海外的标杆性节目,收获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

一.选拔赛制的创新性

纵观近几年,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整体呈现井喷之势,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这是与选拔赛制的创新性、节目策划的新颖度密不可分的。就目前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的选拔赛制而言,可以大致地划分为四阶段影视化考核赛制、导师分组挑战赛制、学徒赛制三个类型,接下来我将进行具体阐述。

1.设立四阶段影视化考核赛制。在竞演类综艺节目中选拔赛制目前可以分为影视化考核赛制、导师分组挑战赛制、学徒赛制等几种类型,这其中最特别的是在《演员请就位》节目中设计了四阶段的影视化考核赛制,在国内竞演类综艺节目中属于首次,极具创意性和看点。首先,在第一阶段影视化考核中,先由参与节目的50名演员参与现场影视化表演,表演后导演对前四期节目中的演员表现进行点评和选择,剩余演员通过演技角逐组内剩余名额。在第二阶段影视化考核中,增加四位导演的互拍环节,进行导演之间的对决。第三阶段影视化考核,则又有创新,采取限定主题的“导演联盟”对战,需要陈凯歌和李少红,以及赵薇和郭敬明四位导演分成两组,与组内演员合作以进行拍摄。而在第四阶段的影视化考核中,前几期角逐进入13强的选手将与导演合作原创影视作品,通过作品角逐最终的“最佳演员”称号。《演员请就位》在四阶段影视化考核,以及“导演联盟”、“限定主题拍摄”等众多创新的基础上,还采取直播的方式进行了“终极就位盛典”,通过直播让演员最后决赛作品的评比投票环节能够由网友参与投出,最大程度的保障了节目与观众地互动性。两档节目相比之下,《演员请就位》这种四阶段的考核可以更全面、更综合的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而《演技派》在对选手进行考核的过程过于单一,所以对比起来《演员请就位》的创新之处更显著。这样精彩且具创意的选拔赛制,是该节目热播的关键。

2.设立导师分组挑战赛。挑战赛可以说是综艺节目中比较常见且传统的赛制,但在竞演类综艺节目中设立了新颖的导师分组挑战赛的模式,吸引了大批观众。该赛制独特之处在于有高人气导师的加入,导致明星效应瞬间发挥了作用。在《演员的诞生》节目中导师分组挑战赛制尤为明显,该节目与相似节目《演员的品格》相比,在导师分组挑战赛设置上更具观赏性和话题性,也使收视率因创新性的赛制而更高。《演员的品格》是通过阶段性考核和专业的演技培训等方式,对60位新人演员进行品格和演技的磨练为规则进行节目设计的,而《演员的诞生》则是以挑战赛和导师分组赛的方式进行。虽然同一剧目PK,胜者晋级的方式并不十分新鲜,但是在PK的第二赛段导师分组赛和第三阶段的导师团战赛,因为导师的加入和对演员进行的指导、评价和选择,让节目充满悬念,更具看点。在第四阶段单挑赛中,12强演员的抽签分组和两两对战晋级。而总决赛则由最后晋级的3强选手共同演绎一个剧目来角逐冠军。因为比赛地激烈,以及优秀演员PK晋级和同台切磋这种临场感和竞争感更强烈的综艺节目方式,《演员的诞生》在关注度和话题度上都很高,导师天团和演员的对阵切磋表演也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3.设立学徒赛制。在竞演类综艺节目中,学徒赛制的独特之处在于此赛制在实行过程中,观众可以关注到导师的教学过程和徒弟的点滴进步,这可以让观众更为清晰的看到徒弟在节目中的蜕变。这里比较典型的节目是早在2016年播出的节目《一年级·大学季》,节目中就有对准大学生,记录上海戏剧学院一年级艺术学院新生的成长故事,用2015级表演实验班的19个正式生和8个旁听生将接受甄别考试,采取末位淘汰制度进行比赛的这种“养成系”的竞演类节目,而《我就是演员》无论与《一年级·大学季》相比还是与以上两档节目相比,在赛制上最大的创新在于增加了“学徒制”这一形式。节目在原有的比赛“对决”氛围的基础上不但保留了竞演的紧张感和悬念性,也兼顾了影视文化和演员表演艺术“传承”的理念。“学徒”参与节目不以比赛对决为目的,而是通过观摩和协助配合前辈表演,从中获取经验和艺术思考。这样更“温和”和具有文化性的节目形式,给更多表演经验不足的演艺圈新人表演机会,也给观众观看演艺新人的新鲜感,具有较强的创意。而且所邀请的学徒嘉宾多为跨界演员或者新人,如李宇春等,在传统明星效应基础上,带给观众耳目一新地感觉,也让这样的学徒制度成为营销性话题,以话题激发流量和保持关注度,这也是《我就是演员》这档节目的热播的原因之一。

二.节目策划的新颖性

通过对当前我国热播的竞演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比赛制度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节目热播的背后都有其闪光点和特色,抓住这些促使节目热播的优势,将这些节目优势和策划创意作为经验应用于以后的竞演类综艺节目创作中,或者在这些节目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新颖的节目延伸创作,都对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未来发展有所帮助。针对我国热播的竞演类综艺节目策划的创意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引领综艺新节奏。竞演类综艺节目的播出节奏是吸引观众持续观看的重要因素之一。《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使得“快”节奏的综艺一度成为大众观看的主流,观众们享受悬念迭起带来的紧张刺激感。但随着同质化严重,创新性不足,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亲爱的客栈》、《中餐厅》等“慢”综艺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些优秀的“慢”节奏的综艺贴合了大众的需求,好评不断,引起广泛关注。“快”节奏综艺的优点就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悬念迭起,而“慢”节奏综艺能够给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一种舒缓和放松。而竞演类综艺节目则融合了两者特点,取其精华。如演员的诞生设置挑战赛,互相PK,排名越往后的嘉宾心理压力越大,这些都体现了竞技类真人秀综艺的“快”节奏形式,而最后的影视欣赏环节又让人放松下来,享受嘉宾们带来的影视的盛典,品味表演的独特魅力,是一种全新的综艺新形式。

另外,观众观看节目时都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观众在观看新闻节目时为了获取更多的时事新闻,观看服务类节目时为了获取生活经验,而随着竞演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观众在收看过程中可以对演员这一职业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索。竞演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欢迎的关键就在于其对大众审美和心理需求的把握和思考。将门槛较高的艺术审美思想和娱乐节目形式结合,让受众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艺术竞技形式中获得紧张的比赛感,又在欣赏演员的表演时有审美的愉悦感,这种张弛有度、节奏把握能力强,是竞演类综艺节目与传统综艺、新闻等各类节目相比较为明显的新颖之处和优势。

2.提供全新视听感。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的背后,与节目的舞美效果、演员造型设计、音乐灯光配合等方面的策划和创作都密不可分。在观众已经熟悉和腻烦了传统的舞台效果、演员出场方式和服化道设计后,竞演类综艺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是全新的视听感觉。通过舞美灯光、镜头设计等手法,竞演类综艺节目给传统的表演、比赛、评论等内容都披上了新鲜的外衣。以《演员请就位》为例,该节目为了向观众呈现出全新的舞台观感,打破过去综艺节目制作的时空维度,采取电影场景和影视剧场地的1:1复原,打造“影立方”概念。《演员的品格》在舞台上打造双层的立体衣柜,设定三大主题共60件衣服,每件衣服都对应一个角色,为观众带来一场豪华的视听盛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影视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息影像、舞台空间置换等方式之外,层出不清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舞美灯光、服装道具创意,都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冲击,而这种视听享受和感官冲击,则是保持竞演类综艺节目持续热播的关键点。

3.搭建展示新平台。竞演类综艺节目的新颖之处还在于选手们的参与方式,以及给新人演员创造更广阔的表演平台和表演环境。在以往的综艺节目中,想获得表演机会一般都需要有一定名气的演员,但是竞演类综艺节目的诞生,为热爱表演专业的人带来了展现自我的新平台。

一些戏龄低的演员可以来到舞台进行打磨,一些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但始终热爱表演的人,也可以来到舞台追梦。在这个全新的平台各个年龄段的演员和节目参与者都是从表演出发、从艺术出发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节目氛围下,不但参与比赛的演员能够获得演技上的提升,收看节目的部分观众也能建立起对表演的渴求和热爱,促进更多对表演和影视行业有爱好的青年人加入影视表演行业。这不但是保持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原因,也将给整个影视表演行业注入更多活力。

三.提升受众的体验感

从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当前热播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热播背后的主要因素,可以发现这些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与节目的创意和策划过程中对受众体验的重视和挖掘密不可分。当前热播的竞演类综艺节目通常能很好的利用节目拍摄角度、剪辑技巧、背景音乐编辑和节目内容设计等击中观众的心理,让观众获得更好地观看体验。所以,从受众体验分析角度抓住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原因,对未来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和策划都更有借鉴意义。下面我们从竞演类综艺节目的拍摄视角和致敬经典影视剧的选材两个角度分析这些节目在提升受众体验感方面的优势。

1.满足受众窥视性心理。观众在观看竞演类综艺节目以及其他各类节目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种窥视心理。希望通过节目走进演员的日常,了解电影的拍摄流程和工作步骤,了解在光鲜亮丽舞台背后的演员、导演、工作人员的另外一面。而当前很多的热播竞演类综艺节目正是抓住了受众这样的窥视性、好奇感心理需求,在节目拍摄、剪辑、后期制作中都注意把控角度,将真实性、悬念感、话题性、揭秘性都把握得很好。很多竞演类综艺节目会采取专业视角来直面行业内部痛点,用原创模式、更精致的节目设置、舞台拍摄角度和对抗感较强的拍摄形式进行拍摄。这样不但提升了观众在观看节目时的体验,又从专业、“揭秘”的角度让观众了解了演员行业,满足了观众追逐新鲜和未知的心理,才实现了节目的火爆。

以《演员的诞生》《演员请就位》为例,节目组都以独特视角进行拍摄,将演员的排练、背稿等日常,都展現在观众面前,也就是这样一种拍摄方式,在相当程度下满足了受众对于窥视明星的心理,会让受众在心理上拉近与明星的距离感,这种窥视心理能够极大地满足受众对综艺娱乐节目的心理预期。

2.引发受众自我共鸣感。在这些竞演类综艺节目中,对经典影片地重新演绎和致敬,也是节目吸引受众,提高受众感官体验的关键。很多观众在观看一档综艺节目时都希望通过节目能够获得一些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思考,而经典影片地重新演绎,不但将观众拉回过去,进行回忆和感受的重要过程,同时在这些经典电影的基础,观众也更能有共情效果,促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更深入的理解演员的表演和导师的指导点评。

例如,在《演员的诞生》节目中通过选取经典影片进行表演,使受众产生共鸣致敬经典,同时也给了演员一定的表演创作空间。在新旧版本表演的对比中,观众更容易投入的观看节目。《演员的诞生》中所选取的秋菊打官司、卧虎藏龙等经典影片,这些经典影片既具有观赏性,对演员现场表演而言也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让节目更具有看点。

另外,在演员进行表演经典作品时,节目现场也会增设一些即兴环节来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即兴演出不但有对演员的考验,同时也是对经典作品的二次创作和创新,在新鲜感、吸引力等方面都比较高。例如:在《演员请就位》节目中,赵薇导演在考核现场让参加粉红女郎这场戏考核的演员想一个告别礼物送给姐妹们进行表演,正是这种即兴表演的环节,会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一种自我套用的心理需求,来比照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如何化解矛盾。观众会在心理问自己:我该怎么做?我能比选手更巧妙的处理么?这种在观众内心上演的无声的互动,能激发观众观看时的共鸣。而且观众也会更急切的希望通过演员接下来的表演,给前面导师设置的问题一个合理的答案。这样一来一往的心理思考和变化,就形成了节目和观众的互动。

当前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发展环境下,无论是音乐竞演类综艺节目还是表演竞演类综艺节目都有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而在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的趋势下,如何延续竞演类综艺节目的活力,更深入地挖掘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探索竞演类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之路,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尤其要重视节目的社会效益和舆情反应,健全规范、健康的游戏规则。

参考文献

[1]王嘉欣.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电视竞演类节目浅析——以湖南卫视《声临其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10(03):121-122.

[2]李克萌.浅谈艺能竞技类节目的审美需求把握——以《声临其境》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2).

[3]秦佩璐,尹港胜.论声音竞演类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成功之处[J].电影评介,2018(14):103-105.

[4]张月,陆彦舟.浅析悬念设置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运用——以《演员的诞生》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063(08):89-90+98.

[5]高文心.探究“明星+”影视竞演类综艺节目创作模式[J].戏剧之家,2018,No.279(15):88-89.

[6]周捷.从《演员的诞生》看竞演类节目成功的因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No.329(08):54-56.

[7]任毅立.浅谈话题性综艺节目的节目特征——以《演员的诞生》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v.9;No.133(01):114-217.

[8]赵志敏,宋梓默.《声临其境》节目的创新元素分析[J].采写编,2018(2).

[9]林小平.傳播视域下明星声音竞技类综艺走红现象分析——以《声临其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v.9;No.134(02):108-109.

[10]傅瑶.新媒体时代竞演类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解读[J].西部广播电视(21).

[11]胡泊.电视娱乐节目的程式化主持——以竞演类真人秀节目为例[J].新闻知识,2016(2):48-50.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节目创新
浅谈如何打造广播宣传主阵地
全媒体环境下电台节目的创新
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创新与创优
广播音乐节目的创新探析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日的创新
户外竞技类节目的创新
《超级演说家》的节目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