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的影像建构及审美价值

2023-06-03刘爽刘永宁

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价值取向中国

刘爽 刘永宁

摘要:如今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中国而言尤需要更好地了解自身,从而更坚定地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之上,纪录片《中国》的横空出世正是为一次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光影造梦”,其构建出的自成一体的美学系统可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探索。而第二季的《中国》更是饱有温情和敬意创新性地回望了诸多历史文明切面,激发着大众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国家的热爱,实现了一场探索中华文明源流的全民交互体验,有效推动着时代语境下大国形象及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

关键词:《中国》 第二季 叙事策略 影像特征 价值取向

何以为中国?何以为今日之中国?放眼世界,这是一個萦绕在无数中华儿女和海外友人心头且久久不能挥散的问题,而纪录片《中国》正巧妙地追溯至了中国浩瀚发展进程中具有深刻意义的诸多坐标点,尝试通过纵览千余载的制度衍进、思想源流及文化沿革来激活厚重的历史记忆,在宏阔的全景式历史时空中深化着对史实叙事的钻研和史观整体的表达。2020年,由《河西走廊》原班制作团队打造的《中国》第一季推出之时,其国际化制作水准之下颇为鲜活的镜语风格便向国民乃至世界展露出了别具一格的中式审美与哲思,中国气派、大国风范由此确立,该片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网络融合影响力摘得年度全网纪录片榜首。而时隔一年,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大写意”“大抒情”的赛道上不断精进,于2022 年2月28 日强势回归,在芒果TV、湖南卫视双平台播出。该季赓续着第一季的时间脉络,剖开了自盛唐拐点至辛亥革命的时代朝向,在叙事策略、影像建构、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做出了进一步的超越与革新,其创造的一种观看历史、打开历史的美感与仪式感,①可堪称新时期历史人文纪录片“以影像著史”的巅峰之作。

一、叙事策略:辉煌、开阔、圆融的历史建构

(一)叙事对象的多样化——波澜壮阔的社会演进中鲜活的个体生命

面对如此宏大的创作命题,纪录片《中国》选择以时代特色的历史人物为纽带、历史事件为线索、思想源变为核心来对历经千载不断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大动脉进行演绎和再现。而至于第二季,该片则更深耕于今日中国来时之路的完整表达,通过探寻潜藏于华夏文明深处的力量之源,撷取裹挟于历史洪流中得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经由内外交锋,不断吸纳、沉淀进而孕育出的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显然,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史诗性”的渊薮虽在于宏大题材之上,但如缺少鲜活的历史人物贯穿势必会陷入至笼统说教的囹圄当中。因此,在“以人入史、以人述史”的创作理念引领下,《中国》第二季由“惊变”“梦境”“大都”“市井”“臣子”“季风”“大帝”“觐见”“实业”“革命”十个主题组成,在历史通识的基础上,试以新颖的视角描摹与透视着诸般影响中国命运的人物与瞬间。在切入唐宋元明清历史史实的同时,更巧以文学艺术为抓手,诗文、绘画、曲赋、建筑中渗入的古人哲思被推至前台,历史空间中涌动着文人志士风雅与浪漫的气韵情致,政权、制度、经济的递嬗与交替则被置于后景,无常与凄楚亦相对退至边缘地带。而关于兴衰荣辱的历史长河中参与者的择选,则涵盖了君王、能臣、诗人、画家、戏曲家、农学家、改革家等多阶层。攸关人物有血有肉的品格再现,超脱了书本中冰冷僵硬的文字描述,实现了影像的活态重塑功能,荣耀煊赫与心酸不甘并举,多侧面的切入视角和史料深掘不仅是对传统历史叙事的破题亦是作品整体调性升格的彰显。

(二)叙事结构的双重铺设——时间线性结构与空间板块式结构结合呈现开阔的历史画卷

经典叙事学研究认为,故事在其实现中本质上是线性的,而超文本叙事往往由多个自成一体又相互交织的系统构成。②而纪录片《中国》正是采用时间线性顺序与板块式顺序相结合的叙事结构,搭建着一个庞大有序的历史架构。时间线性顺序即是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顺序依次叙述,前后紧密相连,情节讲述有因有果,既符合观众思维逻辑,也保证了观影的流畅性,在更大程度上铺陈了历史发展的绵延性,渐进地营造出一__种历史纵深感。而板块式结构又称为散点透视结构,强调片中围绕一个主题将事物的多层面、领域组合在一起,以透视事物全貌及多侧面特征。其所产生的舒展性,属于空间维度上的发散,可与线性的时间维度一道兼收并蓄地承载起大气恢弘的历史内容,因而在许多人文历史纪录片中都擅用此法,如《大明宫》《郑和下西洋》《河西走廊》等都力图发挥“小故事”板块化的交叉叙事来充分阐释主控思想,也为适应新传播环境中观众的心理节奏,充分调动起观影和互动兴趣。

第二季的《中国》亦采用了此种叙事策略,各集的叙事结构虽不尽相同,但总体均以时间顺序延揽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轨迹,同时采用大开大合的笔触,穿插融汇进了芸芸众生意气风发的奋斗图景。正如英勇睿智的忽必烈背后的闪光人物,建立在帮扶其治国理政的逻辑上,帝师八思巴、道士刘秉忠、大儒姚枢、母亲唆鲁禾帖尼、皇后察必依凭伟大的政治抱负和高尚理想,在历史的长梯中拾级而上,做出了诸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贡献。多空间叙事的展开,叠加呈现出了历史狂澜中精进勇猛的时代风貌,此等精神品格亦得以贯通古今,“集锦式”的英雄篇章构筑起饱含时代情感的中国故事版图。

(三)叙事语态的叠加与耦合——融入自我与他者、个人与历史的多重关照

所谓的叙事语态即是作品中故事讲述呈现出的语言态势,能够折射出创作者的立场观点以及情感态度。基于当下的融媒体传播语境,纪录片创作开始偏重于“网感”惊奇的打造,为吸引用户,偏采用悬念冲突化的叙事技巧,通过发掘独特的叙述角度,对标国际化叙事视野,不断开辟新突破口。因而,该片的叙事语态打破传统单人视角贯穿的窠臼,而通过“主体”与“他者”“个体”与“历史”之间视角、行动及感受的呼应,架构起了庞大的空间叙事脉络,产生了历史沧桑与理性审视的双重艺术效用。譬如,除回溯追寻中国人文精神外,第二季中还有意渗入了对中西方文明殊异的深层洞察,建构起中国与世界的二元关系。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季风文明正浸染着眼前这个厚重肃穆的东方古国,然世界从孤立封闭走向交流融合,昭示着历史逻辑的必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科技融入中土儒学、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英国马噶尔尼使团的觐见,这些具有深远影响的节点性历史往事均诠释着中西方之间小心翼翼的试探接触及不可规避的冲突碰撞,将观众控于探问与感喟的陌生与亲近之间,深省清帝国仍蒙昧地沉醉于想象世界进而逐渐落后、由盛转衰的命运遭际,客观、冷静的讲述姿仪仿佛正是大国心态、民族心智趋渐成熟的标志。

对于宏大题材而言,不断找寻贴近受众的切口显得愈加重要。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整体也呈现出去中心化、去精英化的创作趋势,尝试以书写日常来显现影像空间话语与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切互动,以平民化的叙事情怀升华叙事主题,有效激发着受众的想象力和参与感,且通过发挥浓郁的“生活流”叙事特质,徐徐扩展着作品的内质之美。在第二季中,创作者更试图解构着籍籍无名的苍生与时代的关系,以第一集“惊变”为例,既有描绘诗仙李白醉酒游离于市井的质朴之象,也有杜甫感忆年少观公孙大娘舞剑风姿的万般心绪。两位诗人作为历史符号与哲学符号,所承载的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浮沉与历史进程的浩荡,更是儒道兩家思想的传承与延续,与第一季中老子和孔子一道寻求着“对话式”时空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并形成了“个体命运——诗歌内容——大唐国运”的相互指涉,李杜“双星”的交相辉映作为唐帝国国运涨落的缩影,显然提供给观众一个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与思考角度,个体与国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互文,体现着第二季中对于历史兴衰的独特思辨。创作者正试图以下沉式视角、仪式感升华来宣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作者,历史正是在他们的手中得以向前推进,执着地抒写着代代相传、蓬勃自信的华夏文明图谱。

此外,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③,以电视媒介属性而论,当下的纪录片创作都力求绘声绘影,以满足观众日益丰富的感官体验和信息接收需求。而纪录片《中国》正追求以一种“融入式”的叙事姿态抒情表意、传志立传。其每集开篇都由一个情景式的“楔子”引入,平添了历史人物烟火气息的同时也吸引着年轻受众,试在“对话”的语态中消解受众与宏大历史的间隙隔膜。且论沉浸式传播态势下,虚拟在场打破着物理身体的束缚,大众对交流的原始欲望亦在于“弥补缺席”,因而历史作品影像技术提升下视听奇观的多样化打造与多角度综合性叙事一同形成合力,艺术思维与技术思维的融合极大程度吻合着新媒体时代观众对强冲击力体验的审美需求。

二、影像特征:声画交融的国风视听盛宴

(一)情绪饱满、文采飞扬的解说语言

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系统,电视表情达意的元素是画面、言语、声音三种符号,它们的综合运用,可以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一个包含着物理事实和心理世界的情境。④而解说词作为一种声音言语、纪录片的叙事主体,可以发挥对画面视觉语言的补充作用,二者之间间离又统一的良性互动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达力、表现力及感染力。在《中国》第二季中,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解说词犹如神来之笔,以“信达雅”的审美旨趣考究地传达着片中所贯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

其一谓“信”,即解说词忠于客观史实的严谨史学态度,以最大程度呈现正史面貌,方能顺应该片“以史为鉴,警醒后世”的创作初衷,如《大帝》一集中对康熙迟暮晚景的描述,基于正史中明确纪年并结合后世评价,将他从容面对死亡的仪态扎实描绘出来, 履行着历史纪录片应尽之责; 二之谓“达”,即用词恰如其分、丝丝入扣,以细腻可感的表达使片中内蕴的哲思情感明白晓畅地被后世接纳,正如《大都》一集中仅用百字便简洁睿智地勾勒出了一位鲜有人知的女性形象——__察必,“作为忽必烈最宠爱的妃子,察必就像一缕清风,不着痕迹地化解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时候,女性的理性、宽容和善良本身,就是天赋的政治才能”。如此表述仿佛不动声色地探足着历史洪流中不可忽视的女性价值;三可谓之“雅”,即文采斐然、文间尽聚曼妙之美,尤本片中除之浓墨重彩的主流叙述外,还另有生动鲜活、意趣十足的美,如“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大雨刚毕,天际出现一抹从未见过的色彩,美得动人心魄。睡醒后,他下旨命令工匠烧制一件瓷器,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拥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赵佶为其取名:天青色。”如此理想浪漫的解说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天马行空的瑰丽之境,经历了一场丰沛饱满的美学享受。且深情婉约的周涛与浑厚亲切的何炅两位解说“个性化”的解读与“个人志”式的叙事立场完美配合,包括每一集先行的配乐所奠定的情绪基调,每一个鼓点、每一次弦动都与历史产生激情碰撞,极大丰富着观众的临场感体验。

(二)“超电影化”质感的画面语言

纪录片是以视觉艺术为创作本体的,画面语言所带来的冲击力是任何解说词、背景乐所无法与之比拟的,⑤而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所拥持的象征主义美学正是通过简约的镜头语言来传递复杂的历史内容,除呈现历史之“象”,亦需升腾出历史之“美”,达成历史与审美维度的紧密结合。纪录片《中国》第二季正探索于“微”“宏”之间的双向链接,达成了宏观上的删繁就简与微观上的浓墨重彩,蓬勃的影像气质尽诉中式审美精髓。

1.镜头的使用。在该片中,摄制团队选择了EOS C500Mark II 及Sumire Prime 镜头拍摄,景深控制准确的SumirePrime 配合大画幅摄影机可使影像更为柔和平滑,而变形宽银幕定焦镜头的使用可扩大动态范围,获得更为透明的画面质感。包括胶片拍摄、胶片化处理带来的高画质影像,升格拍摄打造的沉浸式“静观”氛围体验,都让该片在整体协调大气的美学风格之外亦兼具独立实验特色。此外,该片通过全景拍摄的实景画面及固定机位长镜头所营造出的脉脉诗意与客观写实更将该片擢升至“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画面构图所追求的对称平衡与留白之美也让中式艺术风格得以显扬、永续。

2.东方光色的氛围打造。值得称道的是,该片的光影效果为人物情绪的溢出留存了足够的体味空间,如第一集中讲述生逢开元盛世的李白之境时便多用明亮开阔的外景,而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的杜甫则多身处隐蔽灰暗的内室,画面光影的暗淡显示出人物处境之困厄,光影流转之间尽道内心的苍凉与悲怆。色彩表达则倾向在复古的基调上根据内外化的情绪加以调整,色不欲繁但偏增赋浓郁之感。青黄相间的背景与置身其中的人物暖色形成反差,阴影与高光对比明显,冷暖兼具,既借鉴着西方美术的层次氛围营造,又以符号化的中式元素相融,平和悠长深入人心,带有撩拨心绪的灵动又不落违和。

3.意象的营造。在该片的造梦机制与文化想象中,充斥着许多有意味的形式即“意象”,意象本就强调的是一种由“实”向“虚”,象意融合,情景统一的感性形象,该片中的意象在诗意之外更为画面添注了一种视觉浓度,颇具美学韵味。如《革命》一集中,时代“孤勇者”孙中山立于山头仿佛一座灯塔眺望着远方的落日残辉,象征着其对中国前途命运的忧心与迷茫。每一位历史人物的选择、写意化的“能指”描摹都蕴含着深刻的“所指”意义,缔造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历史瞬间。

(三)非纪实性手段:“假定性”美学与技术焕新

对于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其多采用历史资料、历史遗迹图片视频素材包括采访与解说词来弥补历史实像的缺失,就今而言,这样的加工方式不免有些故步自封、落于俗套,而纪录片《中国》则找到了填补历史实像的诗意途径,它向戏剧和电影自然借鉴着一套虚构的视觉语言体系,尝试用“假定性”来打造写实感。正如人声鼎沸便是闹市肆立,一面高墙便是一座城池,通过借助情景再现、演员搬演的方式来强调真实。由此,慢感动作、油画感用光、舞台感美术、卷轴感构图一同搭配起来,虚实交融下的影像空间给予着观众“人在画中游”的视觉震撼。然《中国》第二季中的“搬演”之术似乎更为极致,穿插的地图、舞台布景予以取代,而承袭着电影感美工对历史场景的想象性改造。如第四集《市井》中,即搬演了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此时的关汉卿尽管十分向往这种纯粹的思想碰撞,但却生逢无缘,于是主创团队选择让关汉卿作为侍从、船翁等身份临于会讲现场,亲感文思之纵横。骚人墨客们徘徊于郊野水墨般的自然风光,感慨吟唱着他们的失意颓唐,放逐与达观也正似充斥于这样一个超现实隐喻呈现下的精神空间。

同时,在技术赋能和融合传播的双向推动下,国产纪录片不断实现着纪实美学新突破。在该片中,除具备8K 高清晰度拍摄、全境声前沿技术加持外,在影像呈现上亦融入了当代新技术实践。如杜甫亲历乱世之殇,伫立回望着天空中用动态技术复现映照下的“安史之乱”;而在回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之时,他秉承着悲悯天下苍生的使命感挥毫写下人生的最后一首诗作。此等点到即止的特效手段运用,除视觉上呈现中国美学之雅外,仿佛又在这份恣肆的激情中注入了理性解读,以前人经久不息的哲学智慧与精神力量涤荡着受众的心灵,更增添了该片史詩性征的审美张力。

三、价值取向:以“史”为媒,传递中国精神

(一)人文荟萃、展恢弘与浪漫的华夏文明图景

纪录片的经典性就是其价值呈现的高度概括。⑥如今,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日益渴求探寻这个千年文明古国的来时之路,意在追溯刚劲的中国和中国人如何一路走来。显然,这是一个国家命题、世界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__题。且中华文明作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彰显,亦对中国更好地深入世界、融入世界,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当前,虽有大批礼赞伟大时代的文艺作品涌现,但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却并不容易,切实地承载好“中国”的宏大命题亦颇具挑战。两千五百多年的华夏文明留存下了卷轶浩繁的历史记载,但即使再精致生动的工笔也无法绘就历史的全貌。

因此,《中国》第二季的创作者有意从漫长历史画卷中提炼汲取着最具代表性、震撼力、经久不衰仍流淌于国人心间的惶惶岁月,通过极富美学感召力的画面形式让观众沉浸于壮阔的中华文化导览中,按图索骥、兴之所至、意往神驰,以唤起强烈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因而,意动神飞的中国故事讲述背后,全片的立意题旨仍落脚于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彰示。

(二)于接踵而至的磨砺中、包容开放的心态下淬炼中国价值精神

岁月之河奔涌向前,中国知识分子的目光不再仅聚于庙堂之高,时代新风缓缓吹向市井坊间、江湖朝堂,民族内部的文明制度裂变或是相隔远洋的文化力量对视,双流交织,文明发展的困顿与文化交流的高光都在同时开启。无数的仁人志士胸怀“国之大志”、昂首阔步坚挺于时代前沿,挥洒着智慧的机锋。中国探索未知、寻求发展的步伐虽曾有迟缓偃蹇,但新知涌动激起的涟漪一点一滴汇聚成今日文明互鉴的一泻汪洋。该片根植于中华文明中自然浸润的谦和与包容,从未试图回避中国近代史进程中深陷历史泥淖中的惨淡愁苦,而是饱蘸浓墨对其中涌现出的“理想之光”予以凝视,将中国文人精神中自觉、自省、自信、自勉、自励的价值导向,灌注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全进程当中,并在缺少共同“历史文化基底”的世界语境中,借由呈现奋斗与抗争背景下的共通情感,激活文化他者的精神共鸣,形成主体间对话,进而促成大国文化信息与价值观念的有效输出,以构筑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共同体来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

(三)古今对话,以底气与魄力致民族未来

所谓纪录片即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⑦。因此,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呈现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播历史信息、佐证史学研究,更在于借助历史体察现实、观照现在,将受众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中,并通过理解画面语言的深层意蕴实现与历史的有效沟通。⑧《中国》第二季便致力于聚焦历史与当代的对视与对话,意在帮助受众以当代眼光回望来路,以现代之思审视历史,无论是张謇实业救国的勇气还是孙中山毕生投身革命事业的伟大,先贤们为国家前途所作出的不朽努力,对探索现今社会发展之路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此外,该片着意呈现的个人命运演变背后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颇具往日之事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的邝美意致,创作者秉承着积极向上的历史观以及鉴往知来、薪火相传的创作态度,喻示了来日之中国发扬踔厉、重熙累洽的光明前景。

四、结语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何以华夏,何以中国”的文化叩问中不懈地找寻答案,⑨通过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弱纪录性、强艺术性地展露着泱泱中华的文明源流与精神底色,颇具先锋性的历史解读方式、影像建构、技术标准,在打破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壁垒之余,也打开了业界市场对“网生纪录片”的感性想象。作为一张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家名片,其醇美隽永的影像审美体系及理智警醒的价值认知体系,在书写国家形象、提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方面均进行了有效的话语实践。新媒体时代,历史纪录片作为弘扬珍贵民族精神、凝聚中国梦社会共识的重要媒介,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⑩期待未来更多坚守文化使命、专业品质、立足全媒体传播语境的优秀历史纪录片涌现,以其独特绚烂的新样态屹立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纪录片矩阵之中。

注释:

①新浪网.专家热议纪录片《中国》以中国审美讲好中国故事[EB / OL].http://k.sina.com.cn/article_1784473157_6a5ce645020027h3o.html

②罗华. 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的演变与创新[J]. 当代电视,2020(10):70-73.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1964.

④熊忠辉,熊永新. 修辞手法与纪录片的深度[J]. 电视研究,2001(6):53-55.

⑤刘金凤. 纪录片画面语言的意境美[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7.

⑥付靖博,唐伟哲.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价值诉求与创作策略[J].艺术研究,2022(1):88-90.

⑦欧阳宏生,唐希牧. 21世纪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观念的嬗变[J]. 民族艺术研究,2014,27(4):99-104.

⑧陈红梅. 史诗风格历史纪录片的影像建构及审美价值[J]. 当代电视,2020(8):50-58.

⑨潇湘晨报.纪录片《中国》第二季收官,生动追溯今日中国如何一路走来[EB/ 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469274689186013&wfr=spider&for=pc

⑩李红坦,王雪钰.浅谈历史纪录片中的人文情怀——以央视《国家记忆》为例[J].传媒,2022(18):71-72.

注: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江苏现实主义大剧助推文化强省形象建构的研究”(项目号KYCX22_2764) 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价值取向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