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如何才能“不落窠臼”

2023-06-03张家伟

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叙事形象价值

张家伟

摘要: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发展正盛,央视纪录片《闪亮的记忆》以破壁传播的方式,为革命历史题材影像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破题之路。影片以动画影像创新方式进行情景再现,继而追溯着革命先辈的历史记忆。文章基于记忆视角,从形象建构、叙事风格和价值展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后续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 记忆视角 形象 叙事 价值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系列纪录片《闪亮的记忆》于2021 年7月3 日至18 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以微视角为切口,以历史革命文物为纵贯影片的底层叙事逻辑,挖掘文物背后扣人心弦的革命往事。采用手绘动画的方式,为叙述革命故事再造了一种“记忆空间”,重塑革命先辈的个体形象,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追溯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使观众感受厚重的革命历史,感悟坚贞的革命精神,传播光辉的革命价值。为今后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范本。

一、人物形象的创新建构

(一)人物的视觉呈现

如何将历史人物的生动伟大形象再现到观众眼前?《闪亮的记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影片通过对人物以及情景的描绘,采用独特的方式,来进行人物的“真实”再现。当然,这种“真实”的再现并非将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客观躯体再现到观众面前,而是采用手绘动画的方式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它“能够很好地弥补片中部分内容或因无法直接拍摄、或难以直接生动展现的不足,从而具有几乎难以替代的一定传播功能及影响力”①。将动画元素运用在历史人物和情景的建构当中,逼真的氛围感和生动的人物质感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获得了一种沉浸感:历史事件就在我们眼前重演。在《最后的嘱托》一集中,赵云霄和丈夫陈觉在监狱中重逢,影片通过动画的方式,用过肩镜头的手法,将二人重逢后赵云霄的人物视角显现得淋漓尽致,再现了二人重逢的过程。随即镜头以近景景别,突出陈觉的面部表情。接着采用叠化拼接的剪辑手法,将赵云霄和陈觉两人的面部表情绘制在同一个画面当中。解说词写到:“这次见面极有可能,是他们的永别。”画面呈现的是两人四目相对,尤其是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舍的感伤。这种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对人物和场景的再现,打破了以往一味地展现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更多显现出的是共产党员具有情感化的人性形象。将真实情感传递给观众,英雄形象的直观感知性使观众能够对这种“生离死别”的境遇产生情感共鸣。动画人物形象再现所生成的“真实感”在观众的沉浸体验中无形得到了提升。

动画人物形象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给予其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扩大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再现和表现空间。“对于久远的模糊难辨的历史,充分彰显人的想象力的动画演绎可谓天然地满足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的影像重建”②。动画用一种虚拟的技术形式,塑造了历史长河中的光辉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动画人物所构成的“再现空间”与客观真实空间相交织,营造了真实可感的空间氛围。勾勒出观众心中的历史记忆。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符号,动画人物形象与物质真实相交互,构成了客观真实世界。

(二)人物的听觉形象

纪录片的本质是再现真实,使观众在收看纪录片的同时,接受或认同纪录片所表达的真实可靠性,这就需要纪录片要有强大的说服力。尼可尔斯认为:“纪录片的说服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片中的声音,而我们对虚构世界及其人物的认同则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直观的视觉感受③。”纪录片《闪亮的记忆》通过手绘动画的方法构建人物形象,再现了历史空间,使观众通过生动可感的表达来获取情感上的共鸣,观众勾起观众的历史记忆。同时,纪录片的声音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解说词和人物的独白显现出一代共产党员英勇斗争、敢于奉__献的使命精神。同时,解说词和人物独白的运用也使得纪录片凸显出历史情境强烈的真实感,再利用动画人物形象,一幅幅真实可感的“历史卷轴”浮现在观众眼前,再现出共产党员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记忆。

对于人物而言,嗓音不仅仅是对其形象进行构建,也是对人物情感记忆的一种传播。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嗓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情感再现”引发的情感记忆联结、构筑了观众的个体感官系统,“致使受众的情感体验向个体生命的故事世界逐渐趋同”④。

(三)人物的情感表达

近年来,各种文艺影像作品都呈现出青春化的创作倾向。无论是青春化的人物形象亦或者是青春化的叙事策略,青春化的创作手段成为了红色历史题材作品的显性表征。

《闪亮的记忆》将镜头聚焦于特殊时代的年轻个体,以一代年轻的共产党员为人物形象塑造的落脚点。《死牢中的大雁》中的郭纲琳,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毅然决然地决定守护理想和信念,牺牲时27 岁;《献给祖国》一集中,孔迈将自己的照片交给母亲留作纪念,自己毫不犹豫地投身祖國进行建设,他在照片的背面写下:妈,把我献给祖国吧。此时的他才18 岁。从此,母子二人再未相见;在《真理的味道》一集中,陈望道为了尽快完成首部《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原本该蘸着红糖水吃的粽子,因为陈望道的专注,错把墨汁当做红糖水蘸着下咽,却依然甘之如饴,此时的陈望道才29 岁。影片通过一个个年轻党员的个体描绘,确立了整部影片的一种青春化的人物形象展现。影片中的人物大都在二三十岁,正值青春年华。影片建构着一个个以“青春”为标签的时间形象,一代代共产党员正是在这种风华正茂的精气神中,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甚至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闪亮的记忆》通过对人物时间形象的描绘,显现出年轻人对共产信念的坚定,对共产主义的发展贡献出了青春的力量。影片对于时间形象的确立以及青春人物的描绘,“把青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信仰的确立、奋斗的历程等,都融入艰苦卓绝的革命洪流之中,这在某种意义上为当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人生坐标,以及走进历史人物心里、感悟崇高信仰的路径”⑤。影片运用青春的时间意象,架起了一座那个特殊时期的年轻人与现代年轻人跨时空“交谈”的“桥梁”;为我们展现出的人物时间形象,激励着当代年轻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青年代表座谈时所提到:“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⑥。

二、叙事策略的风格表达

(一)叙事空间:真实空间与想象空间

叙事空间作为关联人物、事件的多维度容器,《闪亮的记忆》采用“手绘动画+实拍”的拍摄手段,将影片的叙事空间分成了由动画场景再现出的“想象空间”和实拍镜头下所构成的“真实空间”。阿斯曼认为记忆术借助的是想象的空间,手绘动画作为片中克服时空局限的媒介技术手段,呈现的是具有美学意蕴的、以场景再现方式构建的“想象空间”。历史记忆凭借这个“想象空间”进行仪式化传播,“策划”了一场有关历史记忆的弥撒仪式。“在这种仪式中特定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描述和强化”⑦,激发了观众的记忆系统,延展了空间叙事的逻辑话语,最终形成属于观众和历史文化共同的“记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观众需要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才能对历史记忆进行感知。而实拍则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客观实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通过被切割的方式,将完整的现实空间分成局部,与通过手绘动画所构建的“幻想空间”相交织,再通过叙事逻辑将场景空间联结起来,实现“压缩、扩展、凝聚、延伸、并列、重叠等空间的改造”⑧,完成了影片叙事空间的逻辑建构。

影片使用蒙太奇手法进行空间的转换,在《送别》一集中,通过动画元素表现即将转移的红军战士谢志坚与恋人春秀离别的不舍,镜头通过叠化的蒙太奇手段,采用中景和近景的镜头叙事,将叙事空间从动画的人物形象视点过渡到纪念馆中两人的雕塑形象上;《父亲的样子》一集中,先以动画的形式将木箱的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再次使用叠化的蒙太奇手法,运用特写的镜头语言将现实空间中的木箱显现在观众眼中。片中还多次使用叠化的蒙太奇手段,影片在保持叙事逻辑连贯性的同时,将观众从“想象空间”拉回到“现实空间”当中,《闪亮的记忆》利用跨时空叙事,使历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两种空间来回“穿梭”的过程中,为叙事线索,将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连结起来,这种方式“反映了人自身,让他回忆起自己、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先辈”⑨。作为连接历史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索引的历史文物,用纪录片的影像化手段重新“复原”了历史世界,延展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美学风格,创新了红色革命题材纪录片红色历史记忆的传播路径,构建出唤醒受众记忆认同、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的历史记忆空间。

(二)叙事结构:主题凸显与细节展现

《闪亮的记忆》共20 集,突破了原有单一的线性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叙事手段也为纪录片叙事结构多样性搭建了可行的路径。每集以文物为叙事载体讲述20 件文物背后的紅色革命故事。影片将整个20 集的影片板块分为两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牺牲与承诺”篇,第二大板块为“使命与信仰”篇。前十集为第一大板块,后十集为第二大板块。明显看出,该片采用平行并列式的叙事结构,每集之间、每个板块之间相互独立,共同服务整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影片采用一种“微”形式,即每个人物故事大约在5 分钟左右的短时长。“‘短是一个时间概念,也就是要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吸引眼球并抓住注意力,就需要紧扣观看者的自我认同”⑩。如何在这5 分钟内吸引观众眼球,并达到观众自我认同的需要?影片在内容编排上,并没有选择大多数观众所熟知的英雄形象,而是讲述了冷少农、郭纲琳、冷向佑等不太为人所知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英雄人物形象,鲜为人知的故事本身就能够对观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而通过一件件文物为叙事线索,用个体的生命叙事来紧扣党员不畏牺牲的英雄精神,从而凸显影片的整个主题。贯穿始终的文物索引让我们在“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中不断切换,对每一件文物背后所代表的人物事件的集中呈现,都与主题环环相扣。影片在满足观众观看的“沉浸感”的同时,丰富地表现了叙事内容和叙事的逻辑连接,虚实结合的方式给观众提供了情感共鸣的“记忆空间”。在这种空间中,纪录片对于细节的刻画与描绘,让原本冷冰冰的革命文物、鲜为人知的英雄形象“活”了起来,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传播了革命历史的文化价值,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记忆。

(三)叙事角度:群像呈现与微观书写

《闪亮的记忆》着眼于对个体党员形象的微观书写,以革命文物为小切口讲述那个年代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展现党和党员百年来筚路蓝缕、不畏牺牲、永葆初心的使命精神及群像族谱。谁是那个混沌年代个体生命叙事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当时为中国谋求光明道路的生命个体。影像将叙事视角着力于展现每一个为中国谋求真理和光明的微观个体。同时作为一种叙事实践,影片以传播观众鲜为人知的党员人物伟大故事作为叙事的出发点;以发扬人物的光辉形象和时代群像精神作为叙事的落脚点。用“微切口”的个体描绘体现“大视野”的历史记忆。该片在叙事视角上,摒弃了宏大的历史事件,取而代之以个体人物平凡的历史故事为对象,表现人物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记忆。阿斯曼在《文化记忆》中提到了集体记忆的作用方式之一:“巩固根基式回忆”。这种回忆方式“总是通过一些文字或非文字性的、已经被固定下来的客观外化物发挥作用”,这种客观外化物中包含着历史文物、书信等,而它们里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具有支撑回忆和认同的技术性作用”。以历史文物作为连接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符号索引,通过文物展现革命英雄的故事,利用动画的表现形式,唤醒观众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达到集体认同的传播效果。

在《致母亲书》一集中,冷少农为党的事业常年在外奔波,五年没回过一次家的他被母亲怒斥为“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儿子。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冷少农为母亲写下了长达14页、5000 字的家书,只为谋求母亲的谅解。当他在信中写道:“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影片将个体的心理矛盾通过画面和嗓音将这种“自古忠孝难两全”的心声展现的淋漓尽致。家书表现的不只是一位儿子对于“忠”“孝”难以兼顾的矛盾形象,还有作为共产党员求索光明道路的家国情怀。而又有多少个像冷少农一样的共产党员个体,才铸成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和锐意进取的党员精神。影片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运用微观视角对个体生命叙事进行书写,呈现的是共产党员“伸大义,明大理”的群像特征,构建的是历史的时代洪流下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的精神谱系,收获的是观众对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的集体认同。

三、影像价值的多维展现

(一)价值生产:记忆符号与人文情怀

《闪亮的记忆》通过画面、嗓音等视听语言进行历史文化传播。用一件件历史革命文物作为叙事索引,将文物背后英雄先烈们的故事展现出来,以此来唤醒观众的历史文化记忆。可见,影像媒介在情感记忆和观众之间充当着“共鸣器”的作用: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再现历史情景,观众在观影时获得了沉浸式体验,媒介展现形式让观众在重温历史故事的同时,唤醒了观众的情感记忆系统,从而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尼尔·波兹曼提到“共鸣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历史文物作为历史记忆的表现符号和载体,对于纪录片价值意义的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指涉作用,即符号的共振能够产生纪录片的价值寓意,这种符号的生产使人们在历史记忆中产生共鸣和认同。在此基础上,影片所要表现对于共产党员伟大时代形象的价值意义不言自明。

影片《闪亮的记忆》中,一个巨大的木箱成为儿子冷承备感受父爱温度的符号形象;半条破旧的棉被成为徐解秀理解什么是共产党的文物见证;一封家书成为冷少农对“忠孝两难全”这种矛盾心理的象征性呈现;一双草鞋成为谢志坚对恋人黄春秀情感寄托的物质载体……影片中的一件件文物并非只是冷冰冰的客观物质,它承载着那个时代革命先辈们最为平凡、最为真挚的情感;展现着对个体生命微观书写的人文关怀;表达着共产党员“永葆初心、不辱使命”的精神担当。该片将人物内心的情感独白作为“语言符号”,将历史文物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非语言符号”,两种符号相互交织、交互共振,尽皆成为价值生产的符号载体,完成了对历史文物的指涉。《闪亮的记忆》既让观众了解了历史革命文物的“前世今生”,又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回溯历史记忆,在保证真实性记录的同时,延展了作品本身的美学理念,革命文物通过影像符号深入到每个观赏者的内心,形成了一种对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并将这种记忆世代相传。正是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承载着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意义价值,构建了情感共鸣的“记忆空间”,这种历史记忆“不仅重构着过去,而且组织着当下和未来的经验”。

(二)价值传播:渠道传播与多屏互动

《闪亮的记忆》运用动画等元素给观众呈现出历史记忆的“幻想空间”,以场景再现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共产党百年来为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探索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价__值。该纪录片首播于CCTV9 纪录频道,作为主流媒体,纪录片通过央视这样的主流渠道进行传播,一方面對收视率的下限提供较高的保证,另一方面也为该片正向价值意义的传播构建了一个可靠的“天然屏障”。央视纪录频道也成为了影片走向火爆的重要推手。但作为传统媒体的央视频道,仍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新形式。但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而《闪亮的记忆》也在央视网、芒果TV、爱奇艺、哔哩哔哩、微博等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播出。利用多个网络视频平台渠道进行传播,在保证电视收视群体的同时,将影片展现的价值意义传播在不同渠道当中,自然而然也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多种平台渠道的使用扩大了主流价值文化的演绎空间,为传播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价值和意义提供了可行路径。接受了影片所传达出的历史记忆和影像价值,并且“弥合了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成为当代个体对革命先烈精神的承续”。

纪录片《闪亮的记忆》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进而从单一的电视屏幕实现了“多屏互动”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指:利用不同媒介形式的终端传播特点,从而对其进行不同内容的精准化分发。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更加倾向对“碎片化”内容的接收,《闪亮的记忆》利用微叙事的手段,完美契合了当下观众的信息接受特点,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从而在抖音中获得不少的播放量。从电视屏幕播放扩展到手机屏幕播放。从单屏的被动接受再到多屏互动的主动接收,影片突破了原有的时空局限,观众随地随地都可以观看影片,不断汲取革命先辈身上不朽文化价值和意义、精神价值展现的传播力。

(三)价值接受:历史记忆与价值认同

作为“传播内容”的影像,该片突破了原有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空间局限,虚实结合的影像手段使得实拍镜头下的客观现实世界与动画镜头下的想象世界相互交织,对历史场景的再现为观众提供了虚幻世界当中的审美体验,构建了观众的集体记忆,而平民化的人文关怀视角更是拉近了观众与革命先辈的情感距离。《坚韧的信仰》一集中用陪伴李大钊十年的藤椅作为开篇的叙事线索和视角,来展现李大钊同志为国家“献良策、谋出路”的坚定精神。在镜头语言上,观众透过写满文字的稿纸看到李大钊微微低头的人物塑像。满是文字的稿纸隐喻着“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事业,他用文字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为衰败不堪的旧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奠定了理论传播基础。影片利用动画的方式,运用俯拍的过肩镜头表现他写作文章时刻的场景,观众在收看时获得了一种历史沉浸感,仿佛观众都站在李大钊身后看着他写作一样。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价值。相比起传统纪录片枯燥的文献解说,这种形式让观众对影片展现的价值内涵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纪录片所体现的价值表达方式更有利于观众接受。影片唤醒了观众脑海中的历史记忆,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被一个个革命先辈的历史故事所打动,频频为先辈所做的革命事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历史场景的再现深化了观众对共产党员砥砺前行的精神价值和对党的事业发展的理解与认同,“每一个个体通过承认它来融入到社会中去,并且以其成员的名义确立自己的身份”。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了由个体的“我”到“我们”的身份认同和转变,并因此构建出了属于我们的记忆。纪录片的价值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尼可尔斯讲到,“我们从纪录片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愉悦和快感,还有方向和信仰。故事片让人沉浸在‘伊甸园之中,而非故事片让人回归真实,得到信仰的力量。”《闪亮的记忆》以纪录片的方式,通过对历史文化记忆的展现和情感价值的表达,让我们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共鸣。我们在这种共鸣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收获了革命信仰的坚定力量。

四、结语

随着新兴媒体的逐渐发展,观众对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审美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如何突破纪录片传统创作路径的窠臼,继而讲好革命故事已是该类纪录片亟待解决的问题。《闪亮的记忆》以情景再现的动画形式,运用独特的叙事风格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为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如何传播红色精神、刻画时代人物提供了强有力的影像范本。

注释:

①倪祥保,陆小玲.动画元素运用于纪录片创作初探[J] .中国电视,2018(6):94-97.

②郝帅斌.历史题材动画纪录片的创新表达空间——以《大唐帝陵》为例[J] .当代电视,2021(1):68-70+75.

③? 【美】比尔·尼可尔斯,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纪录片导论[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④GREEN M. “Transportation Into Narrative Worlds:The Role of Prior Knowledgeand Perceived Realism”, Discourse Processes,2010,Vol.2,pp.247-266

⑤杨洪涛.浅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青春化叙事[J] .中国电视,2012(8):19-21.

⑥《习近平寄语青年》.求是网[EB/OL] .http://www.qstheory.cn/2019-04/30/c_1124436575.htm

⑦刘晓燕,陈接峰.身份·儀式·认同:电视文化节目《一本好书》的文化记忆[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56-158.⑧黄伟芬,陈强.“再现空间”到“构成空间”的嬗变——历史人文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美学意蕴[J] .电影评介,2013(11):76-77.

⑨??? 【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 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⑩陈接峰,张煜.日常生活的数字展演:短视频的生命情感和生活意蕴[J] .中国电视,2021(12):70-76.

?李国光.人文类纪录片家国情怀的建构——以央视《远方的家》系列节目为

例[J] .青年记者,2020(32):86-87.

?陈接峰.地面电视媒体的突围:产业链模式的路径和方法[J] .编辑之友,2016(11):49-53+63.

?刘晓燕,陈接峰.身份·仪式·认同:电视文化节目《一本好书》的文化记忆[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56-158.

猜你喜欢

叙事形象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