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五维并举”培训框架及其对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启示
——基于加拿大童子军的经验

2023-06-01薛国凤郭铭鹤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3年3期
关键词:童子军指导者少先队

薛国凤,郭铭鹤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在世界范围内,少年儿童组织都是各国促进少年儿童成长的一种重要教育载体,也多是成人指导下的儿童自治组织。在我国,中国少年先锋队是最具有引领性与先进性的少年儿童组织。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不仅在少先队员政治启蒙方面起着重要引领作用,也塑造着少先队员的道德与价值观念。为此,少先队辅导员须具备优秀的专业指导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训是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或重理论轻实践,或形式单一,或以短期培训为主、缺乏递进性系统培训,尤其是在落实主责主业的政治素质培训上存在“课程比重低、内容不系统和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1]。面对新时代国际人才的激烈竞争,如何使少先队辅导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来引领儿童成长,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在加拿大,童子军(Scouts Canada)这一少年儿童组织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体”[2],成人指导者(Scouters)作为童子军主要活动负责者和服务者发挥着重要作用。加拿大童子军官网显示,目前成人指导者已超过16000名,负责童子军野外活动和学习生活指导工作,非常具有奉献精神[3]。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之所以能够成为童子军的亲密教育伙伴,得益于他们拥有专业的精神和娴熟的指导技能。这背后是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的支持,特别是通过五个以“并举”形式紧密联系着的支持模块(Five Pillars)来提高专业指导能力[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理借鉴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培训模式及其经验,可为提升我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提供启发。

一、加拿大童子军及成人指导者的角色与作用

加拿大童子军于1914年6月通过议会法案成立[5]。作为非正规教育组织,其目标在于鼓励、引导少年儿童和青年在结构化框架中逐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加拿大童子军和其他国家童子军的小队组织方法基本一样,主要按年龄划分小队,其中5至7岁为“海狸队”,8至10岁为“幼童队”,11至14岁被称作“童子军”,15至17岁为“冒险队”,18至26岁为“漫游队”。每一小队根据儿童特定年龄段的身心发育特点设置不同的训练目标,并开展相应活动[6]。每个小队设有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至8名成员组成,并由一或两名成年人来领导和指导。与童子军一起活动的成人指导者曾长期被称为“领袖”或“团长”(Adult leaders),这样的称呼可能会有成人“控制”童子军成员而使双方地位不平等之嫌,因此后来加拿大将其改称为“志愿者”(Volunteer),强调以青年为领导(Youth-led)、以规划—实施—汇报(Plan-Do-Review)为活动方式、以探险(Adventure)为活动内容。当前,这两种称谓在加拿大童子军组织中都存在,如著名的“加拿大之路”(Canadian Path)项目采用的就是“成人指导者”这一称呼[7],体现和强调成人指导者作为领队不仅是专业化的志愿者,更是童子军成员的平等教育伙伴这一特征。在童子军组织中,成人指导者有机会参与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团队生活、分担责任并做出决策,也要通过参与集体项目来培养协作能力。作为童子军活动旅程的陪伴者和合作者,成人指导者要引导童子军提高生存能力和独立能力。

成人指导者是加拿大童子军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帮助童子军完成日常活动并引领其健康成长的教育伙伴。成人指导者的言行举止会对童子军产生深刻影响,一如童子军创始人罗伯特·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所认为的那样,“成人领袖的作用是鼓励年轻人努力,并建议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童子军活动过程中,成人指导者是组织活动的导师、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和团体生活的促进者,要为童子军提供一个安全和相互尊重的环境,使其勇于挑战自己,学习领导才能,学会与人相处;鼓励所有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平等对待每一个同伴;以身作则,确保每名青少年在童子军内部受到尊重,保证青少年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有正确的人和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冒险活动。作为领队和导师,成人指导者要指导童子军小队队员发展,并帮助他们有效地参与活动。比如在远足中加入感受自然之美的环节以增加情绪体验,在徒步旅行中提出哲学问题来鼓励童子军积极思考。

总的来说,成人指导者在童子军发展过程中不仅是合作者身份,更是活动的计划者、童子军的引导者。其主要负责的工作有三,即侦察安全地点,找到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位置及活动方式;组织并维持童子军活动的正常展开;负责童子军的安全防护[8]。

二、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五维并举”培训框架内容

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具有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水平,是从有志于从事童子军服务的报名者中选拔并培训出来的童子军优秀教育伙伴。成人指导者的高水平指导能力离不开高水平的培训。整体来看,针对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的培训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具有动态变化性的框架体系,其中包括五个维度并举且依次递进的支持模块,即方向定位、形式训练、程序工具、组织支持和反馈认可。

(一)方向定位

方向定位是指根据既定程序对最初报名的志愿者进行适当筛选,选拔出合适的成人指导者,帮助他们明确培训的计划目标、要达到的标准,了解当地成人指导者的培训机会、方式及平台。在选拔过程中,要审查成人指导者是否具备保证每名童子军安全的能力,因为这是成人指导者的基本职责。被选中的成人指导者所接受的审查程序包括填写申请表、面谈、警察记录检查、推荐信审核以及保护童子军在运动中免受伤害的培训纪录等。在开始工作之前,这些成人指导者需要在第一个学年内完成255分钟的木徽章I(Wood Badge I)培训,主要包括如何促进会议、如何为年轻人计划以及如何让家长参与等[9],帮助成人指导者获得基本的项目引导知识。另外,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必须每年签署防止虐待儿童手册、防欺凌/骚扰手册和行为准则;通过定向培训,创建成人指导者个性化的技能发展行动计划。

(二)形式训练

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实践培训来提升知识和技能,以有效发挥其指导作用。对于成人指导者而言,模拟操作、侦察游戏、野营和急救等技能都需要被培训。因此,除了要完成前述的木徽章项目外,还要学习火灾应对,如何打基本结,以及指南针、地图和GPS的使用等户外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培训时间会根据课程内容难易程度而定,例如火灾部分教授45分钟,主要学习安全生火、火灾清理等技巧;基本结教授45分钟;指南针、地图和GPS应用教授90分钟并集中进行户外演练。此外,成人指导者技能挑战大赛也是经常举办的一项活动。在挑战大赛中,成人指导者可以准备所需的工具,开展创制绿色环保水上工具、建造复力船、融化冰等挑战。通过这些活动,成人指导者不仅可以提高技能,还能探讨对环境、社会有意义的话题,因此这种挑战赛具有非常突出的社会意义。

(三)程序工具

程序工具是成人指导者提升技能、实现发展的资源平台及工具,主要指课程平台、在线程序、书籍、小册子等知识载体。木徽章I培训中的课程是强制培训内容,每个在线课程包括4个独立的模块,成人指导者可以按照个人进度来完成。这一课程教授了成人指导者成为一个有效的领队所需的基本知识。青年手册是为每个成人指导者设计的徽章获得说明书。在线程序构建器是一个在线工具,能帮助成人指导者根据类型、主题、计划区域和地点选择适合童子军年龄的活动并创建每周计划[10]。加拿大童子军维基是一个涵盖诸多成人指导者培训文章的网站,主要包括徽章的内容以及获得徽章的要求,成人指导者可以通过更新和创建维基文章与其他成员分享知识。可以说,这些平台和工具是成人指导者获取童子军指导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其提供有效帮助。

(四)组织支持

加拿大童子军组织的事务由加拿大童子军理事会(Scouts Canada’s Board of Governors)管理,理事会包括推广理事会、地区委员会和童子军团体委员会等。成人指导者在培训过程中及培训后的反馈跟踪环节都会接受来自培训专员、服务团队成员及理事会工作人员等的指导。此外,加拿大童子军设置专门的小组委员会(Group Commissioners,GCs)支持童子军团队,帮助成人指导者完成培训计划。小组委员会作为中介传达理事会及成人指导者之间的事务,在培训结束后每年对成人指导者进行3次服务访问以帮助其解决问题,提高培训质量[10]。

(五)反馈认可

培训反馈是一种持续性追踪反馈,由小组专员及理事会成员以有计划的服务指导形式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外部程序质量标准把控,主要采用“行动—影响—结果”(Action-Impact-Do,AID)模型进行反馈测试,其中,A指行动,成人指导者做了什么;I指影响,行动后续的影响;D指期望的结果和想实现的目标。这一模型对应培训的程序过程,通过该模型把控培训质量,提高成人指导者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自我评估,使用已建立的自我评估表对培训课程内容、培训团队、期望学习到的知识及额外培训等方面进行打分,及时反馈课程学习情况以便后续追踪,明确培训的优势与劣势,并为成人指导者提供清晰具体的指导。除此之外,还会通过表彰对优秀成人指导者给予认可。表彰一般分为内部表彰及外部表彰,前者是指在童子军组织内部,有关利益群体如童子军、家长、社区成员等对成人指导者表示感谢及鼓励,一般以贺卡、小礼物的形式进行;后者是在理事会层面,主要由国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理事会颁奖,得到大众充分认可。最著名的外部表彰是杰出服务奖(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OSA),每年有20%的成人指导者能获此奖。获得这一表彰的条件是成人指导者“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超越其角色和职位的要求,并对与其生活的童子军成员产生积极影响,被奖励时可获得奖章及制度徽章”[11]。此外,还有国家层面设置的诸如银狼、银狐、英勇奖和青年奖等一系列奖项,目的在于激励成人指导者加倍努力,成为童子军的榜样。

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培训框架中的五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结且依次递进的,即从不甚了解到懂得如何引导,并对其培训情况进行反馈和跟踪,从而培训出高质量的童子军成人指导者。

三、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五维并举”培训的特点

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五维并举”培训框架完整,培训过程能做到让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角色,并确保成人指导者把握明确和有意义的培训方向。此外,培训自身的稳定有序和高质量促进了成人指导者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保证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整体来看,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培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部门协同联动,培训指导呈递进形式

严格的制度保障、完善的部门结构是组织运行的关键。加拿大童子军组织在世界童子军委员会这一最高领导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活动。世界童子军委员会是世界童子军组织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执行世界童子军大会作出的决议以及两次大会之间的日常事务等,内设的世界童子军处作为一个联系部门,经常派出特派人员或工作小组赴世界各地进行指导并给予技术性帮助。加拿大童子军通过世界童子军处的技术指导,有效借鉴并设计培训成人指导者的活动程序。此外,在加拿大童子军理事会内部,除了设有集团委员会、区域委员会履行专门职责外,还设有一个更加具有灵活机动性的小组委员会(Group Commissioners)来传达理事会任务并为成人指导者提供相关服务。小组委员会一般由3—7人组成且其中至少有3名非童子军成员,主要职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负责合作各方之间的沟通,保证成人指导者的培训顺利进行,及时更新对成人指导者的招聘要求及数量,有效传递市场对成人指导者技能及专业方面的需求;二是对成人指导者培训情况及后续表现进行服务访问,审查培训内容是否满足培训要求,监督成人指导者的发展,解决成人指导者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组委员会访问成人指导者培训情况后,对发现的问题一般会采取两种处理方式:其一是通过内部的小组自我评估(Group-Self Assessment)就问题本身进行反思,寻求解决办法;其二是通过多个区域的小组委员会会议进行集体沟通,各区域小组委员会互相讨论反馈结果,明确成人指导者的服务行为与责任,解决访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0]。

(二)在线培训与户外实践训练相结合,培训方式多样

加拿大童子军教育以野外活动为重点,包括野营、行军、水上活动和各种体育活动等,这需要成人指导者给予更多有效指导和保护,因此成人指导者需要兼备户外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才能胜任。在提升成人指导者的专业化水平过程中,加拿大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课程:第一种形式是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培训。在线学习支持中心是一个虚拟帮助中心,每个主题有专门的练习和资料,分为入门级别、如何高效与父母沟通及指导者进阶模块,新手成人指导者可以检索并获得有效经验[12]。第二种形式是户外实践训练,成人指导者通过参与实际户外模拟训练,了解整个活动的注意事项及项目要点。成人指导者还会参加野炊、取火、搭帐篷、看地图、包扎伤口、辨认植物等户外实践挑战活动。户外实践训练系列课程旨在帮助成人指导者提前习得活动所需的技能,并确保成人指导者可以帮助童子军准备所需工具并培养其未来生活所需的技能。此外,在每年9月20—26日还会举办科学素养周,帮助童子军了解科学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此,成人指导者不仅要事先前往图书馆、博物馆、科学中心、学校等地学习科学与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提前在虚拟岛(Virtual Island)、维图埃尔群岛(Vituerre Islands)等数字虚拟仿真平台上进行学习探险。

(三)质性与量化双重评估,培训结果追踪反馈

有效合理的反馈激励是激发童子军成人指导者队伍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队伍整体水平的保障。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培训结果有完善的反馈机制及评估标准。如前所述,成人指导者的培训并非即培训即结束,而是有历时一年甚至更久的追踪反馈,通过服务访问就培训后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小组委员会、理事会作为培训中的调节器,适时恰当解决问题,从结果处提升培训质量。成人指导者的评估采用质性与量化双重评估标准,质性主要是指成人指导者对自我的评价,量化主要是指理事会及小组委员会等外部机构通过评价量表与评价模型进行的打分式评价,从这两方面促进成人指导者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调整和改进。此外,奖励制度激励成人指导者积极工作,专心为童子军服务。青少年、家长、社区等任何童子军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表扬成人指导者的杰出行为或服务。当成人指导者累积奖状到一定数量时将有资格获得杰出服务奖,并获得奖章和统一徽章。各种奖励不仅是成人指导者工作能力和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更是对他们的精神慰藉。

四、对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启示

辅导员是我国少先队工作中的重要成人力量,承担着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责任,对少先队员有着引导政治思想、提升社会能力、促进人际沟通以及培养价值观念等积极作用,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少先队组织教育效果。目前,我国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灵活性较差、辅导员身份认同度不高等。培训作为少先队辅导员通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路径的重要渠道也存在难点,比如“组织培训的部门认识模糊”“培训方式滞后”和“培训的制度不够规范”等。相较于我国少先队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更注重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更倾向于培养童子军的独立能力。不过,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与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上具有共性,都是儿童成长的引导者和保护者。因此,借鉴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五维并举”培训框架及实践经验,对我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具有启发意义。

(一)确立入职前后少先队主责主业认知和指导能力提升并重的培训目标定位

2020年,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少先队辅导员素质能力首次进行规定,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少先队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将思想政治启蒙和正确价值观塑造融入各项实践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少先队辅导员自身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启蒙教育能力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在入职过程中缺乏专业选拔,尤其是中队辅导员直接随班主任角色而定,这导致少先队辅导员对其角色职责及工作技能缺乏基础性了解。此外,目前对在职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多为政治理论知识和政策理解,多元化的实践性辅导技能培训比较欠缺,这也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力不从心。借鉴加拿大童子军在培训方向上的入职前热爱与认同并重、入职后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培训定位特点,我国也需要加强辅导员入职前和入职后培训的系统化设计。一方面,定期由学校在新教师中加强少先队和辅导员主责主业培训和认知推广,把真正热爱少先队事业的教师吸引到少先队事业当中来;另一方面,在入职后的辅导员培训中加强全方面和多元化的辅导实操技能培训,使辅导员在培训后能很快应用这些技能开展指导工作。另外,也可以设计辅导员能力进阶徽章,对接受足时足量培训并取得好的成长效果的辅导员给予表彰、嘉奖和鼓励,使辅导员树立长期从事少先队事业的信心并保持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重视以多元化培训方式加强辅导员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与模拟演练

当前,我国对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主要模式是以赛代训、以会代训、骨干培训班、网络培训班等,运用的形式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议、技能竞赛、实地观摩、网络研修、实操培训等[1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会被高频率运用。讲座、会议具有操作上的便捷性,已成为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的主要方法。但这些培训方法缺乏统一的高质量教材依托,培训讲授内容各不相同,导致少先队辅导员培训零散不成体系。爱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学习效率保有率在30%以下的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保有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通过参与类、实践模拟操作,获得技能提升。我国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时,也应对传统讲授式课程或者会议数量做必要革新,主动增加参与类、实操类培训,例如组织少先队辅导员亲自体会野外生活之类的挑战活动。辅导员会通过体会心境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甚至技能的提升来使自己真正融入少先队组织,并形成与少先队员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成为少先队员真正的朋友和亲密战友。

(三)拓宽多样化培训渠道并主动增建在线平台等数字化培训工具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为辅导员培训带来了新的机遇。2021年,共青团中央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2021—2023年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教育培训规划》中强调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要“帮助辅导员学习利用社会资源、互联网资源和新媒体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做法经验”,注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等。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培训就特别注重采用在线程序构建器等在线平台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演练。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不仅要落实“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还要努力搭建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支撑平台,通过在线平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操练、旁观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不同入职年限、不同专业背景的少先队辅导员都参与到培训中,并能得到个性化培训机会。当前,我国少先队组织已经在积极打造在线优质平台。比如,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就提供了大量优质权威的少先队活动课例及“文件库”等,助力辅导员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对于不同入职年限、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个体或群体发展来说,培训内容、形式和技术都有待提升,在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顶层设计也有待加强。

(四)建立辅导员培训多部门联动协调小组并加强辅导员个别化支持

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在少年儿童发展中肩负着“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光荣使命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培训质量,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举措。2020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要按照分层培训、分级培训的要求展开,县级及以上团委、教育部门、少工委要面向本地区全体大队辅导员开展培训,从中可以看到国家对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重视。不过,辅导员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现象仍很突出,存在着“相关部门间协作水平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14]。在我国,辅导员培训的职责主体主要是各级少工委或团委等,按照层级也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市、区)—校纵向体系,不过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使得各级培训阶梯性助推作用不甚明显。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培训中的合作主体数量相对较多,其中的小组委员会、区域服务理事会等机构发挥着各级联动作用,避免培训信息递减、培训需求逐级降低的问题,此外还通过服务访问观照成人指导者培训后的个人实践与现实问题解决。鉴于此,我国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联动协作小组,作为培训中介桥梁实现上下协调。对下积极传达相关部门的培训政策与指示,明确培训任务并结合各级各类培训主体进行资源协调,还可以开展辅导员培训后的个别化服务指导;对上可以及时搜集辅导员个体或群体的需求信息并实现向上的有效传递,提高各级各类辅导员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深度,也切实推进多方形成合力以实现高效且高水平的辅导员培训。

(五)重视辅导员培训后的效果跟踪与结果反馈以促进培训迁移

培训后跟踪是系统性和高质量培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保持培训效果深度和可持续运用的重要事项。当前,我国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后迁移效果较差,辅导员培训后,面对具体情境不知如何迁移与转化,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后期跟踪指导,因此造成了学用割裂。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在培训后可以享受一年以上的服务回访,小组委员会通过询问家长、童子军及成人指导同伴等来调查追踪,考察成人指导者的工作情况,切实保障成人指导者实践培训理论,获得技能提升。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也可以主动建立培训后效果跟踪与结果反馈机制,通过线上及线下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回访指导,特别是当辅导员遭遇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时,相关跟踪反馈服务小组还可以实地送教,在以访促培中真正实现培训迁移。

总之,加拿大童子军组织活动和组织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成人指导者高水平的指导,而成人指导者正是从一开始入职就接受了系统且具体的培训及相关后期服务。可以说,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的培训体系完整、培训组织严密、运行机制顺畅。我国也提出在辅导员培训中做好分级分类培训,完善培训保障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等规划,这是很好的顶层设计,但对于培训目标定位、培训形式多样化运作、培训数字化工具的精细开发、培训联动协调部门的作用发挥以及培训结果跟踪与效果反馈等尚需要细化和深化。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一项长期且具有难度的系统工作,借鉴加拿大童子军成人指导者“五维并举”框架及其实践经验,对推动我国辅导员培训理念变革、模式变革和行动变革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童子军指导者少先队
认识少先队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美国童子军只有男孩才能加入吗?(答读者问)
善倾听会提问
Mushroom and Toadstool
童子军:百年历史,强悍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