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思考

2023-05-31冯东鹤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3期

冯东鹤

摘   要:高考制度改革以及高中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催生出大量的艺术特色高中。通过探讨艺术高中与传统高中教学的区别,以艺术特色高中专业课、文化课开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设置要求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置措施,促进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在艺术高中得到全面培养。

关键词: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课程开发与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9-0012-03

艺术特色高中是国家大力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产物,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试点。结合实践可知,艺术特色高中在艺术教学模式上区别于常规高中,此类学校中艺术特长生大多按专业编班,在艺术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对个性化课程的需求更大,因此,艺术特色高中须按照新高考政策,对学校的教学进行调整。

新艺考将从2024年起,省级统考设置从目前的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等3类,扩大为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等6个科类。录取分数线由现行的执行艺术类专业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调整为执行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针对扩大的科类和文化课分数的提升,艺术特色高中要在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专业师资等方面做好开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原有的艺术专业课程也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要更加合理。学校在追求教学完美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快速投入到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推动艺术特色高中教育不断发展。

一、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考改革不仅改变了考试内容与形式,而且带动着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理念、方法的变革。在高考改革新方案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开始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这意味着艺术特长生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提升通识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特色高中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强调平衡性,即兼顾文化课与专业课,因而校方在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以及课时安排等方面都必须强调两类课程的均衡,避免出现较大差异。在课程设置方面,艺术特色高中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即适应最新高考规范和艺术专业招考要求,确保课程安排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与考试要求。

以河北省艺术特色高中艺术课程设置为例,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類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艺术类省级统考科类以及各科类的分值、内容、形式、考试要求和考察范围,并规定2024年起不再设置跨省校考考点;根据招考内容、形式变化,艺术特色高中需要灵活调整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以便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适应性。

二、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艺术特色高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际教学环节必须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艺术专业课程时,校方基于灵活调整与科学部署,发挥艺术专业课程的最大育人功能,使这些课程为艺术特长生艺术素养培养奠基。同时,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互补性原则与融合性原则。在这一环节,需要积极构建“校本+地方+国家”复合型课程体系,使实用价值、目标任务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三级课程相互补充,形成最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与此同时,在设置艺术专业课程时校方还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整合所有适用的教学资源,让专业教学基础更为坚实。从学校角度而言,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学校应该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标设置课程,利用合理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升内涵,帮助其成长为人格及艺文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如上所述,艺术特色高中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符合现实需求,考量多方面因素。因此,实践工作中艺术特色高中可基于以人为本、互补平衡、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展以下工作。

(一)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对于艺术特色高中而言,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越高,越有利于保障育人价值。因此,专业艺术课程设置阶段,艺术特色高中必须根据新高考政策、教学大纲、高校艺术专业招考要求以及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重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基于艺术课与文化课程的相互补充打造比例适中、内容完整、类型丰富的新型课程结构。在此过程中,艺术特色高中可根据艺术生的高考需求以及综合素质提升需求,将课程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基础课程;第二,发展课程;第三,拓展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属于通识性教育内容,以国家课程为本,数语外、理化生、政史地等高中必修科目都归属于此类课程,所有艺术特长生都必须学习相关内容。此外,艺术特色高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此类教学内容加以删减,以便进一步提高课程的适用性。发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依据是国家艺考科类,主要分为美术、声乐、舞蹈、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五大类。此类课程设置以实现定向培养为目标,是针对学生发展方向的深化培养课程。拓展课程可为基础课程以及发展课程提供补充,它分为人文素养选修、能力拓展选修和社会实践选修三大类,能在学生艺术性以及学术性培养方面起到辅助补充作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实力方面极具重要性。

(二)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前文提到,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环节可按需删减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需要在课程设置环节做好基础校本课程开发,即立足学生需求打造最具艺术、学术协调性的校本课程,为平衡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提供辅助。此时,艺术特色高中需要做好学情分析,审视原有教材、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课堂效益,做出针对性评价以便为教学内容调整、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课程开发阶段,校方应该以结果为导向,从开展差异化教学的视角出发,重构必修教材内容,并在兼顾艺术高考时间的情况下,开发适用于文化冲刺阶段的配套文化课程,为艺考生提供最具有效性的校本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艺术特色高中在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时,需关注其使用情况。在高一、高二学年中,文化课教学可直接使用常规教材,而在高三学年尤其是艺术高考后期的文化冲刺阶段,教师应放弃传统教材,直接选用完全符合艺考生需求的校本教材进行文化课教学。

(三)持续整合教学资源

为提高艺术特色高中育人质量,需要完善艺术特色高中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在这一环节,需聚焦现实,深度分析艺术特色高中的育人特点与需求,通过采集信息、整合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通过打造互补课程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教学资源等方式优化此类高中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高考模式创新脚步也未停歇,意味着艺术特长生的高考内容、要求有持续变化的可能性,这就对艺术特色高中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此情况下,艺术特色高中应该着力提高课程设置的靈活性,并持续整合多源教学资源,以便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的学习需求。在实践中,艺术特色高中应重视外部资源引进,通过与艺术类高等院校、艺考机构合作,做好信息对接与资源共享,为在校生提供最先进的课程资源,提高本校生竞争力。此环节艺术特色高中可邀请专业教师来校指导,为本校艺术专业教师提供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为有目的地增补、完善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提供辅助。同时,校方也需要积极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不断扩展本校教学资源库,通过定期更新育人计划、持续研发校本教材保持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先进性。

总之,艺术特色高中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真正关心艺术特长生的学习需求,使课程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构建以“文化学习+艺术特长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实际作业环节,艺术专业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而基础的学术性课程则为必修课,校方需做好选修与必修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郝   赫.迈向一体化的核心素养美术教学——《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对比与衔接[J].美育学刊,2022,13(05):113~120.

[2]李   迅,刘   华.优化课程结构 注重自主选择 加强课程整体规划和特色建设——《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课程安排和课程学分结构的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1~6.

[3]石红立.艺术高中德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性研究——以秦皇岛市第三中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