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23-05-30卢清彪张春静雷秀婵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试题

卢清彪 张春静 雷秀婵

[摘 要]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核心考点清晰,重视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考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新试题形式,完善情境设计,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突显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要求。据此,建议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与备考复习中教师以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为准绳,实施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做到教有所依;以情境为线索,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注重大概念构建,强调“零存整取”和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训练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进行错题“复盘”,提升“踩点”得分命中率。

[关键词]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备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2-0089-0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与备考复习中,解读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及分析高考真题尤为重要。只有抓准、抓稳这些“利器”,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阵地上获得先机和主动权,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和考场上游刃有余。面对新课程标准及新高考要求,部分高三教师对新时代育人要求、教育根本任务、选拔人才考试内容或多或少会有疑惑。2022年高考题犹如一束强光,为高三教师拨开“新高考迷雾”,为他们照亮备教、备考大道。高考作为上接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的重要枢纽,需落实课程标准及其要求,加强考试与教学的有效衔接,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反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本文试以2022 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为主体对象,对新高考生物学试题的命题方向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备考建议。

一、试卷试题分析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其中,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信息提取及分析能力,非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能力。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精选情境素材,综合考查学生能力,强化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服务选才的目的。以往的热门考点在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考题中都有涉及,如特异性免疫、光合作用、孟德尔遗传规律、生态系统、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等。当然,人教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1及选择性必修2内容在试题中的占比加大,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等,而遗传规律模块内容的占比略有减小,难度也略有下降。下面主要对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中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做具体的分析。

(一)选择题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中的选择题一共有16题,其中第1~12题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若基础知识扎实,即使试题情境新颖、陌生,学生也能顺利作答。如第1题是对生态系统的价值判断。第2题是结合我国古代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与文化,题目涉及农业实践中的“间作套种”“尿泥促根”等,只要学生明辨尿液中含有生长素,就不难作答。第3题考查运动员在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的相关指标的内环境组成成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科学的运动理念。第4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第6题考查食物网的归类。第8题考查线粒体DNA的分布。生物学试题考查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让生物学知识具有生命的质感,如第10题体现种子活力检测对提升种子质量的作用,第11题体现原癌基因的研究对提升人们健康水平的意义。第12题考查DNA碱基互补配对的内容。第13题至第16题则注重考查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生物学试题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呈现方式,深度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理解题意、获取关键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对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考查,如第13题以表格的方式呈现某同学为研究蛋白酶的功能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第14题呈现白车轴草的进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考查了现代进化理论知识。第15题呈现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学生需要从图中提取多巴胺释放的调控方式、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等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答案。第16题以电泳图的方式考查遗传学的相关内容,体现了遗传病检测对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价值。

(二)非选择题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中的非选择题考查了免疫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光合作用)、遗传规律与变异、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等生物学知识。第17题围绕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来设计相关问题,在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程度及提取与分析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强化考生尊重生命的观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第18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图形和柱状图数据,探究遮阴比例对植物的影响,其中第(3)问第4空以“下一步探究实验的思路是                 ”進行开放式设问,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及探究能力。第19题以《诗经》中的“蚕月条桑”、《天工开物》中的“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对遗传育种的创新性研究而呈现的新型情境进行重构,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其中第(3)问中的第③小题让学生阐述“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理由,通过转变设问方式、转变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程度。第20题的第(4)问需要学生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和模型构建能力。至于选考题,第21题以深海生态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培养技术的理解,并联合必修3的生态知识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认知。第22题结合时事热点——低碳经济,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及生态工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各题情境及分值分析如表1所示。对应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的选考题以及教材知识点的定位,笔者认为2023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有可能会增加两道题,其内容涉及选择性必修3第1章“发酵工程”和第3章“基因工程”的可能性很大。

二、备考建议

(一)以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为准绳,实施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做到教有所依

通过分析、比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现,两者在宗旨和要求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相得益彰,互为因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立德树人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是指引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总目标。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要求,“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其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项具体内容。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呈现方式,是贯穿生物学学科不同内容的主线。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具体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将其概括为大概念和重要概念,从而形成生命观念,还要引导学生用大概念解释生命现象和解答题目。科学思维是获得所思问题正确答案的途径,教师要将科学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和解题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学试题后不难发现,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提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社会责任凸显的是学生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做出解释和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有着明确的指引和解释。在落实教育措施和人才选拔方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高考领域的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其中,“一核”指出引导教学的方法、服务选才的方式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其中“引导教学”和“服务选才”相互关联。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落实,离不开“引导教学”和“服务选才”这两个基本手段的支撑。“四层”所包含的考查内容有学习必备的知识、解决问题所需的关键能力、学科对应的素养、新时代需具备的核心价值。“四翼”在高考考查要求方面则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后解决对应的问题以及解释相应的现象。这方面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如今强调和注重试题情境多样化的考查要求下,教师只有深入研读、理解这些标准,才能实施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人才选拔打下基础,而考后的试题分析则能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二)以情境为线索,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关于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无情境、不命题”。而生物学试题对生物学现象和规律涉及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考查,让生物学知识具有生命质感。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问题和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生物学教学情境多种多样,有的以常见的生活场景作为情境,有的以改编的实验作为情境,有的以先进科技为背景作为情境,有的以虚拟想象的场景作为情境,等等。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境,教师要有效发挥情境的最大价值。教师可以以情境为线索、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敏感性和效率。当然,日常情境化教学也有利于学生适应情境化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情境化解题思维。因此,教师需多关注前沿科学资讯,掌握前沿科技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创设与前沿科技相关的教学情境。

另外,要想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准确把握课本知识与生活的相关性,教师还应深入观察生活现象,通过深挖生活中的信息,为学生创设富有现实意义和真实性的学习情境。此外,教材重难点内容多以情境和问题的形式在“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等栏目中出境,这给教师备课提供了现成的情境化问题。教师一方面可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学会根据情境具体分析问题,寻找规律,得出结果和结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大概念构建,强调“零存整取”和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不难发现,生物学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对大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用大概念构建课程内容框架,强调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着重剖析次位概念,能大大降低学生记忆与理解知识的难度。这又回到一个根本问题,学生要备考成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除多练情境阅读、长句书写外,锻炼对知识的快速获取能力也不可或缺。在备考和日常学习中,“零存整取”式学习方法能大大提升学生牢记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效率。“零存整取”式学习方法是指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在解答问题时能灵活根据情境,提取关键信息,从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搜索相关有用的知识进行准确作答。那么,怎么样做到“零存整取”呢?大单元教学理念强调,学习应以章节的形式开展。每学完一章或一本书,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握新知识和本章节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同化、整合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其中,应用思维导图構建知识体系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应用思维导图可将学科知识串联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更加快捷地识记知识,使学生真正实现“零存整取”。“零存整取”理念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条理和高效地提取知识进行运用,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四)训练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进行错题“复盘”,提升“踩点”得分命中率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知识基础和提高解题能力需要加强日常的训练。教师需要摸清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风向,调整应试策略,开展复习辅导和答题技巧训练。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情境和素材类题目增多。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境阅读、长句书写、分类处理后知识搜索能力的训练。有的学生面对比较复杂、新颖的情境题时,会出现抵触等心理,加之理解能力较弱,对考题的本质把握不到位,从而出现答案不準确、回答不完整等问题。怎样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适度训练情境题必不可少。另外,教师教授解题思路和总结解题技巧也尤为重要。对于情境题,教师引导学生釆用“拆分—组合”法来解决。情境题一般具有系统性,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通过理解本质搜索和定位知识点,从而正确答题。那么怎样把握问题的本质呢?可将各要素、各层次等暂时分割开进行研究,即将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弄清每个小问题的性质、各个问题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和整合可实现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繁到简的认识,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复杂的情境问题往往内含多个次级问题,回答时应首先关注次级问题。次级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获取情境关键信息,由多个事实推出相应的小结论,再通过逻辑推理将各个小结论组织形成最终答案。另外,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复盘”,寻找错因,从而实现触类旁通。同时,不能为了练题而练题,而要善于总结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在现行生物学新课标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学的重要性远超于教师的教。要想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开始,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锋.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变革:《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4):17-19.

[2]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5-6.

[3]  冯巧丽.核心素养下中学生物学课堂情境创设[J].中学生物教学,2020(24):59-60.

[4]  付忠义.浅析以大概念构建为核心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J].教学考试,2021(15):54-58.

[5]  王喜顺.新高考冲分训练点对点(4)生物实验题的“实验思路”答题技巧与训练[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21(9):58-61.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生物学课程标准试题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