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阈下的终南文化术语英译研究

2023-05-30杨振刚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传播学

【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终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兼容着各种文化形态、文化内容、文化样式,终南文化术语英译研究是从亚文化视角探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传播学理论,提出终南文化术语英译应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出发点,以传播终南文化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为根本,同时兼顾传播受众在终南文化方面的认知困难,以期提高终南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关键词】终南文化;文化术语英译;传播学;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引言

目前,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余秋雨(2012)在《何谓文化》中指出,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终南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终南文化的思想特征体现在哲学、教育学、文学和民俗学等诸多层面,印证了终南文化的重要影响。要增强终南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必须掌握如何表述终南文化,而终南文化术语是核心,凝练了民族文化传统、认知思维和核心价值。终南文化术语英译对于终南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相关研究回顾

终南山文化是以山为载体的文化,融合了游耕文明与农耕文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李志慧2017)。终南文化的特征有五个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帝王文化与民俗文化;官吏文化与隐逸文化;科学文化与艺术文化。蒋波(2014)对终南山隐逸文化做了古今中外对比,得出终南山隐逸文化是古代隐士文化在今天的传承的结论。魏向清(2018)指出,文化术语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传统、认知思维和核心价值,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蒙岚(2021)提出应从传播学视角,将翻译与传播结合起来研究该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有关终南文化的本体内涵研究较多,鲜有从传播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目前对于终南文化术语英译方法论层面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研究虽提供了实践方案,但从传播学角度对终南文化术语英译进行的研究有待深入。

二、终南文化术语翻译的传播分析

哈罗德·拉斯韦尔(2013)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和取得什么效果。作为传播学经典,该模式对指导有效传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谢柯、李艺(2015) 认为该模式反映了传播过程和研究内容,对于终南文化术语的译介传播具有实践意义。就传播的方式而言,赵磊(2022)认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同时还应把故事背后的文化、理念、价值观融入国际社会。刘爽(2021)指出,文化媒介是国际传播中媒介研究的重点,应聚焦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如何增强中国国际传播力;二是从亚文化视角探析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涉及儒家文化、地方文化、黄河文化、汉语文化等的跨文化传播。

翻译传播学将5W要素引入翻译学,所形成的新参照系有助于从新的视角研究翻译活动传播本质。翻译的传播主体是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或机构(谢柯,2016)。翻译的传播内容主要是从传播学角度重新认识翻译内容,并运用传播学的信息理论检验怎样的翻译内容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董璐,2010)。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将影响传播效果。翻译传播的受众也是传播模式分析的重点,他们的反应和认同是衡量传播主体设定的预期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的标准。最后,终南文化翻译的传播环境问题也需要考虑,如所涉及的民俗与的译介与传播,以及目标语言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三、终南文化术语英译研究

为了促进终南文化的有效传播,术语翻译过程要平衡学术性和普及性,以促进跨文化理解和认同。较早从传播学视角研究翻译的代表学者是美国的尤金·奈达。他的翻译交际理论将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并提出可读性、可懂性和可接受性,而可读性更注重于信息对于接收者的整体影响。同时,译文如果不能被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是在交际上的失败。

终南文化术语具有抽象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术语翻译之前需要准确理解其抽象意义。终南文化术语有的是对中华哲学思想文化的高度概括,有的则出自于中国典籍,有的蕴含独一无二的概念,在英文中缺少对应表达。如自然精神的基本出发点是“道法自然”,这一术语便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又如术语“天人合一”,老子在楼观台作过深刻的阐释,这些术语本身也属于文化负载词,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针对以上特点,陈海燕(2015)提出概念的“二次构造”,即对固化为词或短语的终南文化术语使用简明扼要的英文词汇或短语表达其义,使西方读者了解终南文化的核心内涵。对于中文中独有的概念,需要译者在充分把握终南文化术语精神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创译。

如“道法自然”这一术语,学界普遍认为“道自己如此,自然而然”。 “自然”具有四维解读,即自然是道的属性、自然是道本身、自然是万物周而复始的发展过程、自然与“自然界”有关联。理雅各对全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译文为“Man takes his law from the Earth; the Earth takes its law from Heaven; Heaven takes its law from the Tao. The law of the Tao is its being what it is”。符蓉(2022) 试图在异域文化中找到和西方文化相似的共鸣之处。根据不同语境下对同一术语意义的阐释和翻译的原则,“The law of the Tao is its being what it is”不适合单独作为“道法自然”的译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也收录了该条术语,译文为“Dao Operates Naturally”,译文表意清楚且简练,并附有解释“Dao (way) operates in accordance with natural conditions of all things”,這样的译文易于西方读者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促成有效文化交流。

专有名词作为一种文化标记,其译名的统一是翻译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促进译文受众的理解,增强对外宣传效果。郭岚(2021)指出,源语言受众与作者来自同一个文化群体,他们共享的某些信息在原文中会被略去,成为不言自明隐性信息;而对于来自另一个文化群体的目标语言受众而言,如果译者不将这些隐性信息翻译成显性信息,则不能形成高效信息传递,使译文费解。例如“楼观台”英译时需要注意术语使用语境。“楼观台森林公园”,是实体名称,“楼观台”作为地名宜遵从地名译写标准,按照“专名+属性名+通名”组合方式,译作“Louguantai National Forest Park”。但是作为综合人文旅游地,“楼观台”的“台”与“观”同义,特指道教建筑,应译为Daoist Temple,因此译为Louguantai Daoist Temple,这样实现了通名与专名宜采用音译,随后重复意译出专名表明该地的性质,能够更加易于目标语言受众接受外来文化表述。因此,在进行终南文化术语英译时,应深刻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表达上的差异,灵活使用翻译技巧与方法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隐逸文化自上古时期出现士人归隐现象并逐渐形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逸传统,这里隐逸文化源远流长,隐士众多且类型多样。要传播终南文化,需要准确翻译“隐士”与“隐逸文化”这两条术语。关于“隐士”一词的涵义,蒋波(2014)指出已发生了古今转化,从身份特征逐渐淡化转而强调隐士的生活情趣和内心状态。终南山的现代隐士虽与古代隐士身份不同,但精神层面有相通之处。英文中有“Hermit”和“Recluse”两个词汇包含隐士之义,根据牛津词典的释义,“Hermit”解释为“a person who, usually for religious reasons, lives a very simple life alone and does not meet or talk to other people”;“Recluse”解释为“a person who lives alone and likes to avoid other people”。隐逸文化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追求宇宙的本源——道;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Bill Porter)在书中 Road to Heaven (中译名《空谷幽兰》)在描述隐士时提到:Most of them were Buddhists, but many were Taoists。“隐士”的译文应取“Hermit”。“隐逸文化”的译文,有译文为“reclusion culture”,笔者认为可译为“hermit culture”, 同理“隐逸传统”可译为“hermit tradition”,这两个术语译文均由“隐士”的译文“hermit”通过词组构成而来。这样的译文符合术语的理据性、系统性和能产性特点。

通过以上几例的探讨与分析,终南文化术语的翻译,应以终南思想文化本源为出发点,以传播终南文化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为根本,同时照顾传播受众在终南文化方面的认知困难。在语言层面,需要充分考虑英文受众的阅读习惯,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从词汇理解、选择、注释等方面对目标语言传播受众进行关照,这样才能与目标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传播终南文化的目标。

四、结语

终南文化是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地理上还是精神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终南文化术语反映的是中国人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做好终南文化术语的翻译和传播工作,研究终南文化术语本源,在传播学视阈下探索术语英译策略,對于传播终南文化具有学术和现实双重意义。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对于终南文化术语英译研究是从亚文化视角探析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的一次尝试,终南文化的译介与传播仍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李志慧.论终南山地带的历史文化[J].榆林学院学报,2017(1).

[3]赵馥洁.终南文化与关学精神[J].西安翻译学院学报,2009(0).

[4]蒋波.从终南山隐逸现象看隐士涵义的古今转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5]魏向清.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看文化术语翻译的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J].外语研究,2018(3).

[6]陈海燕.浅析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中的难点[J].中国翻译,2015(5).

[7]蒙岚.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术语英译的对外传播研究[J].上海翻译,2021(3).

[8]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9]谢柯,李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英译的主体性缺失:以传播学为视角[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10]赵磊.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7).

[11]刘爽,张昆.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的议题拓展与话语建构[J].传媒观察,2021(12).

[12]谢柯,廖雪汝.“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J].上海翻译,2016(1).

[13]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符蓉,胡东.《道德经》理雅各英译本的翻译生态伦理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传播学视阈下的终南文化术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2ND01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振刚(1981—),男,汉族,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与翻译。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传播学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