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思考

2023-05-30龚秀梅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龚秀梅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缺失会使教学内容枯燥、无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教师层面,其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并从学情、生活、文本三个方面着眼,积极优化教学策略。在学生层面,其要重视本学科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文本内容。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服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立德树人;价值;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2-0137-04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因此,探究本学科的教学价值以及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但目前,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领会本学科的核心内涵,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较为肤浅,教学理念陈旧,在課堂教学实施策略方面依然固守老路,缺乏新意,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高。可见,更新教学策略迫在眉睫。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活力,带来温度,它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契合学生的学情,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还能使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易懂,更生动。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效果,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导入、生活化问题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演绎、生活化延伸、生活化融合等方面为学生开启全新的学习路径,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活泼,更有温度。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本土化创新发展,其提倡教学做合一,凸显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掌握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进行检验。可以说,生活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曾经死读书、读死书、死教书、教死书的教育理念得到根本性改变。它使教育真正围绕学生主体展开,让学生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创新素养。

2.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紧紧围绕文本、课堂、学生,一味地研读文本内容,研究学情,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展现自我,提升学习能力。其实,这种教学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帮助教师找到新的教学方向,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实现突破。如此,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就会更富有内涵,从而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

3.赋予课堂温度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教学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地向学生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接受起来就会非常困难。生活化教学能够赋予课堂教学以温度,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更有感染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有所收获。同时,学生也需要有温度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营造教学氛围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期待,形成真切的体验后,才能将直接经验迁移到学习内容中,并将直接经验的改造和发展作为学习目标。

4.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探索真理的重要途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而没有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即割裂了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联,那么,知识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生活化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可能性,让知识真正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这也是教育的初衷。只有实践才能够悟得真知,也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5.引导学生融入社会

目前,部分学生缺乏融入社会的意识,即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引导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以此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爱、自强的意识。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能真正参与理论知识的落地过程,这有利于其思想品质的提升。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不容小觑,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

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的学生并不重视,将其归为副科,认为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也缺少学习兴趣,融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生活化教学开展的主要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不断探索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性话题,激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2.课堂教学形式陈旧,枯燥无趣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同样重要,尤其在小学教育中更是如此。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而不应该是枯燥的,应该是新颖的,而不应该是陈旧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开展的又一阻碍因素便是陈旧的教学形式。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搭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二者的真正融合才有利于提升课堂实效。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陈旧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乐趣,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3.缺乏思维素养培养,局限文本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的思维素养培养备受关注。但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要性,依旧让学生跟随其思维而动,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完全依赖文本展开教学,而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素养的形成。

4.文本研读粗浅,毫无深意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好少年。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文本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读,导致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过于肤浅,而毫无深意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价值。这是因为在生活化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就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的内涵。

三、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于生活化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课标积极做出革新,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生活化教学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教学价值。

1.生活化导入,轻松走进课堂

课堂导入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非常关键,其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以轻松的方式与学习内容亲密接触。无论是從学生学习情感方面,还是从教师的教学成效方面,这种课堂导入方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契合学生的学习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文本学习信心,改变固有的懈怠心理,迅速与所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导入方式的时候,要立足生活,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生活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有多少浪费可以避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浪费现象拍成照片,在上课伊始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学们,这些照片带给你们怎样的启示?”这样的导入方式可巧妙打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触发他们的内在感情。学生能够很快将生活中的这些浪费现象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在此情感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可让知识以更简单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2.生活化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能够迁移学生的思维。在设计问题时,有的教师选择直击教学目标的方式。因为不能在短时间内自主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困扰。学生依然适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思考深入而发展。因此,在设计生活化问题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设计目标,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将思维进行深度迁移,实现知识的生活化运用。

例如,在“学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生活化问题的思考中感悟文本的思想意蕴:“在生活中,你是否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是考虑别人的过错多一些还是考虑自己的过错多一些?”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并给出各种答案。对此,教师可继续引导:“反思是事情发生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如此,学生就可以深入了解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生活化的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以学生的思维形成为主要目标,让问题成为指引学生思考生活的桥梁。

3.生活化实践,提升感悟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实践的作用不容小觑,对此,教师可以依据相关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实践,让他们能够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并在文本学习中融入情感,提升自我内在的思想道德素养。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校、家庭三方互动别开生面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让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有思想性。

例如,在“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公共秩序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遵守,如何维护公共秩序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答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购物要排队,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出校园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那么,当我们看到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时,我们该如何做呢?”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到公共秩序的生活价值,还可以提升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主体的思维发展和素养形成为目标。这样,在寻找实践内容与文本内容的关联点时,教师就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实践活动设计的依据,让生活、兴趣、活动三方融合,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4.生活化演绎,触发探究热情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演绎文本内容,从而深刻感悟文本所传递的思想内涵,让教学内容直抵人心。这样的教学活动还能够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发展,使学生在生动的演绎中悟出生活的真谛。对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以自编自演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创编情景剧。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构建故事框架。这个过程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更流畅。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生动的故事演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触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故事传递的德育内容,并借此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5.生活化延伸,提升内在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文本内容,应对文本内容作出适当的延伸,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打开,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以更灵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而生活化的延伸能够让文本内容自然过渡到生活中,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生活化的思考。在选择生活化延伸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内在修养,让拓展延伸内容能够真正为提升学生的素养服务。延伸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拓展生活案例、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等,都可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探访古代文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积极拓展教学空间,使学生开阔思维,打开思维之门。对此,教师可设计一些延伸文化活动,如“我与古代文明对话”活动,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材料的方式真正了解古代文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如“我们一起谈文明”,以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文本,因为教育本就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选择相应的拓展内容,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打开他们的思维大门,让其思维不再固化,让其思想更丰富、更深刻。

6.生活化融合,实现跨学科互动

各学科的教学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的融合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使教育成果更加显著。跨学科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关注的教学策略。在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将跨学科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根基。怎样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审美,在生活中培育良好品行,如将数学、语文、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渗透其中,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新的认知。

例如,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展开跨学科学习活动,将语文、音乐、计算机等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如在讲述有关古代传统美德的故事后,让学生书写自己的感悟,或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整理,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积累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还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现在的生活,形成个性化的生活感悟,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实现古今优秀精神内涵的对接。可见,生活化的多元融合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富有深刻性、思想性以及愉悦性。这符合学生的学情,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教育理念,学生也需要这样灵动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关注学科整合,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以多元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引导者,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内容,拓宽其学习空间,使课堂真正为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服务。对此,教师要立足长远,以生活化教学使教育回归本质,唤醒学生的社会融入感,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思维成长。教学做合一,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生活中实际地做,三者的有效融合才能凸显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才能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活化延伸、生活化问题、生活化导入、生活化实践、生活化演绎、生活化整合等策略提升教学实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庆冷.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 2022(18).

[2]蔡娇英.基于“互联网+”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成才之路,2022(17).

[3]孙林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 2022(06).

[4]马建宁.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2(09).

[5]刘志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J].天津教育,2021(26).

[6]贺传宝.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 2021(16).

[7]白玉珍.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3).

[8]杨惠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探究教学的实施困境和改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

[9]梁军彦.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甘肃教育,2019(12).

Thinking about Lif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Gong Xiumei

(Gechu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anche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Liancheng 366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he lack of life oriented teaching will make the teaching content dull and uninteresting,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timula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fore, at the level of teachers, the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life based teaching, and actively optimize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learning, life and text. At the student level, the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deeply consider the text conte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life. In this way, we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ife oriented teaching and serv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moralityand ruleoflaw; lifeoriented teaching;foster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value;problems; strategy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