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2023-05-30涂崇玉

新长征 2023年2期
关键词:个体价值观核心

涂崇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充分了解其科学内涵、深刻把握其时代价值,以此确保实践过程中方向的准确性、力度的适宜性、思想的灵活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词汇都从不同角度分别描述了基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基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基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从上述三个层面对其内涵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可,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当中取得应有的效果,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建设的前进方向。“富强”是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而设定的价值目标,即让人民都能够享有富足的生产生活状态,国家也能够在这种状态中更加强盛。国家强大繁荣昌盛,不仅仅是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富强”就是要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民主”是围绕国家政治发展的主题而设定的价值目标,即让人民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实践。人民有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利,能够对其自由发表意见,这是对民主的最好实践与反映。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不断赋予了“民主”丰富的内涵以及真实的行为体现,使得人民能够真正地当家做主。“文明”是围绕国家精神发展的主题而设定的价值目标,是指人类社会从野蛮状态进化到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特征、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个人教养的外在体现。“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思想与行为的进步、社会文化与素养的提升。是中華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软实力的体现。“和谐”是围绕国家文化发展的主题而设定的价值目标。中华民族的生存之道正是凝练在“和谐”这一词汇当中。天和才能风雨顺,地和才能五谷丰,人和才能百业旺,家和才能万事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价值诉求正在于此。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自由”是指在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外力的束缚,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既包括个体思想和意识的自由,同时也包括个体言行举止的自由。社会中每个成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及社会的需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智慧和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平等”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并不是简单量化的指个体之间要“平均”或者“相等”,而是个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相处的态度。“平等”是人们在社会当中的心理契约,是在动态当中个体所追求的价值理想状态。“平等”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微观层面的人格、机会、权利等,“平等”的最高境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趋于实质平等。“公正”即公平正义、没有偏私,是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公正”是机会平等、过程公平、结果正义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人们对公正的不断追求,才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坚持依法治国,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法律监督、法律保障体系,并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成长的道德规范。“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这其中包含着对祖国综合国力的自豪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归属感以及对骨肉同胞的亲情感,是每个个体对国家依赖关系的情感纽带,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敬业”不仅是在精神上热爱自己的职业,还要体现在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上。每一个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就是为社会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诚信”即诚实守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时要做到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诚信”是社会中人与人互动的根本保证,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素养,它影响着社会、国家的安定与团结。“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亲近友好,要求人们应进行良好有效地沟通、相互尊重;包容彼此之间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团结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友善作为促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黏合剂,在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构与维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有助于应对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我国也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国内充斥着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国际上也对我国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冲击的形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国际局势,亟需我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将其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努力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认知结构,进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

有助于凝聚社会发展合力。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体系问题是重中之重,是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价值体系这个根基不稳,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要在社会上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达到约束人们思想、引导人们行为的目的,通过人们在目标、利益、价值上的共识来凝聚社会发展合力,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对社会意识的引领与整合,使中国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助于提升个体精神境界。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中孕育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更能够在无形之中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启迪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彰显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认可,是每一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建设的稳定器、社会发展的航标灯、人民成长的助推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为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将更加坚定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昂首迈进新征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隋幸真

猜你喜欢

个体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