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建设 激发吉林乡村振兴动力

2023-05-30姚毓春

新长征 2023年2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融合

姚毓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要选择,是我国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面对城镇与乡村之间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等问题,我国作出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为我们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省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引下,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力图通过推动城乡全面融合,推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这是我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的关键。2019年,立足于农业大省的省情实际,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同时,《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出台后,我省担负起“长吉接合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并在2020年出台了《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力图努力开展实践,积极推动完成这一重大发展工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的搭建、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的健全等举措,探索走出一条突出吉林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不仅为实现吉林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找到突破口,还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为激发吉林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也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劲动能,助力吉林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年努力,我省城镇、乡村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更直观的反映为城镇、乡村发展水平指数均有所提升,且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继而使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即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城乡关系向着融合的目标迈进。具体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来看,据测算,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从2012年的0.47提升至2018年的0.59,纵向比较实现了较大的跃升;但横向比较来看,即便放眼东北地区,2018年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低于黑龙江省的0.62和辽宁省的0.66,且在全国范围内排在靠后的位置,低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均值0.66。进一步来看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发展至2021年,我省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32与1.40,即城乡二元化对比系数为0.23,与其最大值1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城乡两部门的差别还是比较大。所以,进一步聚焦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够高是其一个重要特征。

那么,为什么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然不高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融合发展系统内涉及诸多因素,如要素流动、基本公共服务、交通及通讯设施、经济发展等。由于我省目前仍然存在“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程度不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实现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程度不够”及“城乡经济发展尚未实现多元化”等问题,这影响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相比于人口、土地要素的流动,我省“资本要素的流动不畅问题”更为突出;相比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供给,“教育、医疗卫生等供给不足问题”更为突出;此外,还存在“城乡技术发展互动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及财政支撑下环境的承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所以,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是在激发乡村振兴动力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我省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仍然任务繁重,亟需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并付出巨大努力。基于此,为加快推动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立足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任务,结合省情实际,做到以下几点。

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一是要健全人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打通其自由流动的通道。不仅要通过健全人才入乡激励机制等举措,鼓励人才要素灵活流向乡村参与农业生产;还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管理机制,助力形成各类人才对农业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激发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使得人口资源要素切实成为连接城乡间的纽带与桥梁。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易,从而达到以规模化经营有效降低土地经营成本的目的,充分释放农村土地的价值,提升农业大省在全国乃至在国际范围的竞争力。同时,制定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不仅要放活土地经营权,还要规范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资源使用权的流转,减少农村土地因闲置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三是需要重点解决资本要素流动不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财政體制在城乡范围内统筹规划、深化改革,确保财政机制切实有利于乡村振兴;又要注重乡村金融体系建设,尤其注重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支农作用,搭建一套资金投入主体多元、操作规程简化、农民容易获得且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的农业农村发展金融保障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助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做好公共服务规划与政策的统筹衔接工作。既要积极探索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的可行性,又要对相关供给主体的行为加以监管和规范,通过建立监督及考评问责机制等,推动早日实现在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普惠共享,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间统筹配置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资源等。既要通过采取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等举措,提高农村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又要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加强建设、在农村公共卫生体制方面加快改革;同时,还需要推动文明城乡创建工作实现常态化等,最终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切实享受到优质平等的服务。三是要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政府主体供给责任,又要考虑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供给,最终保证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的增加,但也要极力关注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同时,将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于基本公共服务,便于有效整合与共享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资源等。

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增进城乡间交流与融通。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实现城乡的互联互通。既要探索建立规划建设体系,又要注重构建权责分明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同时,要注重长效管护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二是通过推进城乡道路建设,完善城乡交通路网。既要通过对乡村交通网进行合理规划等举措,改变乡村公路里程短、等级低、质量差等问题;又要加强建设与完善城際之间的交通连接线,不仅要有效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还要解决好城乡道路网的衔接性问题。同时,要提升并改善城乡交通综合服务能力,既要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又要实现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等。三是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机遇,逐步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既要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着力在乡村地区发展信息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智能管理和监测;又要消除城乡信息的不对称,通过充分借助数字信息、电子支付、快递物流等技术平台和行业平台,实现城乡间商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加快城乡之间各类商品的流通速度,提升城乡之间的交易效率。

以现代化新空间开拓推进城乡生产力平衡布局。一是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既要着力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为实现农业生产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提供科技支撑,继而提高农业大省开展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益乃至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又要不断探索“互联网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新模式,便于城乡之间交流与互动效应的形成。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乡村要积极通过“三产融合”的方式与城镇居民需求有效对接,打造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注重盘活乡村地区资源,培育打造乡村康养、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也可以发掘农耕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好农业多功能发展优势。三是在乡村生产、生活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尤其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并处理好乡村生态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要致力于走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之路,并努力构建城乡生态环境共治制度,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能为新时代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动力。我省也正是着眼于现实省情实际,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全面推动城乡关系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而城乡融合的全面推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城镇与乡村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新时代背景下亟需充分认识我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吉林的政治任务,将长吉接合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好,继而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省内其他地区城乡融合的推进。最终,在实践中深入探索总结出具有吉林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既为激发吉林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作用,展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未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城乡融合发展的吉林经验,从而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BJL091〕《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的成果)

(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唐   咏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城乡融合
公共服务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