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熔铸坚韧精神气质

2023-05-30王莹

新长征 2023年2期
关键词:二十大中华民族革命

王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赴陕西延安、河南安阳考察,以“红色”足迹彰显“红色”情怀,号召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立足新时代,要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断厚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红色底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强大精神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照亮复兴征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把共产主义作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面对血雨腥风的生死考验,中国工农红军在崇高革命理想的引领下完成了长征壮举。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坚定革命信念的鼓舞下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殊死斗争。面对直逼边境的战争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必胜革命信心的激励下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共产党人在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无私奉献,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绽放出更具时代性、实践性的真理光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在中华大地上变成现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上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焕发出无比强大的感召力量,让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在新的赶考路上,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真理力量引领伟大实践,以实践伟力推动理论创新,用崇高信仰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二、人民至上理念奠定复兴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百年光辉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作为奋斗目标镌刻在前行的旗帜上。南湖红船中的年轻共产党人将“必须支援工人阶级”“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写入一大党纲,照亮革命暗夜,从此中国历史翻开崭新一页。长征路上的红军以“半条被子”的淳朴感情,汇聚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伟力。焦裕禄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情怀,让昔日的风沙、盐碱、内涝地换了人间。进入新时代,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

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深厚价值底蕴,穿越百年时空,依然是复兴征程的坚韧之基。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聚焦于人民幸福生活这一“国之大者”,用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幸福梦”编织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要锚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本质目标,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追求变成生动实践。要实现发展全过程民主,充分激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铸成复兴征程上的发动机。在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汇集人民智慧中,确立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基石。

三、艰苦奋斗精神永续复兴动力

艰苦奋斗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品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以“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战斗意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壮举。白雪皑皑的东北战场上,抗联将士唱着“不要耻笑我们的破烂战袍”“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等豪迈战歌,用血性和忠诚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共和国建设史上,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喊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响亮口号,为新生的共和国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振我国威,振我军威”的赤子热情,扎根戈壁滩埋头苦干,用算盘珠子造出了“两弹一星”。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斗争中,数百万党员干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回望我们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留下了执着艰辛的脚印;眺望前行的路,必会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工业化的道路。“时空压缩式”现代化为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但也增加了破解现代化的难题。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对如何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作出的冷静思考。无论是山高路远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将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永续复兴动力。

四、勇于自我革命推动复兴伟业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革命失败教训,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揭示了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必要性,掀起了革命斗争新浪潮。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延安整风运动从思想上清除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将党锻造成领导抗日战争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强核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整风整党运动以“两个务必”敲响作风警钟,树立了以从严治党引领清廉治国的良好风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信念如磐的意志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一路走来,我们党正是凭借敢于刀刃向内的意志和气魄,才能掌握历史主动,在应对危机考验中开辟出一条自身永葆青春、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

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进一步彰显了“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但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四种考验”还将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勇于自我革命”是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答案的传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锚定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窑洞对”,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作者: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二十大中华民族革命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