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3-05-30省文化和旅游厅

新长征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旅吉林旅游

省文化和旅游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为推进文旅发展构建了新坐标、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支撑。吉林文旅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接续拼搏,坚定信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不断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以吉林冰雪文化、红色文化、黑土地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现代工业文化等题材为主要内容的优秀文化作品、优质旅游产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引领力。

大力实施培根铸魂工程。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省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界人士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精神,抓好分众化宣传宣讲,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名师传艺工程”、青年文艺骨干“大练兵、大比武”等,支持青年舞台艺术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打造新时代吉林舞台艺术“名剧”“名团”,引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德艺双馨”为追求,以创作优秀作品为根本,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落实《关于传承发展吉林二人转艺术的意见》《吉剧和二人转艺术创新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吉林二人转、京剧(高派)、吉剧、满族新城戏、黄龙戏等戏曲创新发展,集中推出一批讲好吉林故事、体现吉林文化、展示吉林风情的优秀戏曲作品,大力支持吉林戏曲以新内容、新形象、新面貌走出去。健全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做强做大“吉林非遗节”品牌,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拉近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推动“静态遗产”利用向“动态遗产”“活态遗产”利用转变,让吉林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文化更加可见可感可亲。深入开展“考古中国”“文明探源”等系列項目,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推进古长城、长白山金代神庙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深入发掘东北抗联历史,深度还原抗联创建地;加强一汽旧址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修缮;创新文物活化利用和展览展示手段方式,演绎吉林精彩。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切实把好文艺创作导向关。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实践,开展艺术精品创作攻坚,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大地上发生的火热实践和生动故事为重点,编制艺术精品创作生产题材目录。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从题材规划、创作立项、采风创作、加工提高、创排演出、宣传推广等节点,加快构建拓展文化高原、攀登文艺高峰的生态链,努力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优、品牌更亮、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吉林文艺繁荣发展新格局。与国家大剧院、东方演艺集团达成合作意向,重点创排京剧《土地长歌》《凤还巢》(青春版)、吉剧《幸福花开》和打造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粉雪传奇》等文旅演艺精品。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社会文明素养为使命任务,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特色化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均衡、设施完善、供给多元、服务高效、协同共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颁布实施《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落实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激发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活力,把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体量做大、网络织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高水平建设省文化活动中心、省美术馆、省近现代历史展览馆,持续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数字化应用,分批次实施基层数字化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文化云生态圈,打造一批“5G+文旅”、3D裸眼四折幕等更具现代感、代入感的云演播、云旅游、云娱乐沉浸体验新场景,开展特色文化服务。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做好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镇(街)创建评选工作。建设我省文化资源类数据库、公共文化云等数字平台,实现身份一体化、服务一体化、资源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一站式窗口,满足人民群众更好地获得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建设和内部运行机制创新,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面向不同文化社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工作机制。打造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书香吉林阅读季、长白之声合唱节、吉林省非遗节、消夏演出季等活动品牌,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持续开展“送演出下基层”、省级公益和低票价惠民演出,引导文化服务向基层、边境和脱贫地区倾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搭建“公共文化云”平台,创建“线下+线上”立体文化供给模式,繁荣群众文化文艺。深入实施“春雨工程”等国家级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和打造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群星奖”等示范作用,推动创作更多有力量、有筋骨、有温度的群众文艺精品。

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把促进人们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作为重要发展目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创建吉林文旅特色新标识。坚定文化自信,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加大融合制度保障、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搭载文化产品的旅游要素、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打造文旅小屋、文旅驿站;开展“跟着文物游吉林”历史文化寻访、“大学徒”吉林文化进校园,加大文创产品、旅游演艺、动漫产品等创新培育;提炼A级景区(景点)、“三地三摇篮”遗址文化符号,纵深讲好吉林故事。不仅让人们欣赏吉林自然山水的生态之美,更要通过文化品牌建设,让人们感受吉林的文化之美。

打造诗与远方格局新地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坚定推进“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双品牌战略,促进全域开发、全季挖潜、全链融合。以冰雪丝路建设为战略契机,高质量贯彻落实《关于高质量建设“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的实施意见》,将发展方向从冰雪产业、冰雪经济上升到发展冰雪文化和冰雪生活。以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节庆民俗、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为重点,谋划一批涵盖冰雪、避暑、生态、康养、乡村、红色等业态的重大文旅项目,构建“山水林田”资源和“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切实担负起打造旅游“双环线”和“万亿级”支柱产业使命。

推动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依托动漫产业园、广告创意园、长拖1958、山丘影视文化等新兴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产业示范效应和市场引领作用的企业主体。持续办好文旅投融资大会、重点客源市场创意营销、文创商品大赛等活动,有效关联带动金融投资、文创开发、产品升级、市场营销,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内容生产力,提高旅游产品及品牌附加值。通过“旅游+美食”“旅游+演艺”“旅游+民宿”等多种旅游业态,激发夜间文旅经济活力,让群众夜间有地方休闲,让文化场所、旅游景点成为游客打卡地。依托红色景区、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景点等开发集文化体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娱乐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业态,构建青少年知识成长型、成年人沉浸体验型、老年人健康养生型的全链条、全体系、群体全覆盖的文旅消费新业态。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文旅吉林旅游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游
吉林出版集团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