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千阳县:聚力优质均衡 勇攀教育高峰

2023-05-30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千阳县优先学校

千阳县是宝鸡市北部山区的生态农业县,属于国家六盘山片贫困区。近年来,千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做到“六个优先”: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满足教育设施、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希望工程,始终坚持“小县办大教育、山区县办强教育”的理念,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交上了一份山区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答卷。

制定大规划。县委、县政府高起点高标准出台了千阳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调优布局。千阳县将原有的10个学区优化、精简为现在的7个学区。每个学区镇中心校管辖1-3个学校,改变了以前学校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零散落后状况。学区内实行“管理策略、共享设施、教师调配、师资培训、课程规划、教研活动、组织备课、质量监测、评价激励”等九个统一。二是调大规模。盘活现有镇村学校存量,新建学校扩大城区学校增量。改扩建启文小学,让百年老校重获新生,焕发生机。消除了农村学校弱、城区学校挤的问题。三是调整区域。根据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上学需求和学校学位实际,划分服务区,服务半径缩小1公里,学生就近入学率达到100%。将农村学校学生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实施大投入。县委、县政府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放松。一是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全面实现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三个增长”。“十三五”教育经费投入比“十二五”末翻了两番。“十四五”以来预算内教育经费和教育事业费占全县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57%以上。二是教育项目优先支持。在全县整体规划中优先布点教育项目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让路。规划建设了燕伋小学、县体育馆、县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高标准的教育大项目。十年来,累计投入教育项目建设资金13.5亿元,完成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校园环境和运动场建设,农村薄弱校改造等教育项目200多个。三是教育资源优先配置。高标准装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施,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三通两平台”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实现了校园网络、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系统、智慧黑板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彻底改变了偏远地区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落后的局面。

促进大发展。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率先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加大教师招录补员力度,持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适当向农村两类学校倾斜。开展名师结对培养、全员岗位练兵和带教、支教、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近年来,招聘补充教师430余名,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63人,培养义务教育学校“三级三类”骨干教师365人。二是提升学生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实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拓展“课后课堂”,全县义务段参与课后服务学生、教师、学校达到100%。一校一案开设知识拓展、答疑解惑、兴趣培养三大类150多种课后服务科目。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艺体素质、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红山中学、启文小学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一、二等奖;培养出了亚运会皮划艇冠军苏辉,全运会竞走亚军倪媛媛和倪婕、倪文娟、周洁、张红丽等国家级运动健将。延伸“社会课堂”,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就近到县内海升、森宝蜂业、千湖林海等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示范点等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三是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以作业革命为突破,以名校创建为抓手,培育名校长、塑造名教师、培养好学生,打造全省教育名县,促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名校+”战略,推进“一联一”工程,以城带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事业从外延式向内涵式深化,向课堂要质量,優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能。从强化队伍、补齐短板、品牌引领等7个方面20条措施,落实教育质量提升、考核、激励干事创业三个意见和教师绩效考核一个办法,建强机制,全面推行教育质量三级包抓责任制。近年来,群众对千阳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攀升,2021年公众满意度测评为92.31%,位居宝鸡市13个县区之首。(陈谌 何鹏)

作者单位:宝鸡千阳县教育体育局

猜你喜欢

千阳县优先学校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千阳县文化馆传承人培训
千阳县剧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学校推介
优先待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