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理论视角下高铁类交通报道研究

2023-05-30向柳遐

新闻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高铁

向柳遐

【摘    要】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人民日报》2017-2022年高铁类交通报道的传播内容展开研究,运用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探索高铁类交通报道的特征,如重视多元议题设置、多元叙述方式;讲好交通故事、强调正面宣传;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增强阅读体验等。丰富交通报道研究,对媒体优化传播内容、建构中国高铁形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民日报;高铁;交通文化传播;框架理论

随着中国铁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国高铁作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出现在了国际舞台,有关高铁的交通报道也成为受众了解交通信息、把握交通动向、学习交通文化、感悟交通精神的重要载体。

《人民日报》是国内最早进行高铁类交通报道的主流媒体,同时也是我国极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党报,在“讲述交通好故事,传播交通好声音,树立交通好形象”方面起到榜样作用。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人民日报》2017-2022年高铁类交通报道的传播内容展开研究,运用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索高铁类交通报道的特征,希望能丰富交通报道研究,对媒体优化传播内容、建构中国高铁形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思路

2017年6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标准动车组“复兴号” 在京沪高铁线正式双向首发,标志着中国高铁由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有效把握国家主流媒体对于关系国家大事和百姓民生事件的态度和声音。[1]本文以《人民日报》有关高铁的交通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其2017年10月21日—2022年9月3日间发布的有关高铁的193篇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量化、系统整理。

本文以学者臧国仁三层次框架为理论依据,从主题框架、结构框架等多角度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定量统计和分析。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的具体写作思路、特色传播内容,本文在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从话语框架角度进行话语分析,分析《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的特点与报道经验。

二、《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框架分析

(一)高层次框架:设置多元议题,强调正面宣传

本研究在《人民日报》官方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时间顺序排列的方式搜索到有效样本193份,其中2017年有关高铁的新闻报道数量为13篇;由于受“建设交通强国”“复兴号”高铁品牌策略建设的影响,2018年高铁报道升至60篇;而受新冠疫情及其他因素影響,2019年、2020年高铁报道数量降至37篇和36篇;2021年28篇、2022年截至9月为19篇。

报道主题方面,本研究将高铁类交通报道分为中国形象、建设成就、产业发展、高铁政策、高铁民生、科技人才6个主题。中国形象主题是指通过描写高铁发展来体现中国的整体交通成就、建设风貌的内容;建设成就主题是以高铁建设成果为主要新闻事实的报道,如高铁通车、联调联试等;产业发展主题是以高铁产业、行业成绩为主要报道对象,如高铁5G全线覆盖、定价机制等;高铁政策主题则主要介绍了新近发布的高铁政策、与政策相关的行业信息等;高铁民生主题,主要报道了高铁对社会民生的影响,重点关注高铁对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人才主题则是典型人物报道,通过对高铁技术工人事迹、成就的描述,彰显高铁品质、把握时代精神。

其中,以“建设成就”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有119篇,占比最大,达61.7%,如《“复兴号”新型动车组亮相》《京张高铁,冰雪之旅》等,体现了我国高铁路网建设日新月异、蓬勃发展,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也彰显了我国交通强国形象。其次,以国家形象、高铁民生、产业发展为主题的报道分别有26、18、17篇,分别占比13.5%、9.3%、8.8%。这类新闻报道侧重描述高铁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影响,说明交通建设始终与国计民生有关,三个主题几乎同比例的数量安排也体现了《人民日报》在选题设计上的一种平衡。“科技人才”主题报道数量为8篇,占比4.2%,通过对人物故事的细节描写,为报道注入人文关怀,体现了“讲好交通故事”的传播要求。而“高铁政策”主题报道较少,占比2.5%。

报道倾向方面,将“积极”“中立”“消极”作为分类指标,“积极”倾向表现为报道内容正面、情感色彩积极,出现“干劲十足”“领跑”“释放活力”等积极词汇较多;“中立”倾向表现为积极词汇较少,内容相对更客观,让受众客观解读高铁风貌;“消极”倾向表现为报道中反思性内容较多。在所有样本中,“积极”倾向报道数量达165篇,占比85.5%,“中立”倾向报道数量26篇,占比13.5%,“消极”报道数量2篇,占比1%。由此可见,《人民日报》以“积极”立场报道高铁最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高铁建设成就较为显著,另一方面,从积极向上、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层面对高铁产业进行报道,也有利于树立交通文化自信、使受众正确认识我国高铁建设成就;而“中立”立场则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呈现新闻客观性的本质要求;“消极”立场的报道数量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高铁交通发展势头好、重大动车交通事故较少;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多采用正面报道的形式,能起到定盘星的作用。

(二)中层次框架:多重叙述方式,讲述高铁故事

1.中层框架建构

框架理论的定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有关基模的认知,盖姆森认为新闻框架就是新闻报道建构中,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安排体现作者和新闻媒体的中心思想。荷兰学者梵·迪克认为,可以用新闻格局、语义宏观结构等专用概念来对新闻文本进行结构分析。[2]关于新闻事实的选择安排,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在框架理论中,框架的“限定”作用能体现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层次框架由主要事件、历史、先前事件、结果、影响、归因以及评估几个环节组成。[3]

结合《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本文将样本内容的中层次框架进行类目建构,分为主要事件、先前事件、结果、经过、评估5类。“主要事件”指以高铁为核心话题展开的报道,如高铁路线开通、高铁产业发展等,与高铁主题密切相关;“先前事件”指与高铁内容有关的新闻事实,如高铁建造背景故事、科技产业等,常作为高铁新闻的背景展开叙述;“结果”指高铁作为“建设成就”“产业成绩”等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突出强调高铁产业的成绩、经济民生福祉,如铁路网建设蓝图等;“经过”指通过对某些过程的描述,展现出高铁新闻的具体风貌,常以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的方式表现出来;“评估”指作者对高铁未来发展、当下成果作出评论或预测,多以时评或引用他人观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2.内容统计分析

通过类目建构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以“主要事件”为核心结构的报道有180篇,其中“经过”“结果”“评估”与“主要事件”交叉结合,分别占比9.7%、11.8%、2.5%,即高铁报道框架主要通过叙述经过、陈述结果以及少量评论或预测的形式展现。如《肉夹馍上高铁(2018春运一线)》《高铁司机是怎样炼成的》是典型的“主要事件+经过”叙述,通过对高铁售卖特产、高铁司机训练过程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高铁故事,对高铁春运、高铁出行的大量描写也将高铁民生向人民生活推近。“主要事件+结果”的典型报道有《泉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主塔封顶》《京港高铁合肥至安庆段开通运营》等,此类报道侧重呈现高铁的建设成就、产业成绩,通过数据、图片的形式直观展现成果。“主要事件+评估”的报道有《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雅万高铁是我们共同的骄傲”》等,这类新闻的主要内容侧重强调权威人士观点、发言,有时直接以评论的形式出现。

《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结构多以“主要事件”存在,体现高铁作为核心话题在议题选择中的必要性,而“结果、经过、评估”等多样化的叙述结构则体现了媒体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主要事件+结果”结构直观呈现了高铁建设成就、实时进度,强调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记录成绩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的决策提供依据,大大提升了高铁报道的“时度效”。“主要事件+经过”生动形象地叙述了高铁发展的有关历程,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提升受众阅读体验。“主要事件+评估”则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对高铁建设的预测或评估有利于树立交通文化自信。

(三)低层次框架:客观呈现本质,增强阅读体验

1.标题特征:主题鲜明,内容客观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是以最简洁醒目的形式强调新闻内容,标题的形式、语言、表达特征也是媒体写作的突出特色。本文对选取的《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对样本标题进行关键词筛选,进行词频和TFIDF分析。

在标题关键词的内容分析中,“高铁”“运营”“中国”“开通”的热度居高不下,在TFIDF分析中,TF-IDF用以评估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字词的重要性与它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运营”“全线”“开通”的TFIDF值均达到4以上,“运营”的TFIDF值达到4.972。

如《3000公里新建高铁投入运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黄杭高铁开通运营》《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开通运营》等标题多次出现高铁运营开通等新闻事实,用简洁、直观、客观的语言点明新闻事实、强调了报道重点。除此之外,《高铁站傍小山村》《京津城际开启高铁时代(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复兴号”新型动车组亮相》等标题未有标志性关键词,但仍是强调高铁开通运营事实的新闻报道,也是能够直观体现高铁路网建设成绩的样本。

此外,主副标题的融合运用在强调重要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背景、细节、事实进行补充、说明、升华,如《智能的京张高铁,什么样?》的副标题“北斗导航系统→350公里时速→自动驾驶”对高铁的性能特征进行了说明;《让中国高铁领跑世界》的副标题“我国高铁装备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梁建英”则体现了该报道是从人物视角出发讲述高铁故事;而《现代综合运输 迈向更高效率(构建新发展格局·关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副标题“優化通道布局,升级物流网络,强化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则对高铁建设的发展意义进行了升华。一方面,“开通”“运营”等词的高频率使用是对我国高铁建设蓬勃发展的客观呈现,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事实,具有极强的新闻时效性;另一方面,对交通建设大量的正面宣传,为我国交通建设描摹宏伟蓝图,有助于树立交通文化自信。

2.修辞风格:运用多种形式,增强阅读记忆

在样本中,运用多种修辞风格的标题、文本内容的报道居多,多采用对仗、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对标题内容进行刻画,使高铁类交通报道的标题生动活泼、风格鲜明,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喻是新闻标题制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在高铁类交通报道中,将高铁或与高铁有关的事物比喻成另一事物,具有特殊象征意义。例如,《护卫高铁的“脑科医生”(新时代的奋斗者)》中将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把关人比作“脑科医生”,不仅强调了重要人物对高铁建设的突出贡献,也打下讲述交通故事的基调。

拟人手法的运用,能够帮助受众阅读理解、提升阅读兴趣。例如,《让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东方之珠”,迈入高铁时代(一线视角)》将中国高铁比作世界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领跑人,帮助受众理解中国高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发展前景。

对仗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将“硬新闻”软化。例如,《一线穿秦岭 半日川陕还》《高铁开进沂蒙山 脱贫安上加速器》等对仗式标题将路网建设的事实以诗意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体现了媒体人的写作水平,也将高铁形象具象化,飞驰的高铁客车形象跃然纸上。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铁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高铁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业,对其的报道影响着受众对高铁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高铁类交通报道的框架研究,总结其报道特征有:重视多元议题设置、多元叙述方式;讲好交通故事、强调正面宣传;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增强阅读体验等。报道在保证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多元议题细分、多样修辞手法、多种表现形式将有关高铁报道生动形象地传播给受众。因此,阅读体验、传播价值应是今后考量媒体新闻写作的重要因素。

注释:

[1]李虹君.《人民日报》对中国高铁媒介形象的建构研究(2006-2015)[D].西华师范大学,2017.

[2]冯·戴伊克.话语 心理 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作者: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高铁
高铁时代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高铁会飞吗
人地百米建高铁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