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史融入高校中国特色通识教育体系的思考

2023-05-30陈廷煊张洪雷

成才之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科技史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陈廷煊 张洪雷

摘要: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课程之间缺少联系、教学效果欠佳、教育人才不足等问题。科技史先天具有通识教育的功能,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社会思潮日渐多元的当下,为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进步意义的理解,缓解专业教育造成的广度不足、社会性欠缺的矛盾,教师需要将科技史融入中国特色通识教育,有针对性地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要开设科学类通识、专业通识课程和多元的实践课程,提高教育成效,以满足现实需要,从而培养面向未来的“通识”人才。

关键词:高校;科技史;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3-0021-04

高校将科技史融入中国特色通识教育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完整人”的基本目标。本文以中国通识教育的特殊性為出发点,明确何谓中国特色通识教育,梳理将科技史融入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合理性、必要性,继而根据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提出短期内将科技史融入其中的现实方法。

一、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根源

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聂保平认为,广义的通识教育包括孔多塞所区分的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在当下的中国高校中,前者大致属于思政课领域,后者基本与常识意义的通识教育相关,是狭义的通识教育。就狭义的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而言,有两个意味不同目标却一致的说法,一是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指的是人经由通识教育可以成为完整的人;二是完整教育(All-round Education),指的是为人成为“人”而重视知识的整体性接受。在这两种说法中,前者针对个体的局限,后者针对专业分化后知识的局限。关于通识教育的两种说法,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克服各类局限性对人的影响,促进人更好地发展,培养合格的国民。因此,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来看,中国与西方的通识教育应当是统一的。

从通识教育的实现形式和教学内容来看,中国相比西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体系以及起到通识教育作用的课程及其教育内容具有特殊性。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在《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中认为:通识教育是“人际间必需的连接和共同的基础(necessary bonds and common ground)”。我国教育体系中作为“共同基础”的课程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各学科所教授的具体内容)、职业或高等教育中的思政课以及课外实践活动与学习。

第二,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目标具有特殊性。西方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典的“自由教育”,后者的目的在于“造就自由人”,即思索和追求美好人生的人,对于自身、对于自身在社会和宇宙中的位置都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人。20世纪40年代,美国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继承西方文明、对美国社会承担起责任的一代,其教育目的之一是让下一代理解西方社会发展与延续的历史。中国的教育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情,国情决定了通识教育内容和目标。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史,决定了中国通识教育内容上的特色。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的通识教育事业属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科技史通识教育应是在中国当前强调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面对全体公民的以学生群体为主的,分层级,有专业针对性,并且综合各学科发展史、各类关键技术发展史、总体科学发展史和新中国经济社会史的特色科技史通识教育。

二、科技史融入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合理性

科技史的哲学本性决定了它先天具有通识教育的功能。科技史全称“科学技术史”,是描述和解释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以及研究其与政治、军事、经济、工业、文化、哲学等各个社会领域之间历史互动关系的学科。尽管学科内部有科学史和技术史的区分,但是其研究的根本目标在于勾勒一幅科学技术发展的图景。科学技术史所呈现的内容正是不同的特定历史境况下,社会各领域实体之间所发生的互动。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史就是关于科学技术实践的历史。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社会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历史来检验。历史学也是一种社会科学,一方面它描述经验性的历史图景,另一方面它概括这些经验性的陈述,还有的用一定的历史规律或者具有普遍意义的社科规律来描述历史。科技史虽然在学科分类上属于理学(有些学校也可以授予工学、农学、医学学位),但是它其实是用历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在许多科技史家的眼里,科技史应当属于历史的范畴,科技史的研究属于历史研究。而科学与技术本身却具有一定的唯一性,二者在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统一的历史事实。这种历史事实本身就是宝贵的经验材料,并具有总结和检验规律的价值。这为通识教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源。

当前,经济发展与产业竞争逐渐在国际乃至地区、集体、个体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而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有直接的关联。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先进企业及其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的薪资也与行业和企业密不可分。上述经济因素在广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职业、作出人生规划等重要决策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行业的兴衰与企业的发展,都与技术,或者说与应用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当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结,对于学生、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具有极大的价值。韩启德院士指出,科技发展要重视科技史研究,要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科学文化建设、国家科技自主创新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三、科技史融入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同时,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新的科学发展模式促生新的文化,新的文化需要新的教育模式为基础。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数达到了10.32亿,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习的地点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理解这一变化以及如何树立未来的目标,已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重点。

当前,我国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科分化较为严重,尽管多门“小学科”能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不足,且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下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认识。现代科学是在西方传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形成,其背后的科学概念线索、科学精神是不变的。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概念和科学精神向最广大受众的扩散和传播,科學精神不仅仅出现在关于自然研究的专业领域,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科发展的背后,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是科学概念社会化。西方当前面临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分裂、反智主义的抬头,都是国人需要警惕的现象。当面对“复杂的”科技时,一些人没有自我鉴别的能力,容易听信谣言,盲目抵制。而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求人们对科学技术有着理性的认识,不给谣言留下传播的空间。因此,高校要将科学技术融入现代工业文明,形成整体性的、协同发展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尽管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西方国家仍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散布一些虚假信息,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广大师生要树立文化自信,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文化特别是观念文化既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能动反映,又是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精神力量。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自己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着独特的文化创造,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文化自信的根源,就在于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我国的史实相结合,将我国取得的成就解释清楚。而通过中国特色科技史阐明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独特的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后,会对学生理解我国政治的先进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现阶段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属于两种不同的理念,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我国高校基本以专业教育为主,也开设了很多的通识课程,但其与课外实践或者其他形式的学分考核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总体来看,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有很多高校将通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重视程度不足。例如,有一些高校公共课与专业课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学分,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远小于专业课。有一些高校通识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学分没有什么区别,要求通识类课程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课外实践活动也修满一定的学分。还有一些高校从德智体美劳的角度开设了艺术鉴赏类课程,将思想、体育等放在实践学分要求的类型中。这样,就导致大部分人认为除了专业知识外,重要的就是实践活动,使得通识教育没有了立足之地。

2.课程之间缺少联系

部分高校的通识类课程,一般分为自然与人文两类。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求人文类修3门课、自然类修2门课。对文史哲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人文类修2门课、自然类修3门课。学生把这些课程修完了,即达到了要求。这样,就使得有限的几门课之间的联系难以得到保证,每门课的内容各自为政,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3.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通识教育课程往往由诸多学科的介绍性课程构成,基本由校内各专业的教师开设,虽然课程覆盖全校,但是教学效果欠佳。部分教师对其他专业的情况了解不深,讲课时泛泛而谈,难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帮助其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达不到“通”的效果。有些课程内容虽然有趣,但与其他理论知识太过脱离,更类似于业余技术课程。

4.通识教育人才缺乏

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人才缺乏,即使开设了相关的课程,部分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认识不足。在专业方面,我国有科学教育专业,但是科学教育对内容的广度、深度、系统化程度的要求比较低。对于通识教育,部分课程开设教师或管理教师没有“培养什么人”的思考,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科技史融入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现实途径

1.作为思政类公共基础课内容的补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其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在学生心中构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与认可。理性认识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撑,政治思想的理解需要经验素材。目前来看,最容易接触到的经验素材就是各种现代产品。产品是如何生产的,工厂是如何运行的,产业是如何发展的,技术路径又是如何竞争、淘汰的,最终才形成当前的产业结构?这就要求科技史应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学生去思考关于科学、技术、产业、物质财富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综合来看,科学史有内史、外史之分。所谓内史,是把科学当作一种知识,研究它的积累过程,特别是正确知识取代错误和迷信的过程。所谓外史,则是把科学家的活动当作一种社会事业,研究它的发展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外史最早由科学家赫森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发表的论文《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为肇始。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外史具有很深的渊源。以科技史的研究成果作为课堂理论的补充,能大大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此外,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面临着十分尴尬的现状。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目标应是帮助学生树立对于科学的基础观点,明确科研的哲学背景,但往往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从通识的角度串联其知识点,是一条可行的近路。

2.開设科学类通识、科技与文明课程

通识课程能够与高中的数理化生乃至政治、历史的知识相照应。高校开设科学类通识、科技与文明课程,能培养文科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理科生的人文素养,将文科、理科与知识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既要将社会现实与生活相结合,又要将国家战略与理论相结合;既要讲述历史,又要介绍技术。在近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中,相关人员要在探讨我国的经济成就中注重工业的发展方式,注重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合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开设专业内史、学科史课程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开设专业内史、学科史课程。专业知识的体系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呈现逻辑,一种是按照一定的理论逻辑,一种是按照学科历史发展的逻辑。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学科问题以及相关学者的工作成果,教师要把这两种逻辑串成一条线,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对不同专业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科技史中寻找相关发展线索,据此开展方法论的研讨。这种类型的“内史”还能够讲述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向往。爱因斯坦的研究是在专利局任职期间完成的,而他获取学术前沿知识的方式就是阅读期刊以及自己的思考和积累,这对于科研工作者反思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此外,教师也可在科技史中融入专题史或专门史的内容,结合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科研工作的艰辛与荣光。

4.开设多元化的实践课程

近年来,各类课外培训比较流行。各专业、行业相关人员在线下开设各类兴趣班,在线上开设视频网课、大学慕课、交互式网课、社群网课等。这就使知识的传播不再局限于高校内部,变得更加多元化,教育机构、企业课堂、开源社区、个人新媒体平台都成了知识的传播中心。因此,高校要集中师资力量,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多元化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具体化。

六、结语

总之,高校要深刻理解技术变革与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开展中国特色科技史通识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为高校教师,则要全面、深刻分析中国特色科技史的发展历程,通过通识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健全学生的人格,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通识”人才。

参考文献:

[1]聂保平.通识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与现实使命[J].南京社会科学, 2020(11).

[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关增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4]吴以义.什么是科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2020.

[5]余卫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再探讨[J].中原文化研究,2021(04).

[6]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Though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Tingxuan, Zhang Honglei

(School of Medical Humanities·College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lack of links between courses, poor teaching results, and lack of educational talents.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herently has the fun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era of increasingly fierce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s,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of insufficient breadth and social deficiency caused b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integrat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gener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urposefully enrich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general of science, general of specialty and diversified practical course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so as to cultivate "general" talents facing the future.

Key words: universities;historyofscienceand technology;generaleducation;personneltraining

猜你喜欢

科技史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硝板上的文明——漫谈千年运城盐池科技史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科技史教学探究——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瓷器凝结的科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