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岱考古"走向辉煌

2023-05-30张媛媛

山东画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地田野考古

张媛媛

二〇二二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王守功作为主持人,现场见证了新一年度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的揭晓。看着到场的四十余家媒体,他感慨颇深:曾经少有人问津的考古,如今正受到万众瞩目。

﹃考古已经走向公众了,公众对我们有知情权、监督权。﹄二十六年的考古业务工作和十一年的考古管理工作,让王守功对山东考古的发展有自己的认识,而从一个单纯的考古工作者到后来的管理者,在身份变化的同时,王守功对考古的思考也在发生变化。当下,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让山东﹃海岱考古﹄的品牌越来越亮,让山东考古的辉煌持续延展开来。

从默默无闻到初露锋芒

1985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王守功进入当时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那时,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考古是什么。“我们是考古队的。”王守功和同事们常常需要给人们解释什么是考古。他们有时还需随身携带陶片,向村民们说明他们要寻找的东西。有村民甚至觉得:“原来他们是烤瓦碴片的。”有一次,他们在宾馆开发票,“报了‘考古队,服务员很快开出了‘烤骨队的发票”。

除了公众对考古的陌生,王守功和同事们还需要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在滕州薛国故城的发掘工地上,他把床单、被子反复洗了三遍,还是不干净;在临淄后李工地,他们把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大队院子当作驻地。当时,在他们考古圈流行着这样一首自嘲的顺口溜:“有女不嫁考古郎,一年空守半年床。有朝一日回家转,带着一包脏衣裳。”

那时,年轻的王守功常年待在工地。在临淄后李遗址挖掘工地,他待的时间最长,前后近三年。这里不仅是王守功职业生涯的重要篇章,也是山东考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山东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遗存,并将其命名为后李文化。同时,他们还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大型墓葬及陪葬的车马坑,这一发现入选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世纪90年代,山东考古虽然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但当时整个行业的被关注度依然很低。“那时候,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老专家们四处转悠,看好哪个项目,就让他们提交材料。”而如今的评选,竞争之激烈,让每一位考古人都倍感压力,有的省份甚至为此出台了奖励政策。

从早期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乡村之间,到后来终于拥有了一辆可以定点接送的汽车,王守功和同事们的工作条件一步步改善,但田野中的风吹日晒依然是他们工作的常态。在这群考古人的默默努力下,章丘城子崖、临淄车马坑、大汶口遗址等考古发现,慢慢走进了大众视野。

从人员稀少到日臻完善

丰富的史前文明遗存和山东考古人的不懈努力,使山東考古在全国考古界一度名列前茅。但进入21世纪后,“山东的考古工作不再走在全国前列”。在王守功看来,“不是考古人不努力,而是当初的相关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山东省文物考古队伍发展缓慢,他所在的考古所,从20世纪80年代建所之初到2017年,近三十年编制一直维持在40人。“其他单位的人员也少得可怜,那时山东所有的考古人员加起来也没有河南洛阳一个地市的考古人员多。”

2011年,王守功被调到山东省文物局(2018年合并至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从事文物保护和考古管理工作。他把在考古所进行了多年的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推广到了全省。“每一级都有自己的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每个项目都可以在会上展示,这也是考古项目走向公众的一个窗口。”此外,他们还加强了考古工地的规范管理,对各地的考古工地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考古工地按标准实施验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的考古工作越来越规范成熟。2017年9月1日,在全省考古工作会议上,“山东考古再创辉煌”的口号被提出。也是在这次会上,曾经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升级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数量由40个增加到了80个再后来到120多个,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年,山东还开始了五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优秀工地的评选。

从努力耕耘到走向辉煌

2021年4月28日,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共11条,擦亮“海岱考古”品牌位列其中。“每年评选一次的五大考古新发现和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十大田野优秀考古工地是我们擦亮‘海岱考古品牌的具体措施之一。” 提起五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今年评审之一的王守功说:“现在的评选很难,优秀的项目特别多,去年考古项目有1700多项,进行考古发掘的有130余项。”

无论是全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还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名额都有限,难免会有优秀的项目“落榜”。2019年,滕州西孟庄遗址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中,以一票之差落选。这让王守功感到非常遗憾。在他看来,考古不是比谁挖掘的宝贝多,更重要的是在单位面积内提取更多有用的历史信息。“在西孟庄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址排列规整,聚落结构成熟,意义重大。”为了这一重大历史发现得以更好地保存,当地的工程建设还特意为此更改了施工方案,虽然增加了工程预算,但建设单位对文物保护十分支持,这让文物工作者倍感欣慰。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很多古代遗址和墓葬都是因建设工程项目而被动发掘的。在王守功看来,考古有时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山东地下文物丰富,在33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地下文物16000余处,约占50%。“从考古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控制发掘,因为只要动它就会有损坏” ,但从课题研究的角度,主动发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2023年,山东共获批16个考古项目(主动发掘),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获批数量较多的省份。

2017年,章丘焦家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滕州岗上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还有距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仅一步之遥的滕州西孟庄遗址、定陶十里铺北遗址……山东考古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山东的田野考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从提出“山东考古再创辉煌”的口号到现在,5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王守功认为山东考古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课题意识贯穿田野考古始终,考古工地的基础建设得到改善,考古规范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升,年轻一代不断成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考古成果异彩纷呈……可以说,“山东考古正在走向辉煌”。

(未署名图片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猜你喜欢

工地田野考古
希望的田野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三星堆考古解谜
波比的小工地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
热闹的工地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