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人名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重构实践研究

2023-05-30徐云知郁玺

中国教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徐云知?郁玺

【摘 要】本文基于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践,融合专家点评、教师互评及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从整体感知、称谓变化、人物角色、明暗线索及名著改编五个方面入手,重构名著教学,力图在还原作者本意的基础上彰显名著在学科育人中的魅力,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探寻新路。

【关键词】名人名篇 教学重构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多有名家名篇,名家名篇中又多篇幅长者,如何长文短教、推陈出新?这个问题常常让年轻教师困囿其中,让成熟教师百思难解。本文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教—学—评合一,学—思—行并重”的真实语境出发,整合教师的课堂实践和教研员的课后点评,尝试重构名人名篇的教学,力求将老生常谈的篇目结合学生与时代特点翻出新意。

一、基于整体感知,重构小说分层解读

这篇小说共49个自然段。传统教学依据“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发展程式把这篇小说分成四层:1~4自然段为第一层,写菲利普一家“盼于勒”;5~19自然段为第二层,“夸于勒”;20~47自然段为第三层,“遇于勒”;48~49自然段为第四层,“躲于勒”。教师通过逐段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于“盼”和“夸”中的期冀、于“遇”和“躲”中的失望,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归纳出菲利普夫妇唯“财”是举的性格和唯利是图的形象,对于勒产生惋惜和同情之心,进而批判当时社会“以钱为本”的价值观。

将文章分四层既符合小说发展进程,也将人物形象切割得整整齐齐,但这种程式化的分层易将整篇文章“碎片化”。

本次教学重构依据“整体感知”的学习规律,将小说“基于金钱的亲情变化”分成两层:1~19自然段为第一层,铺垫、蓄势;20~49自然段为第二层,冲突、结局。第一层包括“盼于勒”和“夸于勒”两部分。菲利普夫妇因为“盼”所以“夸”,也因为“夸”才更加“盼”。这是一个什么逻辑?菲利普夫妇认为于勒挣钱了,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了,有可能还债了,能还债的人自然就不再是“花花公子”,而是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亲人。第二层包括“遇于勒”和“躲于勒”两部分。菲利普夫妇因为“遇”所以“躲”。遇见于勒后发现落魄的他无法还债,一旦被未来的女婿发现,还可能给这个家庭带来更大、更多的麻烦,于是于勒不再是“亲人”,而成了“不会有出息的”“讨饭的” “流氓”,是跟他们没有关系的“小子”“卖牡蛎的”“那人”。

由此可见,无论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变化,都是基于金钱而非亲情,有钱则亲情在,无钱则亲情无。用“基于金钱的亲情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整篇小说解读起来更加入情入理、合情合理。

二、基于称谓变化,理解情感褒贬色彩

称谓的变化既反映了当前语境中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反映了说话者的情感变化,更折射出当时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作者通过称谓变化赋予词语以褒贬色彩和情感指向,使文章摇曳多姿,极具代表性。

1.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谓的变化

文章一开始介绍菲利普家的陈年旧事时,称于勒“坏蛋”“流氓”“无赖”,因为他“当初行为不正”“在生活困难的人家……逼得父母动老本”,这样的称谓对于勒来说是“罪”有应得。之后,于勒来信说“他赚了点儿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一位船长侧面证实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于是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好人、有良心的人、达夫朗什家的好子弟,跟所有达夫朗什家的子弟一样公正无欺了。称谓的变化既刻画出菲利普夫妇势利眼的一面,也表现出他们对世俗的认同以及小人物未泯的善良。但世事难料,在船上意外地遇见了卖牡蛎的于勒,菲利普夫妇在推断出他无法还债难兑诺言之后,不但对他恢复了“流氓”这一称谓,还加上了“贼”“讨饭的”“小子”等称呼。“贼”显然是旧事重提且恨意未消(“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讨饭的”是对于勒当下生活窘况发自内心的厌弃;“小子”则是舍弃亲情将自己置身事外的同时,又施以旁观者的鄙夷。作者四两拨千斤,寓辛辣讽刺于称谓变化,笔法老道,入木三分。

2. 主人公“我”对于勒称谓的变化

小说高潮部分,当“我”站在那个有着一双“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有着“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而且“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于勒面前时,对他的称谓有三个:“我的叔叔”,是“我”和于勒血缘关系的常态称谓,相对中性;“父亲的弟弟”,表面上是父亲和于勒血缘关系的常态称谓,实则蕴含着对父亲遇弟弟后发现其落魄而躲弟弟的轻微不满;“我的亲叔叔”,一个“亲”字将“我”不以贫富论亲情之可贵一步到位地点出。全文的点睛之笔是“我”给了于勒十个铜子小费,以及之后于勒的谢言和母亲的怨言。“我”虽无力帮叔叔但仍尽力,毕竟和叔叔是有血缘关系的;叔叔道谢时是穷人接到施舍时的语调,蕴含着“我”对叔叔深切的同情;“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怨言脱口而出,可见母亲对钱的心疼程度,“流氓”既有母亲对于勒欠债难还的不平,又有对其收“我”给的小费的咒骂。

三、基于人物角色,理解底层小人物的悲哀

小说第一人称“我”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叙事,虽对“我”着墨不多,但基于“我”和其他人物的关系移情换角,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小人物的悲哀。

1. 基于菲利普的角色

菲利普既是“我”的父亲,又是于勒的哥哥。父亲觉得卖牡蛎的像于勒,“奇怪”一词,写实中略带调侃,半信半疑中又担心疑假成真,遂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讲出来,本想消除心理上的疑惑却因太“像”而越难消除,于是對船长旁敲侧击,终于确认就是于勒时,接连发出两声“啊!”,第一声是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第二声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原来如此”透着无限失望;“我早就看出来了”既有事与愿违的怅然,也有真相大白后的绝望,更有前尘往事积攒下的愤慨。父亲被这“飞来横祸”吓得失魂落魄,不敢认弟弟,担心他的窘况会影响二女儿的婚事。

2. 基于菲利普太太的角色

菲利普太太既是“我”的母亲,又是于勒的嫂子。对于勒的态度没有父亲的含蓄委婉,因为她本就对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嫌夫贫对其少尊重,不得不量入为出、节俭度日以维持基本生活和起码的体面。当父亲把遇见疑似弟弟的人这件事告诉母亲并让她去确认时,母亲的反应是由懵(“哪个于勒”),到

怕(“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再到担心得哆嗦(“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待确认是于勒后,她一边安慰丈夫(“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一边想着对策(“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她虽然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而对丈夫冷嘲热讽而且依旧虚荣,但为保女儿婚事,她拒认于勒,这种无情显露无遗。

3. 基于于勒的角色

于勒既是菲利普的弟弟,又是“我”的叔叔。年轻时因行为不正糟蹋钱,而被“送上从勒阿弗尔到纽约的商船”。人可以穷,也可以经济上不帮助他人,但不能骗人。于勒骗的人之中既有他的父母,又有他的哥哥菲利普。早期大家骂他是因为他的欺骗行为,这种行为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遭人批判、抵制和唾弃的。当于勒在两次来信中明确表达了补偿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赚了点儿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我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后,大家的态度不但完全改变,而且对他回来充满期待。但事与愿违,于勒被打回原形,以至于“近乡情更怯”,虽然“他在勒阿弗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哥嫂既然能认出他,他肯定也能认出哥嫂,他没有选择相认,这意味着他已改邪归正,不愿意再去拖累他们,再去欺骗他们,再去占他们的便宜。一个人可以无所成就,也可以不富有、不帮别人,但不坑人、不骗人、不故意或恶意地去拖累人,人们对于这样的贫穷应持一种温暖的、包容的态度。今天重读于勒,我们在理解底层小人物悲哀的同时,也应体会到这一层现实意义。

四、基于明暗线索,开放性地处理文章主题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参,对本文主题的解析都是批判当时以金钱来衡量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将菲利普夫妇和“我”进行对比,讽刺、挖苦前者,褒奖、赞颂后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金钱与亲情”作为小说的明線,把“家风与未来”作为小说的暗线,这样就能突破时空界限开放性地处理文章主题。

1. 传统主题推陈出新:金钱与亲情

“金钱与亲情”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题材,古今中外都易引发共鸣。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金钱和亲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之间谁决定谁?处境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菲利普家“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但家庭幸福是最重要的。“我”二姐当时处的那位“没有什么钱”但诚实可靠的公务员男友“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于勒发了财且愿意“赔偿我父亲的损失”,显然这一笔可观的收入有可能让家庭生活上一个台阶。但于勒却落魄了。得不到于勒的赔偿,日子还可以继续;但如果被于勒再次“赖”上,原有的生活水准会下降,二女儿的婚事还有可能泡汤,这意味着“一枪两眼”,菲利普夫妇着实伤不起,“躲”的无奈和苦衷也在于此。金钱和亲情是维持家庭的重要因素,辩证地处理文章主题可引导学生适当理解菲利普夫妇的行为。

2. 重构主题由近及远:家风与未来

菲利普夫妇作为家长要考虑的综合因素有很多。“我”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考虑得单纯而直接:因为同情,“我”给落魄的叔叔高额小费,虽未必能改变其处境,但至少让他暂时手头宽裕;至于二姐的婚事、家庭未来的生活以及上一代人之间的纠葛,都不是涉世未深的“我”所能考虑的。在“我”心里,褪去了落魄这层现实外衣,于勒自始至终都是跟“我”有血缘亲情的叔叔,这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现实。也正因如此,“我”的形象丰满而真实,至纯至美而动人。但是,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他长大之后对自己父母当初行为的理解,决定着他是传承家风,还是重构家风。如果将主题锁定在“家风与未来”,意味着教师要指导学生换角移情并共情:换了你是菲利普夫妇、你是“我”,你会如何?为什么?

五、从名著改编入手,在对话中感悟名篇的魅力

1. 与原著对话,还原叙事视角

名人名篇入选语文教材,范例的作用彰显无遗。改编名人名篇只有“信、达、雅”三位一体,才能在尊重作家及其作品的同时真正为读者负责。本文在入选教材时做了3处删减。原著的开头:“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若瑟夫·达勿朗诗给了他一枚值5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很吃惊。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原著的中间:“我现在还记得我可怜的双亲在星期日散步时候那种正颜厉色、举止庄重、郑重其事的神气。他们挺直了腰,伸直了腿,迈着沉着的步伐向前走着,就仿佛他们的态度举止关系着一桩极端重要的大事。”原著的结尾:“等到船快要靠近堤岸时,我心里生出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我想再去看看我的于勒叔叔,想自己走过去,想向他说几句安慰的话、温暖的话。” 我们现在看到的课文,删去的中间这段文字对原著理解无大的影响,但是小说掐头去尾后,视角的变化和主旨的变化却影响了原著的表达。

课文始终站在“我”—一个儿童的视角来讲述自己一家与叔叔于勒之间的故事,未经世事的孩子所能看到的东西只能流于浅表,所能思考的也十分有限,课文的寓意止于金钱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原著作者是以“若瑟夫的同学”即一个成人视角在平淡和冷静地叙述这个故事,减弱了同情和讽刺的色彩,显见作者想表达的远非孩子的这点思考。原著开门见山地交代作者是“我”(若瑟夫)的同学,进而虽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却难忽视作者旁观者的视角。这种驾轻就熟的写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提高阅读的信度,又能提高阅读的效度,更能提高阅读的区分度;既可给读者一种代入感,同时又能使读者感同身受,并跳出叙事本身,以局外人的心态进行理性思考。一石多鸟,兼顾兼得。

2. 与读者对话,彰显文章主旨

《我的叔叔于勒》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时间很长,无论是一纲多本的以前,还是一标一本的当下,它都对语文学科及青少年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构的目的是更好地建构,如果不能更好地建构就不要轻易解构。名人名篇不只在语言技巧上堪为典范,还彰显作者对至善、至真、至美价值观的推崇。

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传话筒。无论是作者同时代的读者,还是其后不同时代的读者,这篇小说因人物形象引发共鸣而经久不衰。作者笔下的于勒是一个渴望改过迁善却因失败而未能与亲人相认的人物,这样的小人物古今中外都很常见;菲利普一家是刚及温饱难扛风雨的普通家庭,这样的平常人家古今中外都不少见。如果说于勒值得可怜和同情,那菲利普一家又何尝不需要理解和原谅?!教材编者的儿童视角有助于激发初中生对菲利普夫妇唯“财”是举的痛心以及对若瑟夫的认同,但孩子总要长大,焉知长大后的若瑟夫不会变成菲利普?毕竟孩子的身上遗传着这对夫妇的基因。而作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没让长大后的若瑟夫成为菲利普二世,而是成了若瑟夫“我”自己!课文集中表达了对金钱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讽刺以及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原著则更多地表达出悲悯之心。正因为有了这一人性的闪光点,人才会懂得敬畏,懂得珍惜,懂得身体力行去主动改变……诛心不是目的,改进才有希望,这正是名家名篇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于整体感知重构小说分层解读,还是基于称谓变化理解情感褒贬色彩;无论是基于人物角色理解底层小人物的悲哀,还是基于明暗线索开放性地处理文章主题,抑或是从名著改编入手在对话中感悟名篇的魅力,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实际出发,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作者系:1.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级教师,教研员,文学博士;2.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朝阳豆各庄分校教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解读新视角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再探
基于名师课例对《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内容选择的思考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我的叔叔于勒》自主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三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