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路径探索

2023-05-30张淑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张淑芳

摘 要: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可培育学生学科素养,阅读能力有效提升不仅对学生语感优化及基础知识学习有益,还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人文素养、写作能力、自学等能力不断优化。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助学生爱读、会读、勤读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索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加强家校共育的路径,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家校共育;教育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1-0046-03

家校共育是指以教师为纽带保障家庭、学校教育同频的育人举措,双方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家庭学习实况携手制订教育计划,为学生行为、思想、心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然而,有些教师存在不重视家校共育的问题,出现家校共育理念僵化、方式陈旧、体系不全的消极现象,弱化共育功能,影响育人成效,很难通过家校共育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基于此,为使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质量可有效提高探析家校共育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的要点

(1)依据课标共育

为使家庭阅读、语文课堂阅读目标统一,家长、教师得以形成合力,共同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优化语感、增强人文素养,双方均需依据课标育人,消除共育歧义,明确共育目标,为家校共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新课标针对五至六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予以说明,需教师、家长指引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投入情感,学生默读每分钟应超300字,可使用词典理解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意思,能结合课文内容辨别词汇情感色彩并领悟内涵,揣摩词语使用效果,理解作者写作初衷,可以在与教师、家长的交流互动中提出看法、做出判断、大胆质疑,这是学生强化高阶思维的有力举措。

(2)通过读物管理共育

读物管理是五项管理之一,内容涉及学生课外阅读量排查、非法读物管理、电子产品管理、规范课外阅读征订与推荐等方面,使学生能读到更多优秀的课外书。五项管理鞭策教师组织各班践行“亲子共读”活动,其目的是让书香飘进更多家庭,指引家长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助学生养成爱阅读、会阅读、读好书的好习惯。家长每日仅需抽出30分钟与学生共同阅读即可,在读完一本书后可鼓励学生将印象深刻的内容画出来、写出来,还可制作读书思维导图,对读物主旨、主要人物等方面予以分析,还可鼓励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推荐读过的书,使学生能通过阅读增强语用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指引下,读物管理更为严格,但教师、家长需将引领学生看自己喜欢的书视为通过读物管理家校共育的一大抓手。例如,有些学生比较喜欢看漫画,那么教师可指引家长为孩子推荐一些有知识含量且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书籍,如《原来科普知识这么有趣》《赛雷三分钟漫画——病毒与人类》等,保障家庭与学校读物管理站位统一,携手为学生营造健康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学生能读好书、爱读书,继而落实小学高年级阅读家校共育目标。

(3)在高效设计阅读作业的基础上共育

作业高效设计是家校共育质量提高的要点之一,基于此,教师需合理设计阅读类的作业,解决阅读作业形式单一、压力较大、枯燥无趣等问题,使学生可在家中积极阅读,减轻阅读负担,产生阅读兴趣,有效强化语感,提升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针对《将相和》设计阅读作业时,可指引学生居家预习,在阅读的同时解决问题,如“用简单的词语说明廉颇、蔺相如等主人公的性格”“给家长讲一讲课文中涉及的小故事”“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与课文人物与历史故事有关的资料”等,达到丰富预习类作业布置形式的目的,使学生阅读范围可有效拓宽,在高效预习的同时能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素养、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还可在家长监督与帮助下形成正确的上网观,能节制使用电子产品,继而在高效设计阅读作业的基础上加强家校共育。

2.小學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的原则

(1)生本性原则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家校共育本身就具有生本性,主要源于家校共育的对象为五至六年级学生,共育目标、举措等方面均需根据高年级学生阅读表现予以明确,确保共育有指向性,着重解决高年级学生综合素养发展难题。除围绕学段家校共育外,教师、家长在携手开展阅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践行分层教育理论,通过给学生分层的方式提高家校共育生本性,尤其可解决阅读能力较低、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无法参与家校共育活动这一现实问题。语文教师依据学生阅读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划分三个层级,即A、B、C三层,这三层学生阅读能力、兴趣、语文基础、阅读作业完成度均由高到低,教师依据各层级学习基本情况与家长携手展开共育活动,增强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侧重解决家长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评价脱离学情的问题,指引家长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并科学评价,在此前提下反馈各层学生居家阅读情况,为教师进一步调整分层阅读教学指导对策提供依据,进而达成家校共育目标。

(2)渗透性原则

家校共育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予以渗透。以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为例,教师需指引家长每天陪孩子阅读半小时,展开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这项活动,使家长可有效培育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还能学会速读、默读,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习惯转化为课上高效阅读的有利条件,使课上阅读教学活动能顺利展开,实现通过家校共育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家长还可在孩子日常阅读过程中指引其积累好词好句,提升学生理解词句、写法、符号用法等语文知识的能力,助学生充分利用词典、字典自学,加之学生乐于勤思善问,使师生能在课上围绕课文内容积极探究,为语文知识输出提供条件。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阅读习惯、能力、兴趣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均会在语文课上显现出来,凸显家庭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性,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引领家长明晰家庭阅读良性指导的重要性,使家庭教养成果可转化为师生共创高质量阅读课堂的动力之一。

3.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的阻力

(1)家校共育理念僵化

在当前的小学高年级阅读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存在共育理念僵化的问题,家长较为被动,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在共育中未能指引家长肩负责任,家长盲目听从教师的意见,并未解决“为何共育”“怎么共育”等重要问题,出现共育不同频的现象,家长在基于阅读的家校共育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认为家庭阅读教育可有可无,家庭阅读教育指导效果参差不齐,最终降低小学高年级阅读家校共育的有效性。

(2)家校共育方式陈旧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的方式进行分析可知,教师布置家庭阅读作业是家校共育主要举措,因为现阶段阅读作业存在以背、读、抄写为主的问题,作业形式单一,学生作业负担重、兴趣低的现象客观存在,仅凭作业设计很难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如何丰富家校共育方式成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效增质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家校共育体系不全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体系不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低效,无法通过评价促进家校共育;二是校本化家校共育课程缺位,仅利用教材及家长为学生准备的课外读物很难提升基于阅读的家校共育水平;三是家校共育缺乏综合性,学生未能在阅读活动中全面发展,降低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的素质教育质量。

4.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家校共育的路径

(1)在“双减”理念指引下展开家校共育活动

“双减”理念指的是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作业负担为导向所形成的育人理念,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主要表现形式是打造低负高效型课堂,受益群体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约束对象是教师与家长。基于此,“双减”理念能够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推广可确保家校共育活动与时俱进。例如,教师在每节语文课正式开始前3分钟,可给学生展现风采的机会,学生可利用这几分钟时间朗诵诗文、背诵优美语段、分享读过的文章,还可以唱歌、说相声、演小品,只要与语言相關的活动均可在此环节展开。学生为顺利完成3分钟风采展现多样表演任务需在家中积极练习,围绕自己想要表演的内容搜集资料,如小品视频、相声文本等,这实则是学生居家自学的阶段,学生看小品、听相声、读故事、学唱歌曲的过程,也是其阅读眼界开阔的过程,丰富阅读形式,减轻阅读压力,从多种阅读活动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对“读”感兴趣,学生还能主动学生词、积累好词好句、掌握标点用法、研究写作方法,使学生得以提升语文素养,继而在“双减”理念指引下提高家校共育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为了在3分钟表演中有优异表现,会在家长少干预甚至不干预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自学任务,这也是减轻家长家庭阅读指导压力的有力举措,使小学高年级阅读家校共育能真正做到育人为本。

(2)将课后服务视为家校共育方式优化升级的着力点

家校共育方式陈旧主要表现在家长根据教师要求被动展开家庭阅读教学活动,因为家长时间有限,要操心家务,对家校共育的解读不够深入,虽然按照教师要求开展相关活动,但存在活动不及预期的问题,学生家庭阅读收获不尽相同,无法把握好家庭阅读机会并提升语文素养。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院校提供课后服务,一方面根据家长普遍的下班时间安排课后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减轻家长家庭教育压力。在课后服务环节,语文教师不仅可辅导学生完成阅读作业,如带着问题读、分角色朗读等,还可开展主题式趣味阅读教学活动,达到解决家校共育方式陈旧这一问题的目的。这就需要家长了解课后服务宗旨,能让孩子参加课后服务,在此基础上设定课后服务主题并展开趣味活动。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电影,如《寻梦环游记》《魔法满屋》等,而后引领学生讲一讲观后感,说一说哪些片段令人印象深刻,有效培育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将动画电影视为学生“读”的载体之一,以音乐艺术、台词艺术、剧本艺术为依托输出可“读”的内容,丰富读的形式,加强以读促探,使学生读到的内容可转化为口语交际动力,还可从中吸取对自身心理、品格、情感等方面成长有益的营养,实现基于课后服务的素质教育目标。为使每个学生均可参与趣味阅读活动,教师需基于支架理论分设阅读探究小组,为学生读后探讨提供有利条件,营造生态化的阅读探究氛围,解决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学生在课后服务环节被边缘化这一问题。

(3)完善基于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家校共育体系

第一,针对家校共育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如教师在组织开展“同读一本书”的家庭阅读活动时,可将满分设为10分,家长为孩子推荐有意义且有趣的图书可得2分,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完成阅读思维导图创设任务、最喜欢读物推荐任务、阅读卡填写等任务可得5分,学生通过家庭阅读活动优化语感并提升朗读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可得3分,继而助家长、教师及学生进行评价,对家庭阅读教学活动质量有更为客观且全面的认识,这利于家长、教师、学生一起优化家校共育对策,使阅读教学质量能不断提高;第二,开发校本化特色性课程,主要应用微课引入数字资源并指引学生居家阅读,如教师在进行《北京的春节》阅读教学时,可应用微课将3~4篇与少数民族、其他国家过新年的习俗有关文章、视频聚合到一起,供学生群文阅读,微课以资料包的形式传至家长微信群或QQ群,学生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线浏览或下载离线阅读,这不仅能丰富家校共育形式,还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指向开发特色课程,保障学生居家阅读有更多收获;第三,家校共育需具有综合性,如教师可基于“读写结合”设计家庭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故事续写或改编,进而增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学科素养,提高家校共育素质教育质量。

5.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加强家校共育,有利于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这就需要将课标、读物管理、阅读作业高效设计视为要点,推行渗透性原则与生本性原则,在此前提下践行“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环节丰富家校共育形式,完善基于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家校共育体系,继而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家校共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06).

[2]牛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2).

[3]焦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华夏教师,2020(05).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