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河东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2023-05-30姚蕊

党史文汇 2023年1期
关键词:河东运城血脉

姚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贯通历史与现实,精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深厚底蕴、丰富内涵、重要价值、传承实践等重大问题。

作为河东大地(运城)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党史研究工作者,我们不仅是基层党组织执政的亲历者和记录者、党的当代史的见证者,更是河东红色基因、红色血脉的传承者。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我们用好河东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史研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准确把握河东红色文化脉络

1926年春,中共运城支部诞生,从此运城历史翻开新篇章。至1927年7月,运城地区共建立13个中共支部和1个中共县委。1928年6月,中共河东特委成立,这是运城第一个全区性的党组织,即运城市(地)委前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运城党组织多次遭到破坏,先后经历了河东特委、河东中心县委等时期,虽然历经腥风血雨,但党的活动始终没有停止。特别是1934年初到1937年,运城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联后,一直在嘉康杰等同志的领导下独立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了绛县红军游击队和晋南红军游击队,组织了平陆夺枪、稷王山暴动、中条山暴动等斗争,在山西革命史上影响深远。

全民族抗战时期,太岳条西地委在上王乡牛庄村建立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发展壮大党组织,组建抗日武装,打击阎伪反动势力,开展废除苛捐杂税、严惩叛徒等活动,领导广大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从1947年4月26日起,太岳三地委和三專署组织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3次运城战役,于12月28日解放晋南重镇——运城。运城攻坚歼灭战,动摇了国民党军队固城守镇的信念,创造了我军攻坚战的宝贵经验,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

历史上,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邓小平、贺龙、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的光辉足迹。1955年到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有1位上将、1位中将、11位少将是运城人。这些革命先烈、英雄楷模在河东大地留下丰富的革命遗址资源、红色历史故事。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下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三线建设人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都向世人展现着这片土地上不断赓续的红色血脉。

作为“存史、修史、资政、育人”的职能机构,基层党史干部既要为党史学习教育做好服务,更应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党史研究的系列讲话精神,立足河东实际,对河东党史进行挖掘、研究、总结、宣传,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党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研究和传承河东红色文化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河东红色文化是对河东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在河东历史上产生了诸多文化名人和国家重臣。辉煌的历史文化滋养着河东儿女的心灵,忠于祖国、抵御外侮、顾全大局、维护统一的观念已深深融入河东人民意识之中。河东大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经战火的苦难生存环境中,塑造了河东人民顽强而富有韧性的生命力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风尚。这些传统美德千百年来积淀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融入了民族血脉当中。

河东红色文化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她与三晋大地上形成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同气连枝,拥有共同的精神源泉,有着永恒的时代价值。因此,必须要把河东党史放在党的山西历史中去研究,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去理解。

研究河东红色历史资源,把握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够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一步步由幼稚走向成熟,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大。未来,这种精神和力量必将成为推动河东儿女投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虽然时代主题有所转换,但我们依然要注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中汲取经验教训,注重从红色历史、中国故事中继承河东红色血脉,激发河东红色文化活力。

保护和利用好河东红色遗址

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中共运城支部、河东支部干事会旧址、中共解县支部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中共安邑支部、中共安邑县委驻地遗址、樊耕农烈士事迹展厅、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多处革命遗址都坐落在河东大地上。这些革命遗址是共产党人在领导河东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中留下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弘扬革命传统,加强思想教育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载体。

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红色遗址,创新方式方法,让文物和遗址资源真正“活”起来,不仅要让党史工作者、党员干部走进红色遗址,更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青少年乃至省市外游客,自发地走进河东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文化洗礼,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

讲述河东红色故事需要与实景演艺、农家乐、土特产购物等乡村旅游项目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引入实景对战等项目,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让游客置身其中感受河东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化对河东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上王乡牛庄村党组织在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顽强积极地开展对敌斗争,留下了较完整的革命足迹。近些年来,运城市盐湖区委对其高度重视,重点打造盐湖区牛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牛庄被誉为运城(河东)的“小延安”,其红色旅游开发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也是宣传河东红色历史的新阵地。

讲好河东红色故事、传承河东红色文化,作为基层党史工作者,要以岗位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党史资源,充分汲取历史智慧,把最鲜活、最生动、最亲切的本土党史提供给河东的广大干部群众,让他们了解党在河东大地的光辉历史,引导全域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责编 霍瑞鑫)

猜你喜欢

河东运城血脉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庆丰收 感党恩 农之源 韵河东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血脉里的眷恋
河东美呔呔
血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