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奋斗·奇迹”导写

2023-05-30黄怡文唐琼郭春根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3期
关键词:奇迹论点阳台

黄怡文 唐琼 郭春根

文  题

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其实,只要愿意奋斗,奇迹就可能发生。墙缝里小野花的种子,奇迹般绽放了花朵;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却创造了奇迹,资助近两千名贫困生和近两百名福利院儿童,以一己之力兴办华坪女子免费高中,改写了无数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袁隆平毕生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文体鲜明,诗歌、戏剧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③表达真情实感;④不少于 600 字。

导  写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细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是确立主题根本。这道材料的关键词是“这个时代”“奋斗”“奇迹”,由此可确定主题,如“这个时代,奋力拼搏能创造奇迹”“这个时代,奋斗者终将创造生命的奇迹”。审题时,不要忘了材料中的省略号,沿着省略号思索,写出的作文就可能与众不同。

确定了立意,就得选择文体。此题可写记叙文,写当代模范人物、为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最美奋斗者等;写身边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如抗疫志愿者、医生妈妈、无私奉献的教师、创业的邻居等。可写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橘树经历寒冬冰霜的打击,仍昂然而立,终于在第二年的春天成功返青,创造奇迹,在秋天结出了硕果。也可写议论文,确定论点,再生发出分论点,然后在头脑中搜索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古诗词名句等,论证分论点,从而证明中心论点。最后,理出写作思路,如直接提出(引出)中心论点—具体论证(分别论证分论点)—总结照应,强调中心论点或得出结论。要做到论点旗帜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充分有力。

奋力前进,创造奇迹

一考生

纵观历史潮流,凡遇到阻碍,陷入困窘之时,唯有不畏困难,奋力前进,方能拨开云雾见日出,创造奇迹。

奋力前进,创造奇迹,一个人应当如此。《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司马迁编写这部著作并非一帆风顺。他青年时便立志编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通史,为此云游四海,但因个性耿直,为西汉名将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遭受宫刑,险些丧命。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下,他也未曾放弃,忍辱负重,继续奋力前进,最终用半生光景写出了卷帙浩繁的《史记》,创造奇迹,谱写了人生的雄壮乐章,令后人惊叹。

奋力前进,创造奇迹,一个团队应当如此。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危险重重。他们经历了一番番春秋冬夏、酸甜苦辣,他们跋山涉水,任风吹雨打。在唐僧一次次地被妖魔掳走时,在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到真经却落水时……他们都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勇气直面挫折,最终取得了真经,创造了奇迹。

奋力前进,创造奇迹,一个国家应如此。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对,直面困难。无数抗疫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奔赴荆楚大地;无数建筑工人用汗水凝聚中国速度;14亿中华儿女听党话,居家不外出,不给国家添麻烦……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国疫情得到了全面控制,同时也创造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在疫情防控期间经济体量不降反升的国家奇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看到了中国奇迹。

无论前方有何险阻,只要奋力前进,定能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扬帆起航、劈波斩浪,创造奇迹!

点  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语言铿锵有力,立意高远。读此文能感受到一股浩然之气在胸腔奔涌。“奋力前进,创造奇迹,一个人应当如此”“奋力前进,创造奇迹,一个团队应当如此”“奋力前进,创造奇迹,一个国家应当如此”,三个分论点,形成排比,层层递进,气势磅礴。事例论证,论据充分,说服力强,古今通览,贴近时代。引用化用,灵活多变。读罢,心潮激荡,催人奋进。

属于我们的奇迹

一考生

妈妈养了一株花,说“这是龙仙花,别看它现在瘦瘦的,以后开了花,很漂亮!”我笑笑,看着它在硕大的花盆中弱不禁风的样子,暗自腹诽。

我迎来了初中第一次考试,那是出成绩的日子,我忐忑不安,点开软件,僵住了。那是我从不敢想的数字,是真的吗?像是在做梦,可它真真实实。

那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爬起来去喝水。在昏暗的月光下,我看到那株小小的身影在微风下飘摇,像我一样。

于是,我反思纠错,努力弄懂每个知识点。自此,朋友的邀约我编出各种理由推脱。有时,深夜枕着打开的资料不小心睡着,忽然惊醒,强忍着睡意,继续奋战。

一天中午,有了点空闲,我走出房门溜达,看见妈妈满脸愁容。“它快死了……”妈妈指着那株弱小的身影。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忘了它的存在。它枯黄瘦弱,情况比刚来时更加糟糕。

“一株草而已……”我不以为然。

几天后,它真的死了,叶子落尽,小树枝样的茎伏在花盆边沿,唯独根还扎在土里。妈妈也放弃了,将它挪到阳台的一个角落,继续照看别的花。

不久,我迎来了期末考试。这次,在考场上,我没了之前的焦虑不安,自信地写下每一笔,因为我心里清楚,每天的刻苦钻研,每晚的挑灯夜读,在此刻,一定会发生奇迹。

考试结束,我也放下了此事。

放假回家,我在房间窗台上发呆。从窗口的一角望向阳台,我发现了一株蓝色的花。那花看起来很特别,妈妈好像从没种过这种花啊!我跑到阳台,突然醒悟,那是之前的小草,不,是龙仙花!

妈妈拿着手机,欣喜地跟我说着分数,她也惊诧了。

这一刻,明媚的阳光下,花盆里,泛着星星点点的蓝。

突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画面——夜晚的台灯下,一个人沉思默想、奮笔疾书;阳台的角落里,一株花吮吸甘露,积聚力量……

奋斗,点亮了昏暗,温暖了长夜……

点  评

这篇散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运用双线结构,一条线索是龙仙花弱不禁风,但“起死回生”,开出星星点点的蓝;另一条线索是“我”考试失利,奋起自勉,获得佳绩。花与“我”何其相似,不畏挫折,暗暗蓄力,创造奇迹。全文物我互见、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奇迹论点阳台
猫阳台(一)
猫阳台(四)
猫阳台(二)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阳台上》
什么构成了奇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奇迹并不存在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