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概念”为载体 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力

2023-05-30胡士芹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美术教学

胡士芹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聚焦“认知”,打通“边界”,自我“建构”, 提炼“大概念”进行有效备学;要应用“大概念”,诊断学生的具体学情,引导学生的深度探究,促进学生的学习感悟,进行美术学习实践。评价“大概念”教学应当注重体验性、递进性、素养性,进行有效反思。

[关键词]小学美术;“大概念”教学;美术学习力

“大概念”是一种意义模式,也是一种认知框架。小学美术教学应当以“大概念”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就美术学科而言,其“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就是“大概念”;就学生的美术课时学习而言,相关的美术具体知识、技法等就是“大概念”。显然,“大概念”具有层次性、阶段性。从美术学科视角来看,“大概念”具有一种统合作用;从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大概念”具有一种启发、引导、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善于提炼“大概念”、应用“大概念”,以便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提炼“大概念”,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备学”

“备学”是美术教师教学的首要环节,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炼“大概念”。为此,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更要研究学生的具体学情。只有基于美术学科知识本质以及学生具体学情基础上的“大概念”,才具有一种“生命化”的意义和价值。

(一)聚焦“认知”,提炼“大概念”

学生的美术学习首先是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是知识层面、技能层面,更包括美术欣赏、审美和立美层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自我的美术教学切入“最近发展区”,以便教学从学生美术学习的“现实发展区”经由“最近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学必将引发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同化。比如教学《色彩的和谐》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一方面借助于学生已有美术知识,从色彩环入手,让学生认识“对比色”“和谐色”等一些“大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色彩内在的和谐与冲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让学生感受、体验色彩的“和谐”。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呈现了音乐、文学描写等,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情感、情绪表达效果等。

(二)打通“边界”,提炼“大概念”

美术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必须秉持一种跨界思想,打通学科边界,打通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边界,提炼“大概念”。如教学《水墨画》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将书法艺术与美术内容相对接,促进学生的美术思考、想象创造,引导学生建立“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大概念”,建立“布白”“留白”等“大概念”。打通学科边界,激发学生对美术“大概念”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美术学习创造性,使学生能敢于在美术学习中创新,善于在美术学科中创新。

(三)自我“建构”,提炼“大概念”

学生的美术学习知识归根结底就是美术知识、技能等自我建构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提炼、概括、抽象美术学科的“大概念”。在学生美术学习中,“大概念”往往具有一种功能性、意义性,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一种支持、支撑性的作用。如美术教材中的“设计”板块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突出“群体化”特质,同时凸显“个性化”“个体化”“大概念”。如在教学“设计文化衫”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实践和创作实践,彰显文化衫的文化性意义,并从文化衫色彩的“明暗”“渐暗”等学科学习内容的“大概念”出发,将之与学生的个性化、个体化表现进行整合。学生自主建构的“大概念”,具有一种多元性。不同的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概念”是不同的、有差异的。作为教师,要对这种差异性的“大概念”尊重、包容,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基于学生自我建构的“大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解释性的框架、认知性的框架。学生在美术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依靠的就是这种自我建构的“大概念”。

“大概念”不是指外延大,而是指这种概念在美术学科中、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功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炼“大概念”,将“大概念”贯穿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始终。

二、应用“大概念”,美术教学“有效实践”

如果说,提炼“大概念”主要是关涉学生的美术学习“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应用“大概念”则是关于学生美术学习“怎么学”的问题。立足于“怎样学”,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应用所提炼的“大概念”,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展开美术教學。通过应用“大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地、有效地进行美术实践,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肤浅走向深刻,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最优化。

(一)应用“大概念”,诊断学生的具体学情

“大概念”的提炼是基于学生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应用“大概念”,则有助于教师触摸学生美术学习的具体学情,让教师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大概念”出发,围绕美术学科知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展开诊断。比如“点的魅力”这一课内容,其最为重要的一个“大概念”就是“点的位置”。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畅谈对“点”的感受。学生知道,无论怎样的庞大物体,在距离我们一定的距离之后,都会变成一个“点”。但学生对“点的位置”“点的秩序”“点的形态”等缺乏足够的认知。为此,围绕“点的位置”这一“大概念”,笔者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不同的经典画面。如用修拉的《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点的魅力”,让学生对“点”产生一种新的认知。修拉将“点”和“色彩”融合,形成了画面的一种形象闪光感。通过这样一种基于学生具体学情的有针对性的“大概念”,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用“点的位置”组合来表达一些创意。“大概念”教学是一种挣脱思维惯性的教学,也是一种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

(二)应用“大概念”,引导学生的深度探究

“大概念”教学能引发学生对美术的深度思考、探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大概念”克服传统的随意性、重复性、低效性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欣赏、创作等一种整体性的认知。“大概念”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美术认知,活化学生的美术思维,启迪学生的美术想象,形成一种“使得熟悉事物陌生化”的洞察力。如教学“学构图”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围绕着“斜线构图”“曲线构图”“三角形构图”“井字形构图”“满构图”等不同的“大概念”展开,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些“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构图、大胆地探究、大胆地创新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构图方式进行比较,并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各种构图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构图方式与美术创作的重要关联。通过构图实践,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中的“大小”“疏密”“虚实”“位置”等概念有所把握。

(三)应用“大概念”,促进学生的学习感悟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大概念”要活化学生的美术创作过程。“大概念”往往能拓展、延伸学生的美术学习时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美术学习“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感。只有这样,才能应用“大概念”促进学生的学习感悟。例如教学“对称的美”,教师基于学生已有关于“对称”的相关认知,尤其是数学化的认知,来推动学生的美术学习。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旋转对称)”,并且出示了一些数字,引导学生判断。在研讨过程中,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轴对称”展开审美欣赏。美术欣赏打开了学生的美术视野,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体验在“轴对称”这样一个“大概念”视阈下美术作品的丰富性,如“轴对称”的建筑、“轴对称”的昆虫、“轴对称”的图案、“轴对称”的景致,等等。不仅如此,学生在“大概念”的引导、驱动下,积极地组合作品,让作品成为“轴对称”图形的样态。有学生借助于剪纸,来表达自己对“轴对称”的理解。“大概念”的美术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美术学习隔阂,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填充了生活与美术的鸿沟,让学生的美术学习融通起来。

“大概念”是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抓手,是美术学科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知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以“大概念”为指导,优化自我的美术教学。要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一种“大概念”意识,善于从美术学习中自主提炼、总结相关的美术概念,进而让美术“大概念”成为支撑学生美术知识、形成美术理解的重要组成。

三、评价“大概念”,美术教学“有效反思”

“大概念”作为现代美术教学的一种主流性理念,应该普及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大概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美术教学,需要教师有对“大概念”的深刻性認识。否则,就会出现“大概念”教学实践中简单化、浅表化、抽象化等弊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对美术“大概念”教学进行反思,以便让“大概念”教学更有效。

(一)“大概念”教学应当注重体验性

“大概念”是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抽象、提炼出来的,具有一种形式性。作为教师,在应用“大概念”教学时,不能简单地用“大概念”来说教,而是应当注重演绎“大概念”、诠释“大概念”。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大概念”。这样,“大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才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在教学“写意蔬果”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围绕着大概念“随类赋形”,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用笔、用墨“着色”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感受墨色与表达蔬果的特质、表达意图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感受、体验墨色、色彩的协调性、和谐性等,让学生感受、体验用墨来写意蔬果的一种内在乐趣。

(二)“大概念”教学应当注重递进性

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大概念”的递进性,逐步深化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系统地解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学习时间,拉长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比如“电脑美术”这一个美术项目,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分散在各个教材里。作为教师,既要对全部的内容有一个俯瞰,同时也要对每一册内容的重点、难点等有一个认识。要将相关的“大概念”分解成若干个“小概念”,引导学生展开螺旋上升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弱势、短板等有所认识,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美术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电脑美术”的知识、方法乃至于思想性的认知,促进学生的电脑美术学习。

(三)“大概念”教学应当注重素养性

“大概念”教学应当注重素养性。换言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理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要应用“大概念”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综合素养等。作为教师,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道德精神、社会参与、健康生活等相关理念融入其中。比如教学“二十年后我们的学校”,笔者引导学生先观察校园,认识校园的布局以及各个功能室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这些设计都是基于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同时夹杂着学生的想象。作为教师,要将一些科技元素、信息技术元素等融入其中。这样的一种融入能让学生的美术“大概念”学习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大概念”指导下的美术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性、前瞻性、综合性,作为教师要站在培育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高度,充分利用“大概念”教学,让美术课程达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大概念”是学科中最有价值、最能转化为学生美术素养的概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这些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素养,必须依靠“大概念”的提炼、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大概念”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向导。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炼“大概念”、应用“大概念”、评价“大概念”,让“大概念”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最优化”,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不断进阶、创新。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8.

[2]王大根.以“基本问题”探索美术的“大概念”[J].中国美术教育,2018(2).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大概念小学美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