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绘画疗法帮助中学生提高友谊质量的心理课程设计

2023-05-30丛玉明李凤杰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

丛玉明 李凤杰

摘要:中学生与同学建立高质量的友谊是其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重要来源,对其心理发展及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根据复学后中学生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友谊危机,心理教师运用绘画疗法,通过制作友情手账的方式,引导中学生细数友谊建立过程中彼此的付出、收获和成长,唤起对彼此友谊的珍惜和感恩,给友谊升温续航,提升幸福感。

关键词:绘画疗法;中学生;友谊质量;心育课

中学阶段学生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身心发展加快、自我意识增强、同伴关系密切等,是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成长关键期,个体的情感依恋重心逐步由父母转向关系密切的朋友。班级是中学生生活的重心,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是其重要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这种友谊在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及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重要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中学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在其遇到友谊质量危机时及时给予帮助,助其维持优良的友谊,实现健康成长。

一、绘画疗法在中学心理课堂应用的价值

复学后,学生之间亲近感降低,部分同学感受到孤单,缺少陪伴、理解和支持,出现不同程度的友谊危机。心理教师要帮助学生给友谊升温续航,提升幸福感。已有实践表明,绘画疗法在中学心理课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绘画治疗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感情与冲突呈現出来,并且在绘画过程中获得释放与满足。绘画具有的非言语、非评判、不受表达能力限制等特点,顺应了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防御和抵抗,展现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成为其在中学心理课堂中应用的独特优势。将绘画的方法融入中学心理课堂,既可以充分发挥绘画的趣味性,又可让学生清晰地呈现完整的内心世界,并在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启动自我疗愈的能力,减少困惑,走出困境。

二、绘画疗法在中学心理课堂应用的实践

笔者在高二心理课“遇见你真好”中应用了绘画疗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热身活动,引入主题

伴着时长4分钟的主题音乐《如果我们不曾相遇》,同学们拿着四宫格纸、手账贴纸和铅笔,在教室内自由移动,和其他人玩猜拳游戏,输的人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赢的人的纸上,一首歌的时间内,看看谁赢到的名字多。通过这样的形式,营造积极活跃的心理氛围,模拟同伴间初见时的场景,进而引出主题。

(二)制作友情手账,回味友谊发展过程

1.引发回忆,初步回味友谊的美好

在时长3分钟的回忆主题音乐《薰衣草》片段的烘托下,配合指导语,唤醒同学们脑海中好朋友的形象,以绘画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格子中。通过具象化的表达唤起回忆,初步引发学生对真挚友谊的美好情感体验。

2.呈现难忘经历,感悟友谊的力量

在时长3分钟的《与你同在》片段轻快、悠扬又坚定的旋律中,通过指导语,使学生回忆自己在友谊中得到的同情、理解与支持,特别是当自己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挫折,或是遭受严重打击时,从真挚、纯洁的友谊中获得安抚和慰藉的难忘经历,借由绘画清晰地呈现在格子中。

3.回忆共同成长的点滴,深度唤起感恩之情

借着时长3分钟的《故乡的原风景》片段中清新悠扬、连绵缱绻的韵律,在指导语的催化下,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好朋友的点点滴滴。学生脑海中浮现彼此是如何在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中发展提高,及时为对方提供情感支持的,进而唤起对好朋友的感激之情,营造感恩的氛围。

4.表达感恩,体会双重幸福

在时长3分钟的钢琴曲《掌声响起》片段所表达的互相鼓励与欣赏的情感衬托下,引导学生回想、体悟自己拥有的亲密友谊,将自己此刻的感激之情化作具体的行动,并在手账中清晰地呈现。体会正向的友谊提供给自己的亲密、支持、关怀,以及自我价值的确认和归属感,体会它带给自己正向的情绪、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从而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向往和乐观的追求,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学生进一步体会珍贵的友情和表达感恩带来的双重幸福,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提升友谊质量。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友情手账的同时,回味了自己和好朋友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当下相伴成长的过程。绘画题材只是一种表达媒介,不必过于死板与拘泥,这个过程中我们灵活使用了画、写、贴等形式。一幅图画胜过千言万语。通过绘画媒介,学生可以更直接、更深入、更安全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营造感恩弥漫的团体情境,提升表达感恩的意愿和主观幸福感

除了绘画本身,分享作品内容亦具有重要作用。本环节再次呈现主题音乐《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旨在让学生的情感首尾呼应。在音乐的烘托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团体与个体两种不同范围的分享,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让学生细细品味友情中值得感恩的点点滴滴,激活个体的感恩意识并生成积极行动的意向,提升幸福感。最后,通过赠送友情手账的方式将学生对友谊的情感推向最高点,拉近彼此,达到提升友谊品质的目的。

三、绘画疗法在中学心理课堂应用的思考

(一)绘画内容、形式等可自由多样

在课堂中使用绘画疗法时,教师可根据实际自由选取绘画媒介,设定绘画形式,没有规定动作。例如,本节课中的四宫格纸就是在九宫格纸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时间等因素后确定的。再比如,本节课的绘画形式并未只采用“画”这一种形式,还引入了手账贴纸、文字表述、自定义符号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和深度地思考,在制作和分享过程中获得意外收获,课堂教学效果超乎预期。

(二)保持价值中立的角色定位

在心理课堂中使用绘画疗法,教师要扮演好陪伴者与见证者的角色,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解读不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为其营造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和心理空间,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分享作品内容,独立地表达作品中的潜意识意象及含义。教师切忌将自己利用投射心理学知识得出的所谓“解读”直接反馈给学生,而是应将其作为一种假设,结合学生的解释去一一验证。当学生的自我表达与教师心中的“解读”相左时,要以学生的表达为准,不能强行纠正。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跟随学生的节奏,以开放的姿态陪伴、聆听,并与学生共同厘清故事的主题及意义,要让学生觉得被接纳、被包容、被重视。

(三)在绘画过程中融入匹配度高的音乐

音乐是心灵的情感显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白。个体通过音乐能在感知作曲者情绪的同时,体验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想象和联想,表达并升华自我。在绘画的心理课堂中,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加入旋律、情感和内涵与之匹配的音乐,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深层次的感悟,与课程主题和内容形成共鸣效应,提升心理课程的有效性。

本节课根据每个环节的内容与特点,从主题、节奏、旋律、主题情感四个方面选取音乐,在确保音乐情绪强度与学生在该环节下的情绪强度匹配的同时,兼顾音乐与环节在内容上的贴合度,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促进学生深思与感悟,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教师选择音乐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根据课程和各个环节的主题寻找贴合度高的音乐;二是音乐能激发的情绪强度要适当,不宜诱发太强的情绪,应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最好从知名乐曲中筛选;三是仔细考量音乐的层次、发展走向,不要求整首播放,截取最适合自己教学的部分即可。

(四)通过指导语引导音乐意象与课程内容同步

音乐意象是存在于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甚至欣赏者头脑中不可或缺的中介要素,是音乐表象、音乐意义、音乐情感等有机融合的产物。音乐意象对于音乐是一种理解和促进,不同个体的音乐意象不尽相同。因此,在绘画的心理课堂中加入音乐时,意象空间应是可控制的,所激发的意象应是简单具象且有共性的,不易受经历影响。

(五)根据课堂表现筛查并在课后积极关注特殊学生

教师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有些学生的作品内容压抑、沉重,构图无力甚至杂乱无章,有些学生没有进行任何创作,有些学生的作品不完整或是过度修饰某个部分……教师均应予以关注,并在课堂上找机会明确自己的猜测。对于确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在课后持续关注、全面了解,必要时提供心理辅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中学阶段个体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悟是宝贵的。绘画的心理课堂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授课形式,可以让师生更好地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力。绘画中注重对自我的积极探索,重点是通过绘画这种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顺应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中立性的课堂氛围下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及身处的内外环境,在重新接纳和整合的同时,转为建设性的力量,配合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其进行人格的整合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塑造,实现心理机制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丁俊扬,王美萍.青少年期亲子依恋与抑郁: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

[2]王美娥,王秀慧.绘畫心理技术在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辽宁教育,2021(10).

[3]李杰,郑玉章.音乐意象认知研究综述——基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视角[J].音乐创作,2011(1).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