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景观价值空间特征分析

2023-05-29谈石柱黄莹莹郑叶静申亚梅吴晓华陶一舟严少君

关键词:敏感度居民景观

谈石柱,黄莹莹,郑叶静,申亚梅,吴晓华,陶一舟,徐 斌,严少君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当前,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和“由外而内”资本推动的两种模式[1],如果规划建设者沿用城市规划理论,对村情、民情了解不足,往往会忽略居民的主体地位和建设意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2],但缺少文化内涵会使乡村景观变得僵化和同质化。居民是乡村景观的基本利益主体和重要的文化资源输出方,但居民诉求表达是模糊且不易度量的,且与其他群体的沟通存在障碍,居民参与更加困难,导致部分乡村景观建设利用率不高。

景观价值是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主观感知和效用评价,具有属性和空间双重特征[3],反映人群对地方具体土地利用活动的合理性判断和期望[4-5],景观价值分析为了解群众对乡村景观态度提供一种途径[6]。当前对景观价值的研究通常借鉴Brown等[7]归纳总结出的美学、经济、休闲、维持生命、生物多样性、学习、精神、内在、历史、未来、生存、治疗和文化13种基本景观价值类型。同时,公众参与制图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为景观价值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赋权”给公众,将主观活动纳入研究范畴[8],揭示场所感知的空间特征,有利于规划管理和实践[9-11]。

乡村景观价值通常包括自然、文化、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12],传统规划视角下的认知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获取、利用与维持各类资源价值[13],忽略了主观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利用PPGIS开始探讨乡村景观价值空间格局,以及构建敏感度和相容度模型来研究居民态度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14-15],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使居民感知在空间上变得明确[16]。研究表明,不同感知类型居民对景观价值评价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发生冲突[10];居民景观感知价值的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与一定的物质景观基础(土地利用)相关联[17];同时,土地利用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由于旅游化的影响,居民态度呈现“邻避效应”的空间格局[14],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18]。总体来看,乡村景观价值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特征,但缺乏居民视角对乡村景观人地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的深入分析。

《欧洲风景公约》指出,所有景观都关乎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9]。马斯洛将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0]。刘滨谊等[21]基于“生态-心态-形态”的“乡村人居环境三元理论”强调居民感知与乡村环境生态,形态美学相互结合的规律性,当人们作为乡村景观使用者时,景观需要是人的一般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在居民与乡村景观的交互关系中,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乡村农业生产所供给的粮食是维持人类基本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生活资料;此外,乡村景观是居民居住、消费和就业等日常活动的空间聚合体[22],用以保障居民基本日常生活。安全需求主要指“生态”和“环境”是乡村环境安全的有机统一,“生态”反映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共生共融的高度耦合关系[23],“环境”反映生存居住条件的诉求。归属与爱需求是个体在集体归属感方面的需求,包括社交、感情归属和爱与被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表现在对乡村历史文化的自身认知和认同,以及希望赢得别人赞赏和肯定的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指居民追求精神的愉悦、自身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乡村生活中主要分为:个人精神生活的需求、审美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本研究基于景观价值和乡村景观三元理论、耦合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居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价值体系,即满足生理需求的农业生产价值和生活保障价值,满足安全需求的生态环境价值,满足归属与爱需求的情感联系价值,满足尊重需求的历史文化价值,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休闲娱乐、观赏美学价值和经济产业价值。基于此,笔者以杭州市百丈镇为例,以居民感知为媒介分析乡村景观价值,探讨不同居民和景观价值之间的感知差异和乡村景观价值的空间特征。通过获得社会数据支持,为分析居民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和态度提供新思路,有效辅助乡村景观空间规划建设,为乡村景观适宜性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百丈镇(119°41′10″~119°47′14″E,30°28′12″~30°33′53″N)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属浙北山区,区域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距杭州市中心46 km,东通莫干山20 km,235国道高等级公路纵贯全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外部交通发达。森林覆盖率高达84%,素有“竹海”之称,毛竹面积及产量位于浙江省前列。全镇由半竹村、石竹园村、百丈村、溪口村、泗溪村和仙岩村6个村组成,竹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有釜托寺、平天堂杜鹃花海和杭宣古道等著名景点,具备了浙江多数山区镇自然环境优越、区域性文化特征显著等典型特点,属于典型的山地乡村景观。

1.2 调查方法

调研工具包括1张A0的百丈镇卫星影像,1套代表不同景观价值的不干胶贴片,以及1份用于记录受访者人口学特征、感知强度评分和访谈内容的问卷。具体调研过程:首先向受访者解释调研目的和8种景观价值的内涵(表1),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24]为度量尺度,对乡村景观带来的价值从“非常赞同”到“很不赞同”进行感知强度评分;其次,要求受访者在地图上张贴其认为具有相应价值的位置贴,同时采访并记录标记该点的原因。每人次访谈约30 min。于2021年5月11—20日,在预先调查案例地基本情况后,进行为期10 d的正式调查。

表1 乡村景观价值类型及相应描述

调研采用分层配额的方式进行,6个村各分配90个样本额度,共发放540份问卷,调研过程中注意样本以长期居住在此的居民为主,同时考虑人口学特征构成的均衡性[17]。

1.3 指标分析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作为定量分析工具,运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按照南纳利得标准,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乡村景观价值因子部分一致性系数为0.738(α>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然后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人口学特征,相关分析测试人口学特征变量和乡村景观价值相关度[2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8代表变量间存在极强相关,0.6≤|R|<0.8代表两变量间存在强相关,0.4≤|R|<0.6代表两变量间存在中度相关,0.2≤|R|<0.4代表两变量间存在弱相关,|R|<0.2代表变量间存在极弱相关。

借鉴Shannon-Winner的“多样性指数”来度量景观价值多样性,景观富集程度由核密度表示。归一化的景观价值密度和景观价值多样性相乘得到乡村景观敏感度(rural landscape sensitivity,RLS)。

1)核密度分析。在ArcGIS 10.5中采用核密度分析工具,各类乡村景观价值点数据为输入字段,权重值默认取值为1,根据研究区比例和相关研究[15,18],生成栅格大小为30 m、搜索半径为300 m的乡村景观价值核密度图。

2)敏感度分析。借鉴景观视觉敏感度[26]的概念,将居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敏感度定义为:乡村景观被居民感知到的程度度量,是居民关注程度的综合反映。景观价值是抽象地方意义的具体形式,景观敏感度可以通过景观价值的分析来体现[27]。内涵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当居民在某处赋予大量的景观价值形成价值富集场所,反映居民对场地的关注程度;第二,当某处多种景观价值重叠,反映居民对场地的多种利用意愿重叠。因此,构建景观价值富集程度-景观价值多样性复合二维模型(图1),景观价值富集程度和多样性共同度量乡村景观敏感度,即景观价值多样,富集程度高,表明关注程度高,乡村景观敏感度高;反之,敏感度低。

图1 乡村景观敏感度概念模型图Fig. 1 A conceptual model diagram of rural landscape sensitivity

敏感度的计算基于栅格数据进行,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Vi代表某个栅格中形成景观价值i的密度值;n为该栅格中乡村景观价值类型的总数;Vc为该栅格中所有乡村景观价值密度的总值;Ri代表某个栅格中乡村景观价值i密度值占该栅格所有价值总密度值的比例;Q为该栅格的乡村景观价值多样性指数;Qmax表示所有栅格中乡村景观价值多样性指数最大值;Vmax为所有栅格中乡村景观价值密度总值的最大值;PRLS为栅格的乡村景观敏感度。

3)相容度分析。乡村景观价值相容度(rural landscape values compatibility,RLVC,式中记为GRLCV)指乡村景观与其价值之间的一致性或者兼容性。相容度的计算基于栅格数据进行,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GRLVC代表某栅格的相容度;Qi代表某栅格中第i种乡村景观价值的密度值;Qi,max代表第i种乡村景观价值所有栅格中的密度最大值;Ci代表第i种乡村景观价值的相容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特征分析

对有效样本进行统计(表2)发现,受访者男女比例平衡,且由于当地老龄化现象突出,受访者以中老年为主,45岁以上占70.6%;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6.7%;此外,职业类型多样,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59.8%;月收入水平较低,在3 000元以下的占47.1%;居住时间在30 a以上的占73.7%,对案例地十分熟悉,可以较好地反映案例地乡村景观情况,增加调查的可信度。

表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2 居民对乡村景观价值及其价值点的感知分析

本次研究总样本量为540份,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和填图468份,有效率为86.7%,获得参与式制图景观价值点4 010个(表3,图2),乡村景观价值点数量存在差异,其中生态环境价值最多,农业生产价值最少。居民对于百丈镇景观价值的感知度排序依次是:生态环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观赏美学价值>农业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生活保障价值>情感联系价值>经济产业价值。

图2 杭州百丈镇景观价值点分布图Fig. 2 Distributions of landscape values of Baizhang Town,Hangzhou City

图3 乡村景观价值空间分布Fig. 3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rural landscape values

图4 百丈镇归一化景观价值核密度、归一化多样性、乡村景观敏感度及相容度指数图Fig. 4 Normalized landscape value kernel density, normalized diversity, rural landscape sensitivity and compatibility indexes of Baizhang Town

表3 乡村景观价值的感知内容及价值与景观的相容性

2.3 乡村景观价值分析

景观价值将人的价值赋予与空间联系起来,表明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取向,是居民感知的空间指向[4]。除生态环境价值外,其他景观价值感知度偏低(表3),结合图3和居民访谈内容,分析乡村景观价值空间分布特征和探讨乡村景观的问题及原因。

由图可知,农业生产价值(图3A)主要分布在农田,密度高值区位于溪口村西南部,存在大面积的农田且方便灌溉,增加了居民的感知程度。生活保障价值(图3B)高值区位于百丈镇中心、卫生院、每个村村委和文化礼堂等。老年人对百丈镇中心设有的生活保障设施,以及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政策需求十分迫切,而对完善度最高的村委和文化礼堂等文化活动类设施需求度相对较弱。生态环境价值(图3C)分布范围最广,高值区位于平天堂、石坞梯顶、九东山和石板岭等,居民感知度高的区位主要为植物覆盖率高的山体。情感联系价值(图3D)高值区分布在釜托寺、杭宣古道、平天堂和镇中心。釜托寺、杭宣古道一带历史悠久,已经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寄托场所;百丈镇小学和平天堂等地记录了居民的儿时回忆。历史文化价值(图3E)高值区在釜托寺、杭宣古道和天登禅寺。居民对乡村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表现在仅对釜托寺、杭宣古道等标志性节点感知度高,而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竹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景观的感知度较低。休闲娱乐价值(图3F)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苕溪,近年沿北苕溪建成旅游步道,成为村民晚饭后散步聊天高频率场所;平天堂和釜托寺等风景优美的节点也形成热点区;其次每个村落都分布热点区,这是因为居民在闲暇时间最常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为看电视、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闲聊等室内活动。观赏美学价值(图3G)高值区分布在釜托寺、杭宣古道和平天堂。居民对历史文化景观感知度高,其次是人工与自然结合的视觉冲击力强的乡村景观,而对当地山地景观的奇特性和竹海等自然景观的感知度低。经济产业价值(图3H)高值区集中在百丈镇中心和溪口村工业园区,其次在双枪公司和百丈村工业园区,这些地方因提供工作岗位或个体经营场所而产生经济效益。

2.4 居民感知和乡村景观价值相关性分析

人口学特征变量和乡村景观价值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居民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居住时间均与乡村景观价值因子呈弱相关性(-0.4

表4 人口学特征变量和乡村景观价值的相关性

年龄与农业生产价值(R=0.176**)和生活保障价值(R=0.192**)呈极弱正相关,与历史文化价值(R=0.201**)和情感联系价值(R=0.228**)呈弱正相关,年龄越大对农业生产价值、生活保障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情感联系感知度越高。月收入与农业生产价值(R=-0.116*)、生活保障价值(R=-0.118*)、休闲娱乐价值(R=-0.138*)呈极弱负相关,与经济产业价值(R=0.152**)呈极弱正相关。收入越高对农业生产价值、生活保障价值、休闲娱乐价值感知度越低,而对经济产业价值感知度越高。受教育程度与生活保障价值(R=-0.322**)、休闲娱乐价值(R=-0.299**)、经济产业价值(R=-0.293**)呈弱负相关,而与历史文化价值(R=0.149*)、观赏美学价值(R=0.141*)呈极弱的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生活保障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经济产业价值感知度越低,而对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美学价值感知度越高。职业仅与农业生产价值(R=-0.352**)呈弱负相关,务农的居民对农业生产价值感知度更高。居住时间与历史文化价值(R=0.310**)呈弱正相关,与情感联系价值(R=0.424**)呈中等正相关,居住时间越久对百丈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情感联系价值感知度越高。

2.5 乡村景观价值空间分布多样性及敏感度分析

景观价值密度反映居民感知景观价值的聚集程度,地方被赋予的景观价值点数量越多,代表该地的居民关注度越高,在空间上斑状分布(图4A)。核密度高值区位于釜托寺、杭宣古道、镇中心、平天堂;其次在6个村村委、九东山、北苕溪一带、皮山坞水库、鱼石岭水库、百丈村工业园区。

景观价值多样性反映同一地点景观价值多样性程度,多样性程度越高的地方表明居民感知到的景观价值类型越多,承载的土地利用意愿越高,在空间上均以较高的核密度值呈斑状聚集分布(图4B)。核密度高值区位于皮山坞水库、九东山、北苕溪一带、杭宣古道、六个村村委、镇中心一带。

乡村景观价值敏感度高的地方表示多种利用意愿重合,且关注度集中,表明重要性越高。从图4C可以看出,景观价值敏感度呈斑状分布,且在杭宣古道、百丈镇中心形成高值区域,其次在每个村村委会、九东山、牙山、皮山坞水库以及北苕溪沿线。分析认为:①杭宣古道景观价值、密度和多样性均较高。古道始筑于唐朝,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翠竹林立,生态优势显著,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其特色风光在为居民提供日常游憩的同时形成当地特色,赋予情感联系价值。百丈镇镇中心的景观密度高,多样性较高。②镇中心商铺林立,是经济活动中心,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具有较高的生活保障价值和经济产业价值。此外,镇中心设有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居民日常交往场所,被赋予情感联系价值。③每个村村委景观价值密度中等,多样性颇高。村委是村中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旁边的文化礼堂用以举行重要活动,被赋予生活保障价值和情感联系价值。④九东山景观价值中等,多样性较高。九东山森林覆盖,生态环境优越,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和观赏美学价值,通过设置户外烧烤、星空观景以及其他形式的休闲活动,具有一定的休闲娱乐价值。⑤皮山坞水库景观密度中等,多样性高。水库周边绿化覆盖率高,景色优美,常吸引居民进行野炊等休闲活动,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水库调节径流、蓄洪补枯及提供日常饮水,分布了生活保障价值。⑥北苕溪沿线(有人居住的地方)景观密度较低,多样性高。北苕溪沿线农田较多,是居民进行农业劳作的场地,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价值、生活保障价值和情感联系价值。此外,沿线还是居民饭后散步、游憩娱乐的场所,被赋予休闲娱乐价值。

2.6 乡村景观价值与乡村景观相容性分析

相容性反映居民的主观判断及其空间关联,表现为8种乡村景观价值和乡村景观之间的综合相容性。根据相容性分析需要[28],对居民乡村景观价值感知强度均值进行更换维度处理,将其均值减去3,获得8种乡村景观价值与乡村景观的相容系数得分(表3),以此运用ArcGIS运算得到相容度指数图,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出现空间分异特征的相容度范围为-0.23~1.31(图4D)。

相容度指数显示,百丈镇景观价值与景观之间基本上呈现相容情况,相容度高值区在平天堂、石坞梯顶、釜托寺、九东山、杭宣古道,其次在石板岭、师姑屏、河山、皮山坞水库和溪口村中部;不相容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溪口村工业园区、百丈村工业园区、卫生院、百丈镇镇中心和双枪公司。另外,还形成了正向值低区域。相容度低值区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石尖山、石塔头和牙山等,感知价值点少导致相容度正向低值;另一种是6个村村委、鱼石岭水库等地正负向价值混合交替,相容度出现低值。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时间均与百丈镇部分乡村景观价值因子具有相关性,这与王兆峰等[29]对景观感知和居民认知关系的研究结论类似。其中,受访者年龄越大,对生活保障设施(如医院、农贸市场等)需求度更高,同时地方归属感更加强烈。收入高者,绝大多数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价值感知强度低,当地的生活保障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无法满足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导致感知强度低,如何提高高收入水平居民的认同感是一个新的挑战。此外,性别不会影响居民对乡村景观价值的感知程度。而有研究提出不同性别的居民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30],认为女性对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比较敏感[31]。本研究不同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居民对乡村景观价值感知偏重于人与村庄的地缘关系和集体记忆,因此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居民感知的百丈镇乡村景观价值呈现空间上斑状分布,主要围绕居住村落、文化价值高的景点以及活动集中区域向外面扩散,表现为农业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作为一种基础价值类型,形成了百丈镇的背景价值空间,由此说明感知价值是居民与环境长期互动的结果,居住村落与居民关系密切[17]。从整体来看,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多重价值互相交织的场所,需强调乡村景观价值感知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建立连续的思考方式[12]。这要求辩证看待各价值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乡村之间的差异性,实现乡村空间的差异正义和保护乡村的多元生态,又要扬长避短,针对地域差异发展适宜的乡村景观模式。

乡村景观敏感度表现为不同位置价值感知的空间差异,敏感度高的地方,聚集了居民的自身感知和对环境的价值感知,从空间规划、管理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揭示某给定项目的社会适宜性[27,32],帮助理解公众对给定项目的态度。在本研究中,景观价值多样性高值区对应景观价值富集程度高值区,而景观价值富集高值区不一定对应景观价值多样性高值区,并且景观敏感度和景观价值的多样性高度重合,因此,景观价值多样性对敏感度的指示作用更显著,更能体现景观的重要性及使用意愿。在乡村景观中,人与景观交互产生景观价值,人的活动主要是集中于村庄聚落和生产区域,导致某些远离居民日常生活的地点(平天堂、釜托寺等)承载价值类型较为单一,敏感度较低。

乡村景观价值和乡村景观的相容性是居民视角在社会、经济、生态、历史、情感等多方面权衡的结果[28],相容度的分布受到乡村景观价值各自相容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14]。本研究两种主要影响因素是生态环境价值(相容系数1.17)和经济产业价值(相容系数-0.42),生产—生态的双向驱动辩证关系要求同时实现景观经济生产和景观生态提升[33]。此外,乡村景观产生的价值空间正义问题需要回归到人的自身需求,基于居民内在动力的建设和转型才是常态化的乡村景观[34],任何行为活动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轴上表现为对象、过程、方法和结果[35],居民在乡村景观中起的作用应该包括上述4项维度的全方位参与理念,居民感知、行为和乡村景观价值互相影响,是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取向,达到感知和乡村景观价值之间的耦合是最理想的模式。

由此可见,居民感知的景观价值在空间布局上与居民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表明了多种价值空间复合对利用意愿竞争的指示作用具有复杂性。特定乡村空间景观价值点与生态资源密切相关,正负向景观价值混合更替,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当地乡村景观特征变化。未来有必要从乡村景观价值与利用意愿竞争关系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为维持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与乡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敏感度居民景观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