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NLRP3炎症小体、噬酸性粒细胞和IL-6 的影响

2023-05-27翟新阳杨玉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特钠丙酸孟鲁司

翟新阳 杨玉霞

(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2.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因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主要在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子的参与下使气道发生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伴随着病程的延长,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其呼吸道炎症明显加重,炎症因子水平严重紊乱,并且该疾病反复发作,难以完全治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1]。临床上通常采用β-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咳嗽气促的临床症状。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孟鲁司特钠可通过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改善气道炎症反应[2]。作为糖皮质激素的丙酸倍氯米松能够阻止呼吸道炎性物质的渗出,具有很明显的抗炎作用。目前临床关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较多,但不同药物的功效不同,临床治疗效果一般。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8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支气管激发实验均提示阳性;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患有自身免疫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异常者;有感染性疾病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孟鲁司特钠治疗,42 例)和研究组(丙酸倍氯米松+孟鲁司特治疗,46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23例;年龄5-14 岁,平均年龄12.14±1.12 岁;病程1-5 y,平均病程2.27±0.22 y;研究组男21 例,女25 例;年龄5-14 岁,平均年龄2.15±0.11 岁;病程1-4 y,平均病程2.19±0.25 y。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予以低流量吸氧、止咳、解痉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孟鲁司特钠(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44)5 mg,1 d 1 次。治疗周期为3 m。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20130214),1 次半支,1 d 2 次,治疗周期为3 m。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相关文献[4]: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增加20%-30%,且停药2 w 后无复发;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较之前缓解,FEV1 增加10%-19%,咳嗽频率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加重,FEV1 增加<10%。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3.2 炎症相关指标水平

清晨抽取患者空腹5 mL 静脉血,以3000 r·min-1离心15 min 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22222043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水平。

1.3.3 肺功能

3 m 后通过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武汉清易云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鄂械注准20222073963)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水平,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80%以及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

1.3.4 不良反应

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皮疹、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提高临床效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9.52%,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4.78%,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对比(n(%))

2.2 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改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

治疗后两组E、IL-6、NLRP3 水平均下降,研究组E、IL-6、NLRP3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表2 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改善肺功能

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 值均升高,且研究组的FVC、FEV1、FEV1/FVC 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肺功能比较()

表3 肺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4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与患者易过敏的体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遗传因素有关[1-3]。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性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起病急,极有可能因病情发展迅速引起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安全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1,2]。临床最关键的治疗手段是采用抗感染和解痉平喘以及扩张气道等药物治疗。研究表明,该疾病的气道慢性炎症和咳嗽程度与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及白三烯等活性介质有关[3]。孟鲁司特钠可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明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丙酸倍氯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可以有效防止支气管炎性物质渗出和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联合上述两者药物联合治疗可发挥出较强的协同作用,进而明显缓解哮喘症状。支气管哮喘是典型的炎症反应,其本质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当病情发作时释放出大量的炎症性介质,加重气道炎症反应。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炎症介质有IL-6,其水平越高提示着患者病情越严重[4]。炎症小体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其中NLRP3异常激活可以驱动机体内慢性炎症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E、IL-6、NLRP3 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E、IL-6、NLRP3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丙酸倍氯米松可抑制E 细胞的活化,从源头减少炎症性介质的分泌。再加上以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具有起效快和局部药物浓度高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抗炎作用[5]。孟鲁斯特纳在与白三烯结合后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再加上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直接对炎性因子产生作用,二者联合有助于患者恢复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 值均升高,且研究组的FVC、FEV1、FEV1/FVC 值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二者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指数高。

综上所述,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可以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效果且减少发生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特钠丙酸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联合信必可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H3PW12O40/Y-β催化丙酸异戊酯的绿色合成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