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2023-05-25施玉兵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整本书人物形象活动

施玉兵

在信息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学生作为智能电子产品的使用者,同样不可避免受到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当学生长期习惯碎片化阅读,就很难拥有深度阅读体验。即便教师给学生布置整本书阅读任务,学生也很难专注,自然不可能领略整本书阅读的乐趣。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开启整本书阅读之旅,让学生充分领略深度阅读的魅力,更好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利用影视作品,建立初步感知

在初中阶段,教师组织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主要以文学名著为主,而文学名著本身具有深刻的底蕴和无穷的艺术魅力,值得学生深入探寻、反复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往往只给学生介绍一下名著的相关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学生很容易读着读着丧失兴趣。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不妨将与原著相关的影视化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影视化作品初步感知原著内容。这种激趣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组织《简·爱》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首先利用自习课时间引导学生一同观看凯瑞·福永导演的电影《简·爱》前30分钟,在观看以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简·爱这个人物的印象。有的学生对简·爱的身世报以同情,因为简·爱在舅妈家寄人篱下,不仅常常受到舅妈的刻薄对待,还经常被表哥欺负。有的学生则是通过简·爱和海伦的对话,感觉到简·爱个性的独立和坚强。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刚刚我们只看了30分钟的片段,你对接下来的剧情还有哪些憧憬?还想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在这个环节畅所欲言,有的提到电影开头部分,简·爱在雨中奔跑,他非常好奇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有的学生则是好奇简·爱和男主角是怎样相遇的,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看到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则顺势引出《简·爱》这部原著,要求学生利用两周时间通读《简·爱》这本小说,从书中获取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两个思考题:1.《简·爱》这本书中的地点切换了数次,请问主人公在每一个地点遇到了怎样的人和事?2.你认为简·爱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此前的影视化片段引导,学生不仅乐于阅读,也会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阅读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简·爱》这部名著的影视化片段,既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对作品建立初步印象。而在学生观看视频片段以后,教师又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接下来的精读埋下精彩的伏笔。

二、借助批注阅读,促进课外自读

整本书阅读大多是在课外进行的,而走马观花的阅读不仅浪费时间,对学生也没有丝毫益处。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正是批注法的优势。批注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觉调动已有的人生阅历、情感经验和知识储备,将自己对书籍的所想、所感、所思记录下来,用这种批注的方式与文本对话。批注阅读,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除此以外,由于学生大多是在课外阅读书籍,究竟读了多少,教师并不知道,但有了批注法的辅助,教师可以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明确学生是否进行了真实的阅读。

例如,在组织《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首先利用自习课展示相关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骆驼祥子》的大致内容。之后,教师抽出专门的时间引领学生复习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批注的重点。在这个环节,教师向学生提问从哪些角度批注,应该批注哪些内容。学生通过此前的学习,认为批注可从写作技巧、写作风格、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特色等角度入手。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自读并批注《骆驼祥子》原著。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打卡活动,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個阅读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阅读活动。学生每天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都可以将自己的批注分享在打卡平台上。通过批注阅读,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而这种批注方法也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阅读回忆。

对于整本书阅读而言,批注法极为关键。一方面,批注法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参与感,让学生与作品进行深入对话;另一方面,批注法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监督学生的阅读行为,判断学生究竟读了多少,是否真实参与阅读,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开展研读共议,强化深入体会

整本书阅读往往涉及经典文学名著,这些作品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内涵深刻,但是大部分初中生由于自身的阅读基础以及能力不同,在阅读整本书时不可避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整本书阅读任务以后,学生往往独立完成,即便遇到阅读障碍,学生也不知道向谁求助,导致整本书阅读流于形式化,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阅读,其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不妨引入合作阅读模式,让学生与其他组员相互监督、交流以及互动,通过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活力,让学生对作品形成更多元化的阅读思路和体会。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本名著时,人物形象刻画可谓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作者笔下,大观园众儿女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而且,这些红楼人物的生活经历又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时的社会百态。为了引导学生读懂《红楼梦》这部名著,理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感受《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教师可将“人物形象解读”作为指导重点,并在课堂中组织“鉴赏人物形象”的阅读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阅读小组,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7—8个人物形象。设计这样的合作阅读任务,可以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让学生互帮互助,一同走进红楼世界,领略《红楼梦》中的别样风景。在班级巡查过程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写一写人物小传,从自身的视角解读人物形象,并与其他组员共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完成小组合作讨论后,教师又组织了集体展示活动,每一个小组可派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成果。这样的研读共议,可以加深学生对《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理解。

整本书阅读涉及大量的内容,这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考验。为了降低学生的阅读负担,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教师可在整本书阅读活动期间引入合作共读模式,让学生与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阅读观点,并在集体中共享阅读成果,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推行整本书阅读活动意义深远,它不仅可以改变碎片化阅读的社会现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性,让学生拥有深度阅读体验。对此,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领略整本书阅读的魅力。

猜你喜欢

整本书人物形象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