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PCT、SAA及AFR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2023-05-23王璐璐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入院重症病情

王璐璐

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其病情进展更迅速,病情不仅引发呼吸系统症状,还影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患者多合并并发症,治疗难度大[1-2]。因此入院初期或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能够准确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很重要[3-4]。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的重点主要为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PCT、SAA及AFR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预后死亡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男性59例,女性53例;年龄65~79岁,平均(65.47±6.39)岁;糖尿病39例,高血压45例,冠心病23例,慢性肺部疾病40例;合并吸烟史52例。纳入标准:参照《呼吸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5]中重症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均属于初次发病者;伴有呼吸衰竭、肠梗阻等重症肺炎临床症状者;近3个月内未采用抗凝、抗炎、免疫抑制剂等相关治疗者等。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伴有急性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患有肺结核、肺血栓栓塞症等。

1.2 方法

马治国[7]认为网络课程是一种虚拟课堂。徐峥、陈庚、袁希岚[12]则认为网络课程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课程的功能。林君芬、余胜泉[6]认为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以上3种均是从字面意思上对网络课程进行定义的。

1.2.1 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入院次日及治疗后4、7d的空腹静脉血3mL,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PCT、SAA,采用凝血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白蛋白(ALB),计算AFR。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计算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100%)。

1.2.3 资料收集方法 统计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ICU居住时间、合并症、血压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7]评分、氧合指数等,以及血清学指标PCT、SAA及AFR。入院后,患者病情状况使用APACHE Ⅱ评分评估,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其总分为7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

分析:sedative含义为“使镇静的”,和医学术语镇静剂挂钩,专业性较高。若作直译处理会偏离语境,不明所以。改作动词并更改句式结构后,更加自然顺畅,通俗易懂。

1.2.2 治疗、分组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参照指南要求,进行规范化治疗,接受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根据治疗结束后28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和生存组(77例),死亡的判定标准[6]: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射彻底消失;深度昏迷,3项均具备可判定为死亡。

2.2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差异分析从入院时到治疗后4、7天,经过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血PCT、SAA、AFR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死亡组血PCT、SAA逐渐升高,生存组逐渐降低,死亡组AFR逐渐降低,生存组逐渐升高;死亡组患者各个观察时间点血清血PCT、SAA高于生存组,血AFR低于生存组(均P<0.05),见表2。

由于注水系统首先要满足注水井压力需求,因此选取干线末端井和破裂压力较高的典型井计算相邻注水站是否能够满足注水压力需求。

2 结 果

重症肺炎患者在疾病初期即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并造成肺组织细胞缺氧,引起机体代谢功能障碍,并造成肺泡、肺间质及肺部细支气管炎症反应,老年人群的机体免疫功能退化,呼吸系统机能退化,肺部轻微感染或炎症即可引发重症肺炎的发生,疾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危重等特点,且可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8-9]。探讨有效的生物学评估指标,以预测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情变化和进展情况,对患者后续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4 血PCT、SAA及AFR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分析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PCT、SAA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呈正相关(r=0.432,0.543),血AFR呈负相关(r=-0.321)(均P<0.05)。

表1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差异,以及血清学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血PCT、SAA及AFR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比较;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CT、SAA及AFR与预后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差异分析

2.3 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OR=2.102,95%CI=1.094~3.212)、血P C T(O R=1.9 8 4,9 5%C I=1.1 0 3~2.0 9 4)、S A A 高(OR=1.594,95%CI=1.231~2.186),血AFR低(OR=1.294,95%CI=1.092~1.985)均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分析

车生泉(1968-)为本文通讯作者,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生态规划及城市生态,email:chsq@sjtu.edu.cn

3 讨 论

2.1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死亡组患者年龄≥70岁的患者占比高于生存组,ICU居住时间长于生存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均P<0.05),见表1。

炎症反应是老年重症肺炎病理生理的核心,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随着疾病的加重可在数分钟或小时即可被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会迁移肺组织,故而当患者病情越严重,其炎症反应即越强[10]。PCT 属于功能性蛋白,可反映机体内毒素水平以及被细菌感染的程度,常用于监测临床炎症相关疾病的病情,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一致;且特异性高,仅在患者全身出现严重细菌感染时明显上升,而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时变化较小,与肺损伤及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11]。SAA是主要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可刺激肝脏释放大量SAA,并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SAA水平显著升高[12]。ALB及FIB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ALB是营养供应和炎症状态的标志物;有研究[13]表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微血栓风险增加,加重器官衰竭的风险,FIB在炎症性疾病和感染引起的急性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研究[14]表明,当机体存在严重感染时,ALB减少而FIB升高,可通过检测其比值AFR以快速预测患者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其可以有效去除营养因素,并放大炎症的影响。

本文设计的油液颗粒污染度检测系统可实现对直径为4、6、14、21 μm的颗粒含量测量,同时可以实时显示ISO、GJB、SAE等三个国际统一标准等级.此外本系统实现了便携式的在线检测,打破了传统离线测量的拘束,易于推广.在实际测试中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稳定性,传感器与单片机的通信稳定可靠,最终经过处理分析后的数据与实际值相差不大.本系统的不足在于对油泵流量的控制上不够精确,只是通过DA粗略地控制油泵的转速,而没有具体的计量,对传感器数据的测量造成一些影响.当测试完成后,只能粗略地通过油泵进行排油,缺少清洗管道,对于排油问题有待继续改造.

本研究中,死亡组年龄≥70岁的患者占比高于生存组,ICU居住时间长于生存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从入院时到治疗后4、7天,死亡组血PCT、SAA逐渐升高,生存组逐渐降低,死亡组AFR逐渐降低,生存组逐渐升高;死亡组患者各个观察时间点血清血PCT、SAA高于生存组,血AFR低于生存组。提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风险增大,ICU居住时间延长,且入院时病情就较为严重,APACHE Ⅱ评分较高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大;同时血PCT、SAA、AFR也和生存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本研究中,APACHEⅡ评分(OR=2.102,95%CI=1.094~3.212)、血PCT(OR=1.984,95%CI=1.103~2.094)、SAA高(OR=1.594,95%CI=1.231~2.186),血AFR低(OR=1.294,95%CI=1.092~1.985)均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因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分泌大量炎症介质,全身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大量PCT,一项研究[15]显示,PCT的升高,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能够预测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患者的预后。而SAA可通过多途径促进其他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通过增加中心粒细胞的生存期,干扰脂氧素相关信号的传导抑制机体炎症的消退。且近期有研究[16]证实,SAA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急性炎症,机体转变为促进血栓形成和抗纤溶状态,导致肝脏合成和分泌FIB增加,导致外周血AFR水平降低[17]。本研究中,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PCT、SAA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呈正相关(r=0.432,0.543),血AFR呈负相关(r=-0.321)。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PCT、SAA水平越高,血AFR水平越低,其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对以上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有利于对疾病的病情进行判断,以改善患者预后。但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本院,属于单中心临床研究,而血清学动态变化的时间较短,对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偏倚,因此需要后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分析该研究课题,以进一步提高结论的而可靠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入院重症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作文门诊室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