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023-05-17盛鑫磊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采购计划使用率工程师

盛鑫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医疗设备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精确化,极大地提高医院临床诊疗水平。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在管理医疗设备时,仍然采用人工管理方式,这种传统模式存在数据无法共享、设备管理环节不统一、设备管理效率低等问题[1],而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可以避免以上不良现象的出现,通过设计和应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为各台医疗设备有账可查提供支持。所以,如何科学地设计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是技术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架构设计

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示意图如图1 所示,从图1 中可以看出,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图1: 系统架构设计示意图

(1)应用层。通过使用应用层,可以玩对相关业务流程的调整,在无需修改软件代码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研发,有效地降低系统研发成本。

(2)技术层。技术层主要用于对系统资源的实时监控以及相关开发技术的封装[2]。开发人员通过使用技术层,可以在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情况下,快速开发系统程序,极大地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对系统资源的科学化配置和应用。

(3)系统层。系统层除了涉及到操作系统外,还涉及到开发环境,其中,操作系统主要包含MySQL 数据库、Linux 操作系统等。

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系统数据库在增删改查数据、存储数据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有效使用,技术人员在设计该系统时,要重视对系统数据库的科学化设计。现以如表1、表2 所示的“设备采购合同表、设备维修记录表”为例,对数据库具体设计进行介绍,其中,设备采购合同表主要是由采购编号、采购日期、设备名称、设备品牌型号、设备金额、设备报修期等相关属性;设备维修记录表主要包含维修编号、故障现象、维修过程、更换配件名称、维修产生全额、维修人员、科室验收人员等属性。

表1: 设备采购合同表

表2: 设备维修记录表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为了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保证本文系统功能的完善性和强大性,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如图2 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示意图,完成对系统以下模块的设计,这些模块在实际设计中,除了用到eclipse 开发工具和JAVA 编程语言外[3],还综合应用了JSP 技术、Spring技术和Hibernate 技术等技术。

图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示意图

2.1 采购模块设计

在设计采购模块时,首先,各个科室要利用该系统,完成对次年度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的上报,并由临工部完成对该采购计划内容的汇总和整理,然后,经过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后,由院务会对其进行审阅和批准,并将批准后的采购计划内容向财政上报,由财政统一对其进行批复,当批复工作完成后,将所批准的医疗设备采购计划作为次年的采购计划内容[4]。另外,在采购申请大型医疗设备时,要结合不同医疗设备,填写和购置相关论证表,同时,临工部负责分析和调研申请需求,然后,由医学装配委员会统一论证采购申请需求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当招标采购工作结束后,需要使用该系统,完成对所采购设备信息的准确化、精确化录入,并完成的招标文件的上传[5],此时,该系统会自动化统计和汇总最终设备采购计划,便于采购人员实时查看和掌握年度医疗设备实际采购进度等相关信息,极大地保证招标采购工作开展效率和效果。

2.2 安装调试与验收模块设计

在进行医疗设备安装调试时,需要责任工程师全程参与和学习,并与厂方工程师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和探讨,从而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便于相关人员全面地了解医疗设备实际运行性能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同时,还要实时、正确地记录和汇总设备安装期间经常出现的异常问题,并向上级领导汇报设备相关重大问题[6]。在进行医疗设备验收时,要逐项验收和配置设备功能指标。在验收进口医疗设备时,要严格按照《商检条例》相关标准和要求,聘请当地商检局对该设备进行现场检验,检验其性能配置是否精确、完整,是否与相关货证相符,是否满足合同验收相关标准和要求,避免因验收不规范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对于新引进设备而言,当其安装调试工作结束后,临工部要开展相关操作培训工作,并全面化记录和整理相关培训内容,当培训工作结束后,向该系统安全、可靠地传输相关培训资料,便于其他人员快速查看和学习[7]。对于呼吸机等生命急救类医疗设备而言,需要采用网络课堂的方式,对相关人员的设备操作技能进行在线化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使用该医疗设备。

另外,相关厂家要重视对设备操作手册、设备维修手册、设备操作流程等信息的整理。当验收工作完成后,责任工程师要使用该系统,正确填写相关验收报告单[8],并完成对设备验收质量报告的上传。

2.3 日常管理和预防性维护模块设计

当医疗设备验收通过后,责任工程师除了要做好对医疗设备操作流程的设计外,还要做好对固定资产标签的粘贴。当所使用的医疗设备规模较大时,要将记录本悬挂在该设备上,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记录和整理设备安全隐患问题[9]。在设计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模块时,要实时检查和维修长期使用的医疗设备,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可能存在的潜在性故障隐患问题,不断地提高医疗设备的运行性能,促使医疗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流程

此外,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定期检定医疗计量设备,只有通过检定的计量设备方可使用于计量设备中。同时,系统会自动提醒工程师合理地安排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间,并将最终检测结果及时上传和提交到系统中。

2.4 报修和维修模块设计

对于临床科室而言,在进行医疗设备报修时,要使用本文系统,对设备故障问题进行简单化描述,便于后期工程师快速开展故障诊断工作,此时,系统会实时显示相关维修申请内容,并采用发送短信的方式,向责任工程师发送相关维修申请内容,由责任工程师对设备故障问题进行现场评估,当发现该设备报废[10],无法使用时,需要该设备表面粘贴“禁用”标牌,以起到警惕作用,避免因使用不达标的设备而增加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处理设备维修费用时,要利用相关审批制度,对设备进行逐级审批。当故障设备无法立即维修时,责任工程师要做好对相关设备维修进度的实时变更。当设备维修工作结束后,要再次检测设备质量,当设备质量合格后,方可摘除“禁用”标牌,并将其正式投入到临床应用中。

2.5 报废模块设计

在使用该系统时,临床科室可以提交相应的设备报废申请,并将其申请内容上传到临工科工程师,由临工工程师对故障设备进行现场分析和评估。评估内容依据主要涉及到设备损坏是否严重、设备运转是否安全、设备维修费用是否较高、设备使用时间是否达到报废年限、设备是否严重老化等。当评估工作完成后,对于那些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而言,要采用逐级审批的方式,由临工部主任、财务主管、院长对其进行一一审批。

2.6 资料和合同管理模块设计

对于采购人员而言,在完成对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后,需要将其相关采购电子档案提交和上传到该系统中,便于相关人员及时查看和调用。此外,还要构建医疗设备档案盒,该档案盒主要包含可行性分析报告、设备申请单、招投标文件、采购合同、设备验收报告、维修说明书等。

3 系统测试

为测试系统性能,现采用对照组实验方式,对该系统进行测试,首先,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并对其设备的报废率、使用率进行计算,发现对照组的医疗设备报废率较高,高达25%,使用率较低,仅仅达到60%。但是,通过运用使用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对研究组的医疗设备报废率和使用率进行计算,发现其报废率和使用率分别达到4%、95%,同时,与对照组的维护评分和效益评分对比,发现研究组的各项评分相对较高。所以,本文系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优势,不仅可以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设备使用率,还能降低设备的报废率,为保证患者诊断结果的精确性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设计的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具有采购高效、安装调试简单、管理成本低、报修成功率高、使用率高等特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完全符合预期设计标准和要求,但是,该系统仍然存在以下需要完善的地方,如:系统报废模块有待改进和完善,从而及时筛选和淘汰报废的医疗设备,避免因使用不合格的医疗设备,而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诊断结果的精确性。

猜你喜欢

采购计划使用率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EPC项目采购计划管理优化研究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