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疗法应用于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3-05-16黄东泳江喜波唐凤簪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茯苓四肢周长

黄东泳 沈 洁 江喜波 唐凤簪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医医院,广西 贺州 542700)

四肢骨折是临床极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尽早采取相应手术治疗,促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骨折治疗的关键[1]。但四肢骨折多伴较大范围的软组织损伤,由此所致应激反应会导致大量炎症因子释放,静脉血管回流受阻,血浆蛋白及机体内水分进入组织液,诱发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影响伤口愈合,甚至进一步阻碍血供,致使局部皮缘坏死、感染,为预后恢复增加困难。因此,及时消肿止痛对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十分重要。我院将中医疗法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我院治疗四肢骨折患者11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5 例;年龄20~80岁,平均(45.9±7.7)岁。观察组男31 例,女24 例;年龄20~80 岁,平均(46.1±7.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具体如下:术前麻醉,复位骨折部位后,根据外固定器构型及骨折类型选择适宜部位做骨针穿刺。穿针后固定针夹,调整固定夹多维度、多方向转动,直至合适程度。一般情况需在骨折部位的近、远端各穿刺两根骨针,但当骨折段稳定性较差时,需增加骨针数量。骨针间间距应不小于4cm,骨针距骨折线距离不小于2cm,皮肤距外固定器距离约1~2cm,避免对皮肤及软组织造成损伤。术后常规抗感染,抬高患肢,尽早在医师指导下开展康复运动,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观察组同时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方剂组成主要有:桂枝15g、茯苓15g、桃仁15g、赤芍15g、丹皮15g、丹参10g、骨碎补15g、乳香10g、没药18g、川断15g。水煎,1 剂/d,分早晚温服,持续服用1w。

1.3 观察指标 (1)疼痛肿胀情况 应用VAS 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第1d 及第7d 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则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对患者术后肿胀程度进行评分:无肿胀,患肢与健肢周长相等计0 分;轻度肿胀,患肢周长较健肢周长有所增长,但不超过30%计1 分;中度肿胀,患肢周长较健肢周长增长30%~50%计2 分;重度肿胀,患肢周长较健肢周长增长50%以上计3 分。(2)血清指标 分别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骨钙素(BGP)、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情况。(3)治疗效果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肿胀情况 术后第1d 两组疼痛、肿胀评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 两组疼痛、肿胀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两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第1d 及第7d 疼痛、肿胀评分比较/分

2.2 血清指标 治疗后两组BGP、IGF-1 有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两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比较/(μg/L)

2.3 治疗效果 观察组骨折线消失时间为(10.34±1.13)周,骨折愈合时间为(5.30±0.74)月,较对照组的(12.40±1.05)周和(6.50±1.27)月明显缩短(P<0.05);骨折愈合优良率观察组为96.4%(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45/55)(P<0.05)。

3 讨论

四肢骨折在临床骨科是极为常见的,外固定支架是临床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其操作简单,二次损伤小,可在不影响骨折排列、固定情况下进行皮肤移植或是换药等其他治疗,适用于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2]。骨折经此手段治疗后,再配以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可获得一定疗效,但骨折愈合程度及愈合速度仍不能满意,尤其是严重肿胀发生时,虽可通过抬高患肢降低肢体远端静脉压及充盈度,但效果缓慢,不能快速有效缓解肿痛,若应用甘露醇等药物消肿,则会对肾脏产生不可必要损伤,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如何更安全有效消除术后肿痛,缩短患肢康复时间,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中医学的应用则为我们启发了新的思路。

中医在骨折的治疗有悠久历史,其将骨折归于“骨痹”“筋痹”范畴,认为骨折损伤血脉,致使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从而影响其愈合恢复。而骨折愈合重点是祛瘀、新生及骨合。因此,对其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原则,以达到消肿止痛、舒筋通络、气行血畅功效[3]。桂枝茯苓丸是中医张仲景治疗血瘀证名方,蕴含了活血化瘀和利水化湿、扶正和祛邪及凉血散瘀和辛温通络等多种辩证关系,最初主要是妇科用方,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但四肢骨折发生后的患者肿胀疼痛是创伤所致血瘀水结,与桂枝茯苓丸证的病机极为吻合。因此,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四肢骨折完全符合中医学中异病同治这一原则[4]。桂枝茯苓丸其方中:桂枝性温,有散寒止痛、消瘀通脉、通阳化气作用;桃仁性平,主要发挥活血祛瘀功效;茯苓性平,可利水渗湿、化瘀消结、扶助正气、健脾宁心;赤芍和丹皮性微寒,常用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我院根据四肢骨折创伤特点,在桂枝茯苓丸方剂基础上再加以骨碎补壮骨补肾,乳香抑菌止痛,没药活血、消肿、生肌。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及消肿止痛之效,且不会增加其他脏器负荷。现代药理研究发现[5],桂枝茯苓丸加味能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止痛、消肿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第7d 两组疼痛、肿胀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两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骨折愈合优良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证实了骨折后的肿胀、疼痛的及时缓解确实利于骨生长,而中医疗法桂枝茯苓丸加味的内服能很好的达到缓解肿胀、疼痛目的,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治疗疗效。BGP源于骨细胞的合成分泌,其能够和羟磷灰石进行结合以增加骨折愈合时的骨盐含量,增强骨强度,在临床中常常作为检测骨代谢的敏感指标;IGF-1 对增强骨细胞活性有积极作用,其能促进Ⅰ型胶原合成以及骨骼细胞分裂,缩短骨折愈合时间[6-7]。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BGP、IGF-1 有明显升高,观察组两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桂枝茯苓丸加味的应用使得骨生长状况更加良好。

综上,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中联合应用中医汤剂桂枝茯苓丸加味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缩短愈合周期并提高愈合优良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茯苓四肢周长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健脾安神话茯苓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巧算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