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林院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联动的困境及优化路径

2023-05-14初金哲李维婷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林第二课堂协同

初金哲 李维婷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9;2.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支撑、科技支持、实践指导、培训服务等关键方面担负重要使命。 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注重课堂学习效果,更要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理念已有几十年发展历程,既有进步,也面临困境。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应在认真总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切实分析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针对主要矛盾和问题,努力优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发展路径,从而进一步明确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定位,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育人实效,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一、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展的历程

高等教育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于国外,被引入后得以快速发展,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引入探索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成熟完善阶段。 总体历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一)引入发展阶段

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高校在探索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开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关于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意识逐渐在高校中萌芽。 1983 年,我国教育学专家朱九思在其撰写的《高等学校管理》专著中,首次提出“第二课堂”这一学术概念,将其划定在专业教学之外,主要指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由此开始,在1983—1998 年间, 我国高校通过组织出国访学、查阅资料、会议交流等多种方式,做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对国外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这个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和学者纷纷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办学宗旨等方面引入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结构和方式逐渐定型,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1]。 高等农林院校同样以重视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的素质均衡教育为内涵,努力将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与农林专业学科的建设要求和育人目标相契合,揭开了高等农林院校在办学特色和发展定位上的新篇章。

(二)快速发展阶段

1999—2011 年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十分明显的快速发展时期,高等农林院校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也进入了一个十分明显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国家相继颁布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两份关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特别强调要“注重三个相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就从教育发展政策上为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不但为高等农林院校加快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理念的实践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便于实际操作具体的任务和要求。 自此,高等农林院校开始明确提出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教育教学实践从探索启动变为快速发展。 主要特征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完整清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论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安排等方面,都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相互融合、相互契合。 除了保证第一课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在固定教学时间和地点讲解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注意与第二课堂所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相配合,有时甚至在教学内容、时间、地点等方面不完全受传统框架限制,有一定的教学创新和突破。 此时,高等农林院校开始聚焦“三农”问题,鼓励学生深入农业、农村、农民调研,初步出现了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新局面[2]。

(三)创新发展阶段

2012—2021 年间,按照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三农”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明确提出的“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指示,高等农林院校在招生规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 这不但是对此前高等农林院校开始探索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中不断尝试加强劳动实践的肯定,也为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以加强劳动实践为主题的协同联动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自此,高等农林院校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中的劳动实践比重明显加大, 成为贯穿第二课堂全过程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这有力地增强了第二课堂的主体性。 同时,高等农林院校在此期间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四)完善发展阶段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针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以此为标志,高等农林院校在经过前几个阶段的经验和成果积累的基础上,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教育教学实践迅速进入完善发展阶段。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达到新高度。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开始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将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高端农林人才[2]。 这类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农林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 较强的创新思维意识与研发创造能力、深厚的“大国三农”情怀、深厚的知农爱农素养以及崇高的责任使命与干事创业能力。 其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并重的主体地位已经确定。 顶层设计强调突出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联动作用,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都科学地安排了相关内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环环相扣、 协调互动。 再次,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 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壁垒全面打通, 多措并举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模式全面建立,已经全方位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至此高等农林院校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十分鲜明,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新局面全面形成,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将为服务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雄厚的人才保障和知识与技术保障。

二、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自20 世纪80 年代起,与众多高校一样,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开始开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几十年来不断深入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形势下高等农林院校完成新使命的矛盾和问题。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尚需完善,双向聚合效应有待强化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融合度低、契合点弱,缺少双向聚合效应。

一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度低。 第一课堂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文化素养, 将专业技能提升摆在第一课堂的首要位置,而第二课堂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文化素质以及思想品德,两者确实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美育教育等素质教育方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效果还很不理想,需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全方位深度融合。

二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契合点弱。 第一课堂具有明显的边界感,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培养,选取的实践实习场域相对固定,多以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工厂为主。 第二课堂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多注重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担当的锻炼培养,选取的实践实习场域比较宽泛,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社区、工厂、农村、农业生产一线。 目前看,主要是实践内容与思想引领存在契合度低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将专业实践实训从校内搬到校外公司、工厂,但由于院校在城市内,通常会严重影响学校组织学生大规模前往农业农村生活生产一线开展实践实习活动,而第二课堂中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却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前往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一线开展相关活动。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阵地远离,专属平台建设急需扩充

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需要现实的实践基地,在网络教育教学空间更需要专属的话语平台,目前都很薄弱。

一是考虑到招生就业、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制约高校发展的因素,高等农林院校校址多选在一二线城市,导致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在地域上就远离农村,远离农业生产一线。 高等农林院校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上,靶向针对性都很强,需要组织学生前往农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等农林院校无法实现学生进驻农业生产一线,即使部分校区有试验基地中心,也无法替代农业生产一线的育人实效。 高等农林院校试图通过视频教学、网络展馆、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学实践,但与学生直接参与农业劳作相比教育作用相差较大[3]。

二是高等农林院校在宣传阵地建设上,专属的“农林”特色板块欠缺,通过对全国30 多所农林高等院校“两微一端”平台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在耕读文化、乡村振兴,以及北大荒精神为首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孕育而出的宝贵精神方面还未创建独立板块,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科普宣传稿件都寥寥无几,表明高等农林院校在宣传阵地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顶层设计薄弱,激励机制未能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作用的顶层设计不够系统、不够强势,激励机制也缺乏靶向性和连续性。

一是未充分认识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指导思想上相对忽视体育、劳育、美育的重要育人作用;在办学定位上忽视对构建地域文化育人体系、 创办地域特色学科、开展地域科技服务的系统结构协调;在发展目标上忽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等适用于“农林”领域特色的特殊教育作用。 整体看融入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针对性不突出[4]。

二是教学与学生工作相脱离的现象较为明显,教师负责智育, 学生工作人员负责德育、 美育、劳育、体育,虽看起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德智体美劳“五育”不可分割,需要协同共进才能发挥“五育”并举的育人实效。 目前,部分高校还未全面调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育人合力和工作热情, 除去团委、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外,大部分职能部门未参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在全员育人环节存在短板。 在激励机制构建方面过于片面化,现存的激励机制中大部分与学生奖助学金有关,但面向教育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却寥寥无几,同时,在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激励机制方面,多是针对学生毕业后前往农林牧渔行业给予学生的一次性补贴,但对于学生从事农林牧渔等衍生行业的补贴及奖励并未实施。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路径覆盖范围狭窄,教学内容与渠道不够丰富

高等农林院校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的路径选择上局限性明显,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实践均存在渠道狭窄的问题。

一是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只有专业导论课程涉猎部分农耕文化及专业历史发展内容,在其余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 从教学设计到教案编排,都明显欠缺农林历史演化和风土人文知识的普及。 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实践教学难以走出校门,部分课程在改革中选择缩减实践比重或将实习改为参观展馆,甚至满足于在线上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明显下降。

二是第二课堂的活动路径较窄。 在思想成长模块,只依赖青年大学习和主题观影等常规的活动,缺乏师生互动、 专题研讨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活动方式;在创新创业模块,对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尤为重视,对于专业类学科竞赛投入精力较少;在文体活动模块,重视唱跳类、体育类以及主持人大赛等活动,缺少以“农耕”为主题的演讲、情景剧、 文艺演出等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文化魅力的活动;在社会实践模块,多在学生家乡或学校区域内参观红色展馆、博物馆、走访街道等形式,极少组织学生前往农林行业生产一线或者深入垦区、 林区等农民生活一线进行实践体验;在志愿服务模块,局限于市区内的养老院、希望小学、福利机构等场所,真正走到偏远山区从事志愿服务的活动少之又少。

三、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基本遵循

(一)把握协同育人导向,推动体制机制构建

目前,我国“三农”发展已进入快速转型期,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建设急需大量高素质新型农林业人才, 所以建设“新农科” 已然成为高等农林院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高等农林院校要深刻把握协同育人导向,凸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地位,将“新农科”理念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设,重视网络信息技术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中的应用。 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师既要守好三尺讲台又要化身网络“达人”,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躬亲实践教学,既要传授专业技能又要普及农耕文化。 高等农林院校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阵地与农林行业生活、生产一线紧密结合,在全过程育人中突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三农”复杂问题的实操能力,凝聚协同育人双向合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体制机制构建上,高等农林院校需要从育人主客体上解决存在的短板问题,将全体教职工、校企合作人员、名誉特聘讲师全部纳入育人主体,将“双线平台”、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基地、校史馆、宣传工具等全部纳入育人客体, 丰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主客体资源;需要从制度建设上进行完善,巩固提升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明确第二课堂主体地位,将“新农科”理念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推动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农林院校“新农科”建设[5]。

(二)彰显时代特征,服务现代化大农业

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浪潮,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特征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注重优化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学科建设,在教材著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课堂效果四个方面提升涉农知识的教学比重,促进农林专业学科与文、工、理、体、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新农科”内涵建设,彰显“以农为主”的教育理念。

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经过三千年的农业历史演化,已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迈入新时代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逐渐加快,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高等农林院校需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和服务理念,要以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己任,要攻坚克难全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推动农业技术在广袤大地上普及应用;要创新培训模式,扩增培训对象,丰富培训内容,健全新型农民、农业工作者培养考核体系;要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多措并举鼓励引导人才扎根“三农”,前往农业生活、生产一线赋能乡村振兴;要夯实农林教育基础,补齐教育薄弱环节,从人员到场地,从入学到毕业,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育人实效;要完善顶层设计,选优配强师资队伍,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全员参与,齐头并进办好现代化农业大学[6]。

(三)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凸显地域办学特色

高等农林院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要注重把握现代化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新理念、新内容的变化,将教学育人的根,深植于农业生产一线, 主动与涉农企业及其衍生行业衔接合作,积极带领师生走入农村、走进田间地头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将新技术、新理念及时传授给农业从业人员,深化科教协同育人、校企合作育人、产教学融合构建,结合地域特征拓展农业教育的理论纵深与实践向度,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7]。 高等农林院校既要立足全国农业发展大局又要深耕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要在地域农耕文化历史、人文精神特质、地貌气候特点、种植作物种类、农业发展布局等方面深入挖掘凝练育人元素,将其充分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强化属地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培养具有地域文化特质的新型农林人才。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在高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科建设多个环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也为高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资源。 高等农林院校要凸显地域办学特色,需坚持扎根地域办大学,推进高校发展与地域发展紧密结合,将高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等人文色彩较重的内容与地域文化充分融合,更要深入探究两者间的契合点与耦合度,将地域特色有机嵌入到高校办学各个环节,形成高校独有的地域办学特色。 高校在办学特色与地域特色相融互通中需注重四个相结合,即:特色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供需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相关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入融合将办学特色贯穿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8]。

(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整合资源协同共进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高等农林院校应坚持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价值观念。 高校应正视肩负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 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等与“农”相关的主题教育,在思想上引导学生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在情感上促进学生认同“三农”、热爱“三农”、向往“三农”。

高等农林院校根本任务是培养农林行业紧缺并能够为“农”所用的新型农业人才,应积极推进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要创新服务理念、明确服务群体、扩展服务行业、完善服务体系,要激励重点人群在科技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上攻坚克难;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需要凝聚高校、家庭、社会、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协同共进,构建处处育人新格局;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需要全校各部门联动配合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中各司其职站好一班岗,守好责任田;在人才培养具体实施中,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 传授专业知识、提升劳动能力,注重思想引领,共同培育塑造“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四、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路径优化

高等农林院校在新阶段承担新使命和新任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联动作用将更加重要,这就需要高等农林院校在认真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进行路径优化实践。

(一)以完善理论实践为目标,全面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顶层设计

高等农林院校全面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顶层设计,有助于明晰育人目标、完善育人体系、规划育人布局[9]。 在功能作用上,要着力提升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统筹谋划第二课堂的运作程序和运行机理。 在组织建设上,要明确学校党委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顶层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对高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研究所等机构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合理划分,进一步明确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六大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的具体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在体系建设上,要注重优化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学科结构,彰显以农为主的教育理念。 在体制机制构建上,要重点解决头重脚轻的问题,推动机制体制革新,让体制机制能够落地生根、掷地有声。 在政策激励上,要努力解决片面化问题,将激励对象范围扩大,把全体教职工均纳入激励范围,凡在体系建设中贡献突出的教职工均可享受激励政策。 在教学内容上,要将农耕文化、农业发展史、现代化农业发展等汇聚历史、文化、精神、科技、地理全方位的“农”元素融入其中,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普及历史知识;既锻炼实操能力又解决实际问题;既培育创新精神又涵养进取心态。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牢把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导向

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指导思想。 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既要坚持为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农林人才,也要紧密结合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为地方培养输送大量专项型、复合型人才,为解决农业生产一线实际问题服务。 在人才培养内容上,既要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要重视培养广大学生的劳动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在激励机制上,要及时奖励向农业生产一线输送毕业生较多的二级学院、班主任和辅导员,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开展相关工作。 在育人实效上,要引入合作企业、兼职导师、社会机构的打分环节,注重校内外综合调研。 在课程活动设计上,要贯穿学生四年大学时光,将知农学农爱农的思想融入各个环节。 在培养重点上,要突出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甘于奉献的攻坚型人才。 在组织力量上,要凝聚市校企多方资源,构建全员育人的社会新格局。

(三)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不断丰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模式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设需要优化传统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育人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要增添以“农”为主的教学元素,重点将知农、爱农、学农的理念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教学比例上,要提升实践教学比重并组织学生前往农业生活、生产一线,参与播种、秋收、施肥等农业劳动,感悟收获喜悦,培养学生解决农业农村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师生互动、情景观摩、VR 体验、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在活动重点上,要充分发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的仪式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发挥涵育学生思想进步的功能。 在活动形式上,要注重线下涉农专题的讲座和研讨,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面向学生开坛讲座,同步创建研讨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研讨农业文化知识提供平台。 在创新创业上,要积极组织、宣传、推广专业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比赛,既有利于普及农业文化知识,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平台选择上,要更多选择与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场所,引导学生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际考察,多参与农林专业类学科竞赛。 在社团建设上,要努力打造以“农”为底色的科技类、文艺类、思想类、公益类社团,邀请农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通过举办社团活动扩大“农”元素的覆盖面。

(四)以打造专属平台为把手,大力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阵地建设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联动作用,必须切实提高第二课堂的主体地位,努力搞好各类阵地建设。 在硬件建设上,要保留原有的教室、实验室、教研室、自习室、实习基地等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常规场所,对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提档升级。 在软件建设上,要构建专属的各类教育教学平台,为有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效果提供阵地保障。在空间建设上,要尽快解决阵地建设空间不足的问题,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属性与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资源整合和功能叠加,重点从扩充双线、校内外专属活动平台方面着手,努力打造精品网课,开发学习软件,与时俱进创新开拓发展空间,创建智慧校园。 在合作建设上,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努力开拓、对接校外资源,不断加强校企、校际、政校、校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深入挖掘校外企事业单位以及生产一线可利用的社会实践服务场所,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努力烘托校园文化气息, 加大装饰人文景观力度,充分发挥校内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优势,构造文化浸润育人平台。 在监督反馈建设上,要注重加强通过开通师生自评、教师互评、学院评价等的反馈渠道,随时掌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猜你喜欢

农林第二课堂协同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第二课堂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