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建设与运用

2023-05-12欧阳臣韦恺丽

河南水产 2023年1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资源库水产

欧阳臣,韦恺丽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1)

《水产微生物学》是中职学校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水产养殖学课程体系中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先修课程。《水产微生物学》学习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学习效果,在学生整个专业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但是当今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水产微生物学》这门微观抽象的课程难以理解。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校积极探索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各类教学资源,搭建课程资源库,突破传统的单线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学习环境,借助蓝墨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整合教学任务书、教学实例和微课短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进行先导学习或课后知识回顾,力争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学习模式,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1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意义

教育部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师生、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建设并不断更新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完善各种资源库[2]。中职《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对学生、教师和水产养殖相关企业都有积极的意义。

1.1 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可以利用《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本课程资源库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资源库中包含有大量的操作实例视频及微生物的构造、形态图像、致病机理等资源,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微生物的微观抽象概念。同时,课程资源库还能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展现 《水产微生物学》在水产养殖不同行业的生产实践运用,让学生更加了解行业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使学生进行不同方向性的学习,达到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1.2 对教师的意义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其根本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水产微生物学》具有理论多、理解困难等特点,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让本就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理解接受,甚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为本门课程配套教学资源库有利于将最新、最优秀和最贴切生产实践的水产微生物教学资源共享给学生,教师利用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1.3 对水产养殖相关企业的意义

本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融合了多家从事水产养殖生产服务一线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源和需求,一线企业将他们的人才培养需求及需要掌握的与水产微生物学相关的生产操作技能反馈到学校,学校再针对需求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到资源库中反复学习,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保障学以致用,精准定位。

2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思路

本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采用的是校企合作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教与企业的用的有机结合。为了建设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中职《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库,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课程开发在前,资源建设在后,平台同步跟进,边建设边整改的螺旋式提升思路(见图1),具体如下:

图1 课程资源库螺旋式提升思路

2.1 打造水平过硬的课程资源库团队

学校秉承“农校姓农,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校领导高度重视《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课程资源库团队阵容庞大,由全校水产养殖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师共同打造而成,团队的11名成员均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3人,副高级3人。课程资源库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在教师团队的反复讨论与修改下,最终确定课程资源库模块,使其兼具专业性、科学性、先进性及可操作性。

2.2 邀请一线企业进行评价反馈

传统的《水产微生物学》教材内容涉及庞杂,部分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甚至部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需要相关水产养殖一线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和岗位技术需求来进行调整、优化授课内容。课程资源库十分重视水产养殖一线企业的评价与反馈,通过教师走访企业、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和向往届毕业生访谈等方式紧跟水产养殖发展前沿补充、优化课程资源库。

2.3 科学设置教学资源库模块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课程教案、实训指导书、上课课件、教学视频与图片、试题库与作业库、企业生产实践案例及企业岗位标准等模块(见表1)。

表1 课程资源库模块

续表

学生提交后会看到作业题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及时的为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后台也会自动生成答题数据分析,供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信息,以便查缺补漏针对性教学。

3 课程资源库的运用

学生是教学资源库的主要使用者,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使用热情和积极性[3]。因此,在运用课程资源库进行教学的时候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传统的课堂中常常会因为课程难度大、缺乏吸引力等原因,导致学生出现上课分心、讲话、睡觉等不良行为。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互联网+教学”课程资源库供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可能会给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是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和学生做好解释说明,让其了解课程资源库并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也不会占用他们太多时间,而是他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法宝;二是要提升课程资源库内容的吸引力,越是贴近水产养殖生产实践的内容越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三是要控制每个知识点的时长,对于中职生来说时间太长的视频或者微课会明显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每个知识点时长要把握在5分钟以内为宜。

3.2 做好课堂阶段设计

将课堂分成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复习与拓展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是让学生上课前进入线上课程资源库,点击进入对应章节中教师预先设置好的课前资源,主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出一个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使用水产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解决;课堂教学阶段是主要知识点讲解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在讲解完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课前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复习与拓展阶段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点和更深入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进入线上课程资源库相关章节观看更多的配套视频与图片资源。

3.3 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可通过知识点测试、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等部分组成。知识点测试是学生在课程资源库中观看完相应教学视频后弹出的测试题,学生作答后会立即反馈出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用于及时检测学生对当前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单元测试是学生学习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资源库中会更具单元知识点随机生成一套测试题,用于检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系统除了会给学生反馈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外,还会为学生标记答错的题目;期末测试是传统的线下考试,用于检验学生对全部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以我校水产养殖专业近5届学生《水产微生物学》期末测试平均成绩进行分析(见图2),可见从2020届学生开始利用课程资源库配合教学后,平均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图3 近5届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

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对《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进行补充和完善,共将PPT、图片、视频、文档、微课等300余项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资源库供学生自主学习。在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已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课程资源库对《水产微生物学》的线上教学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水产微生物学》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虽然涉及的课程范围较小,但改变了水产养殖专业以往传统课堂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创新使用了“互联网+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对于推动中职水产养殖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资源库水产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