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地区南美白对虾一年两茬健康养殖技术

2023-05-12吴小军李旭东谢国强

河南水产 2023年1期
关键词:放苗全池增氧机

吴小军,李旭东,张 芹,谢国强★

(1.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44;2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郑州 450008)

河南省是内陆渔业大省,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优越,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重要养殖产区。近几年,大宗淡水鱼市场价格波动大,大宗淡水鱼养殖“高产不高效”,微利、无利、亏本现象比较普遍,严重挫伤养殖者的积极性。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虾类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经淡化后能在淡水中生长、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和养殖周期短等特点,且消费市场庞大,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病害频发,养殖产量处于连年下滑的状态。而河南地处中原,光照时间长,雨水少,养殖池塘清淤方便,病害少,南虾北养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未来趋势。省水产院近年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方面投入较大,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本文将南美白对虾一年两茬主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供业者参考。

1 试验池塘条件

本次试验池塘面积5336 m2,池水深1.5 m以上,淤泥5~10 cm,注排水方便,塘底以3‰~5‰向中心倾斜,池塘中心设一直径150 mm排污口,四周无污染源,放养前冬季干池晒塘。塘边避风向阳处建有一座260 m2淡化标粗简易温室,温室采用镀锌钢管做支撑,塑料薄膜盖顶保温,内设有蓄水池、淡化池和标苗池,无加热设备。

增氧推水设备配置:池塘四角各安装1.5 kW水车增氧机一台,开机时可使池塘水体逆时针转动;池埂安装3.0 kW罗茨风机一台,距中心排污口15 m安放直径80 cm周长为7 m微孔曝气盘40个,臭氧消毒净化机一台。

2 南美白对虾一年两茬养殖模式

第一茬:每年4月初选盐度15‰~17‰P5快大一代苗进小棚标粗30 d左右, 养殖规格达到1200~1600尾/kg;5月15日左右投放外塘,养殖60 d后规格达到50~70头/kg,地笼捕出上市。

第二茬:6月初选盐度15‰~17‰P5快大一代苗进小棚标粗淡化30~40 d左右规格到800~1000尾/kg;7月中旬投放外塘,养殖60 d后规格达50~70头/kg清塘上市,10月1日以前售完。完成第一茬后池塘水用10%聚维酮碘浓度0.5 mg/L消毒, 同时添加必须的生长离子,用量同第一茬并曝气,3 d后可以投放淡化标粗后的虾苗,日常管理同第一茬。虾苗淡化略(详见《河南水产》2022年第5期)。

3 苗种放养

3.1 放苗前准备

3.1.1 翻耕池底晒塘底

保证干塘期在20~30 d以上,并用微耕机耙耘池底2~3次,使底泥充分氧化和晒透,通过耙耘和晒塘有效杀死底泥中的寄生虫虫卵和病菌。

3.1.2 水体消毒和补充必须生长离子

池塘进水第一次消毒。放苗前10 d池塘进水10~15 cm,根据底泥情况施放生石灰1500~3000 kg/hm2,3 d后将池塘水加到80 cm,进水时需经0.18 mm双层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

3.1.3 补充必须生长离子

补充必须生长离子,添加数量如下:海盐3000 ~4500 kg/hm2,MgSO4·7H2O 1050 kg/hm2,CaCl2375 kg/hm2,KCl 180 kg/hm2,KBr 3.75 kg/hm2,H3BO330 kg/hm2,NaHCO322.5 kg/hm2,分别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并打开增氧机曝气1~2 d。

3.1.4 二次消毒

按照消毒程序,傍晚用漂白粉375 kg/hm2溶解后全池泼洒,开增氧机2 h,搅拌均匀,3 d后可以放苗。

3.2 放苗

淡化30~40 d后,虾苗规格在4 cm以上。5月10日以后,使用漂白粉375 kg/hm2消毒,3~5 d毒性消失后开始放苗,放苗量30万尾/hm2。同时,放苗时水体pH值应小于8.6。

4 饲料投喂

体长在5 cm以前每天投喂4次,投喂时间:早7∶00、中午11∶00,下午15∶00,傍晚19∶00;温度高时多投,温度低时少投,体长大于5 cm每天投喂3次,投喂时间7∶00、14∶00、19∶00。在投喂1号料时控制1.5 h,2号料控制1 h,后期3号料控制40 min内吃完为准。每天查看饲料台,每15 d上午至少一次抛网刮底检查,查看虾生长和池底剩余饲料情况。每万尾虾苗每日投喂量参考表1。

表1 每万尾虾苗饲料投喂量

5 水质调控

整个养殖季节水质指标控制如下:溶解氧5.0~8.0 mg/L;pH值7.9~8.4(每日波动<0.5),其中7∶00为7.9~8.4,15∶00为8.4~8.6;氨氮<1.0 mg/L;亚硝酸盐<0.2 mg/L。水质调控核心是采用发酵碳源和有益藻种控制pH阈值,监控溶解氧。

5.1 发酵碳源复合有益菌的培养

在池塘边安放3个容积为1 t的塑料罐,以廉价的米糠、玉米面、草鱼颗粒料、淀粉含量高的农副产品为原料,投加复合发酵菌种,加入原池塘水密封发酵7~20 d。当发酵液pH降到2~3时,以150~600 kg/hm2定期泼洒到养殖池溏中;同时定期泼洒小球藻、栅藻等有益藻种,增加池塘水体有益藻群丰度,经实践验证该方法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发酵碳源复合有益菌配方:米糠50 kg+玉米面150 kg+红糖10 kg+发酵菌种500 g+700 kg水。

5.2 水质调控核心

5.2.1 控制pH值的阈值和溶解氧

pH值:7.9~8.4每日波动<0.5,早上7∶00,pH值7.8~8.0,下午15∶00,pH值8.4-8.6。溶解氧:3.5~9 mg/L。

①pH值的调控

每天早上和下午两次检测pH值,当下午15∶00时pH值检测>8.6时,全池泼洒发酵碳源150~225 kg/hm2,白天加开增氧机曝气;每次泼洒后1 h,再次检测pH值,如果pH值不达标可再次泼洒,直到达标。不达标适当减少虾料的投喂。

当早上7∶00检测pH值<7.2,下午15∶00时pH值检测小于8.4时,全池投小球藻45~75 L/hm2,晚上早开增氧机曝气;每次泼洒后1h,再次检测pH值,如果pH值不达标傍晚泼洒块状生石灰75 kg/hm2,直到达标。还不达标适当减少虾料的投喂。

②溶解氧

当DO>9 mg/L时,同降低pH值方法操作;当DO<3.5 mg/L时,投加小球藻和栅藻,加开增氧机并延时。

5.2.2 补充碳源

5~7 d定期泼洒发酵碳源时间和用量根据pH值而定。

5.2.3 底质改良

放苗7 d后定期改底,每5~7 d臭氧消毒净化机开机5~7 h/d(主要是氧化底泥,提高池底ORP),并在12 h后泼洒乳酸菌扩培液或EM菌有益菌占位。

整个养殖季节水体主要指标:pH值7.6~8.6;溶解氧3.2~9 mg/L;氨氮0~0.86 mg/L;亚硝酸盐0~0.16 mg/L。

5.2.4 换水

如果井水水质指标良好,可直接添换水;用蓄水池换水,要执行消毒程序。

6 病害的防控

虽然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可以避开恶化的海水环境带来的暴发性疾病,但是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受养殖水域污染影响,养殖过程仍会暴发对虾疾病。根据生产实践,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6.1 转肝期处理措施

当虾苗长至400~800头/kg转肝期时,或者肝胰脏状态出现异常时,全池泼洒“五黄散+高稳VC”,浓度3.75 kg/hm2,可使虾苗迅速恢复、安全度过。

6.2 细菌性疾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排泄物也不断地增加,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升高引起弧菌大量的繁殖,引起虾病的爆发。

症状:虾在水面池边漫游,体色发暗,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此病死亡率高发病急,需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每天傍晚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4 h后用50%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用药24 h后及时补充EM菌、乳酸菌等有益菌。

7 捕捞

第一茬6月底7月初开始捕捞,7月中旬将第一茬虾全部捕出,进行清塘。第二茬9月中旬开始捕捞,下地笼将规格60头/kg的虾捕出,第在10月初捕完,然后进行彻底清塘。

8 讨论与分析

8.1 南美白对虾两茬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

进行3年养殖试验,养殖池塘面积为5336 m2,每年每茬平均单产6390 kg/hm2,产值31.9万元/hm2,利润15万元/hm2,经济效益良好。

8.2 放养时间、规格对南美白对虾成功率的影响

中原地区外塘第一茬放养时间应在5 月10~15日,第二茬应在7月15以前完成;第一茬虾苗放养规格不能低于3 cm,第二茬虾苗规格不能低于4 cm,否则会影响第二茬商品虾规格。

8.3 一年两茬模式可行性

温度是南美白对虾存活、摄食、生长的重要因子,南美白对虾生存的水温为8~39℃,在18~35℃正常摄食和生长,30~33℃是其生长和摄食的最适温度。因此,在南美白对虾第二茬养殖时尽可能地放养大苗,以保证第二茬商品虾上市的规格。同时,通过3年南美白对虾一年两茬养殖模式试验,平均每年产量可达426 kg,产值为31.9万元/hm2,其产量、效益都比当地往年单茬养殖高,是一种可行的养殖模式,值得在中原地区推广。

8.4 南美白对虾一年两茬养殖模式

简易温室的建造,虾苗可在4月初在温室内淡化标粗,同时利用温室二次淡化标苗,为外塘提供大规格健康虾苗是一年两茬的保障。

猜你喜欢

放苗全池增氧机
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能耗差异分析
诗意的劳作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增氧机“智能开关”的制作
草鱼病防治咋用中草药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8)——鳗鲡疾病(五)
常见蟹病防治方法
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