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丘市虞城县鱼类资源调查

2023-05-12刘如垚武国兆丁琪琪余春雷姚福兴谢丹丹杨风民郭晓苏宋红光汤永涛周传江聂国兴

河南水产 2023年1期
关键词:虞城县渔获区系

马 轲,刘如垚,武国兆,丁琪琪,余春雷,姚福兴,谢丹丹,杨风民,郭晓苏,宋红光,汤永涛,周传江,聂国兴*

(1.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2.虞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商丘 476300;3.河南省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450008)

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纬33°43'-34°52'到东经114°49'-116°39'之间),地势平坦,总面积约为1558 km2。其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与夏邑县、宿州市、亳州市、睢阳区、菏泽市相邻。虞城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温润,冬季寒冷干燥。虞城县年平均气温约为14℃,年日照率约53%,年降水量约726.5 mm,年平均无霜期约216 d。虞城县境内水域有6河10沟包括虬龙沟、响河、东沙河、包河、黄河故道等,整体从西北流向东南方向。虞城县黄河故道目前与当地河流连通,而当地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故视其为淮河水系。

1 调查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于2020年11月26日至29日在虞城县进行了为期4 d的鱼类资源调查工作,通过研究虞城县境内水系分布和地形特点,寻找河流交汇处等鱼类资源量可能丰富的地区,选择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但实地调查时发现样点4和20水量很少,水色发黑,水质较差,无法达到采样要求;样点5、10、11的河床已经干涸,不具备采捕条件。故本次调查捕获到鱼类样点有15个,具体样点信息见表1。

表1 虞城县采样点信息

1.2 调查方法

根据各样点的水文情况,采用不同的网具采捕鱼类,如布设底置笼网、三层刺网等进行实地调查。在进行采集工作的同时对附近居民、钓鱼爱好者等人员就过去的鱼类资源情况进行询问,以此全面掌握虞城县的鱼类物种多样性。

采集的渔获物用清水洗涤,并统计其种类和数量。挑选形态完好的个体,置于拍照缸中进行拍照以获取活体数码照片。用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溶液对形态保存完好的个体进行固定,对较大的渔获物个体用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进行腹腔注射,保证甲醛完全浸透鱼体,同时详细记录捕获时间、地址、渔具、渔法等信息。物种鉴定主要参考《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中国淡水鱼类检索》等国内权威出版物和相关资料[1,2,3]。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获得鱼类19种,隶属于4目8科18属。其中鲤形目渔获物占总物种数的63.15%,共计12种,在当地水域中属于优势类群;鲈形目渔获物有5种,占总物种数的26.31%,包括乌鳢、圆尾斗鱼、波氏吻虾虎鱼、子陵吻虾虎鱼、小黄鳍幼鱼;鳉形目和鲇形目各有一种,分别是青鳉和黄颡鱼,均各占总种物种数5.27%。在有效调查的15个样点中,超过半数样点(8个)都收集到的鱼类物种有4种,包括鲫、鲤、麦穗鱼和乌鳢。鱼类物种名录详细情况见表2。

通过分析栖息环境、营养结构和繁殖共位群等生理生态指标对虞城县的鱼类进行生态系统划分(见表3)。从营养结构来看,本次调查中肉食性鱼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31.57%;杂食性鱼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42.11%;浮游植物食性有2种,占总种数的10.53%,草食性、水生无脊椎动物食性、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均仅有一种,分别为草鱼、圆尾斗鱼和鳙,各占总种数的5.26%。从鱼类栖息水层来看,中下层鱼类2种,占比为10.53%,中上层鱼类8种,占比为42.11%,底栖鱼类共8种,占比为42.11%。根据栖息环境划分,溪流定居型8种(42.11%);静水定居型有8种(42.11%);江河洄游型3种(15.79%)。根据产卵类型划分,产浮性卵鱼类有2种(10.53%),产漂流性卵鱼类有5种(26.32%),产沉性卵鱼类有9种(47.37%),产黏性卵鱼类有3种(15.79%)。可以看出,虞城县河流中底栖和中上层鱼类居多,超过总物种数的80%,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二者物种总数也超过总物种数的70%,水域内以静水定居型和溪流定居型物种为主,且其产沉性卵鱼类占比最高。详情见表3。

表3 鱼类生态习性和区系划分

2.2 鱼类区系分析

根据淡水鱼类区系的划分特征[4],本次鱼类资源调查包括四个区系复合体。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8种(占比为42.11%),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6种(占比为31.57%),晚第三季早期区系复合体4种 (占比为21.05%),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1种(占比为5.27%)。综上所述可知,虞城县鱼类物种主要由中国平原、晚第三纪早期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三种构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吻合。

3 讨论

3.1 虞城县鱼类资源特点

虞城县鱼类资源较为匮乏,本次调查采集到鱼类19种,除养殖物种以外以小型鱼类为主,隶属于4目8科18属。鲫、鲤、麦穗鱼和乌鳢4种鱼类在超过半数采集样点中被捕获,为虞城县河流中常见鱼类。可能是由于当地水质不佳造成其常见鱼类以耐污染种类为主。鲢、似鱎、团头鲂、子陵吻虾虎鱼、波氏吻虾虎鱼和圆尾斗鱼6种鱼类均仅在1个样点中被捕获,而且只分布在8号、12号和18号这3个样点中,这表明该样点为上述鱼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境条件。

与同属淮河水系的通许县鱼类资源情况相比,虞城县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低,调查显示通许县境内野生水域中发现26种鱼类[5],除似鱎以外虞城县其它的18个物种均在通许县有分布,物种组成较为相似,分析可知两县地理位置临近、地形与气候相似、河流均为平原型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但通许县内分布有涡河这一较大河流,而虞城县内多为水体较小的河流和沟渠,可能是前者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原因之一。

3.2 虞城县鱼类保护意见

虞城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7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且70%的水用于农业灌溉。据环境部门监测,虞城县境内河流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6]。当地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广泛污染导致其河流季节性断流、河道破碎等现象,使得鱼类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此次调查中也确实发现多个样点河道干涸或水质恶劣到鱼类无法生存的现象。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人利用河道进行鱼类养殖,而本次渔获物中大型鱼类和养殖鱼类物种基本一致,故推测当地养殖鱼类有逃逸的现象。基于上述调查对虞城县的鱼类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严控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2)选择物种丰富度较高的河段设立保护区,以恢复鱼类种群数量;(3)规范当地养殖业条件,降低养殖物种的逃逸风险。

猜你喜欢

虞城县渔获区系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河南虞城:春节里的暖心“饺子宴”
河南虞城:春节里的暖心“饺子宴”
首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广西唯一入选名额落户南渔港
东海北部桁杆拖虾渔获组成分析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虞城县
渔获
虞城一村民破坏基本农田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