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3-05-10李春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螺旋准确率平面

李春春

(射阳县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盐城 224300)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肺癌的发病数量也在逐渐上升[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当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20%左右,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6.20%,其中周围型肺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肺癌类型,也叫作肺野型肺癌[2],是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3],其中大部分为腺癌以及鳞癌。周围型肺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肺癌类型,是起源于肺部以下支气管至细小支气管之间的肺癌,一般是在呼吸性细小支气管到三级支气管之间的肺癌[4]。患者在发病后早期无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疾病无法及时被检测诊断,进而导致病灶逐渐发展恶化,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5]。这就需要在临床中为患者及时予以有效的诊断,并及早予以治疗处理。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测手段进行诊断,其中CT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技术,而常规CT平扫的清晰度不足,对一些微小的病灶点很难准确地显示,在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中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结合其他方式进行检测[6]。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是一种较为先进的CT图像处理技术,而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清晰度,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因此,本研究选取射阳县中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周围型肺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射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2例良性肺结节患者为对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确诊。观察组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2±5.22)岁。良性肺结节患者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49±5.31)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70岁;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积极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影像检查前有放化疗等治疗干预者;②依从性差者;③周围型肺癌合并肺内或远处转移者。

1.2 方法

予以所有研究对象常规CT平扫以及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测。首先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仰卧体位,采用本院GE680 64排128层CT设备(厂家:美国GE公司;型号:Optima CT680)为患者予以检测,扫描范围:由肺尖部直到膈肌。扫描参数:层厚为0.625 mm,电压为120 kV,矩阵512×512。先为患者进行常规CT平扫,在患者病灶位置予以薄层扫描;其次为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测:为患者注射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注射速率为3.5 mL/s,层厚为1 mm。在注射后对患者胸部位置进行扫描,然后将图像上传到数据工作站,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处理,对横轴位图象进行分析,进而获得患者肺部位置的冠状、矢状、横轴、斜面等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

所有检测结果由两位影像科副高级以上医师独立阅片,在获得一致结果后给出检测报告。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效能,指标包括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不同检测方式影像特性检出率及周围型肺癌中不同分型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

9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及92例良性肺结节患者经常规CT平扫检出恶性91例(真阳85例,假阳6例),良性93例(真阴86例,假阴7例);CT多平面重建检测检出恶性92例(真阳91例,假阳1例),良性92例(真阴91例,假阴1例)。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

CT多平面重建检测准确率、灵敏度高于常规CT平扫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多平面重建检测特异度高于常规CT平扫检测,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n/m)]

2.3 影像特征检出率比较

CT多平面重建检测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细短毛刺征检出率高于常规CT平扫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多平面重建检测在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的检出结果与常规CT平扫检测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影像特征检出率数据[n(%)]

2.4 不同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

经病理活检确诊92例周围型肺癌中不同分型包括:腺癌32例、肺泡癌31例、小细胞癌29例。CT多平面重建检测肺癌中不同分型腺癌、肺泡癌、小细胞癌诊断总准确率98.91%(91/92)高于常规CT平扫的92.39%(8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与部分良性结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结核球、含液肺囊肿等常见肺部临床疾病等需要和周围型肺癌予以有效的鉴别诊断[8]。周围型肺癌的形态、边缘存在分叶征,病灶边缘相对模糊、并出现有明显的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等影像特征。而其他良性结节病变的边缘相对清晰完整、无分叶征[9]。周围型肺癌在发病后早期无明显特征,部分患者发病后胸部会出现轻度疼痛感,并出现发热症状,很容易和其他呼吸道疾病误诊,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检测,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干预[10-11]。在实际的临床检测中,常规的多层螺旋CT平扫对部分微小的癌变病灶很难清晰地予以显示,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等情况[12]。因此需要选择其他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进行辅助,而多平面重建是一种十分先进的CT图像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在图像的三维容积任意方向展开交互导航,显示图像的矢状位、冠状位等任意层面[13]。同时,多平面重建能够改变重建位置,更清晰地显示出病灶组织的微小结构。相比于常规CT平扫,多平面重建具有更多的技术优势,可以从任意角度显示病灶图像,产生新的断层画面,操作简单方便,并能够有效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密度值,对于周围型肺癌能够予以更为有效的检测[14]。结合文中数据分析显示:CT多平面重建检测准确率高于常规CT平扫检测(P<0.05)。此外,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处理,能够进一步观察患者各项病灶特征,根据临床数据表明,周围型肺癌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叶征、细短毛刺征,对病灶血管检测能够发现具有集束征,同时部分患者伴有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等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一般不会在同一患者的病灶中同时发现,通常是通过病灶的具体形态、直径、边缘是否清晰、病灶内部特征以及邻近组织状态等情况予以表现,通过对这些影像特征分析能够对大部分周围型肺癌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15]。关延顺[16]在对30例周围型肺癌展开研究时发现,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数据与本文一致。数据提示:CT多平面重建检测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细短毛刺征检出率高于常规CT平扫检测(P<0.05)。说明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处理,从各个角度观察病灶组织,获得更准确的参考依据,能够更清晰地发现病灶图像的各种特征。同时,在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CT图像进行处理后,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内部的具体情况以及血运状态,有效避免检测过程中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等情况。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适合在周围型肺癌发病早期阶段进行使用。此外,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够对周围型肺癌的具体分型予以确定,数据显示:CT多平面重建检测肺癌中不同分型腺癌、肺泡癌、小细胞癌诊断总准确率98.91%(91/92)高于常规CT平扫的92.39%(8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多平面重建能够有效区分腺癌、肺泡癌以及小细胞癌的不同。

综上所述,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予以检测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建议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工作中予以借鉴。但与金标准相比,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尚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在实际的临床检测工作中对这一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螺旋准确率平面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旋风“螺旋丸”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螺旋变变变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