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次对湖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2023-05-05林春联庞训胜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羔湖羊生殖

黄 金,林春联,李 灿,孔 亮,林 杰,庞训胜*

(1.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安徽科技学院 图书馆,安徽 凤阳 233100)

在肉羊规模和区域养殖中,养殖的批次化可为肉羊在不同生理或生产阶段实施精准饲养奠定基础[1-2],因此,批次化生产是数字畜牧工业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利用生物技术实现肉羊养殖的批次化,其重要手段是结合断奶的同期发情技术。目前,利用外源生殖激素开发母羊同期发情调控技术[3-5],包括孕酮(P4)长短期处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及其综合处理。Pursley等[6]建立了泌乳奶牛固定时间人工授精程序(即Ovsynch程序:GnRH-7 d-PGF2α-56 h-GnRH-16 h-输精),Ovsynch程序通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影响,可以在发情周期的任何时间通过依次施药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卵时间同步[7-8]。经典Ovsynch程序及其衍生程序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肉牛、奶牛和羊业生产中[8]。

湖羊是我国多胎地方品种,因具有全年发情、繁殖率高、耐粗饲、宜舍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引种到全国各地,成为肉羊养殖的主要选择品种[9]。在生产实践中,影响母羊发情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同胎次间因机体繁殖性能的变化,会导致母羊发情和同期发情效果变化,在养殖批次处理中,其伴随年龄的繁殖措施调整是必然考虑因素。然而,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参照“Ovsynch程序”对湖羊母羊诱导同期发情,分析不同胎次母羊发情效果,旨在为肉羊养殖批次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在临泉县欣群牧业有限公司实施,试验湖羊由该公司提供。该公司饲养的湖羊从湖州湖羊原种场引入,为纯繁种羊异地养殖。

1.2 试剂

氯前列烯醇钠(PG-CL,批号:S210206)、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批号:B210207)、促排3号(LHRH-A3,批号:S210201)均购自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根据繁殖记录,选择健康、体况中等、断奶2 d湖羊母羊,其中第2胎次14只,年龄2岁;第6~7胎次12只,年龄5~6岁。同期发情参照Ovsynch方案,其LHRH-A3剂量为12.5 μg/只,PG-CL剂量为0.1 mg/只,不再肌肉注射第2针GnRH,在PG-CL处理同时以PMSG肌肉注射,间隔12 h,以试情公羊每天上午和下午对试验羊进行发情鉴定,直至发情结束。在发情后20 h,将采集的种羊精液1∶1稀释,对母羊实施间隔12 h 2次输精至子宫颈口内,至发情结束止,输入的精子活力为85%,有效精子数为6×107个。逐只记录母羊发情和妊娠,产羔等繁殖指标数据。

1.4 发情鉴定

母羊均为棚下养殖,漏粪板床饲养,自然光照,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采用试情公羊试情,当公羊追逐母羊,母羊接近公羊,站立不动,接受爬跨即鉴定为发情。

1.5 指标测定

促排3号处理至发情开始时间(Gn-发情间隔),促排3号处理至发情结束间隔时间(Gn-发情结束),氯前列烯醇钠处理至发情开始时间(PG-发情间隔),发情持续时间、发情率、妊娠期、分娩率、窝产羔数和初生羔羊重。

1.6 统计分析

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作χ2或t检验,确定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胎次对母羊同期发情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见,第2和第6~7胎次母羊发情率均为100%,其Gn-发情间隔、发情持续时间、PG-发情间隔和Gn-发情结束,经t检验,不同胎次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6~7胎次母羊的指标数均稍低于第2胎次,且指标的离均差均大于第2胎次。

表1 胎次对母羊同期发情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parity on simultaneous estrus

2.2 同期发情母羊在不同胎次间妊娠与产羔性能的比较

由表2可见,第2胎次分娩率高于第6~7胎次14.28%,经χ2检验呈极显著差异(P<0.01)。第2胎次的初生羔羊平均体重(3.20±0.18) kg,第6~7胎次为(2.97±0.10) kg,二者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妊娠期为(147.91±2.51) d,窝产羔数为(2.62±0.65)只,不同胎次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7~8胎次这两项指标数据均略低于第2胎次。

表2 胎次对同期发情母羊妊娠与产羔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parity on pregnancy and lambing performance of ewe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胎次对母羊妊娠与产羔性能的影响

动物具有妊娠与分娩的固有生理调节机制,本试验比较第2和第6~7胎次母羊繁殖状况,第2胎次初生羔羊体重高于第6~7胎次(P<0.01),分娩率高出14.28%,反映出母羊繁殖性能随年龄的自然生理变化。绵羊母羊在第6~7胎次的年龄约为5~6岁,据报道,8~11岁是其繁殖机能终止期[10],因此,5~6岁应处于母羊正常繁殖机能期的后阶段。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年轻雌性,年龄偏大母体在妊娠期易发生胎盘发育缺陷,干扰了胎儿与母体功能性交换,致胎儿流产、早产,以及生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低等妊娠并发症[11]。本试验第6~7胎次母羊产羔数和妊娠期与第2胎次之间尽管无显著差异,但是,其羔羊初生体重和分娩率的变化表明繁殖性能可能已出现减弱趋势。湖羊是多胎绵羊品种,该结果与高繁殖力母羊多胎性状多在第5胎次呈现高的窝产羔数,之后产羔数降低的相关报道一致[12-13]。值得注意的是,窝产羔数与初生羔羊体重一般呈负相关,本试验第2胎次平均窝产羔数稍高于第6~7胎次,但并不降低初生羔羊重。

3.2 不同胎次对母羊发情生理的影响

在GnRH-PGF2α-GnRH生殖激素依次处理的Ovsynch程序中,GnRH第1针剂为卵泡发育新波的启动[7-8]。本试验Gn-发情结束为新卵泡发育至成熟和自然排卵的间隔时间。结果显示,参照Ovsynch方案实施的同期发情,包括胎次间的发情持续时间、PG-发情间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情率达到100%,可能表明外源生殖激素的调控并未破坏母羊卵巢原有卵泡发育特点,遵循自然生理条件下卵泡发育规律。但是,相比较而言,第6~7与第2胎次间的母羊发情指标略有差异。

目前,并不清楚母畜年龄与繁殖状况相关的阶段生理特点,但是,根据对人类女性生殖衰老的研究,生殖机能高峰之后阶段,正常繁殖性状将表现微妙的时长变化,向绝经期早期的月经周期及其卵泡期缩短过渡[14-15]。本试验的结果表明,通过外源生殖激素诱导发情,在不同胎次间母羊发情持续时间、Gn-和PG-发情间隔等指标数据比较,与自然生理下人类女性生殖生理特点相同。据报道,在生殖机能阶段性变化中,与生殖衰老相关的早期阶段,生殖机能的变化顺序并不严格,个体在邻阶段之间可呈拉锯式反复[14],然而,总体生理发展朝向卵巢卵母细胞减少,抑制素A水平降低,FSH升高,优势卵泡选择提前[16]。这一机制有助于解释本试验第6~7胎次母羊发情指标数据呈现较高离均差的原因,尽管胎次之间的指标数据无显著差异,但已佐证了第6~7胎次母羊繁殖性能的减弱趋势,其繁殖生理相当于以绝经期为零点的相关女性生殖机能期的-3a阶段或者-3b与-3a之间,有待进一步证实。

综上,同期发情处理对不同胎次湖羊母羊发情率和发情持续时间等发情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母羊产羔性能差异显著,第2胎次初生羔羊体重高于第6~7胎次,分娩率高出14.28%。

猜你喜欢

产羔湖羊生殖
黄淮山羊产羔数与胎次的关联性分析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云上黑山羊黄体数与产羔数相关性初步研究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