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发展路径探究

2023-05-03杨晓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发展机遇

摘要:当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承担着“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发挥着辅助基层治理的重要价值,而编辑记者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其个人理念、能力与追求将直接决定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质量,决定着核心任务的完成情况。文章的目的是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编辑记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设计编辑记者的发展路径,为编辑记者拓展职业路径、实现职业理想提供有益借鉴。文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走访调查法,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现状出发,总结编辑记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出其职业发展路径。文章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编辑记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带来先进性的技术支持,给予了编辑记者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转变业务理念、适应业务模式、运用新媒体规律三方面的挑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要系统谋划职业道路,努力培养职业素养,积极参与节目制播,由此才能强化个人对于宏观的新媒体环境、中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状况、微观的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拓展个人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并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发展机遇;现实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130-03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从战略层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同年9月20日,中央宣传部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在2020年底要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到2022年,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基本上完成了组织、媒体、技术、资源方面的融合,打造了2000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1]。这改变了基层媒体生态,编辑记者面临着新的业务环境、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既充满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对于从业者而言,需要直面机遇和挑战,积极创新发展路径,才能拓展个人职业路径,实现县级媒体融合目标。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迎来的机遇

(一)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编辑记者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工作岗位,从事单一化的新闻生产与编辑的工作,而县级融媒体中心则充分运用新媒体带来的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拓展了媒体传播渠道。一是设置官方网站,可以与传统媒体同步播出,还能够点播媒体节目,并为用户提供留言、互动平台;二是设置APP客户端,将内容拓展至用户的手机终端,为其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媒体节目;三是设置订阅号、抖音号、微博账號等,将采集到的素材处理成不同的内容,在各个平台进行分发,以此来满足广大群众差异化的媒体使用习惯与内容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媒体中开辟出一系列新的内容传播渠道,甚至是打造了短视频、公众号、在线新闻等新的节目形式,拓展了信息传播范围,强化了媒体影响力,同时也为编辑记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选择[2]。同时,其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单一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工作,可以让从业者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专业背景、能力素质,在县级融媒体中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平台、节目形式与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

(二)带来先进性的技术支持

编辑记者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这直接决定着其节目策划、制作、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则为编辑记者带来了高水平技术的支持[3]。第一,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测设备了解最新的新闻线索,在第一时间获知新闻源,做好新闻采、编、播计划,提高新闻工作的时效性。第二,编辑记者可以采用先进的直播技术,在新闻现场进行直播,甚至可以与导播、主持人、嘉宾、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更加及时、更具针对性的新闻作品。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5G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新闻直播变得更加流畅、清晰,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听体验。第三,编辑记者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打造高效的新闻处理平台,如被称为“玉门模式”的“一中心四系统+爱玉门APP”,打造出以祁连云为中心,融合报道指挥系统、生产系统、全景演播室系统、媒资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县级融媒体,大大强化了媒体的信息采集、编排与矩阵传播能力[4]。编辑记者运用这些平台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处理新闻素材,推送适应媒介融合需要、拥有良好视听效果的优质节目。

(三)给予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要重构组织架构,以建设独立端口为基础,以搭建技术平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垂直、融合、社交、沉浸、场景式的管理体系与媒体环境,将优质节目的偶发性经验转化为依托组织架构的循证性范式[5]。编辑记者应准确把握新媒体运营规律,系统总结个人业务经验,从而在灵活性、创新性的组织体系内,更好地发挥个人才华,提供优质媒介渠道与节目作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顺应市场化改革方向,树立多角度延伸信息服务的市场意识,实现对节目的“多向研发”,以新闻节目为例,可生产“新闻+党务”“新闻+政务”“新闻+卫生”“新闻+旅游”“新闻+企务”“新闻+民生”等内容,提高融媒体中心节目与平台的活跃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面临的挑战

(一)转变业务理念的挑战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首先需要编辑记者转变业务理念。一是从以往“发声筒角色”转变为“服务者角色”。编辑记者要重视“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主体任务,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群众的媒体使用习惯,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且蕴含良好价值观、正能量与舆论引导价值的优秀节目[6]。二是从传统“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发展”。新媒体的崛起重塑了新闻生产流程,编辑记者不再归属于某个单一节目,从事某一固定工作,而是在“节目、平台、入口、枢纽”的平台系统之中,打造“视、播、报、网、端、微”的媒体矩阵。这就需要编辑记者具备全局视野与协同理念,由此才能适应融媒体环境,实现自我价值。三是从常规“经验运作”转变为“技术指导”。编辑记者需要重视新技术在选题、采编、制作、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要具备数据思维,以“数”为“据”,从数据中挖掘主题、利用数据支撑事实、通过数据分发内容等,从而大大提升节目的针对性,满足目标用户群体的个性化习惯与需求。总之,转变业务观念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与工作理念,成为编辑记者面临的首要挑战。

(二)适应业务模式的挑战

县级融媒体中心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对传统媒介形式、技术、资源、组织进行了创新性融合,这不是简单的从分散到聚合,而是打造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与规律的现代传播有机体[7]。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互联网+媒体+智慧政务+政府数据公开+智慧城市运营”主体目标下,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业务模式。例如,延庆融媒体中心探索出“广电+报业”模式,对内整合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新媒体传播资源,对外与央媒合作,以此来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这对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与统筹能力,才能适应融媒体中心的各项工作。

(三)运用新媒体规律的挑战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严重挤压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弱化了其公共服务能力,这也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动因,其融合发展正是为了充分吸收新媒体的优势,进而实现“抢用户、抢市场、抢影响力”[8]。

编辑记者必须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才能把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动因与目标,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价值。编辑记者要灵活运用“定位”规律,找到融媒体中心的媒介渠道、节目形式、主题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差异化优势,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习惯和需求,才能强化节目优质内容生产,整合传播竞争力。同时,编辑记者要准确使用“整合”规律,这既表现在整合线上线下、县内县外的传播渠道与内容资源,又表现在整合网络平台中的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资源,进行节目内容的协同策划、联合创作、整合传播活动。此外,编辑记者还要善于采用“柔性”规律,改变常规节目说教式、播报式、告知式风格,而是要设计趣味性、情感性、互动性内容,在给用户带来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强化其阅读快感,从而增强其对节目认可度,逐步成为融媒体中心节目的忠实用户[9]。可见,是否能够高效运用新媒体规律,成为编辑记者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发展路径

(一)系统谋划职业道路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改变了整个基层媒体生态,编辑记者要想抓住机遇,拓展个人职业路径,实现职业理想,就必须系统谋划个人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职业道路[10]。首先,编辑记者要对个人职业背景、专业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全面分析,对于个人的职业优势与不足之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初步确定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方向。其次,编辑记者要系统梳理所在的单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方向、业务模式以及岗位设置,准确把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情况,尤其是要清楚地认识到其未来发展潜力。第三,编辑记者要结合个人特征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选择有潜力的职业方向与工作岗位,据此进一步系统谋划个人职业道路,即定位个人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特定工作岗位的角色,设计与其他人员协同的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一年内的工作目标,清楚接下来数年内希望取得的工作成绩等。编辑记者应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融媒体工作,只有在竞争激烈、持续创新的媒体环境中迅速打造个人优势,才能实现自己媒体价值和理想[11]。

(二)努力培养职业素养

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在系统谋划职业路径之后,需要根据宏观的新媒体环境、中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状况以及微观的工作岗位需求,来努力培养个人的职业素养[12]。一是编辑记者需要深入研究新媒体的运作规律,深刻认识到节目策划、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定位内容”“整合传播”“柔性风格”的规律,掌握每一规律的内涵特征与应用方式,借此全面提升个人的新媒体素养[13]。二是编辑记者需要深入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背景与业务模式。一方面,编辑记者应认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重视其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以此作为开展融媒体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另一方面则要掌握县级融媒体中心“协同发展”“技术指导”的工作精髓,借此强化个人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的适应能力。三是编辑记者要全面梳理特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先进理念、业务素养、技术能力等,尤其是要积极学习先进技术,掌握最新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应用方式情况,从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这是编辑记者“扎根”融媒体中心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积极参与节目制播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业务模式与岗位特征,编辑记者需要积极参与节目制作与传播工作,才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状况,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不断调整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素养培养方式,慢慢成长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14]。同时,编辑记者要主动参与媒体融合的相关工作,掌握传统媒体的融合策略以及新媒体建设规律,增强对于融媒体多样化媒介形式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要努力承担起策划节目的任务,准确定位目标用户群体,深入挖掘其个性化的内容需求与接受习惯,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节目主题,创作出具有区域特色与引导价值的节目作品[15]。此外,编辑记者还要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介资源以及外部媒介环境,积极策划节目的整合传播方案,可以在融媒体中心“视、播、报、网、端、微”开展整合传播工作,也可以联合更高级别的媒体组织或者是商业媒体平台共享优质素材、节目作品,从而拓展节目传播范围,增强节目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力。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开展组织、媒体、技术、资源的融合发展工作,这为编辑记者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编辑记者需要积极转型业务思维与职业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积极参与工作实践,才能充分打造和发挥个人优势,从而在拓展自身职业路径,实现职业理想的同时,不断生产出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的优质节目,真正打通县级融媒体中心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 颜春龙.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81.

[2] 谢新洲.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105.

[3] 王文科.中国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59.

[4] 韓诚.“善治”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J].新闻论坛,2023(2):42-44.

[5] 王静.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与“困境”的话语纠缠[J].新闻文化建设,2023(2):30-32.

[6] 邢民杰.县级融媒体中心机制改革的着力点思考[J].采写编,2023(1):39-41.

[7] 郁兴.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的路径探索[J].采写编,2023(1):104-106.

[8] 王永铭.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四力”[J].视听,2023(1):146-148.

[9] 丁立捷.全方位连接: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提升的实现路径[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12):237-249.

[10] 徐欢欢.新媒体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研究[J].记者观察,2022(36):136-138.

[11] 谭天.县级融媒体中心可持续发展探究[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2(12):20-23.

[12] 韩萍.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定位及运营探索[J].全媒体探索,2022(11):96-97.

[13] 于婉丽.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J].新闻前哨,2022(22):74-75.

[14] 陈美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探索[J].新闻传播,2022(11):56-58.

[15] 徐静. 5G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架构设计[J].电视技术,2022(11):150-152.

作者简介 杨晓红,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发展机遇
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中心解决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方向研究
苔花初绽放 未来更可期
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浅谈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编辑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